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古 代 中 国 经 济 的 基 本 结 构 与 特 点 知识点解读一、古代农业: 1、耕作方式:(1)原始社会:刀耕火种(木、石、骨、蚌)(2 )商周时期:石器锄耕、千耦其耘(大规模简单协作) (3 )春秋战国以后:铁犁牛耕、精耕细作2、土地制度: (1)原始社会:土地公有制(2 )奴隶社会:井田制。形成于商,盛行于西周,开始瓦解于春秋,崩溃于战国末期,这是一种奴隶制的土地国有制度,实质是国王代表贵族占有土地的土地私有制。(3 )封建社会:土地私有制。君主土地所有制自耕农土地所有制:不占主要地位,农民占有很少土地,与地主土地所有制共同构成封建经济基础,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建立和长期存在的重要基础
2、。地主土地所有制:占支配地位,是封建生产关系的基础。(4 )土地兼并:(原因、缓解措施、影响)3、主要生产方式:小农经济(1 )根本原因:生产力的发展、土地私有制的产生(2 )产生时间:春秋 瓦解:鸦片战争后开始瓦解(3 )特点: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手工业相结合, “男耕女织” ;生产的主要目的是满足自家基本生活的需要和缴纳赋税;实际上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简单概括为:分散性、封闭性、脆弱性)(4 )地位:是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是封建王朝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明清以后时,成为阻碍生产力发展的主要因素。4、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农业结构、生产模式、经营方式)二、古代手工业:
3、1、手工业成就:(1 )冶金业:(青铜制造、冶铁技术、燃料)(2 )纺织业:(丝织业 汉代、唐代;棉纺业宋代、元代、明代)(3 )陶瓷业:(新石器时代、东汉、南北朝、隋唐、宋代、元朝、明代、清代)2、经营模式:(1 )官营手工业:产生于西周时期, (特点:官府统一经营管理,资金、原料由官府供给,规模经营,产品不入市场,职业世袭,直到明代前期为止,官营手工业一直占据着古代手工业的主导地位,它代表着当时生产技艺的最高水平。)(2 )私营手工业: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生产力的提高,私营工商业兴起,与市场联系紧密,明中叶以后,占据主导地位,并孕育出了早期的“机工、机户式”的资本主义萌芽。(3 )家庭手工业
4、:产品自己消费,与市场联系很少。3、特点:(1 )手工业发展与农业紧密结合,长期受农业制约。(2)多种经营模式并存,官营手工业产期占据主导地位,代表中国古代手工业的最高成就;私营手工业中孕育了资本主义萌芽。(3)手工业长期领先于世界,尤其是丝帛和瓷器。(4)手工业布局随着经济重心南移而变化。三、古代商业:1、发展历程:(原始社会、商朝、西周、春秋战国、隋唐、宋代、元代、明清)2、城市发展的特点:(1 )隋唐:(2 )宋元:(3 )明清:经济功能为主的中小工商业市镇兴起,特别是江南地区市镇商业繁荣。 3、发展特点:(1)发展呈现不平衡性,各个时期、不同地域发展都不平衡。(2 )中国的商业发展以农
5、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为基础,受重农抑商政策的影响。(3)商业活动逐渐突破了时空和政府的限制。(4)商品经济始终没有占据主导地位。四、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与缓慢发展:1、有利条件:(1)发达的农业提供了充足的原料。 (2)发达的手工业培养了熟练的工人。(3)发达的商业和古代发达的对外贸易促进了商品经济的活跃。(4 )充足的货币条件,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 (5)传统科技的发展2、不利条件:从根本上讲,封建制度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资本、市场、劳动力、政策、观念)3、概况:明朝中叶以后,在局部发达地区(集中于江南地区)一些生产部门(最早纺织业和制瓷业)稀疏出现,自然经济结构仍然占据主导地位。4
6、、本质特征:雇佣关系五、古代政策:1、重农抑商政策:(1 )原因:A、自然经济的封闭性决定的。根本原因 B、商业和农业自身的特点决定的。C、封建社会土地是人们最基本的生活资料,农业是国家赋税的根本保证。(2 )发展演变:战国以前、战国、汉武帝、中唐、明清(3 )评价:在封建社会初期对发展社会经济和巩固新型地主阶级利益有积极的作用。但是到了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活跃,资本主义萌芽已经出现,重农抑商政策的实施压制和束缚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消极作用成了主要方面。2、闭关海禁政策:(1 )原因:(经济、政治、思想)(2 )含义:禁止出海贸易、限制来华贸易,只准广州一口通商。此政策在鸦片战争后被打破。
