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宋辽金夏科技史之农业技术 发布时间:2009-6-6 阅读次数:150 字体大小: 【小】 【中】 【大】 农业技术(一)宋辽金夏时期农业发展概况中国的华北地区,经过唐末及五代封建割据势力的兵战,农业生产及农田设施受到很大的破坏。北宋建国后,与居东北、西北的契丹、女真等族边界战事不断,全国的经济重心南移,依赖漕运南方的粮食及其他资源。到了南宋偏安江南,其政治、经济重心完全移到江南,完全依靠江南已有的和增加的农业生产以及其他财富资源,以供应人民所需及军费开支。这一时期南方的农业生产突飞猛进,水平已远远超过北方。北宋初期几年,一直采取轻赋薄敛的政策,招流垦荒,鼓励耕种,有时还放贷牛、农具和种子,定
2、期分限缴还;设立农官、农师,发挥地方官对农业的督促作用,指导农事进行,并大力推广农具。真宗时还曾暂停熟铁不准过黄河的禁令,以满足制造农具之需。这些政策措施对迅速恢复、扩大耕地,发展农业生产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宋神宗、熙宗年间,王安石推行新法,实行改革,促进农业发展。如青苗法,规定每年夏秋收获前由政府贷钱或粮给农民,限制了富户对农民高利贷的剥削;方田均税法按土地优劣定税额,使政府的田赋收入有了保证;实施农田水利法,全国兴建水利设施万多处;并将差役改成招募,既方便了一般民户,又增加了政府收入。新法实施取得了相当效果。但因触犯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而最终被废除。宋王朝建立,结束长期战乱,人民休养生息,人
3、口增加很快。因此不断地扩大土地范围,向山区和水滨扩展,与山争地,变山为梯田,与湖争地,变湖为圩田、围田;另一方面重视单产的提高,采用了改进耕作栽培技术,增加复种,扩大高产作物,重视选苗育苗及积肥,加强田间管理,注意保持地力常新等措施。另外还创制了不少新的高效农具,发展了中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北宋时,龙骨车的使用已很普及了,主要使用于湖乡山区山高水急的地方,使高低的土地都能得到浇灌。还进行大规模的淤田盐碱地改造,这些都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宋代农业的一大特点就是经济作物发展迅速,棉花已从东南少数民族地区推广到江淮一带,同时由于城市的发展,园艺业和养鱼业都有了很大的发展,禽畜的饲养和兽医技术都有显著进步
4、,发展趋势超过了以往。辽、西夏、金都是以牧业为主。辽在公元年建立政权后,在农业上多利用战争中被俘汉人从事农业生产,从而吸收中原地区的农业经验,并引进一些作物。它还针对多沙碛,无霜期短,寒冷和多风的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地创造了垄作法。西夏年建国后主要由汉人务农。金年建国后较为重视务农,扩大了我国东北、西北地区耕地面积和农业区域,农业有一定的发展。但宋初以后基本上处于停滞状态。北宋时麦已经向南方推广,南宋时为解决大量南迁北人的需要,便制定了鼓励种麦的政策,如允许只交种稻,种麦之利全归己有,种麦佃农有利可图,在南方迅速发展。大豆在宋代发展很快,宋已开始用大豆榨油,北宋时已发明豆腐,大豆需求量激增,宋代
