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一封来自美国的信按语: 2007 年年初,有幸结识了一位正在上高三的小才女。她酷爱文学,在写小说方面很有才华。春节前夕收到她的一份电子邮件,她提出了一个大胆的问题:中国为什么不能在初中阶段设立专业课程?她说:“文科学生大都不擅长数学,而数学在大学和以后的工作中必定用不上。有些所谓的专家说我们学数学可以有效地锻炼逻辑思维能力。我觉得没有这个必要。因为我们没有必要为了锻炼逻辑思维用十几年的时间来学习一门将来用不到的课程,况且很多作家的思维在我看来远远比数学家的要好得多。我不知道美国教育方式是怎样的,而我自己理想中的教育方式是让学生在初中就分好专业,或是分文理科。比如,决定今后当作家或是从事文学方
2、面工作的学生应该在初中就淡化数学了,转而把重心放在语文上。只有这样,中国将来才有可能出现各个行业的精英。国内近几年一直在重复提倡要学生全面发展,在我看来还是不实行的好,各个行业都需要大量的尖端技术,而且我想谁也不会在乎某某顶端脑科医生会不会画画,会不会书法。重要的是他能不能救死扶伤吧。不知道在美国的您又是怎么看待这些问题的呢?”说实话,我很佩服她的创新想法,也许我们教育体制的改革就要靠这些年轻一代的思维。但在我看来,美国与中国的教育体制都有一些问题。下面是我的回信,读者可以自行分析。 2妹妹: 你好! 很高兴收到你的回信。你平时应该比我忙,因为我知道高中生作业繁重,又面临着最后高考的冲刺。所以
3、,就按你说的,在你不忙的时候给我回信就可以了。和你讨论这些问题很有意思。 关于教育问题,你的思想还挺超前的,比现在美国的教育都要超前。我先谈谈美国的教育吧。在美国,人常说:是孩子们的天堂,年轻人的战场,老年人的坟墓。怎么说呢?因为这里的孩子们在上课时压力极小,基本上是玩着长大的。到了初中时也还是不忙。只有到了高中时才真正有了压力,那时的压力就与中国的高中生差不多了。再者,美国的老师与中国的不同,是采取鼓励的教育方式,即不论在何种情况下都不去打击学生的积极性,不贬低学生,也不有意批评学生。我见过一个七岁的中国小女孩儿,问她为什么喜欢美国,她说:“老师们对我们太好了” 。是的,在中国,老师们大都是
4、采取刺激积极性的方法,即用故意贬低学生成绩的方法来鞭策他们,让他们不要骄傲。而美国正相反,老师则常常让学生们为自己的成绩而感到骄傲,让他们有一种成就感。你说,哪种方法好呢? 也许是这两种教育方法,使美国社会与中国有了很大的不同。在中国的任何地方,人们不喜欢骄傲,不喜欢自夸。同时,也不喜欢夸别人的成绩。相反,还常常有意贬低别人的成绩。这样,在任何单位的人事关系都很紧张,内斗激烈。在美国,在任何地方,人们都是在鼓励别人,夸别人的成绩。在很多情况下,我们也知道这种夸奖是没有必要的,徒有形式,但3这种社会风气带来了人们之间的和睦相处。当然,我们也不能说美国人之间没有矛盾,但各单位中人与人的关系确实相对
5、简单。我在中国与美国的学校与单位都经历过,深有体会。 再说说教育内容。在中小学阶段,美国重在语言能力与修养的培养。他们不重视数学,而重视语文、历史、美术、音乐、地理等等。你相信吗?美国学生在考研究生时必考的(GRE 中的)数学大部分题是我们中国初中水平,而这种数学考试才真正是为了测试一个学生的数理分析能力,而不是逻辑思维能力。因为在同时,他们还必须要考一个逻辑。另一个必考的则是语文,没有外语。而中国的研究生在考试时主要是专业课与外语。你可以想想,在中学时,会有很多人将来不上大学或上大学文科,那么深的数学、物理、化学课对他们的将来不会有太多的帮助。但一个人的生活却需要丰富多彩,在工作之余要有一些
6、娱乐,比如看电影,听音乐会,看画展,看报纸,了解国家大事,等等。这些与数学、物理、化学无关,却与语文、历史、地理、美术、音乐有关。在中小学时,美国老师常常要求学生独自上台演讲,讲自己的作业与其他。所以,美国人普遍语言表达能力好,上台演讲不胆怯,总统候选人个个都是演讲专家。我到一个中学去听过一个交响音乐会,是由那个学校的中学生自己组成的一个很正规的交响乐团演出的。我一问才知,那个中学有两个交响乐团,参加演出的是第一交响乐团。当我在北大读书时,我们多年来都组织不起来一个交响乐团。在当今中国大学中,有交响乐团的屈指可数。我在美国各地遇到的中国留学生绝大部分是学理工、医学类的,他们大都没有什么业余爱好
