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理论分析一、概述商业街就是由众多商店、餐饮店、服务店共同组成,按照一定结构比例规律排列的商业繁华街道,是城市商业的缩影和精华,是一种多功能、多业种、多业态的商业集合体。二、商业街区的起源和发展商业步行街最早起源于欧美国家,20 世纪五六十年代,小汽车的发展使得欧美国家城市的中心区交通混乱、空气质量下降、环境受到污染;又由于受到郊区购物中心的挑战,中心区商业零售衰落,吸引力下降。为了复兴中心区商业,改善中心区交通环境,商业步行街应运而生。欧洲最早开发步行商业街的城市是德国埃森。1927 年,当地政府就对繁华的林贝克大街采取了封闭汽车交通的措施,成为了欧洲最早的一条步行商业街。20 世纪 50 年
2、代到 60年代,在欧洲其他一些国家,也设计和建设了一批有创造性和有特色的商业街区,例如荷兰鹿特丹中心区林邦步行街。美国在 20 世纪 60 年代到 70 年代,也在许多城市建造了步行商业街。我国城市在 20 世纪 80 年代初开始设计和建设步行商业街。1999 年至今,步行商业街在我国发展迅速升温,成为商业服务业多业种、多业态的有机组合体,在店铺数量上,是以专卖店为主、大型商场或超市为辅,可以满足人们购物、餐饮、休闲、娱乐、健身等多种需要。如今在不少城市,商业街已经成为城市的一张名片。三、商业街的特点1、功能全。现代商业街一般应具有购物、餐饮、休闲。娱乐、体育、文化、旅游、金融、电信、会展、医
3、疗、修理、交通等 15 项功能和 5060 个业种,现代商业街要力争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消费者的各种需求。2、品种多。现代商业街是商品品种的荟萃,如北京西单、王府井和上海南京路,作为国际大都市的商业街即是中国品牌的窗口,又是国际品牌的展台,把民族化与国际化有机地结合起来。3、分工细。分工细、专业化程度高,是现代商业街的重要特色,现代消费已从社会消费、家庭消费向个性化消费转变,要求经营专业化、品种细分化,商业街除了少数几个具有各自特色的百货店以外,其余都由专卖店、专业店组成。4、环境美。商业街的购物环境优雅、整洁、明亮、舒适、协调、有序、是一种精神陶冶、美的展现和享受,体现购物、休闲、交往和旅游等
4、基本功能。5、服务优。服务优是商业街的优势和特点,除了每一个企业塑造、培育和维护自己的服务品牌,推进特色经营外,还要突出商业街服务的整体性、系统性和公用性,提高整体素质、维护整体形象、塑造整体品牌。四、商业街区的分类1、按商业街经营的商品类型,可将商业街分为专业商业街和复合商业街。专业商业街商铺往往集中经营某一类(种)商品,如建材商业街、汽车配件商业街、酒吧街、休闲娱乐街等;复合商业街商铺对经营的商品不加确定,经营者可以按照自己的设想去随意经营,如北京的西单商业街、北京宣武区的大都市街等。2、按商业街的建筑形式,可以分为开敞式、骑楼式、拱廊式、架空式以及地下商业街。3、按商业街商铺的形式划分为
5、完全采取铺面形式的商业街,完全采取铺位形式的商业街和采取铺位、铺面结合形式的商业街等。4、按商业街发展的状况,可以分为中央商业街、地区商业街以及特色商业街。中央商业街一词是大都市商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西方国家比较早地采用了这种提法,如美国纽约的曼哈顿、日本东京的银座等均被冠之中央商业街的称号。地区性的商业街,即分布在各个居民住宅区、主干线公路边、医院、娱乐场所、机关、团体、企事业所在地的商业繁华街道。特色商业街即是在商品结构、经营方式、管理模式等方面具有一定专业特色的商业街。五、商业街区的选址布局(一) 、选址必须考虑的问题1、用地区域和交通人口状况,需对城市经济实力进行准确深入的评估,对