5、时除北方继续扩大外,特别在南方提倡种豆。陈旉在农书中就指出稻后种豆能 熟土壤而肥沃之.棉花的发展比较突出。北宋时仅限于两广和闽滇,到宋末已扩展到江淮流域。而麻类则因棉的发展而受到了影响,苎麻在黄河流域及南方主要产区缩减,在河南及沿海局部地区有一定发展。甘蔗盛产于闽、粤、川、浙,以川遂宁最为著名。宋人王灼著有糖霜谱一书,专门介绍种蔗和糖(冰糖)的方法。由于宋代每年要输大量绢给辽、金等政权,蚕桑业颇受重视。南宋时太湖地区和发展成最重要的桑蚕地区。茶叶在宋代发展突出,既是生活用品,又是国家的重要财源之一。不少州郡以产茶著名。宋还在四川成都和甘肃天水设置茶马司,以川陕之茶换取少数民族的马匹和军品。另外
6、,两宋时蜜蜂的饲养和淡水养鱼业都有较大的发展。(二)农业土地的合理使用两宋时的农田水利主要以中小型为主。大型工程较少。经过唐末及五代的战乱,关中许多农田水利设施都遭到了破坏。宋代首先修复扩建了不少古渠,如三白渠,汉中的山河堰,南阳召信渠等,恢复了原有灌溉面积。王安石变法推行农田水利法,实行 淤田法 ,在黄河中下游推行淤灌,颇有成就,规模空前,放淤的范围遍及陕、晋、豫、冀。据宋会要辑稿记载,当时开封境内淤灌后,每年增产几百万石。可见宋代淤灌改变盐碱地的效果相当显著。宋时主要依赖漕运将太湖地区丰产的粮食运往开封等地,所以凡妨碍漕运的堤岸堰闸一律毁之,以致河网失控。同时由于漕运所建的吴江塘路和长桥严
7、重阻塞湖水下泄,加速了下游河港淤湮。为了解决这一矛盾,宋不得已只好疏浚太湖的入海港,修复一些圩浦堰闸。范仲淹、叶青臣曾分别疏浚白茆等浦和将吴淞江里的盘龙江截为里直道,加速排水。后来,赵霖廷主持了大规模的开浚工程。南宋时比较重视水利,但南迁的北方强宗巨族大量围湖占田,使湖面日减,水道阻塞,经常有旱涝威胁。北宋时在福建蒲田兴建的木兰陂是综合蓄灌工程,下能御海潮,上能截永春、德化、仙游三县流水,可以灌良田万顷。宋代由于人口增加很快,平旷的土地不够用,开始开垦山、泽地进行耕种。土地利用范围扩大,主要表现有与山争地(梯田)和与水争地(圩田和围田) 。梯田在北宋中期以后有很大的发展。它是由畲(,音奢)田发
8、展而来。畲田是焚烧田地里的草木,用草木灰做肥料的耕作方法。范成大在劳畲耕的序中曾提到三峡原有的畲田就是在山上 刀耕火种 ,先是砍倒树木,临雨前晚烧山,次日乘土温下种,几年后地力下降就弃之另辟新地。畲田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并殃及山下农田。梯田是经 人工蹬削 而成,采用等高线种法,将作物在沿山横向的等高线种植一、二条,苗出以后就可耘锄。后来发展到多条等高线种植,造成山坡层叠的梯田,既方便锄草,又便于蓄水。南宋的梯田有时还随山形的环曲,做成湾环的畸塍(,音成,田间土埂) ,并有进水口,出水口,以便灌排。有水源时种水稻,无水源时可种麦粟等。宋代梯田分布很广,在现在的川、粤、赣、浙、闽等地都有。但梯田大
9、量发展超过一定限度,也同样造成水土流失,不利于周围生态环境的保护。圩田是在低洼多荡的地区筑堤,防止外围的水浸入的稻田,在宋代发展很迅速,是当时人们与水争田的主要方式,有围田、桢田、架田、涂田、沙田等多种形式。围田就是筑土作堤,捍御外水侵入,并设置圩岸沟河闸门,平时可以蓄水,涝时开闸排出圩内的水,旱时开闸引入外面的水灌溉。这样排灌两便,旱涝保收。沙田则是利用长在河畔出没无常的沙淤地来工作。涂田是海边潮水泛滥淤积泥沙生长碱草,由于年深日久形成大小不一的地块。耕种时要先在上面种水稗(,音拜) ,待含盐量减少后再种水稻。这一方面要求筑堤挡住海潮,另一方面田内开出纵横的贮水河用来排水,主要靠雨水或上游的
10、淡水灌溉,产量超过常田。由于宋代海塘工程的建设,沙田有所发展。(三)土壤肥料理论和技术的重大突破宋代在土壤肥料理论和技术方面有重大突破。以陈旉为代表的农学家提出杰出的 地力常新 论,扩大了肥源,改进了积肥方式,出现了保肥设备,提高施肥技术。 地力常新 理论早在战国时就有 地可使肥,又可使棘 的说法,汉代王充也曾提出 勉致人力以助地力 的观点。陈旉在他的农书?粪田之宜篇中发展了这一观点,提出了 地力常新 的理论。陈旉认为:任何种类的土壤都可改良,而且各有其适当的方法,只要措施正确都能成功;对待不同性质的土壤要施适合它的肥料并加以观察,就像治病一样,在对症下药。只要采取施肥等措施,就可使土壤更加
