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谱总结.doc

上传人:hw****26 文档编号:3084063 上传时间:2019-05-20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1.6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光谱总结.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光谱总结.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光谱总结.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光谱总结.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光谱总结.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太阳光谱由于宇宙是近似真空的,太阳表面温度接近 6000K,我们把其放射光谱等同于该温度下的黑体辐射。由普朗克黑体辐射定律可知能量密度频谱: 581(,)hckTe辐射率,在单位时间内从单位表面积和单位立体角内以单位频率间隔或单位波长间隔辐射出的能量。太阳光经过 1.5 亿公里传输到达地球大气圈表面的光谱辐射能量为太阳常数,大约其值为 1.367 kW/m2 ,因此大气圈外的太阳光谱定义为 AM0,其中大气质量(air mass)用来估量因为大气层吸收后,所导致影响太阳光谱表现与总体能量值。图一说明大气质量的计算方法,大气质量数值常是使用 Air Mass =1/cos 来计算的,其中 =

2、0 所代表的是太阳光线从头顶上方直射下来。地球表面用以衡量太阳光谱的大气质量值是大于等于 1,由于太阳光谱 AM1.5 更加接近人类生活现实,因此常被我们选用,此时太阳光入射角偏离头顶 48.2 度。当太阳光照射到地球表面时,由于大气层与地表景物的散射与折射的因素,会多增加百分之二十的太阳光入射量,抵达地表上所使用的太阳电池表面,其中这些能量称之为扩散部份,因此针对地表上的太阳光谱能量有 AM1.5G (global)与AM1.5D(direct)之分,其中 AM1.5G 包含扩散部分的太阳光能量,而 AM1.5D 则没有。图一中人站的位置表示的是海平面位置,如果不是处于海平面,则应引入大气压

3、力对大气质量进行修正。图一、大气质量的计算方法示意图图二、大气圈外(AM0)与地表上(AM1.5)太阳光能量光谱图二所表示的即是大气圈外(AM0)与地表上(AM1.5)太阳光能量光谱。AM1.5G 光谱的总照度为 963.75W/m2,而 AM1.5D 光谱的总照度为 768.31W/m2,为了方便国际标准化组织确定为 1000 W/m2。图三、各省太阳能资源分布图2、大气因素图四、大气中各成分含量和分布大气对太能辐射的影响主要有反射、吸收、散射。大气散射当太阳光遇到大气中小微粒,且这些分子或者微粒的直径小于或相当于辐射波长时,使传播方向发生改变。大气散射主要形式有:瑞利散射、米氏散射和非选择

4、性散射。瑞利散射:散射粒子的直径比光波波长要小很多 时引起的散射。散射(d/10)系数于波长的四次方成反比,波长越长,大气散射能力越强。主要由大气分子引起。米氏散射:当微粒的直径和辐射波长接近时 发生的散射。散射系(/3d/10)数于波长的二次方成反比。主要由大气中的微粒如烟、尘土、小水滴及气溶胶等引起。非选择性散射:质点直径大于电磁波波长时,散射率与波长没关系。大气反射:太阳辐射穿过大气时,被大气中的云层和较大尘埃将其一部分反射到宇宙空间去,从而削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大气中的反射对各种波长没有选择性,反射光呈白色。大气反射物质中云最为重要,其反射强度随云状、云厚而不同,高云反射率约为 25

5、,中云为 50,低云为 65,云层愈厚反射愈强,一般情况下云的平均反射率为 5055。大气反射有助于削弱太阳辐射,尤其能减少紫外线对人体的灼伤。图五、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散射、反射大气吸收光波在大气中传播时,大气中各气体成分会吸收某些波长的波。吸收作用比较显著的气体成分是水汽、二氧化碳和臭氧等,它将所吸收的光波能量转变成热能和电离能等。臭氧主要吸收紫外光,太阳光辐射中 99%的紫外光都被臭氧层吸收了。二氧化碳和水主要吸收的是红外光。太阳辐射的紫外部分,波长在 2000 埃以下,主要被大气中原子态或分子态的氧和氮所吸收,完全不能到达地面。波长短于 3400 埃的太阳紫外辐射,由臭氧的哈特莱吸收

