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音乐交易渐成规模版权仍是发展瓶颈.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3112019 上传时间:2019-05-2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网络音乐交易渐成规模版权仍是发展瓶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网络音乐交易渐成规模版权仍是发展瓶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网络音乐交易渐成规模版权仍是发展瓶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网络音乐交易渐成规模版权仍是发展瓶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网络音乐交易渐成规模版权仍是发展瓶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网络语言的盛行对汉语及中华文化的影响【摘 要】网络语言伴随着网络的发展而兴起,是一种有别于传统平面媒介的语言形式,既是网络文化赖以传播的基本载体,又是网络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语言一产生就受到全球广大网民的偏爱,发展神速,频频在电视、广播、报刊上亮相,并在学生作文、文学作品中现身。网络语言已渗透到生活的各个领域,对汉语和中华文化既产生了积极影响,也产生了消极影响。 【关键词】网络语言;汉语;中华文化 中图分类号:H109.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01-0260-02 网络语言是伴随着网络的发展而新兴的一种有别于传统平面媒介的语言形式。它既是网络文化赖以传

2、播的基本载体,又是网络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语言从上世纪 90 年代一诞生就得到了全球广大网民的偏爱,发展神速。尤其是最近几年在中国,网络语言热有增无减,如每年网上热热闹闹的网络热词的评选,让它们“跳”出了网络,开始频频在电视、广播、报刊上亮相,并在学生作文、文学作品中现身。1(P426)网络语言已渗透到生活的各个领域。 网络语言是一种语言,同时也是一种文化。因此,网络语言的盛行必然会对汉语和中华文化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现对此试做分析。 一、网络语言的盛行对汉语的影响 2(一)网络语言的盛行对汉语的积极影响 第一,带来了汉语的新发展。汉语作为一种交际工具,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当今

3、社会最大的变化之一就是网络科技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所以,汉语的发展也必然会受到网络文化的影响。网络语言是在网络科技发展的情况下由网民们结合自身的生活创造出来的,很多网络语言更好地反映了当今时代的发展,例如,最近网上很火的“土豪”一词,就很好地展现了对某些富人的调侃。所以,网络语言的发展为汉语的发展注入了一股时代之风,使汉语的发展能更好地与时代结合。 第二,增强了汉语的时代感和幽默感。网络语言在很大程度上是在调侃某个人或某件事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所以追求幽默是网络语言的一大目标。很多网络语言力图在诙谐的语言下反映一些自己对于这个世界的看法。同时网络语言往往是在某一特定的语言环境下才有其

4、特定的意思,体现了语言的时代感,即网络语言是这个时代以及这个时代下某些事的反映,因此只有在这个时代下才能领会其真正的涵义。 第三,简化了汉语。现代汉语的发展有着极其漫长的过程,很多字都是从古代继承下来的,这就不可避免地有很多难、偏的汉字,给人们汉字的学习带来不小的困难。网络语言的发展是在追求简便、高效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所以网络语言的汉字几乎都是平时很常用的,也没有什么很难理解或是很偏的文字,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现代汉语词汇的简易化进程。2(P25) (二)网络语言的盛行对汉语的消极影响 3第一,网络语言毕竟不是大众化语言,毕竟没有在全社会流通,还有很多人无法理解其中的深奥内涵,往往会使人一头

5、雾水。很多新生词,诸如“伊妹儿” “酱紫” “稀饭”等,对于刚刚接触的人来说,如果文章中这种语言太多的话,会让人摸不着头脑。所以,网络语言在创造着一批批新鲜、个性的网络用语的同时,一定不能忘了汉语本身的魅力。汉语的传承是很重要的,如果我们今天忘记了汉语原本的某些含义,那么汉语的传承将受到很大的影响。 第二,网络语言的盛行使现代汉语失去了语言的诗情画意与字词的严谨性。现代汉语很讲究诗情画意,这也是汉语最美妙之处。但是随着网络语言的发展,人们过于追寻汉语的简洁易懂,反而导致汉语失去了本有的那份韵律之美。同时网络语言很多是音译或者随意拼凑的词,丧失了汉语原有的讲究字词之间严谨性的传统。 第三,网络语

6、言的随意性与多变灵活性及多种语言的混用,导致了现代汉语?Z 音方面产生极大窘境。汉语独有的四阶音调使其成为最注重语音的文字。但是很多网络语言改变了原有的语音,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混乱。 语言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在历史的长河中存在一种奇妙的东西,叫作优胜劣汰。或许网络语言在现在似乎对汉语造成了极其大的影响,但我们大可不必为之感到紧张。因为你要相信,无论我们怎样活着,生活和语言总是朝着更加适合人们生存的方向走去。 二、网络语言的盛行催生出了网络文化 网络语言本身就是一种文化形式,其盛行催生出了网络文化。网络4文化具有自己鲜明的特点: 第一,网络文化是一种多元化的文化。现实世界中,人们更多的是面对面交

7、流,但是网络可以提供给人们更多的交流方式,例如视频聊天、各种论坛等。大家不必再局限于面对面的交流,可以随意选择自己适合的交流方式。这在拓宽每个人的交流面的同时,也很好地提高了大家的交流效率。 第二,网络文化强调互动性。在传统文化传播媒介中,一般都是单向的。例如书籍、报纸你只能看,你只能被动地接受它的观点或者它所描述的事实。但是在互联网上,你可以随意发表意见,可以随意发表自己的看法,最大化地全民参与,是一种主动性的互动。在网络平台上,大家可以就一件事情各抒己见,也可以对别人的意见发表自己的看法,没有谁在主掌话语权,大家都是平等的主体。 第三,网络文化具有全民参与性。网络发展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为每