11、精熟肥美 , 地力常新.。肥源宋时广辟肥源,肥料的种类大为增加,有人粪尿、畜禽粪、饼肥、火粪、焦土肥、混肥、沤肥、石灰等近十种。农书中指出,人粪尿未经腐熟不能使用,因为它会烧坏芽苗,使人手生疮,必须与 火粪 (即焦泥灰)混合腐蚀后才能用。宋开始以豆榨油,所以榨油后的豆饼就成了一种新肥料。陈旉在农书中强调指出: 麻枯 饼难使,必须用 细杵碎 和火粪(焦泥灰)一起堆成窖罨(,音掩,掩盖) ,就像做曲一样发酵,待到发熟,生 鼠毛 反复三四次,直待不发热为止。说明饼肥必须充分腐熟才能使用,并总结出一套使之发酵腐熟的经验。火粪,据陈旉农书说它是将 扫除之土,燃烧之灰,簸扬之糠秕,断稿落叶,积而焚之 而成
12、。这和现代浙东等地烧制的焦泥灰相似,关键在于烧时不能发火而只能冒烟,烧到发黑就成灰。薰土肥,据农书说,春天来时,地遍布朽薙(,音替,除去野草)腐草败叶以烧之,则土暖而苗易发作; 在秧田里也要积腐稿败叶,划枯朽根,遍辅烧治,即土暖且爽。 泥肥,就是使用河泥为肥。据记载宋时苏州地区普遍挖河泥为肥。农书记载的 聚糠稿法 ,就是在厨房旁凿一宽池,用砖砌好不渗漏。将舂米收集的谷壳、腐草败叶 沤渍其中 ,再加入洗碗水及剩饭剩菜等等,沤久自然腐烂浮沉.这实际上就是现代的 沤肥 ,是宋代发展起来的。宋代开始使用石灰。 农书说在播种前将石灰洒在泥中,可以除虫害,在火粪中 杂以石灰,虫不能蚀。 当时施用石灰不仅用
13、来治虫,而且还有提高冷水田地温,中和酸性土壤等作用。施肥和积肥技术宋代十分看重合理施肥。 农书就曾说过 用粪犹用药.施肥要根据土壤和作物的不同变化,而且要把 用粪得理 、 种之以时及 择地得宜 三者结合起来,认为这三者配合起来才能丰收。农书指出: 寒泉常侵,土脉冷 的田,深耕冻垡(, 音伐)春天必需熏土,这样 寒泉虽冽不能害 ;又提出瘦田多施,很肥的田应少施或不施。在对作物施肥方面,农书就提出种萝卜、菘菜时,冬前要 烧土粪以粪之 ,这样就 霜雪不能凋 ,可以安全越冬。而种桑也应该 以肥窑烧土粪以粪之 ,这样就可使土壤久雨不糊烂,久旱也不会坚硬开拆。宋代开始对大田作物多次施追肥。陈旉的农书就指出
14、种表 宜屡耘屡粪 ,锄一次地就要施一次肥,大麻则要隔十多天施一次,苎麻也要 勤粪治 , 一岁三四次 ,才可 一岁三收 ;桑树在剪完后要扒开根;根四周土施 开根粪 ,每年还要另施二次追肥。据陈旉农书记载,苎麻种在桑行中, 因粪苎,即桑亦肥矣,是两得之也.如能 粪苎因以肥桑,愈久愈茂 ,并说这样做 一事而两得,诚用力少而见功多也.宋代对肥料需求迫切,非常重视积肥,并且开始注意保存肥效。北宋秦观在淮海集中就曾指出,在人多地小的地方,土壤肥沃而产量高的原因就是靠积肥、施肥和灌溉。南宋梦梁录还记载当时京师杭州有专门 载垃圾之船 ,将垃圾成群搬运而去作肥料,甚至还有经营粪业者,专门收集各户粪便,并各有范围
15、而互不侵夺。陈旉强调积肥的重要并身体力行。宋代已注意到肥料积贮过程中要保持肥效。 农书专门提出了粪屋这种既积肥又保肥的设备: 凡农居之侧,必置粪屋,低为檐楹,以避风雨飘零,且粪露星月,亦不肥矣。粪屋之中,凿为深池,甃(,音皱,用砖砌)以壁,勿使渗漏。 这是我国历史上最早提出粪尿受到日晒、风吹、雨侵后就会严重降低肥效而导致 不肥 ,最早提出要建造屋檐低矮而池深不漏的粪屋以保持肥效。(四)农作制的发展与耕作技术的提高。农作制的发展宋以前南方种麦不多,南方在北宋时才开始种麦。到南宋中期南方已普遍由一季水稻发展为稻麦二熟。 农书还指出过稻田适种豆及蔬菜。南宋时稻后复种麦、豆、油菜、麻或蔬菜已较普遍。南
