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新课改实施后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教学策略研究【摘 要】本文以文献法为主要研究方法,以新课改实施后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教学策略为研究重点,提出在现实的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转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理念实施策略;转变教学方法策略和品读经典文学作品策略等,并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设计,以更好的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语文;有效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5)12-0186-01 语文教学主要承担着学生汉字学习以及语言知识丰富这一教学任务。由于语文教学与学生的分数提高,对学生的语言交流及其未来在社会中的成长与发展具有高度相关
2、性,因此,语文知识的学习备受学校以及家长的重视。新课标实施后,在重申语文教学重要性的基础上,对现实的语文课堂教学要求进行必要改革,以更好的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适应未来的社会竞争。传统学生语文知识水平的提高,往往依靠的是增加课时和题海战术,这在一定程度上确实能够提高学生的试卷分数,但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几乎没有太大关系。新课改实施后,要求摒弃传统的教学手段与方法,革新现有教学体系,向教学效率与学生素质的提升下工夫。下面笔者将结合自身多年的基础初中教学经验与行业教师共同探讨一下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措施。 2一、新课改实施后转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理念实施策略 课堂教学理念主要是指现实授课过程中的教学
3、与育人观念。教学过程中教师所持有的教学观念越积极健康则所培养出来的学生也会素质更强,反之教师所持有的教学观念越发落后,则所培养出来的学生也会素质欠佳。传统应试教学理念侧重于学生分数的提高,为了提高学生的分数,在现实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采取的主要教学措施便是死记硬背,强行将知识装入学生的大脑。这样的教学理念只会提高学生的分数,而对于新课改所倡导的学生的素养则无太大提升。新课改所倡导的教学理念是提高学生的素养,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现实知识的应用能力,这些均很难通过传统教学理念来实现。因此,为了提升学生的素养,更好的践行新课改的一些教学观点,在今后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摒弃传统的语文教学
4、理念,不能将教学重点放在学生分数的提升上面,要转为注重学生素质的增强,和语言知识的增长。 二、新课改实施后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转变教学方法策略 教学方法是指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所采取的方式方法的总称。方法越得当则教学效果越突出,因此革新教法一直都是这些年来各级各类学校所重点倡导的教学主题。传统的教学过程中,为了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教师采用最多的教学方法便是语言法、直观法以及奖惩法等等,这些方法的采用均在某种程度上指向学生的分数,都是为了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考试分数,而且很多学校均把学生分数的提高作为衡量教师教学成绩和水平的主要标准。因此,在现实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一切教学任务均是为了提高学生
5、的分数。新课改实施后倡导学生素质的3提升,因此主要教学任务也发生了一定变革,由传统的重视学生分数的提高到重视学生素养和学习能力的增强。新课改实施后在现实的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倡导采用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和团队意识发展的教学方法,摒弃过于注重学生分数提高,严密教学过程,忽视学生素质增强的教学方法,倡导在现实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增加学生动手和自学的时间,以更好地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所采取的主要教学方法有合作学习法、探究法以及自主学习法等等。通过这些方法实施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语文素养,践行新课改的理念。 三、新课改实施后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品读经典文学作品策略 经典的文学作品是语文发展的精华。在初中语文教
6、学中,有目的的、科学的编排教学内容,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老师要学会巧妙的利用课本,从经典的、具有代表性的文章着手,和学生一起分析探讨文章中那些优美的文学句子,感受作者的内心情感,深入地了解作者写作的手法和技巧,通过这种细致地讲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更好地培养了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在朱自清的背影中,作者对父亲买橘子时蹒跚的背影做了细致地描写,将父亲那种深深的父爱表达得淋漓尽致,让人读来不禁潸然泪下。老师可以带领学生对朱自清父亲买橘子的这一段进行品读,了解到作者采用了动作描写的手法,让学生针对这一段话再进行练习,运用这种描写手法去描写身边的人。 四、结语 初中语文学习是学生整个学习体系的关键环节,对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均具有积极意义,为了更好地发展学生的4语文素养,践行新课改的一些理念与方法,为国家培养出更多素质精良的优质人才,在现实的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做到如下策略:转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理念实施策略;转变教学方法策略和品读经典文学作品策略等,来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设计,以便更好的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钱吕明,曹伯高.新课程实施过程中的语文有效教学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6(32). 2曾毅.新课程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的内涵与特性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