6、主力消费人群明确定位,对主力人群不同社会阶层进行研究,对用地容量、特征、设施状况以及商业流量方面进行调研。2、用地经济状况需考虑租户的经济利益需求。3、需对竞争对手详细分析,部署好商业街区的经营特色与竞争战略。4、需了解商业街区用地的物理状况,特别是用地形状、用地的完整性和可进入性。5、需了解城市的人口结构。6、需了解消费人群的消费心理。(二) 、商业街区的选址要求1、商业街选址应符合该城市和地区的城市规划和商业网点规划要求。商业街一般分布在城市中心和分区中心地段,靠近城市生活区干道的地方。2、商业街应选在交通便利、辐射范围广的地方。3、商业街邻近道路若可负担该区域车流量时,可设计为步行街。4
7、、商业街应选在远离生产或储存易燃易爆危险物品的安全范围内。5、有条件的商业街应设有专用机动车、非机动停车场,停车场面积应视商业街规模而定。若是步行商业街,则机动车禁行或限时段通行,且商业街周边应设置停车场。(三) 、商业街区的布局要求1、商业街一般有效长度在 600 米之内,长度为 300600 米最佳。过长超过了人行走的体力极限,过短则难以营造商业氛围。2、商业街具有“黄金地段” ,指人们在逛街时愿意停留的地方,一般在总长乘以 0.618的位置,此位置应安排最具代表性的商店或综合性商场,不宜安排广场之类的休闲设施。3、商业街的宽度及临街建筑的高度比例以 1:1 1:1.5 为宜,最多不能超过
8、 1:2。注意商业街的冬季日照。商业街的宽度一般以 2030 米为宜,兼有交通功能的商业街人行道宽度尽可能宽些,用于植树或安排相应设施。4、商业街商店布局应充分考虑人的逛街习惯,逛街一般是在街两侧来回行走呈“之”字状,所以会产生“盲区” , “盲区”往往设置一些辅助功能,如餐饮、娱乐等。5、商业街的商业面积大小现在没有统一的数据,一般 20 万平方米,是人们体力、心理所能承受的最高值。6、注意商业街建筑的风格,确定主体格调。7、界面连续,后退一致,有利于商业氛围的形成。六、商业街区建筑设计(一)商业街区的空间形态设计1、带状型商业街区带状型商业街区指沿街线性展开布置的带状商业街,是商业街区空间
9、形态最常见的基本布局类型之一。带状性商业街区又分为单一线性商业街和复合型商业街。单一线性商业街是沿一条城市道路展开的布局形式。复合型商业街具有比单一线型商业街复杂的体型,主要是以交通枢纽、干道交叉口为中心,公共设施沿几条道路的方向带状沿街延伸“复合”而成的商业中心,构成 L 型、T 字形、十字形等布局形式。2、块状型商业街区块状性商业街区可以具体分为四种类型街坊式商业街区。商业街区街坊式布局的块状商业中心,各项功能布局在道路围合的街坊内。广场式商业街区。这种街区以广场为中心,商业设施沿周边布置。立体式商业街区。在三度空间上组织交通和商业设施。其功能组织和形态特征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立体化
10、的交通组织;其二,立体化的设施组织。混合式商业街区。这种街区有两种模式:两度空间上的混合式街区和三度空间上的混合式街区。两度空间上的混合式街区,即商业街与广场式商业中心结合。三度空间上的混合式街区,即带状、块状、和立体式空间组织形式的结合。 (二)商业街区的立面设计1、商业街区的外立面不仅是商业街的形象标志,更是主题型商业项目吸引、聚集目标消费群体,并且表现与众不同的商业特质的体现。切合经营主体,设计新颖、风格独特的外立面设计能使商场在消费者心目中留下深刻印象。2、外立面设计既要考虑与周围建筑的关系,又要考虑入口处外立面和内部步行街的过渡和转换。外立面对周围环境有一定的视觉影响,需要考虑新旧建