16、宋周去非岭外代答还曾记载广东钦州一年三季水稻。宋史?食货志记载,宋真宗大中祥符五年(公元年) ,浙、皖、赣等地旱灾,水稻歉收,引进占城稻,因其早熟、耐旱、 不择地而生 ,在南方种植,成为早籼中的主要品种。后来,又培育出各地的早、中、晚熟类型,和原有的早、中、晚熟品种搭配种植,为双季或三季稻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农书记载了南方旱地的多种轮作复种形式。如小麦、大麻和蔬菜的复种,农历五月收获小麦、早大麻等作物,故要 五月治地 ,治的是小麦、麻收后的田。另外,还有粟、芝麻、大豆和小麦的复种。陈旉指出全年计划中七月收粟、芝麻和早大豆,然后耕治这三种作物收后的地,接着在 八月社前即种麦.总之,这种一年二熟是以
17、麦为主的。农书还丰富和发展了桑苎的间作套种理论和技术,总结出一套经验,利用 粪苎益桑 这种一举两得的经济规律,取得 见力小而见功多 的经济效果;另外,还利用 桑根植深,苎根植浅 的植物层层结构的规律,取得了桑苎二者 并不相差,而利倍差 的结果。它告诉后人在间作套种中,应当充分利用间作套种作物之间的互利因素,尽量避免它们之间的互抑因素,才能取得最佳效果。水田、旱田耕作制的提高两宋时期,南方水田、北方旱地的耕作技术都有很大提高。两宋时经济重点转向南方,很大程度依赖太湖地区提供粮食。南方水田地区随稻麦、稻豆、稻菜轮作复种一年二熟制的发展,逐渐形成一种水旱轮作的耕作体系。这一体系包括水田的 耕耙耖耘
18、和旱作的 开鳞作沟 整地排水二个环节。南方水田的 耕耙耖耘 体系早在两晋就开始了,到宋代已相当成熟。耕耙耖耘 不仅要求耙碎土块和耱平地面,而且要求把泥浆荡起混匀,然后再使其沉积成平软的泥层。旱作的排水防渍是稻麦双收的关键。农书还对水田的具体耕作技术作过总结。他认为水田冬耕时要 平耕而深浸 ,这样才能沤烂残茬和杂草而使田土变肥。冬干田经冬促耕后 放水干涸,霜雪冻冱(,音互,冻) ,土壤苏碎.在冬耕基础上,就能达到 土暖而苗易发作,寒泉虽冽,不能害矣 的目的。陈旉认为,水田要丰收,首先要培育壮麦。而培育壮麦关键在于 种之以时,择地得宜,用粪得理 ,同时又能 顾省修治 ,而无干旱,水灾,虫害, 则尽
19、善矣. 种之以时 就是要在天气尚冷的时候,先做好秧田的整治,以便等天气转暖后再播种,不能天气才暖就急忙下种。 择地得宜 是说秧田要选 土暖且爽 的地,为此要 秋冬再三深耕 ,利用冻晒的自然松土力,促使土壤苏碎,然后再经过 遍铺烧治黄土治田.最后在春天再三耕治耙转,并施肥,才能达到 土暖且爽 的要求。 用粪得理 ,要用充分腐熟的麻饼、焦泥灰和糠壳等沤制成 糠粪 ,并要在冬耕后施下,而不能施用未腐熟的粪便。在秧田的管理上,陈旉强调水浆管理, 秧田爱往来活水,怕冷浆死水 ;要在秧田四周挖上沟,秧板间也要有沟,沟旁的土埂要宽些,这样才便于控制水层的深浅;播种后如果有 暴风 ,就要赶快放水,以免稻种聚堆
20、。如果有 大雨 就要增水,以免浮起谷根。如果 天晴 就要灌浅水,以免晒暖。灌水既不能太浅也不能太深。另外,陈旉还着重总结了水田的耘田和烤田技术。两宋时期旱地耕种技术的提高主要表现在犁深、耙细、提出秋耕为主,以及套翻法的创始等方面。金元间成书的韩氏直况 ,总结了浅耕灭茬和细致耕耙以保墒防旱的经验,这样可以提高耕作质量,随耕随耢,就能减少耕种过程和土壤水分损耗,反复耙耢,能使土壤表层形成一个疏松的覆被层,减少水分的气态扩散;强调秋耕为主,适宜北方旱地的夏秋多雨、春旱多风的气候特点,秋耕宜早,有利于大量接纳秋雨,蓄水保墒。两宋时由于施行农业和一年二熟栽培,不但能杂植北方的粟、麦、黍、豆,而且引入新作