8、个普通百姓提供了一个“说话”的机会,话语权不再掌握在几个高高在上的人手里,而是下传到每个人手里。特别是人肉搜索,几乎是人人参与。人肉搜素就是聚集广大网友的力量,每个遇到困难的人提出问题,而有这方面知识或者线索的人就对其解答、分析,可以说是一种问答式搜索。一人有问,千万人参与解答。现在网上有一些利用人肉搜索的强大力量来解决个人问题的网站,例如人肉搜索找人网站,网站上发布了很多寻人信息,网友们可以发挥自己的力量,帮助其他人解决问题。 三、网络语言的盛行对中华文化的影响 (一)网络文化对某些优秀传统文化造成了冲击 第一,不尊5重个人隐私。网络最大的特点就是其虚拟性,正是因为它的虚拟性,才使得这么多的

9、人对其这么的追捧。但是,虚拟性也同时造成了一些不好的后果。有的网民在虚拟的空间里,利用网络的开放性,随意编造一些不切实际的言论来引导大众的价值取向,扭曲事实的本来面目,甚至以此来攻击他人。 “秦火火”捏造事实损害杨澜、张海迪、罗援、铁道部等人或机关的名誉,就是鲜活的例证。 第二,低俗文化盛行。由于利益驱动和一些网民的低级趣味,使得黄色、暴力、恐怖、恶搞、胡侃等低俗文化屡禁不止,屡打不绝。 第三,民众的道德水平下降。现在网上最容易引起大家注意的,有很大一部分是博客里或者论坛里的“对骂” ,很多网民会借助某一个事件在网上肆意宣泄自己的不满,而且用词很不文明,导致网上充斥着谩骂和攻击,网络环境很不健

10、康。3(P241) (二)网络文化也纠补了传统文化的一些偏差、不足 悠悠几千年的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并且对中华民族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例如新加坡就是以儒家传统文化治国,并迎来了飞速发展和清明太平的社会环境。但是,中华传统文化并不是完美的,它在几千年的发展中,有一些糟粕的东西并没有被抛弃掉,而是一直伴随着中华文化的成长和发展,扼杀了中华民族的生机和活力。网络文化的发展,是对中华文化中的糟粕的一种有力冲击,可有效纠补传统文化的一些偏差、不足。 第一,网络文化追求创新的特点可纠正传统文化的保守性。中国是一个由自给自足的农耕经济演变过来的国家,所以文化中就镶嵌着保守6的因子。

11、正是因为中国近代的因循守旧,使得中国落后于世界发展潮流。网络文化以其开放、创新精神冲击着传统文化的封闭保守,使其无处可逃,激发了中国人的创新冲动,培育了中国人的创新能力。 第二,网络使得社会变得更加透明和公平,有力地推进了民主、遏制了腐败。在没有网络的时代,很多事情的发生发展是没法公之于众的,但是,在网络文化时代,任何关系到人民切身利益的事都会引起网民的关注,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的透明和公平。原先,各?N 媒体都由官方控制,官方不公布某种消息,民众就很难得知。如对当地领导、机关不利的消息,在以往没有网络的时代,官方很容易控制,凭借权力可有效阻止其扩散;但在今天的网络时代,官方的任何控制都力不

12、从心,网民可轻易突破官方的封锁而获知真相。有些腐败分子,其腐败的蛛丝马迹都可被网民发现而使其身败名裂。 “表哥”杨达才、 “烟哥”周久耕、“房哥”张建华、 “房姐”龚爱爱、 “鞋哥”廖维忠等,就是如此落网的。原先,在媒体上,官方处于绝对的优势地位,在网络时代则地位颠倒,官方反而处于明显的弱势地位,会遭到无数网民一遍遍的审核,虚假信息很难逃过网民的法眼。如 2007 年 10 月陕西镇平县农民周正龙拍摄的野生华南虎照片,陕西省林业厅宣布为真,可网民却发现了其中造假的迹象,最后也证明照片确实为假,拍摄者周正龙被定罪判刑。这无疑会有力地推进民主,遏制腐败。 第三,网络文化增强了人们的科学精神。传统文

13、化中很多是基于经验主义的一些思想,是不科学的。但是网络本身就是科学技术催生的,是在信息技术的支撑下发展起来的,自然会增强网民的科学精神。虽然7网络文化在发展中存在一些违背科学的内容,但由于借助网络可很容易地搜索到各种问题的科学答案、原始出处。故不得不承认,网络文化的发展还是明显增强了广大网民的科学精神。 对于网络语言的盛行及网络文化的发展,我们都要采取辩证的角度来看待,不能只看到其对汉语和中华文化的不利之处而对其全盘否定,也不能只看到其对汉语和中华文化的有利之处而全盘接受。我们应根据现实的情况,做好对网络语言的规范工作,使其可以更好地趋利避害,成为中华文化在当今时代绚丽的一笔。 参考文献: 1杨英法.大中华文化的汉语根基探究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13. 2陈勇力.网络时代的新“语言”网络语言现象分析D.福建师范大学,2003. 3蔡青.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在文化传承中分别扮演什么角色J.人民论坛,2016, (25):240-241. 作者简介: 刘 颖(1998-) ,女,汉族,河北涉县人,河北邯郸市第一中学高三A2 班学生,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