6、带(20003000 埃)和哈根斯吸收带(32003600 埃)的共同作用,在到达地面之前,也绝大部分被吸收(见)。在可见光窗区,大气吸收较少,这里主要有臭氧的夏普伊吸收带(43007500 埃) ,氧在 5384 埃和 7621 埃附近的吸收,以及水汽在 6943.8 埃附近的吸收等。3、太阳能电池及组件系统太阳能电池基本结构太阳能电池生产工艺:(1)、表面制绒单晶硅绒面的制备是利用硅的各向异性腐蚀,在每平方厘米硅表面形成几百万个四面方锥体也即金字塔结构。由于入射光在表面的多次反射和折射,增加了光的吸收,提高了电池的短路电流和转换效率。硅的各向异性腐蚀液通常用热的碱性溶液,可用的碱有氢氧化钠

7、,氢氧化钾、氢氧化锂和乙二胺等。大多使用廉价的浓度约为 1%的氢氧化钠稀溶液来制备绒面硅,腐蚀温度为 70-85。为了获得均匀的绒面,还应在溶液中酌量添加醇类如乙醇和异丙醇等作为络合剂,以加快硅的腐蚀。制备绒面前,硅片须先进行初步表面腐蚀,用碱性或酸性腐蚀液蚀去约 2025m,在腐蚀绒面后,进行一般的化学清洗。经过表面准备的硅片都不宜在水中久存,以防沾污,应尽快扩散制结。(2)、扩散制结太阳能电池需要一个大面积的 PN 结以实现光能到电能的转换,而扩散炉即为制造太阳能电池 PN 结的专用设备。管式扩散炉主要由石英舟的上下载部分、废气室、炉体部分和气柜部分等四大部分组成。扩散一般用三氯氧磷液态源

8、作为扩散源。把 P 型硅片放在管式扩散炉的石英容器内,在 850-900 摄氏度高温下使用氮气将三氯氧磷带入石英容器,通过三氯氧磷和硅片进行反应,得到磷原子。经过一定时间,磷原子从四周进入硅片的表面层,并且通过硅原子之间的空隙向硅片内部渗透扩散,形成了 N 型半导体和 P 型半导体的交界面,也就是PN 结。这种方法制出的 PN 结均匀性好,方块电阻的不均匀性小于百分之十,少子寿命可大于 10ms。制造 PN 结是太阳电池生产最基本也是最关键的工序。因为正是 PN 结的形成,才使电子和空穴在流动后不再回到原处,这样就形成了电流,用导线将电流引出,就是直流电。(3)、去磷硅玻璃该工艺用于太阳能电池

9、片生产制造过程中,通过化学腐蚀法也即把硅片放在氢氟酸溶液中浸泡,使其产生化学反应生成可溶性的络和物六氟硅酸,以去除扩散制结后在硅片表面形成的一层磷硅玻璃。在扩散过程中,POCL3 与 O2 反应生成 P2O5 淀积在硅片表面。P2O5 与 Si 反应又生成 SiO2 和磷原子,这样就在硅片表面形成一层含有磷元素的 SiO2,称之为磷硅玻璃。(4)、等离子刻蚀由于在扩散过程中,即使采用背靠背扩散,硅片的所有表面包括边缘都将不可避免地扩散上磷。PN 结的正面所收集到的光生电子会沿着边缘扩散有磷的区域流到 PN 结的背面,而造成短路。因此,必须对太阳能电池周边的掺杂硅进行刻蚀,以去除电池边缘的 PN

10、 结。通常采用等离子刻蚀技术完成这一工艺。(5)、镀减反射膜抛光硅表面的反射率为 35%,为了减少表面反射,提高电池的转换效率,需要沉积一层氮化硅减反射膜。现在工业生产中常采用 PECVD 设备制备减反射膜。PECVD即等离子增强型化学气相沉积。它的技术原理是利用低温等离子体作能量源,样品置于低气压下辉光放电的阴极上,利用辉光放电使样品升温到预定的温度,然后通入适量的反应气体 SiH4 和 NH3,气体经一系列化学反应和等离子体反应,在样品表面形成固态薄膜即氮化硅薄膜。一般情况下,使用这种等离子增强型化学气相沉积的方法沉积的薄膜厚度在 70nm 左右。这样厚度的薄膜具有光学的功能性。利用薄膜干