21、物的产品的制造技术,并发展了南方原产作物的栽培技术。(五)作物栽培及林、牧、渔等副业技术的发展。农作物的栽培技术两宋时经济作物发展极为迅速,桑、苎、茶、棉、蔗栽培扩大。为满足生产发展的要求,除了常规的种子繁殖以外,这一时期开始出现了营养繁殖。棉花是利用其蒴果,桑、茶是利用其叶,苎、蔗是利用其茎。除棉花繁殖必须用种子外,其他用营养繁殖可以快速培苗。种子繁殖分为直播与栽苗两种,直播就是准备好土地将种子按预定的行距或穴距播下,栽苗则需通过苗床育苗,等苗长到一定高度时再移栽入本田。两宋时茶、蔗、棉都实行直播,而茶多种在丘陵地、倾斜地,不做畦,采用穴播丛植法。蔗、棉要做畦,不需移栽。桑、棉既要做畦又要移
22、栽。宋代国内外大量需求蚕丝制品,丝出于蚕,蚕依于桑,而桑的生苗生产需年,这就出现了营养繁殖快速成苗的方法。世纪的压条法得到更进一步的充实,并创造了插条法、埋条法。压条法就是将植物枝条压入土中,使土中的部分产生不定根,然后将它从母株切断独立成株,优点在于切断前,压条能接受母株营养,易于成活。插条法则是将植物斫下的枝条插入土中,使它入土的部分不定根自行生长。埋条法是将树的干或其萌条留其树身或条身有芽的埋入预置的坑内,一方面使其根系发育,另一方面使其身不出土,但周围的芽成长成条。南宋时盛行桑的嫁接,技术水平已相当高。另外,湖桑是南宋时由鲁桑南移到杭嘉湖地区,通过人工和自然选择,高产优质。它的出现是蚕
23、桑业的一件大事。园艺和育蚕技术宋代的果树、蔬菜、花卉都已成为农业的重要行业,不仅表现在种类增加和优良品种不断大量涌现,栽培技术也有很大发展。宋代蔬菜种类增加不少。据梦粱录记载,南京杭州就有蔬菜多种,丝瓜最早记载于宋老学庵笔记 ,菠菜在宋已发展为主要蔬菜之一,而南宋时白菜品种多,品质好。果树的佳种在宋代大量出现,据宋韩彦直桔录记载,仅温州一地就有桔种,柑种,橙种,并对它们一一做了详细的性状描述。宋蔡襄的荔枝谱中记载福州荔枝有个品种。 梦粱录记载了当时杭州的柿子就有方顶、牛心等多个良种。这说明宋代果树已出现大量良种。花卉的发展也是空前的,北宋首都汴梁、南宋首都临安都有花市,洛阳和成都的牡丹、扬州的
24、芍药都是当时的名产。宋人对个别奇花异木的栽培作过总结性的具体叙述。北宋鄞江周氏著有洛阳牡丹记 ,刘蒙的菊谱 ,王观芍药谱 ;南宋蔡襄所著荔枝谱 ,韩彦直著桔录 ,范成大著有范村梅谱和范村菊谱等。他们认为植物栽培和特殊管理必然会引起其机体的变异,发现花的颜色深浅、叶蕊繁盛,皆出于 肥壅剥削之功.同时也注意到由于显著变异产生新品种。 洛阳牡丹记指出溪绯牡丹原为紫花,因其中发现个别绯花,第二年用它嫁接就变成了绯色,称为 转枝花.这是利用芽变进行嫁接培育新品种。人们对花木的生活条件、喜寒喜温特性有了充分的了解,就能够利用控制生长条件的方法控制植物发育,使变异的发生符合人们的需要。南宋杭州马塍的花农,用
25、熏蒸促使牡丹、梅、桃等花早放,而要使桂花早放,就必须将其放置在深邃的石洞内让凉风吹袭。周密在癸亥杂识中曾提过一种 堂花 ,用纸糊一密室,编竹置花上,利用对温度、光照的控制和调节,促使提前开花。蔬菜的栽培技术也有不少发展。最早见于宋元间务本新书 ,其中谈到茄子开花, 削去枝叶,再长晚茄 ,就是用整枝打叶来控制生长发育,可使之分批结果而增产。果树的栽培技术有嫁接、脱果、除立根、套袋等。脱果法是一种无性繁殖方法。据宋温革分门琐碎录介绍,农历八月用牛粪拌土包在结果枝条像 宏膝 状的弯转处,状如大碗,用纸袋包裹,麻皮绕扎,任其结实。到第二年秋开仓检视,如已生根就截下再埋土中使其持长。这在当时是重大创造。