11、筑的风格协调。既要在保持城市原有特色的情况下把步行街插入到地段中,又不能失去步行街自身的现代特色。为了保证街道整体景观的一致性,外立面设计需要考虑尺度和材料与周围的关系,材料选择是体现建筑风格的重要因素。3、建筑结构对外立面有直接的影响,选择适当的层高和柱距以及开窗方式,可以获得虚实对比,取得较好的外立面效果。因为封闭的建筑会对外界造成不良的视觉影响,大体量建筑尤其如此。同时,商业街不可能脱离某个区域而存在,它必须依附于某个环境,所以商业街区建筑外立面设计要考虑区域的地形地势、气候、人文环境、区域建筑风格等。(三)商业街区的造型设计建筑外观造型的设计可以分为三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建筑的宏观造型
12、,也就是天际轮廓线。著名商业街建筑的外观轮廓往往都很醒目,使人过目不忘。第二个层面是人在中距离上对建筑的感知方面,也就是建筑外观的中观元素。包括建筑开窗与实墙面的虚实对比,立面横竖线条的划分等。而第三个层面则是人到建筑近前,与建筑直接接触的微观层面。这一层面上的设计重点应该是建筑的细部和材质的运用。商业街的设计重点也应在首层外观的细部上,包括门窗的形式,骑楼雨罩的应用,台阶、踏步、扶手、栏杆、花盆、吊兰、灯具、浮雕、壁画、材质色彩与划分等。建筑师的设计深度不应仅仅停留在第一个层面上,缺少细部的设计无法满足购物行人对建筑的尺度要求,必然会空洞没有人情味。(四)商业街区的走道设计1、商业街区内过道
13、设计要清晰,过道脉络设计好坏,不仅影响人流的疏散,也影响商铺布局。走道不宜太长太直,应该适度曲折,增加人流的停留时间、使步行街的店面基本上临近走道。2、走道要与指引标志结合。指引标志设计主要是指引消费者目标方向,一般要突出指引标志,在过道交叉部分设置比较醒目的指引标志。另外过道的作用是疏散和引导人流,商场过道宽度设置要结合商场人流量、规模等。(五)商业街区手扶电梯布局规划要点1、商业街区内电梯的基本功能是运载人流,电梯部数、布局位置都要以有效疏散运载人流作为出发点。同时人流量大的大型购物中心,如何避免电梯口的人流堵塞,是电梯布局考虑的因素之一。电梯与过道衔接处,一般会设置过道交叉口。商场双向电
14、梯布置时,要根据“右上左下”规则,引导顾客向上购物。2、单向电梯设置:商业街区运用单向电梯设置,不仅可以保持街内商品的受观率,保持人流的停留时间,增加顾客再购物的欲望,而且还可以避免电梯口的堵塞。但同时也要注意消费者逛街的疲劳度,进行合理的跨距分析。(六)商业街区物业内墙、地面设计内部的装潢与布局则一般以店面结合、多层次设计来形成流向畅通,新颖实用的购物环境,为购物者营造温馨舒适、浪漫的购物氛围,使消费者在购物的同时享受休闲自在的轻松情调。商业街区内墙、地面的色调、图案等要注重与灯饰、天花的协调,达到风格统一的视觉效果。商业街区地面、墙面材料的选择正确,是保证日后对其维修与保养的核心。地面材料
15、,一般要易于保洁,具耐磨性,防滑性(尤其是多雨雪地区) ,避免采用木质地板(防火功能);墙面材料,要选择防潮、防霉以及防火材料。商业街区地面,墙面图案运用除了要结合步行街经营主体外,还要考虑不同功能区的差异,运用不同图案。(七)商业街区内部庭院设计中庭是垂直交通组织的关键点,是步行空间序列的高潮,这里人流集中,流量大。中庭周边通过适当的功能安排,可以将购物者向上运动处理成一个有目的的过程,能够大大提高上部空间的吸引力,购物者为观赏中庭空间和参与其中的公共表演活动,也会再上一层观赏更美丽的景色。(八)商业街入口广场设计入口广场的设计要避免目的地路程的一览无余,更要避免能看见目的地但不得不绕行的情
