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砚边杂记(节选)邹立颖 邹立颖,1960 年 12月生于吉林东丰。先后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解放军艺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硕士研究生班,国家一级美术师,现为海军政治部文艺创作室专业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长城画院副院长,长于中国人物画、山水画。 主要展览:第八届、第九届、第十届全国美展,纪念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60 周年全国美展,纪念建军六十五、七十、七十五周年,全军第八、九、十届美展,全国当代中国画大展,迎奥运全国中国画大展,西部开发中国画大展,全国少数民族体育美展,第二届全国中国画大展,全国首届美协会员精品展,第二届全国中国人物画展,四季?家园当代中国画名家学术邀请展,2005
2、 年第二届中国北京国际双年展,首届中国画写意大展,2006 著名中国画家学术邀请展。 主要出版:走进画家邹立颖 、 立颖新辑 、 邹立颖中国画小品 、邹立颖水墨人物画艺术 、 当代著名画家技法经典 、 中国当代人物画十家?邹立颖等专辑。 2翻翻画史,有一种感悟,除了神似形似无休止的纠缠之外,几乎无实质性的内容。对于人物画的发展来说,很早的时候就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成就,这有“以形写神”的精辟理论诞生为根据。那么,它是怎样失落的呢?成就了“文人”画的成功是以削弱人物画为代价的。而且不仅是造型在我们中国画里许许多多需要精心研究的课题都消解在似是而非的对笔墨的谈论中了,笔墨到了无所不在,无所不包的地步。
3、如果笔墨真的那样的无所不是,那它自身的属性也就失去了。绘画作品无论笔墨怎样精到也不可离开它寄附的形象而存在。只有承载着生命情感的艺术才是最感人的,才是具有永恒魅力的。花鸟、山水、人物概不能外,醉心于随意性的消闲和无所事事的庸常状态的雅兴来产生杰作,那是在错误的导向下对文人画的错误解读。 绘画风格不应该理解为一种简单的表现模式,而是一种贯穿始终的生命状态,它更多的是内在本质的东西。对流行的风格至上的认识要头脑清醒。近些年凸现出来的这种偏颇心理,是否与不正确的读史观念有关,要么与近代商品经济时代的冲击有关。把风格等同于商标的觉醒,把样式看作是一种必须抢先注册的商标,有了它在市场上才可能有一席之地,
4、风格高于一切。至于这所谓的风格有多少学术的含量都不重要。事实上,风格不应是强求的,它是在长期实践中逐步形成的。这乃是浅显的常识,任何一种风格样式都应该而且可以不断给以充实、丰满,使它获得更加丰厚的底蕴。 要力矫新老文人画重笔轻象,重神轻形的弊病,力争摆脱笔墨中心论的误导,以造型带动笔墨的新变。首先笔墨要为造型服务,而不应以3笔墨局限造型;同时中国画的造型要符合笔墨的表现规律,根据描绘的对象的丰富感觉的新颖,相应地发展前人所无的笔墨,使“笔墨当随时代”努力把握结构紧而用笔松的要领,实现造型感与书写味的统一,在控制中有潇洒,在飞动中有严谨。 对于所有中国画家来说,没有人人追求的评价艺术的终极标准,
5、即没有人人追求的客观艺术标准,也没有画家流派之间相互比较的标准。在这样的语境中,画家的创造性只能表现在自己的独特的视觉语言形式,独特的精神理念世界,这就是当代中国画的评价标准或是中国画的“当代”话语。是否认有所建构的语言形式越新颖、独特、所开掘的精神观念世界越丰富、复杂,与众不同,这样的中国画就越具有“当代”的价值。 以“当代”话语解读中国画创作可以发现,真正的成就富于文化价值的是人物画和抽象水墨。这两个领域也集结了当代中国画创作的几乎全部精英强将。原因很简单,不发达的古代人物画为当代留下了空间,人人及其社会性的复杂深广度为画家的自我探索提供了可能。抽象水墨则是一块崭新的处女地,水墨画的材料工