26、 桔录就曾指出桔苗长到二三尺高时,要采取除立根的方法,促使侧根发展,吸收养分,否则枝叶不茂。宋淳熙新安志记载,当时种梨者已采用类似于现代套袋的方法,用浸过柿油的纸袋在枝头果实上包封,收果时没有虫伤瘢痕。在蚕的养育方面已形成了一套经验,要着重选留良种,并在育蚕过程中对光照、温度、湿度、通风等条件进行管理和控制,以促进蚕的发育和结茧。宋代秦观的蚕书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桑蚕书,记叙了山东兖州的养蚕法。元代的农桑辑要把这些经验总结成 十体 、 三光 、 八宜 、五广 、 三稀 个字,根据蚕龄掌握温度、湿度、饲蚕的快慢和饱饥程度等等。当时对诱发蚕病的因素有了一定的认识,并采取防重于治的方法,通过合理饲养来减
27、少病害。林、牧、渔等副业技术()林业两宋时期,由于江南经济的发展,人口增殖,在木材、役畜、淡水养鱼、农产加工等方面的需求进一步增加,促进了林、牧、渔等副业技术的改进和提高。古代时,所有宫廷、居屋、营垒所需材料、农具、家具、车、船、战舰以及薪炭用材,都是靠采伐自然林木资源。采伐不足时,加强植树造林来解决。南宋时偏安江南,树木全靠江南供给。林业生产、造林技术在很大程度上是借鉴了农业的许多生产技术创造出来的,如播造林、树木移栽的方向、时期和方法,苗圃育苗及嫁接法等。北宋时苏轼在东坡杂记中叙述过松籽直播法。在初春用大铁锤在荒茅地上凿一数寸深的小坑,放上数粒果实,春天过后就会生长出来。刚开始生长时怕牛、
28、羊啃,所以在荒茅地上用茅草作掩护。若在杂草不生的地方,就夹杂着一些大麦一起种,依靠麦荫才能成活。并用荆棘保护,有三五年就能长起来。它利用林地上茅草和大麦同时播种作为幼苗的荫蔽,可使幼苗安全生长。到世纪初,种松柏发展成比较完整的条播法和穴播法。宋时对树木育苗移植及施用基肥保证全苗特别注意,为往后的森林苗圃打下基础。陈翥的桐谱就曾指出,播树种要在地形高爽土层深厚的土壤, 低湿则不能萌矣.而且用种子育苗时,要 先粪其地 ,然后把树种 均散之.宋时张邦基的墨庄漫录还曾提到将胡桃嫁接到枫杨之上,有成活易、结实快的效果。()畜牧业在我国古代,耕牛一直作为主要动力。因此耕牛饲养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农田的开垦数
29、量和耕种及产量的增加。如果耕牛病弱或死亡,将极大地影响农业生产。陈旉指出,由牧童牵放的养牛方式,多会造成耕牛饮食不足,体质瘦瘠。他在农书中总结了耕牛的饲养管理经验,从卫生、饲养、使用、保健、医疗几方面进行改进。首先要注意保持牛栏卫生,初春时,必须 尽去牢栏中积滞的蓐粪 ,以免 秽气蒸郁 ,这样才能减少疾病的产生;喂耕牛饲草时一定要切细再拌料喂,严冬时则要 煮糜粥以啖之 , 即壮盛 ,否则耕牛无法抵御寒冷;放? 六月天宋时叶梦得避暑录话说,浙东多凿池塘养鱼,投放的鱼苗不到年就能长到尺余长。宋代还发展了多种鱼混养的技术。周密在癸亥杂识中就曾记叙,浙江渔民春季从江州鱼苗贩子处买来鱼苗,放入池中饲养。
30、按池搪的大小环境,放入一定数目的青、草、鲢、鳙鱼苗进行混合饲养,综合利用天然水体中的天然食料,并按鱼苗的生长期分期予以不同种类的饵料,至第二年养成商品鱼出售。当时人们对草鱼食草、青鱼食螺已有认识。()其他副业两宋时期农村的副业生产主要有畜养,有养蚕、猪、牛、羊,还有养蜂等,还有农产原料加工方面的,如做豆豉、做酒、做醋等,还有就是纺织原料加工,有缫丝、剥麻、纺织原棉等。这里特别提一下我国古代在认识和利用微生物方面的成就制曲酿酒。红曲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一项重大发明,宋代诗人有 夜倾闽酒赤如玉的诗句,说明宋代时用红曲酿酒已十分普遍。随着人们对微生物认识的加深,曲的质量不断提高,种类增多,用途日趋专