16、况,因此要遵从简洁的的原则。入口广场除了应该烘托建筑的特色与气势,更应该是一个开放的、适合人们停留的、水与绿地交融的公共休憩场所。七、商业街区景观设计(一)商业街景观设计原则1、遵循人性化原则商业街区具有积极的空间性质,是城市空间的特殊要素,不仅表现在它的物理形态上,而且普遍地被看成是人们公共交往的场所,商业街区的服务对象终究是人。街道的尺度、路面的铺装、装饰小品的设计都应该具有人情味。2、遵循生态化原则生态化倾向是 21 世纪的一个主流。商业街区中需注重绿色环境的营造,通过对绿化的重视,有效地降低噪声和废气污染。3、遵循可识别性原则构成并识别环境是人和动物的本能,可识别的环境可使人们增强对环
17、境体验的深度,也让人在心理上产生安全感。通过商业区空间的收放、界面的变化和标志的点缀可加强景观的可识别性。4、遵循尊重自然原则最大限度保持自然形态,避免大填大挖,因为自然形态具有促进人类美满生存与发展美学的特征。5、遵循景观视觉连续性原则商业区内街道线性和空间设计具有从步行者步行的角度来看思维空间外观,且应当是顺畅连续的、可预知的线性和空间。(二)在景观设计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1、商业街区景观的设计在空间尺度和环境氛围上要亲切、和谐,使人们在街区可感受到自我,从心理上得到较好的休息和放松。2、绿地种植要精心规划设计,并与环境、建筑协调一致,使功能性和艺术性很好地结合起来,呈现较好的景观结果。3、
18、综合考虑周边环境,进行合理的植物选择。要特别注意植物的形态、色彩,要和街道环境相结合,树形要整齐,乔木要冠大荫浓、挺拔雄伟,花灌木无刺、无异味,花艳、花期长。特别是要考虑遮阳与日照的要求,在休息空间应采用高大的落叶乔木,夏季茂盛的树冠可以遮阳,冬季树叶脱落,又有充足的日照,为顾客提供不同季节的景观体验。4、在街心适当布置花坛、雕塑,增添商业街的可识别性和景观特色。此外,商业街还可铺设装饰性花纹路面,以增加街景的趣味性。5、考虑服务设施和休息设施的设置。由于商业街绿地的使用者均是以步行游览为主,因此对体力消耗也比较大,应合理地设置服务设施和休息设施。(三)商业街区景观小品设计1、商业街小品作为一
19、种观赏装饰,必须与商业街总体风格相融,要结合商业街内部装修风格,包括色调、造型、图案等。2、设置时要避免扎堆、重复设置,以免给消费者一种繁杂无序的感觉。3、设置要注重观赏性,从造型、色调等,结合中庭、色调、风格,组合成统一格调。4、商业街小品不仅要具有艺术的特性,还要结合人们的审美取向,要将大众化的观赏性与小品的艺术思想相统一。(四)商业街区夜景照明设计1、商业街夜景照明的基本特征一是明亮,其照度水平高;二是灵活,其照明的方法和形式多样化;三是色彩丰富鲜艳;四是除路灯外,其他照明设施高低错落,动静结合,融声光电色于一体;五是在满足功能要求的前提下,其照明设施,如灯具、灯杆和灯架等具有很强的装饰
20、性。2、商业街区夜景照明设计要求做好整条街的照明总体规划,按顾客和游人的视觉心理要求和相关标准规范,把众多的照明对象融为一体,综合考虑,做到照明即突出重点,主次兼顾,亮暗分布合理,层次感强,无眩光无光污染,又创造出热烈繁华、井然有序,并具有良好的视觉诱导性的效果。以街道两侧的灯饰为重点,特别是店头照明、商店建筑立面照明和店名广告照明。按三层布光的方法,上层布置大型灯饰广告,用大型霓虹灯、灯箱或投光照明形成照片的主景;中层用各具特色的标牌灯光、灯箱广告、霓虹灯或串灯形成中层夜景;底层用明亮的小型灯饰及橱窗照明的灯光形成光的“基座” 。再用变光变色、动静结合的手法,把路灯照明,街上的公用设施的照明
