1、1近现代和声在高师和声教学中的应用【摘 要】我国专业音乐教学开设和声学已有几十年的历史了,长期以来,教学内容主要涉及传统功能和声学。然而 19 世纪末,20 世纪初音乐创作进入近现代时期,和声手法与调性思维都日益复杂化。因此,将近现代和声理论体系纳入高师和声学课程的教学内容成为了广大和声教学工作者的一个新课题。 【关键词】和声教学;近现代和声;传统和声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12-0188-02 近现代和声是高师和声教学的新课题。长期以来,和声学的教学内容仅局限于传统功能和声,对于近现代和声与民族和声涉及较少。究其原因主要是:首先,传
2、统功能和声的规则性很强,并且这些规则得到了整个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时期大量经典音乐作品的检验,稳定且符合人类的听觉审美要求。其次,近现代和声的典型特点是:五花八门,纷繁复杂。相对于传统和声来讲,几乎无法统一地归纳出其原则及特性,这一特点使得教学的实际操作性大大降低。最后,由于近现代和声与传统功能和声的关系,使得近现代和声永远不可能脱离传统功能和声独立地分析与研究。因为,近现代和声源于传统和声,两者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没有传统和声的教学基础,就无法进行近现代和声的教学工作。因此,作为高师音乐学专业必修的作曲技术理论课,和声学的教学内容一2直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虽然,传统和声理论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
3、但是,并不能因此否认它所存在的不足与局限性。从拉莫创立完整的和声理论体系,距今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而拉莫的技术规范只能是 18 世纪的思维理论。和声技巧的发展与和声风格的取向,早已在音乐审美的变迁中做出了无数遍的更新。传统和声的历史文化意义也只适用于特定时期的欧洲文化。因此,笔者认为在带领学生初入和声之门时就应该告诉他们两点:一、我们接下来所要学习的和声规则是某一特定地区,特定时期,特定文化背景下的占支配地位的法则,并不是所有音乐现象的通则。二、和声的学习绝非仅仅是书本上各项规则的学习,而要通过音乐作品来学习。 19 世纪末,20 世纪初,音乐创作进入了绚丽、刺耳的近现代时期,和声技法也随之复
4、杂化、个性化,一方面,挣脱了传统和声的束缚,彻底打破了传统大小调式思维体系;另一方面,又与传统和声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近现代音乐已经成为一种客观存在,近现代和声则必然成为和声学教学的新课题。 基于传统和声的教学内容,为适应本科教学的客观实践性。笔者拟从变音体系、民族和声、高叠、复合和弦等诸方面讨论如何将近现代和声纳入高师和声教学的问题。 一、变音体系 变音体系是近现代和声广泛运用的共同基础。学习完传统和声学的所有内容后,学生可以从两个方面解释变化音现象:和弦外音与离调(副属和弦的运用)其中,和弦外音分为旋律性与和声性两种,但无论3哪种和弦外音都适用于旋律的华彩,离调手法的运用成为解释变化音的
5、最典型理由。在学生理解基本概念以及和弦排列法之后,一定要跟学生强调的是副属和弦在作品中运用的宗旨性作用变化音的出现。学生首先会直接感知到每一个副属和弦都含有变化音,进而可以换一个思考方向,以 C 大调为例,在不允许使用和弦外音的情况下,我们无法为#F音配置和弦,倘若使用副属和弦,这个问题就可以解决了,运用重属和弦安排#F 音。也就是说#F 音可以和 C 音一样自如地安排和弦,#F 音成为了 C 大调的自然音,以白键上的 7 个自然音构成的 C 大调音阶至此变成了有 5 个黑键共同参与的 12 音音阶。对于学生而言副属和弦的运用已经向近现代和声迈出了一大步。从离调性变音为切入点,可以循序渐进地向
6、学生讲解由大量离调而形成的半音体系。另一方面,由于副属和弦的运用而产生的离调现象,大大地丰富了作品的调性色彩。副属和弦往往解决到其临时主和弦,此时片段地确立了该临时主和弦的调性意义。通过该知识点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并理解不同的调式调性相互交替、渗透的调性复杂化现象。离调技巧属于传统和声的教学范畴,但对于该知识点“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的教授,学生便能够很顺利地接触到近现代和声中的变音体系现象。 关于离调性变音体系,最典型的作品莫过于瓦格纳的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 。该作品中半音进行极其普遍,调性处于游离状态,但是它仍然保存了调性,并且以传统大小调式为和声基础。该作品将传统和声的逻辑思维发展到了极致,
7、在浪漫派后期成为大胆革新的典范。近现代音乐作品的半音化手法,往往无法用大小调式的革新理论来解释,必须从4变音体系出发,例如和弦中同时出现音以及#音,某些情况下可以解释为附加音和弦,也可以看做丰富调性的用法,创作中既出现了变化音调性,又立足了自然音音阶。这是普罗科菲耶夫作品中很典型的和声手法。 二、民族调式和声 中国的民族调式为五声调式,而传统和声的理论体系以七声大小调式为基础,无论从和弦的叠置原则,还是从和弦的连接方式等各个角度都无法完善、合理解释五声调式的和声现象。许多当代作曲家在和声技法的民族化方面作出了大量的努力,将五声调式与半音化手法相结合,进而把五声调式拓宽为一个开放性的调式体系。其