31、一化。宋代时已经知道制曲的时候把优良的老曲涂在培养前的生曲表面,进行 传醅 (,音胚,没过滤的酒) ,这类似于今天的接种操作,曲的质量更容易保证了。(六)农具的改进与创新北宋时期对恢复农业生产有关的农具的创造、改革及推广应用较为重视。入南宋后,南迁的北方人与南方人共同开垦平地、丘陵及低洼地为田,进行各种各样的栽培。适应这一过程中各环节的需要,多种多样的生产工具产生了。这一时期,新农具大量涌现,农具应用专门化,不同作物使用不同的农具,如割荞麦用推镰,割麦用麦绰、麦钐,割水稻用钹等。而且从利用人畜力为动力发展到利用水力,由水磨、水碾、水锥进而发展到翻车式龙骨车、筒车等,利用水力运转以输水灌田。这对
32、我国一年二熟农作制的改革有极大的推动作用。宋代农具在改进中,为提高效率,根据不同的作物创造出许多新的类型,以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整地农具有踏犁、铡刀和耥。 宋会要辑稿中说它可 代牛耕之功半,比镬耕之功则倍.宋代因缺少牛,曾多次推广过踏犁。铡刀又称裂刀,宋代用它开荒。其形如短镰,刀背特厚,一般装在小犁上,在犁前割去芦苇、荆棘,再行垦耕;或将它装在犁辕的头上向里的一边,先割芦苇,再行垦耕。耥是金代为适应东北垄作特点而创制的,能分土起垄和中耕。秧马是用来拔秧的农具,可以减轻劳动强度。苏轼曾在秧马歌及序中记叙人骑在小船似的秧马上,两脚在泥中撑行滑动的情景。宋时对施肥养土极为重视,发明有粪耧(,音楼,播
33、种用农具,可以同时完成开沟和下种两项工作) 。耧斗后另置筛过的细粪和拌蚕沙,用耧播种时随种而下覆于种上,同时还有施肥的功效。用于中耕的农具有耧锄和耘耥(,音汤) 。耧锄是北方沿海地区出现的畜力中耕器,耘耥是宋末元初太湖地区新创稻田中耕农具,形如木履,长尺余,宽寸,下列推列铁钉多枚,背上装一长竹柄,可用手持着在稻苗行间来往松土、除草。用来收割荞麦的推镰是当时新创,推镰是在顶端分叉的长柄上装上尺长横木,两端又装一小轮,两轮间装一具半月形向前的利镰,横木左右各装一根斜向的 蛾眉杖 ,可以聚割下的麦子,用大力推行,割下的麦子倒地成行,工效较高。而麦钐、麦绰是竹篾编成的似箕而深大的器具;麦笼也是用竹编成
34、装在四轮木座上的底平口敞的箩筐。割麦时右手执钐割麦,左手握绰的短轴,两手协调动作,将钐割下的麦子随手纳在绰内,满后倒麦笼中,一人一天可收麦数亩。灌排农业的发展,促进了灌排器具的创新与使用。南宋时翻车式龙骨车及筒车在江南一带应用很普遍。翻车式龙骨车就是翻车,又称踏车,是由连串的活节木装入木槽中,上面附以横轴,利用人力踏转或利用牛力旋转,也有利用水力旋转者,活节木板连环旋转,沟溪河川的水随木板导入田中。它起水快,搬运方便。随地可用,深受南宋农民重视。它虽起源于汉代,但两宋时由于水稻生产需大量灌溉水,翻车作为运水工具得以大量制造、使用。筒车,在岸上立一转轮为上轮,在河中立一转轮为下轮,两轮间用筒索连
35、起来,筒索装许多竹筒或木筒,水流激动转轮,轮上的筒就依次载水注入岸上的田里。覆水后空筒复下依次载水而上,循环不止。北宋时人应用水磨、水碾,利用水力运转的原理,创造了自转水轮的简单装置,吸水、运水、覆水都用一轮。到南宋时为提高其载水量,用若干竹筒系在轮上,增加输灌水量,这时才有筒车的名称。到了元代进一步发展为上轮、下轮,可适用于田高岸深或田在山上的情况。(七)农书和物候历。农学家和农书两宋时期出现了众多的农书。综合性的农书有陈旉农书 、楼 u12298X 耕织图 、吴攒种艺必用等,其中最为著名的是陈旉的农书 。 耕织图是宋浙江鄞县人楼u22312X 浙江将访问农夫、蚕妇绘制的耕织图幅,每幅都配诗
