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以神灵壮写感动之后的感动在去年新中国成立 60 周年前夕,我的诗集他们感动了中国出版了。诗集中的一百首诗是我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完成的。 奋笔写作的日子里,我把人民日报上公布的 200 个为新中国作出突出贡献的名单铺在桌面上,按顺序写下去,写一个剪下来一个,把简历作为“诗歌背景墙”贴在诗的后边。我的书房很静,四壁下沉,窗外亦云飞雾卷,风声鹤唳,宛如大革命的风涛。我的身心潜进那个时代的风起云涌之中,不曾分神。我已经“遁入”那个时代,我就在火线上,我就是他们的战友。有的在我身侧倒下,有的从我眼前冲向敌阵;有的和我一起在党旗下宣誓,有的和我并肩抵御风寒,迎接祖国的黎明我亢奋,我欢呼,我悲怆,我凄惋
2、诗行是泪行,泪行是诗声,我在大爱大美大真大善中分享诗是我,我是诗,诗我交融。 写这样一本诗,我很早以前就有这个想法。建军 80 周年时,我曾一气呵成红色记忆诗笺,也是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的。这种创作“功底”在我近 50 年的军旅生涯及习诗作文中,早已奠定了基础。当然,这并不是写他们感动了中国的触发点。触发点是在前两年,中央电视台有一档节目叫“感动中国人物”,每次节目我都是在被感动、被震撼中看完的。自那时起,我就有了写诗的冲动。诗的“火种”在那时播下了,之前是在2胸膛里跃动,后来就跳到大脑里,以后就窜到口腔里,几乎一吐为快。这时,到了 2009 年 7 月 20 日,新闻媒体公布了“双百名单”,一
3、触即发,于是,我当即伏在案上,没白没夜地写起来。 这么短的时间内完成 100 名人物诗,我是有准备的。首先,我有长期的思想和艺术上的储备。 这些英烈与我虽不是同代人,或不是一个行当里的人,但他们的事迹是我所熟悉的,他们的崇高精神在我心里早已扎根。英烈楷模们先天的“诗意”精神,奠定了或者说成就了我的成功。他们爱国爱民爱党爱军的思想行为,都具有诗的豪迈与慷慨、哲理与正义的品格。简言之,他们每个人都是一首格调高亢的、回肠荡气的诗。 面对凶残的日本鬼子,弹尽路绝的时候,五位血性刚烈的壮士从悬崖上跳下,倒下的是肉体,矗立的是“精神之上的高峰”:“仰慕那耸立云端的巍峨,伴随惊泣鬼神的英勇壮举,英气与自豪直
4、达心灵的根部。此时,用顶礼膜拜已不足以表达,跃动的五座山峰,是我们精神之上的高峰。 ”在烽烟笼罩的白桦林里,赵一曼骑一匹白马飞驰而过:“多年了,总也磨灭不去那堵历史的墙壁上,镶嵌着一位女军人的影子。她浅浅的微笑,离我们很近。墙外风飘雨下,花开花落。鸟儿展翅的天空之下,五谷苍茫的大地之上,她一直在行走,她的卓越与不凡陪衬我们的生话。 ”王尔琢,这个名字很陌生,却是共产党的一员饶将。最早读毛泽东的井冈山斗争才知道3他:“从此,我们知道了你,记住了你。像记住一个典故,一颗星斗,一片古化石”诸如张思德坚守如春的炭窑、董存瑞手举炸药包的瞬间、向秀丽在火中化蝶、雷锋的方向盘、张海迪的轮椅等等,都是一首天成
5、的美妙绝伦的诗。 我找到了诗的“兴奋点”,或者说“亮点” 。 当我以前把这些英模一个个散开写的时候,他或者她们,只是单摆着的,他们是一棵大树,抑或一座山。今天,当我把他们放在新中国成立 60周年的大背景下,重新评判时,他们的分量不同了,他们是星河、是森林、是群山,是支撑新中国大厦的地基和梁柱。他们的血流淌在黄河长江里,他们的骨骼埋在昆仑太行的山川里;走在天安门广场听得到他们的心跳,俯身青纱帐感触得到他们的呼吸。因此,我要站在“心灵之上,在荣誉之上,在万物之上,在光芒辐射的角角落落”,再一次拨动“历史的轰响” 。这样,沿着新中国步伐诞生的英模们,各自有了各自的价值和位置。 诗者,不怕没事件,就怕
6、没“亮点”,亮点即思想。散落的珠子再璀璨,如果没有“线”串起来也不会成为美饰。我死死抓住的这条“线”,就是新中国与英模的血肉关系;这种关系演化到我身上时,便变成感恩的情愫。我感激祖国,感激英模们的奉献牺牲,所以才有了放声歌唱的情怀。 把每个人物放在时空里,以最新视角切入,求得最新语境和意境,是我4苦思冥想的。旧中求新,不走老路,是我始终追求的。 这 100 个人物,都是不同艺术门类再造过的,就我而言,有的不只写过一次。此回又写,面临的就是求新。除把握大方向,不能偏离新中国 60 年这条主线外,更多的功夫放在“挖掘”上。我常用“变个说法”提醒自己。当然,“变”是有法度的、是有思想遮拦的,不是“硬
7、变” “怪变” 。任何新语境、新意境的产生,都和它依存的时代、生命个体的生存环境、发生的本来意义息息相关的。可能是“酵母”和“分子”的关系。事物本身是“酵母”,认识之后产生的思想、语言,即是“分子” 。因此,互为因果,这个因果必须合度。 “八?七”会议上有句名言:枪杆子里面出政权。今天重写它,我是用了这样的诗句:“那是至关生命存亡的会议,那是放下锄头拿起枪杆子的会议,那是你不断头他就断头的会议。 ”写白求恩我没正面进攻,采取了迂回的手法。凝缩在一条小路上。 “路头安大略州,路尾晋察冀的村头山梁。 ”“小路上的每粒石子都认识他,小路旁的每棵花草都认识他,路边的喜鹊都能叫出他的名字,路边的溪水都映出他的脸庞。 ”同样表现出白求恩的国际主义精神。朱自清,是反封建、反压迫的作家。 “以一支笔的力量追打黑暗,呼唤黎明再度来临。 ”然而,“夜太重了,压弯了那支发烫的笔管。在八月的酷暑之后,在血泪浸透稿纸之后,与落叶一同飞走” 有读者说,细读这本人物诗不难发现,几乎每首诗都有新发现,都有惹眼的新“亮点” 。这说明我在创新上是尽力了。遗憾的是,公众认可的 2005名贡献人物,我只写了一半,还有 100 名没有写。时空给我留下了下一个命题。我想,今后若有可能我会完成的,以安抚为国捐躯的或者活着的英才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