8、中,变音和弦的运用丰富了五声调式的调式色彩与和声色彩,即在核心调式之中渗入了其他调式,变单一调式为开放调式。既保持了五声调式的民族风格,又运用了近现代和声的技法。 作曲家谭小麟的作品正气歌 ,是一部将近现代和声手法与民族风格相结合的优秀范例。这首作品的钢琴伴奏基本上用的是传统和声材料大小三和弦,但是在逻辑进行与声部连接方面却运用了非传统的处理方法,变化音的自由运用,大大增强了作品的气势。作曲家丁善德在他的作品上去高山望平川中运用新颖的近现代和声手法编配了钢琴伴奏,大量运用附加音和弦,并且既有四五度的功能性连接,又有三度关系的色彩性连接,给这首青海民歌带来了特殊的意境,同时也成为了民族调式和声与
9、近现代和声完美结合的成功范例。 和声并不是凭空杜撰的规则,而是音乐创作与实践的总结。教学中5要让学生明白,和声学习的目的是表达音乐,任何以标新立异为出发点的技术改革都是没有生命力的。与此同时,任何一部优秀的音乐作品都需要具备明确的民族性,我们要将传统和声的理论体系“为我所用” ,将近现代和声技法与民族调式和声互相渗透。 三、高叠和弦 本科阶段的和声学教学中,学生接触到的第一个高叠和弦同时也是第一个不协和和弦是7,该和弦由于叠置到七音,首次出现七音与根音之间的七度不协和音程。因此,该和弦使用的关键在于七音的解决问题,不协和和弦不能泛滥使用,但又不能不用,成为学生习题中最难权衡的问题。近现代和声中
10、的不协和现象大量存在,从和弦的叠置原则角度考虑,不协和音的出现与和弦的高叠现象息息相关,试想一下:如果将一个传统的三度叠置和弦一直叠置到十三音,音阶中的七个音就全部出现了,一起奏出时的音响效果犹如音块,浓重、刺耳。有些情况下会将其中某一个音被作半音变化处理,或者将两个和弦复合使用。 除了较常用的9 及13 和弦外,在其他音级上构成的九、十三和弦也都属于高叠和弦。倘若和弦外音的使用是形成不协和音响的偶然因素,那么由高叠和弦产生的不协和则是一种必然,我们可以将其理解为对于三度叠置原则的极度发展。起初高叠和弦会被级进解决,后来发展为独立使用的形式。例如,马勒的第四交响曲的第一乐章的主题部分就终止在7
11、 和弦上。19 世纪末,伴随着和声创作技法的复杂化,附加音和弦与替换六度音等和弦的独立性逐渐增强,在作品中的使用也更加自由。例如德彪西的为钢琴和乐队的幻想曲第一乐章中的开始和弦就是附加了六度音的主和弦。因此,由高叠和弦产生的音响的极端不6协和现象,不仅体现在和弦的纵向叠置方面,也渗透到了声部的横向连接方面。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音色、音区以及织体结构等方面的差异,使得这些重叠在一起的声音很自然地分成了两层甚至多层,与此同时,各个层次又组成了各自不同的和弦,从而形成了复合和弦。例如:拉赫玛尼诺夫的音画练习曲中的高叠和弦常可以分层,从而形成两个或多个复合和弦。 近现代和声包罗万象,将近现代和声纳入高
12、师和声学的教学内容,是一个崭新的课题。要建立一套完整的教学体系,需要作出进一步的学习与研究。这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要理清传统和声与近现代和声的关系,对于传统和声,要让学生了解其局限性,而对于近现代和声也要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在教学过程中,应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各项传统和声的写作规则,在此基础上才能谈得上进一步学习近现代和声。文中所提及的变音体系与高叠和弦这两种近现代和声的常见手法,是与传统和声有着密切的渊源关系的,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对于传统功能和声的逻辑规则的极度发展所致。近现代和声呈现出的两种特征,一个是完全摒弃传统和声的规则,朝着它的反方向发展;另一个是沿着传统和声的道路越走越远,极大可能地发
13、展了传统和声的写作规则。 (包括纵向叠着原则和横向逻辑进行方式)最终,这两者似乎到达了相同的目的地,它们在音乐作品中呈现出了极为相似的音响特征:变化音自由使用;不协和音程独立使用;调性游离;主音的向心力作用丧失等等。所谓“殊途同归”用在这里,非常恰当。 7目前,高师和声教学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问题:教学内容较为单一,许多学生对应用和声、民族性和声以及近现代和声闻所未闻;对实践中出现的和声现象困惑不解;对和声学的历史发展与演变知之甚少。诚然,这些知识与修养仅仅依靠课堂是远远不够的,高等师范音乐学专业的毕业生应具备教学、编曲、配器等多种技能。和声学课程正是培养这些技能的重要基础课程,一方面对和声学课程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另一方面也强调了该课程与其他专业课程的相互支撑作用。因此,高师和声教学应与高师培养目标紧密联系,完善、优化教学内容,切实提高学生的和声实用能力,加强和声与视唱、钢琴等课程的密切配合。在学习传统和声的同时,进一步学习近现代和声与民族调式和声,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作者简介: 陆慧敏(1979-) ,女,汉族,江苏省盐城市人,盐城师范学院教师,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作曲理论。 基金项目:本文是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 2016SJB760079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