7、(3 )评价: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了外来入侵,但效果并不明显。 (打击、脱离、失去)单元检测1、 唐代诗人王绩在田家 一诗中写到:“倚床看妇织,登垅课儿锄。 ”对诗中反映的生产模式表述错误的是A、生产中存在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 B、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 C、生产目的是为了生活的需要和交纳赋税 D、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2、 我国封建社会存在着国有土地、地主土地和自耕农土地三种土地所有制形式。以下表述不正确的是: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在封建社会一直阻碍着生产力的发展农民土地所有制也是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长期存在的基础 封建土地所有制是重农抑商思想长期占据统治地位的基础随着封建社会的结束,上述土地所有
8、制形式在中国逐渐消失A、 B、 C、 D、3、 “翻倒,翻倒,喝得醉来吐掉。转来转去自行,千匝万匝未停。停未?停未?禾苗代我灌醉。 ”唐代诗人徐来军的这首调笑令描写的是:A4、 2006 年 2 月 22 日国家邮政局发行全面取消农业税纪念邮票一枚, “华夏暖春,古税千年成历史;人民顺意,新程万里创文明” 中国的农业税大致开始于: A、西周 B、春秋 C、战国 D、秦5、南越王国是秦末汉初时赵佗在岭南地区建立的一个独立王国。20 世纪 80 年代,在广州发掘的南越王墓是南越国第二代国君赵昧的陵墓,里面出土了大量的文物,广州市政府在其基础上,建成南越王博物馆。参观南越王博物馆,你可能:A、看到青
9、花瓷器 B、听讲解员讲述当时南越国人采用曲辕犁耕田C、只看到少量的青铜器,而看不到铁器 D、看到波斯等国传入的一些物品,了解到广州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港口6、 国语齐语:“昔圣王之处士也,使就闲燕;处工,就官府;处商,就市井;处农,就田野。 ”这则材料反映的我国古代手工业经营形态是:A、官营手工业 B、家庭手工业 C、民营手工业 D、官营和民营合并的手工业7、明万历年间“镇(景德镇)上佣工,皆聚四方无籍游徒,每日不下数万人” 。这一记载包含的历史信息主要有:流动人口众多 制瓷业发达 官营手工业占主导地位 出现资本主义萌芽A、 B、 C、 D、8、中央电视台在探索发现 栏目中曾播出“徽商” 系列
10、节目。曾有评论说:“明嘉靖至清乾隆、嘉庆时期,徽商经营达到极盛,然而从清道光、咸丰时期至清末民初,徽商渐趋衰落。(徽商)一个鲜明的特点是贾而好儒 、 贾儒结合 。徽商的本质是儒商。”我们由此可以推断,徽商的“贾儒结合”的实质是:A、近代商业和传统文化的结合 B、传统文化与近代经济的结合C、传统商业与外国资本主义的结合 D、旧式商贾与封建权势的钱权结合9、都城,往往是农业社会皇权与文化的集结处和辐射中心。而从下图(西汉、唐和北宋的都城)的城市布局上可以看出,都城在功能上呈现出新的变化趋势。 实际上它反映了:A、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 B、统治阶级的重视 C、吸收国外建都的经验 D、重农抑商的政策10
11、、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记载的花楼机,结构复杂而精密,专门织造精细的丝织品。但当时的手工生产并没有向机器生产转变的迹象。对此,最合理的解释应该是:A、明清工匠缺乏技术的积累 B、生产革新缺乏足够的市场需求推动C、手工生产能够确保产品质量 D、官府对手工业生产的规模有严格限制11、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中国社会进步,如果从当时中国社会经济角度考虑,其负面影响主要在于:有效的遏制了反清力量,有利于社会生产秩序的稳定 不利于当时中国队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了中国的资本原始积累 阻碍了中国与外国科技的交流,使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缺乏科技动力A、 B、 C、 D、12、唐代诗人姚和诗曰:“客行野田间,比屋皆闭户。借问屋
12、中人,尽去作商贾。 ”此诗反映的社会现象是:A、社会动荡,田野荒芜 B、地域性商人集团形成 C、重农抑商的推行 D、商业的繁荣发展13、 诗经是一部现实主义文学作品,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其中“雨我公田,遂及我私。”反映的是:A、精耕细作技术成绩 B、井田制趋于瓦解 C、小农经济发展完善 D、土地兼并严重14、明清时期,南方经济忠心的地位进一步得到巩固,以下对这一历史现象的分析不正确的是:A、统治阶级把政治中心由北方迁到南方 B、江南地区的商品经济水平超越了北方C、资本主义萌芽在南方出现并得到扩展 D、南方优越的自然条件有利于经济的发展15、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有关问题:(图见后一页)(1 )
13、图一反映了我国商业在战国时期的什么发展状况?反映的政治状况是什么?这种状况是么结束的? 商业:货币不统一政局:分裂割据结束:秦统一六国、统一了货币(2 )图二反映了我国货币在北宋时期出现了什么新特点?概括指出这一特点产生的原因?特点:金属货币开始向纸币转化原因:北宋商业空前繁荣,贸易更加频繁,为了方便交换,纸币产生(3 )图三反映了明清时期景德镇的瓷器生产情况,试简要分析其特点?特点:景德镇的制瓷业通过手工工场进行生产;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并发展缓慢(4 )图一、图二反映了我国货币的什么发展趋势?这种发展趋势与图三反映的生产方式有什么内在联系?趋势:由不统一走向统一,由金属货币走向纸币联系:纸币的产生与发展,促进了商品经济的繁荣,从而促使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和缓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