21、及跨街串灯装饰组合为一体,从而创造一个有机的照明整体系统。要求各商店的照明在整条街照明规划的基础上,突出自身照明特点和个性,店面照明设施的布置方向一般宜与行人的视线垂直。对大街入口的构筑物,如牌坊、彩门、街名标志及装饰性路灯等均应进行专门的精心设计,以便刺激和吸引顾客近街购物或休息游览。八、商业街区的交通系统设计商业街区的步行系统包括地面人行道、商业街、过街天桥(联系道路两侧) 、空中步道(建筑间的联系) 、地下步道(地下通道、地下商业街、地铁站点等) 、中心广场(包括下沉式广场或高架层面广场)及建筑内部空间。立体化设计是加强这些步行系统的连接,形成整体的商业街区。商业街区中建筑之间的连接;通
22、过空中步道和地下通道把建筑组群串联在一起,形成有机的整体。建筑内部空间与外部空间环境的连接:内部空间是外部空间的延续,立体化的连接使建筑内部也成为步行系统中一个重要的环节。九、商业街区设计其他注意要点(一)商业街区的适宜尺度商业街的尺度应该以行人的活动为基准,而不是以高速过往机动车为参照。购物行人所关注的纵向范围主要集中在建筑一层。对一层以上的范围几乎是“视而不见” 。而横向关注范围一般也就在 1020 米之间,而超过 20 米宽的商业街,行人很可能只关注街道一侧的店铺,不会在超 20 米宽的范围内“之”字前行。(二) 商业街区的空间的限定人在商业街内的活动和感知空间是三维的。所以设计师对街道
23、的长度方向、宽度方向和高度方向都应有针对性地设计。首先商业街的长度随商业的规模而定,没有一定之规。但室外建筑空间根据心理感受模式可以分为向心的、有聚合力的“积极空间”和发散的、通过性的、难以聚合人气的“消极空间” 。作为商业街这样一个有聚合要求,需要行人购物休息能够驻足停留、感受观赏环境的空间,它必须是一个通过建筑手段塑造形成“积极空间” 。也就是在商业街的两端需要某种形式的空间标志物和限定物,标志着商业街的起点和终点。同时也起到把车行交通空间同步行购物空间隔离的目的。(三) 商业街区风格色彩的多元化自然形成的传统商业街的诱人之处在于其不同时期的建筑物、风格迥异的铺面杂拼在一起,造成以及其的多
24、元化而达到统一的繁华效果。新设计的商业街往往因人为的统一而过于单调乏味。为追求传统商业街的意境,设计师应有意识地放弃追求立面手法简单的统一,甚至应刻意创造多种风格的店铺共生的效果。不同风格的建筑单元拼在一起使人联想起小镇风情。即便是同样设计的不同单元,也通过材质、颜色的变化,加强外观差异性。商业街的魅力就在于繁杂多样立面形态的共生。这也是商业街与大型百货商厦的区别。(四)商业面材的软化与精化商业街建筑与其他建筑外观的不同之处是店家需要根据自身商业的性质特点,二次装修店面外观。建筑的外观设计仅仅是一个基础平台。店家最起码需要安装招牌,有些连锁店还需要改为特定的颜色、样式。而招牌、广告、灯箱等室外
25、饰物往往成为建筑外观中最惹眼的元素。失控的第二次外装可能会同原建筑设计立意冲突,甚至破坏建筑空间的效果。所以成熟的商铺外观设计应考虑改造外装的可能,预留店名、招牌、广告和其他饰物的位置。为突出人情味,商业街表面构件上越来越多地应用了软性面材,例如篷布遮阳、竹木材料外装、悬挂的旗帜和其它织物招牌等饰件。这一趋势使得建筑立面设计更趋近装修装饰设计、也要求设计师不能停留在建筑框架的设计深度上,必须以装修的精度来做商业街立面设计。换句话说,商业街外观设计已经很室内化。(五) 重视非建筑元素商业街室外空间与气氛的形成,主要决定于建筑的空间形态和立面形式,但也取决于其他一些建筑元素的运用,比如室外餐饮座、凉亭等功能设施,花台、喷泉、雕塑等景观小品,灯具、指示牌、电话等器材,铺地、面砖、栏杆等面材。这些元素是商业街与行人发生亲密接触的界面。若想使这一界面更“友善” ,就需要从景观、园林的角度深化商业街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