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怎样规范农村小学生的行为习惯.doc

上传人:99****p 文档编号:3103730 上传时间:2019-05-2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怎样规范农村小学生的行为习惯.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浅谈怎样规范农村小学生的行为习惯.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浅谈怎样规范农村小学生的行为习惯.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浅谈怎样规范农村小学生的行为习惯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曾说:“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 ”也就是说,从小培养怎样的习惯,成人后就会形成怎样的品性。近代教育家叶圣陶也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 。因此,人自幼就应该通过养成性教育,去形成一种好的习惯。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人一生具有深远的影响,这种影响将伴随人的一生,无论学习还是生活,做人或处世,它都以一种无比顽强的姿态干预着你生活中的细枝末节,从而主宰人生。 今年我又接手一年级的教学并担任班主任,这些小孩子对自己的行为总是无拘无束,时而在课堂上东张西望,时而玩起手中总有小玩意,时而又和同学私下打闹起来。常常是我说了半天常规要求,可下面的孩子却不领情,依然

2、我行我素。近一个月来,通过观察发现孩子在行为习惯上存在着以下不足:第一,学习习惯方面。每次下课,我有意观察了一下,几乎每次都有是个十个左右的孩子依旧是书本躺在桌上,笔、橡皮、文具盒,横的、竖的如摆摊子很多孩子上完课依旧书本摊在桌上。上课玩动作,吃零食,和同学做游戏的现象较多;老师一个问题提出来,手哗的举起来,可站起来却摸不找头脑;每次一个问题提出,很多同学都随口而出,不举手。即使举手站着的、歪着的,千姿百态,并伴随着一阵嘈杂声;学生在回答问题,极少数同学 能仔细的听。作业完成不及时,作业过程中不专心,作业速度慢,常有遗漏的作业,没有认真检查的习惯。第二,劳动、卫生习惯。没有良好的劳动习惯,做事

3、有头无尾,2地扫完不倒垃圾,桌子擦完不倒、常常忘记扫地;没有掌握良好的劳动技能,不会握扫把,住宿生不会叠被子等;不懂得珍惜自己和他人的劳动成果,乱扔垃圾,乱贴、乱画、乱写等。 缺乏保护自我的安全知识:在遇到紧急情况下,缺乏自我保护的常识。 面对这一个月来小孩子在常规方面的表现,我寻找着原因:第一,现代农村家庭中,多数家长认为孩子还小多照顾一下,百般爱护,对孩子迁就,把孩子安排在真空的、没有道德约束的环境中,这必然给孩子现在及以后的生活带来不同程度的显形或隐性的伤害。也有相当一部分家长忙于赚钱、娱乐,根本无心教子,任其自由发展,或对孩子过分溺爱,百依百顺,导致孩子以自我为中心,稍不称心就要发脾气

4、。第二,低年级孩子的意志力不强。他们不善于向自己提出学习上的要求和主动去完成任务,经常需由家长、老师向他们提出希望和要求,并在成人的督促下才能完成任务。 鉴于农村小学生的诸多不良行为习惯,怎样纠正学生的这种不良行为,我采取了如下的措施:第一,从小事做起。不在校内乱丢一片纸屑和垃圾。注重每天卫生打扫,加强平时检查和监督,禁止乱扔垃圾,乱贴、乱画、乱写等等。第二,从实事入手。安排组长每天检查同学的家庭作业情况,若发现有不按时完成或乱写乱画,应付了事等现象,就一定及时与此学生沟通,督促改正,如果屡教不改,还会通知家长共同监督。对于有进步的同学,要随时发现“闪光点” ,加以表扬。第三,以身作则。 “学

5、高为师,身正为范”永远是教师的主题。小学生眼里的老师往3往是神圣的,他们的举止常渗透于孩子的言行。因此,教师不但要用爱来教育学生,还要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影响他们,让其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和教育。第四,从细微处评价。行为习惯要落实到生活中的细处,养成好的习惯就是做好生活中、学习中的细小地方。我认为在小学生良好习惯培养上,应集中在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四个方面,并进一步将四大方面一一细化,如“文明礼仪”这一重点的训练要点有:1.认真参加升旗仪式;2.团结同学,不打架,不骂人;不说脏话;3.尊敬教师,见到教师要主动问候;4.尊敬长辈,学会照顾和感谢亲人;5.会使用文明用语;6.不在教室和走廊追逐打闹;7.积极参加活动,观看比赛或演出时文明有序等。班主任则依据细则要求上的规定加深对班级的常规管理,促使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十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使我认识到,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形成,学生的行为会出现反复,只有坚持从小事做起,事实入手,以身作则,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为载体长抓不懈,相信在老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下,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一定会逐步养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