7、,不会唱歌,不会跳舞,也不爱参观美术馆,课余时只喜欢打牌和一些体育运动,要4么就是聚餐。有很多在美国成了家的人整天待在家里,哪里也不去,最多在假日出去旅行一下,或与朋友聚聚餐。这种生活,如同一个色盲生活在无色的世界里,当然色盲是感觉不到差别的。我在美术馆工作,很少见到中国人来参观。很多中国人在这里都好多年了,从来不知道这里还有一个美术馆,即使这个美术馆是免费参观(真是这样)的。 美国学生在考大学时只考几个主要科目,主要是语文等,得到一个总成绩。再拿这个总成绩与中学阶段的平均成绩(即 GPA)去申请大学。美国有三千多所大学,中学生的升学率是百分之六十以上。基本不论谁,只要想上都可以上,只是学校档
8、次的高低不同。进入大学后的头两年不分专业,但学校要求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方面必须要修够一定的学分。到了第三年才开始分专业。还有,美国不重视硕士,其硕士教育水平不如中国。但他们重视博士,并认为只有博士才是真正的学者,真正有学问的人。攻下美国的博士要比中国的难一些,最起码在我们系里是这样的。所以,当一个人有了博士学位后,不论他或她以后有了何种官职与地位,如教授、经理、厂长、主席、部长等,他们都喜欢人们称他们某某博士,因为学士与硕士也可以得到很多同样的职位。 还有,美国大学生从来没有像中国大学生那样有班级的组织。中国大学生与中学生一样,在大学里同年级的同专业学生组成一个或几个班,班里同学在一起上课,
9、任意选修课除外。美国学生不同,他们都是各自为战,在学同一个专业时可以在一起上课。在中国大学中,我们可以互相称“同学”,因为我们真正是一起上学的同学。而美国人认为,你正在与某个人一起上一堂课时,你们之间可以互称同学(classmate) 。考试完后,以后5不在一起上课了,就不是同学了,而只是校友(schoolmate)而已。英语与汉语的这种不同表达,正说明了在校学生组织的方式不同。你说,哪一种好呢? 美国的所有大学都没有围墙,外面的车可以畅通无阻地在校园内行驶。学校为学生们提供的集体住宿地不多,大部分学生是在校外租房住,往往是两三个人共同租一套两室或三室一厅的公寓房,这样比较便宜。学生住地一般不
10、会远离学校,因为大部分大学都建立在一个以一所大学为中心的小城市里,我们称这种城市为 “大学城” (college town) 。这种大学城一般人口不多。比如:我现在工作的大学有学生三万多人,而这个城市人口总共也只有六万人。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在城市里或城市周围,各种百货商场、超级市场、餐厅、酒吧、电影院等服务场所应有尽有。 你觉得怎么样?可以看出,美国的教育体制有先进之处,也有不尽人意的地方,与你的理想还有一段距离。我在国内大学学的是文科,在中学时同样学了数学、物理与化学,但在以后的工作与生活中,这些理科课程没有多少用处,而且绝大部分都忘光了。我不用它们,也没有影响我的逻辑推理能力的提高。正像
11、你说的。呵呵。兴趣才是人们真正的导师。有了兴趣,就会学而不倦。你就坚持你的兴趣吧。不过,“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 。为了进大学,国家要求的科目不准备又不行,就只有好好应付了。 我觉得,你现在应该好好应付大学入学考试,争取一次成功,进入一所大学读你喜欢的专业。还有,把历史、地理、美术、音乐学好,你将受益6终生。你说得很对,把自己的专业与爱好分开。专业有时是为了谋生,但爱好则是为了享受生活。有了可以享受的东西,生活才有乐趣。对吧! 我们这里的天气很像中国的湖南或湖北南部地区,虽然现在是最冷的时候,但也只有十度左右,很舒服。这里是美国人最喜欢居住的地区之一,到处都是森林,空气很干净,春秋时间长,但夏天比较热。 下次来信,谈谈你想学的专业好吗?在此祝你春节快乐! 常青 2007 年 2 月 5 日于北卡州 责编/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