36、。可惜的是原画已经失传,只有诗是原文。专业性的农书范围很广,有前文提到过的王灼的糖霜谱 ,介绍种蔗和制糖等情况,是这方面最早和很有价值的专著;秦观蚕书是我国最早的蚕桑书;茶书有陶谷的苑茗录 、蔡襄的茶录等;果树蔬菜书有蔡襄的荔枝谱 、韩彦直的桔录 、僧赞宁的笋谱 、陈仁生的菌谱 ;花卉的专著就更多了,有欧阳修的洛阳牡丹记 、王观的扬州芍药谱 、张武仲的芍药谱 、刘蒙的菊谱 、范成大的范村梅谱 、王贵学的兰谱等等。此外还有吴辅的竹谱 、陈翥的桐谱等。这些都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经验心血的结晶。写于宋初(公元年)的陈旉的农书 ,是我国最早专门总结江南水田耕作的小型综合性农书。陈旉可能是江苏人,生于北宋
37、熙宗九年(公元年) ,是一个学问渊博,不求仕进, 种药治圃以自给 的知识分子。他亲自 躬耕西山 ,所以他的农书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他岁高龄写成此书,亲自送到真州给知州洪兴祖。洪见此书很合用,就给下属州县刻印传播。他的农书代表的区域性广,主要反映长江北岸和江南,特别是长江三角洲的情况。陈旉农书连序带跋共约字。篇幅虽小,内容丰富。全书分上、中、下三卷,上卷概括地讨论了以水稻为主的耕作方法,其中也谈到麻、粟、芝麻、萝卜、小麦等辅助作物;中卷专谈水牛,水牛是江南地区适用于水田耕作的唯一役畜;下卷专谈蚕桑,从种桑起,直到收茧。在前文谈到宋代土壤肥料理论的突破和施肥技术的发展,水田、旱地耕作技术的提高,园艺
38、及育蚕技术,耕牛的养护等都大量引用了陈旉农书的观点,这不仅反映了作者参加农业生产的心得体会,而且反映了当时农学技术的发展水平。农书一书第一次用专篇系统地讨论土地利用,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了两个杰出的对土壤看法的基体原则:一是土壤虽有多种,好坏不一,但只要治理得当,都能适合于栽培作物;其二是土壤使用得当,则 地力常新.他还用专篇谈论肥料,对肥源、保肥和施用方法有不少创新和发展。农书还专门谈论南方水稻区的农业技术,并专篇论及水稻的秧田育苗。通篇字数虽少,但已具有相当完整的系统的理论体系。特候历物候就是生物的周期性现象(如植物的发芽、开花、结实,候鸟的迁徙,某些动物的冬眠等)与气候的关系。我国最早的物候
39、历是奴隶社会时期的夏小正 ,它是为便利农业生产而对各月的物候和农事活动的记载。两宋时期,我国在物候观测和研究上取得了新的成就。目前最早而又有一定内容的实测记录是我国南宋吕祖谦所写的庚子?辛丑日记 。吕祖谦是一位著名的文学家,浙江金华人。他在逝世前年居家养病期间每天都记日记,并且写下他所留心的物候。日记从淳熙七年(年)正月初一到八年七月二十八日,记有腊梅、樱桃、杏、桃、紫荆、李、海棠、梨、蔷薇、萱草、莲、芙蓉、菊等多种植物开花和第一次听到春禽、秋虫鸣叫的时间。这份物候资料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凭实际观测获得的记录,极为珍贵。北宋科学家沈括对物候和高度、纬度、植物品种、栽培技术的关系等方面都进行了研究,并且在梦溪笔谈中记下他的科学见解。他说由于 地势高下之不同 ,平原地区有 三月花者 而到山区则有 四月花.他认为唐诗人所说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是物候的常理。又说南岭地区的草 凌冬不凋 ,而汾河流域的树木是 望秋先陨 ,都是因为 地气之不同.他认为水稻有 七月熟者,有八九月熟者,有十月熟者 的原因是水稻本身的 性不同也.他还指出栽培作物除自然因素制约外,提高栽培技术可使作物早熟增产,这里强调了人的因素,具有积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