11、涉原理,可以使光的反射大为减少,电池的短路电流和输出就有很大增加,效率也有相当的提高。6、丝网印刷太阳电池经过制绒、扩散及 PECVD 等工序后,已经制成 PN 结,可以在光照下产生电流,为了将产生的电流导出,需要在电池表面上制作正、负两个电极。制造电极的方法很多,而丝网印刷是目前制作太阳电池电极最普遍的一种生产工艺。丝网印刷是采用压印的方式将预定的图形印刷在基板上,该设备由电池背面银铝浆印刷、电池背面铝浆印刷和电池正面银浆印刷三部分组成。受丝网技术的限制,前表面的金属电极不能做的很窄,从而遮挡了光在硅片内的有效吸收。取决于硅片的电阻率,由丝网印刷技术生产的晶体硅电池的开路电压在580620m

12、V 之间,短路电流密度在 2833mA/cm2 之间,以及填充因子(填充因子是指太阳电池最大功率与开路电压与短路电流乘积的比值,是评价太阳电池输出特性的一个重要参数。)在 70%75%之间。对于大面积的电池,电池表面10%-15%面积被电池表面电极遮挡了。7、快速烧结经过丝网印刷后的硅片,不能直接使用,需经烧结炉快速烧结,将有机树脂粘合剂燃烧掉,剩下几乎纯粹的、由于玻璃质作用而密合在硅片上的银电极。当银电极和晶体硅在温度达到共晶温度时,晶体硅原子以一定的比例融入到熔融的银电极材料中去,从而形成上下电极的欧姆接触,提高电池片的开路电压和填充因子两个关键参数,使其具有电阻特性,以提高电池片的转换效

13、率。烧结炉分为预烧结、烧结、降温冷却三个阶段。预烧结阶段目的是使浆料中的高分子粘合剂分解、燃烧掉,此阶段温度慢慢上升;烧结阶段中烧结体内完成各种物理化学反应,形成电阻膜结构,使其真正具有电阻特性,该阶段温度达到峰值;降温冷却阶段,玻璃冷却硬化并凝固,使电阻膜结构固定地粘附于基片上。太阳能电池各部分对电池性能影响(1)、表面金字塔结构金字塔形角锥体的表面积 S1等于四个边长为 a 正三角形 S 之和2342由此可见有绒面的受光面积比光面提高了倍即 1.732 倍。a当一束强度为 E0的光投射到图中的 A 点,产生反射光 和进入硅中的折1射光 。反射光 可以继续投射到另一方锥的 B 点,产生二次反

14、射光 和进21 3入半导体的折射光 ;而对光面电池就不产生这第二次的入射。经计算可知还4有 11%的二次反射光可能进行第三次反射和折射,由此可算得绒面的反射率为9.04%。(2)、氮化硅减反射膜我们所用的 PECVD 制备的 SiN 薄膜是非晶体膜,其结构与短距离的化学键有关。氮化硅薄膜中除了 Si-N 成分以外,还含有相当可观的弱键氢和痕量氧。薄膜的含 H 量较高,可达 2030%(原子百分数) 。适量的 H 会对表面起钝化作用。硅和氮化硅界面处电荷的界面态密度很高,这种界面态对界面附近的载流子会起到陷阱或复合中心的作用。氢钝化能有效降低表面复合速度,增加少子寿命,从而提高太阳电池效率。氮化

15、硅薄膜的折射率比较高,非晶态氮化硅薄膜的折射率随 Si/N 比在一定范围内波动,折射率 n=1.82.4。氮原子含量增加,折射率降低;硅原子含量增加,折射率增大。此外,还和沉积温度有关,沉积温度提高,折射率增大,这是由于温度升高使薄膜致密度提高的缘故。减反射原理:照射到硅片上的光因为反射不能全部被硅吸收。反射百分率的大小取决于硅和外界透明介质的折射率。垂直入射时,硅片表面的反射率 R 为2SionR其中,n Si 为硅的折射率;n o 为外界介质的折射率。在真空或者空气中,我们近似取 no=1。在真空或大气中,如果硅表面没有减反射膜,长波范围(1.1m )入射光损失总量的 34%,短波范围(0.4m )为 54%。即使在硅表面制作了绒面,由于入射光产生多次反射而增加了吸收,但也有约 11%的反射损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精品笔记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