6、具和中国文化的思维特性所具有的抽象表现力相比于油画的材料工具和西方文化的思维性有过之而无不及。 无论是翻阅画册解读古人平和古意的作品,还是倘佯于展厅欣赏富有视觉冲击力的现代创作,我常常想是什么东西吸引着我们对它的关注?是笔墨的潇洒?是构图的独特?或是气格的高雅?实际上,作品让我们4真正感受到的是文化气息及富有个性的形式美感。应该说,真正的艺术总是带有精神与技法相互包融的高度。 真诚不是评判艺术的标准。在艺术图式的创造和完成过程中,只要排除了任何功利因素的侵扰,就都会发自内心地受激情驱使。儿童画、农民画也同样真诚。然而真诚与否与艺术图式良莠与否没有必然联系。很难想像;某个蹩脚的艺术图式可以因为真
7、诚而使其品格获得超拨;而一个完美的艺术图式的背后却包藏着极端虚伪的祸心。 水墨人物画的发展必须从传统“文人画”理论的桎梏下解脱,这是人物画前进的必由之路。 “文人画”只是中国绘画史上曾经出现过的一种绘画形态,该理论的指向和“游戏规则”曾经在很长的历史阶段左右着中国美术的发展。然而,它并不是中国绘画的全部,甚至还未必是主要的部分。因此发展今天的中国人物画根本无段顾及“文人画”的眼色。尽管就世界画坛来说,以“诗、书、画、印”四位一体具有深厚文化意蕴的很高审美品极的中国传统“文人画” ,无疑是世界艺术百花园的瑰宝,不过,如果我们把视角扩大一点,就绘画史的全面来看,随着“文人画”的发展,非绘画性东西的
8、强化,绘画本身却在削弱,表现技能衰退,表现内容日益狭隘,艺术与生活渐渐疏离,审美内涵越发贫瘠,凡此种种,恐怕不能说与“文人画”偏颇的美学观的垄断绝对没有关系。 对于人物画家来说,没有比需要一个积极的人生态度更重要了。中国的传统绘画是浸淫着儒,道释思想的产物,而“文人画”更是体现了老庄和禅宗的深刻影响,在那里儒家思想中积极的东西则被大大强化了。5一味崇尚简淡、幽远、空灵、静谧,最后的指向则是与现实世界的疏离。这是一个很复杂的区间,这是有智者的通达,这里有弱者的无奈,这里有志高者的寄怀,这里也有另一种方式的抗争,这里也有荀且者的逃遁,失意者的灰心,自私者的冷漠,时下的人们每每喜欢自标“淡泊”但愿里
9、面有更多的真实。其实真正的“淡泊”是连“淡泊”的表白都是多余的。 对于水墨人物画家来说,形象要达到感人的现时性,不仅要与前人进行私下的抗辨,还必须将来传统的压力清除干净,并公开接受造型的检验。然而我们观察到的东西并非都一五一十的交待出来。深入地看,才能去深入的想,这种看的意识是培养出来的。观察时当然要注意形体内部结构,应该花时间考虑外形的问题,这关系到整体画面的结构,只要得当,一个小小的写生画面也会带来一种大局面。一个普通的动态,只要你用心去观察都会找到值得你下手的地方,这似乎是进行深入的素描训练的结果。 创作的过程是一个具有无限选择可能的过程。创作的开始,实际上就是选择的开始。任何艺术图式的
10、创造都有一个预先设计,是创作过程中多样选择的支点或出发点,从全过程来看,最初的设计重要但不关键,决定图式最终效果的是完成创作前的最后一次选择。只有当作品完成后反观创作全过程时,才可能认识到最初选择的意义。 我们的“写实”已不是唐宋时代“写实”的重复,它不仅给予外部的“形”应有的关切,而是将更多地注入画家个人性情的抒发,将拥有6更大的容量吸纳古今中外的有益营养。这是一种魅力无穷,形态多样,身心健康的“写实主义” ,它将打上当代人心理的印证,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艺术家表述众多不同的自然现象,却保持着他的艺术语言的前后联贯性以及演变的递进方式。他们可以用图式的方式,任意创造属于各自的精神世界,但困难的是他们谁也无法确定地证明他表述了描述对象的“内在本质” 。当然还有说不清的东西存在,那就是艺术家某种意识或者经验通过图式显示在起作用,这就是心理学研究中所说的神秘的内心体验。 由于美术创作的方法主要以个体劳作为其基本特征,因此优秀作品的产生在今天已经不再是完全依凭技术材料和借助灵感所能达成,它的产生需要艺术家素质、学养的全面提升,并且在艺术家之间相互影响中胜任起从观念、创意到作品完成的全过程。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因画家自身原因造成的缺撼,都可能使一幅杰作在怀胎降生之前中途夭折。 (节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