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历史照片”化为“新闻照片”的典范2004 年 11 月 12 日, 南方都市报第 A05 版(第一重点)报道了一则新闻:阿翁走了 。上半版是一幅压题通栏黑白照片,照片右下角有三行文字说明:“在这张 2000 年摄于巴勒斯坦伯利恒阿拉法特官邸的资料照片中,阿拉法特(中)正远离镜头而去。 ”文字说明中的“资料照片”是过去某个时候拍摄的,从时间的角度讲,它也就是“历史照片” 。这是一幅精彩之作,堪称历史照片化为新闻照片的典范。 下面,将从新闻学、文化学和符号学这三个视点出发,尝试对这幅照片进行一种“跨学科”的解读。 解读一:新闻学视点 巴勒斯坦国总统、民族权力机构主席、巴解组织执委会主席亚西尔?
2、阿拉法特于巴黎时间 11 月 11 日凌晨 3 时 30 分在巴黎病逝。面对如此重大的世界性新闻事件,不论是报纸记者还是电视记者,他们都必然怀有一种职业冲动,就是特别希望采访到有价值的新闻信息。他们想要获取的,不仅是文字信息,而且也希望拍摄到富有冲击力的图像信息。 比较而言,在这个新闻事件上,文字信息比图像信息更容易获得。因为,只要记者愿意去开发“新闻来源” ,他们总是会从各种新闻来源那2里得到一些有价值的信息。如在新闻阿翁走了中,作为记者的新闻来源的人士有:巴民族权力机构秘书长阿卜杜拉?拉希姆、巴黎的贝尔西军医院发言人埃斯特里波、巴解组织官员亚西尔?拉布。各种不同的新闻来源能够为新闻事件呈现
3、出一个更为丰富、更为立体的面貌,而读者一般也有兴趣阅读这些方方面面的新闻信息。但图像信息则有所不同,在读报或看电视时,读者、观众有一种普遍的心理:最希望看到的是核心新闻人物阿拉法特的视觉形象,换言之,阿拉法特应该是这条新闻视觉图像的焦点。 新闻阿翁走了配发的是一幅“历史照片” ,而不是“新闻照片” ,其最主要的原因,恐怕是记者根本就没有机会拍摄到阿拉法特病逝的新闻照片。在这样的情况下将“历史照片”创造性地转化为“新闻照片” ,正是为了满足受众的读图心理。这幅“历史照片”的转换非常成功,它制造出了一种非常巧妙、和谐的“语境置换”效果。 这则新闻报道(文字图片)包括了两个语境(context) ,
4、一个是由文字稿所表述的“新闻语境” ,另一个是图片所呈现的“历史语境” 。虽然这两个语境分别都具有各自特定的语境元素,但是两个语境却是和谐的。和谐的达成依赖于两个字“走了” 。在这里, “走了”是一个双关语。它既指某人离开了某个地方,也指某人死了。编辑正是巧妙地运用了“走了”的双关含义。其中,用历史照片来指涉阿拉法特“离开了某个地方”的含义,用文字稿客观地报道阿拉法特病逝的最新信息。说到“置换” ,则有一个谁置换谁的问题。这里,显然是“历史照片”把“新闻照片”给置换了,前者成了唯一可见的图像,后者隐而不见。 3解读二:符号学视点 因为有了“语境置换” ,历史照片“阿翁走了”在意指实践方面才就显
5、得饶有趣味了。 从符号学的视点来解读,重点是把注意力放在“能指”和“所指”上面。这幅照片的能指非常简单:占据照片中心位置的是戴着一方头巾的阿拉法特,他朝着自己的官邸走去,留给读者的是一个背景。照片的左右两侧是他的卫兵,身穿制服,手持钢枪,神情庄严威武。照片的远景是一扇敞开的大门,屋内漆黑。在这幅照片当时的那个语境“历史语境”之中,读者能够读出的所指并没有多少特别之处,照片记录了阿拉法特的一个背影:他回自己的官邸来了,卫兵们列队迎接他。但是,这幅摄于 2000 年的照片用在 2004 年阿拉法特病逝之后,这样“能指”与“所指”之间产生了一种穿透时空的力量,将“历史”与“现实”紧密地联系了起来。读
6、者透过能指走向官邸的阿拉法特、忠诚的护卫队,就可以看到这样一个所指:“生死之别” 。这个所指在强烈的反差中被召唤到场:那时阿拉法特充满生命活力,而现在他却走到了生命的尽头;那时他迈动脚步回家,而现在他却静静地死去了。 最有象征意味的是那道“门” 。在照片中, “门”这个能指简直就是一个“阴阳界面”:门外是“阳” ,门内为“阴” 。因为门外光线明亮,而门内一团漆黑。阿拉法特朝着门内走去,这是四年前的一个日常性的瞬间,但是现在看来,好像他就是在和这个门外世界告别,而要走向那4个我们无法观看的门内世界。由于阿拉法特将被葬在他的官邸内,即门内世界,因此, “门”作为阴阳界面的象征含义得到了进一步的丰富
7、。读者可以从情感上认定:门内世界永远属于阿拉法特,无论他活着,还是死后。 一般说来,一幅巧妙地转换为“新闻照片”的“历史照片” ,通常都可以用来进行符号学的分析。因为,这种转换必然会使“历史照片”携带大量与新闻照片发生关联的信息,它的意指实践就会特别丰富。读者可以透过历史照片中可见的“能指” ,去体味新闻语境中那些可以自然而然地“联想”起来的各种信息。 解读三:文化学视点 我们知道,很多事物都打上了文化的烙印,或者这样说吧,凡是打上了文化烙印的事物都会发展出一套它自己的文化。照片也不例外。也就是说,可以对照片当然包括新闻照片进行文化学的分析。历史照片“阿翁走了”为什么能够事实上充当“新闻照片”
8、呢?新闻学的理由并非唯一合理的解释,文化学的解释也颇有启发意义。 简言之,这幅照片具有一种“文化委婉语”的修辞效果。 “文化委婉语”是很常见的。对于某些事物,人们出于感情的原因或者其他什么原因,往往不直截了当地提到它们,而是换一种更为隐讳的说法。虽然直截了当的说法与委婉语在所指上并无差别,但是能指的不同在这里是“走了” 、 “死亡” 、 “病逝”之间的不同往往包含了完全不同的态5度和评价。对于“文化委婉语” ,我们见得最多的是文字性的委婉语。其实,文化委婉语也完全可以运用于图像,甚至是运用于新闻照片。这幅照片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即便记者想办法拍到了阿拉法特病逝的新闻照片,编辑还是很有可能选择“阿翁走了”这幅历史照片。原因很简单,当一个伟大的英雄、政治家、作家去世了,人们出于对他们的崇敬,往往不愿直接说“死了”之类的字眼,也不愿看到他们憔悴不堪、痛苦万状的形象。这时,人们往往选择“文化委婉语” 。 南方都市报的报道,不是用新闻照片来为我们呈现阿拉法特病逝的悲惨图像,而是通过“语境置换”的方式,采用一幅让读者缅怀的历史照片。这就是该照片所采取的独特修辞手法图像式的“文化委婉语” ,它用得非常成功,已与整则新闻阿翁走了浑然一体。 (作者单位: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