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语文教师需要了解语文语文教师,说高尚,如蓝天白云;说光荣,少有学生会忘记自己的中学语文教师;说卑微,似滩谷砾石;说平凡,无非是大千世界一份谋生的职业。但就算一颗砂砾,也占据着一份宇宙空间,应当有合格的硬度,承担起一份责任。年少时,常听到一个成语,叫“纲举目张” 。到如今,我认为,一个合格的中学语文教师,首先要握有从业之纲,对中学语文学科的本质有所了解。 一、中学语文学科的基本属性 1. 语文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对中学语文学科基本属性做出了恰切的界定:“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这里?f 的“工具性与人
2、文性的统一” ,有着中华传统的文化渊源。唐人韩愈曾说:“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韩愈并没有说可以“大学而小遗” 。他是在中唐特定的历史时期,人们偏重“小学” ,轻忽“大学” , “道之不传也久矣”的状况下,提出上述观点的。韩愈所强调的实质上就是“小学”与“大学”的统一。这里的“小学” ,大体指训诂、字书、韵书等;“大学” ,是儒家之“道” 。今天大体可以意会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离开语文的“人文性” ,只谈“工具性” ,这种“工具”是苍白的;反之,离开语文的“工具性” ,空谈“人文性” ,这种“人文”也是廉价的。这里的关键是2二者在实践中的统一。 正是中学语文学科的这一基本属性
3、,决定了它的特殊性。中学的其他学科都是科学学科:自然科学是理科,社会科学是文科。科学是学问。中学语文不是与其他学科等同的一般意义的科学。承认中学语文学科不是科学,才是科学的态度。 2. 中学语文不是科学 说中学语文不是科学,有许多证据。学生写的议论文应该是中学语文中相当具有理性特质的内容。有一种论证方法叫例证法:举一两个例子证明自己的观点。这不是科学的方法。科学不允许,也不承认这种证明。数学家陈景润致力研究哥德巴赫猜想:任何大偶数都可以表现为两个素数之和的形式。有一千个、一万个例子表明它正确,人们至今举不出一个它不正确的例子;但是仍然没有证明这个命题这才是科学。举若干例子证明不了自己的观点。语
4、文环境创造的并不是科学定理,而是个人感受或在某一环境下认同的道理。一杯水有两个发展方向:向科学方向发展,就是水的分子式、离子式、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向语文方向发展,就可能是一掬清凉、一种滋润、一股生机、一份殷切的期盼、一片体贴和关怀。 3. 中学语文是反映生活的学科 中学语文是反映生活的学科,其外延等于生活。淡化专业术语、摒弃琐细技巧,这符合并体现着中学语文的性质和要求。诸如语法、修辞、句式、手法、流派,这些对语言、文学现象的梳理和解释,是大学中文系的专业课程。汉语言文学专业,是把语言文学当作科学来研究的专业,3是学问,是大学问,也是中学语文教师的从业基础;但与中学语文的基本方向、核心内容并不
5、相同。中学语文的核心是感悟生活、锤炼思维、体察语言,进而使学生思想深刻、感情丰富、传承民族文化、通达事理人情。 让我们先用一个简单的图表说明语文学习各环节之间的关系: 图中所谓“吸纳” ,即对语言文字进行理解、吸收、判断、鉴赏等相关能力;图中所谓“释放” ,即用语言文字表达思想、感情、见解、主张的相关能力。 “听”和“读”是品味语言文字形成思想感情理解社会人生的过程;“说”和“写”是品味社会人生形成思想感情诉诸语言文字的过程。这些就是语文学习的全部。 很显然,听、说、读、写的第一环节,初始动力都是“品味”:或“社会人生” ,或“语言文字” ,或直接,或间接的“生活” 。 如是, “品味”毫无疑
6、义的是语文学习的关键环节。具体些就是“细察、深思” ,这是语文学习中“学得”对“习得”的关键性超越。将“细察、深思”落实到意识和途径,就是“检索、加工”“细察”即“检索” , “深思”即“加工” 。 在这种宏观自觉的基础上,我们才可能构建微观的自觉意识,探讨如何备课,如何使课堂生动高效。这种微观意识的核心当然还是经由“检索、加工”的“细察、深思” ,亦即从课文实际出发,从课文的特点出发,检索、发现,经加工,把握课文的关键、关联或差异。 且以一首宋诗为例: 4竹轩诗兴 张?C 柴门风卷却吹开,狭径初成竹旋栽。梢影细从茶碗入,叶声轻逐篆烟来。 暑天倦卧星穿过,冬昼闲吟雪压摧。预想此时应更好,莫移墙
7、下一株梅。 诗题“竹轩诗兴” 。轩,指带窗的小屋,窗外栽种着竹子,故称竹轩。诗兴,写诗的兴致。在竹轩内吟诗抒发情致。轩主人和竹密切相关,形同一体,诗中写的既是诗人的情致,也是竹的情致。 首联“柴门风卷却吹开,狭径初成竹旋栽。 ”柴门表示诗人的处境,他不是“居庙堂之高”的风光畅达,而是“处江湖之远”的人生逆旅。“风卷却吹开” , “却”是“退”的意思。一扇柴门在风中摇撼。这样一种景象,令人感到动荡不安大的社会时代不安定,诗人的人生处境不安定,尤其是诗人的内心不安定。人心动荡之时,最需要精神的支撑、内心的定力。如是才有下句“狭径初成竹旋栽” 。隐居的院落刚刚修成,当即栽种下竹子。 “竹”在传统文化
8、中有特定的内涵,它不畏逆境、宁折不弯的品格,已成为汉民族品格、禀赋和精神的象征。诗人要从竹中获取精神的支撑。 颔联“梢影细从茶碗入,叶声轻逐篆烟来。 ”诗人在轩内焚香品茶,竹子在轩外萧疏峭立。人与竹,相互怎么发生关联?竹梢的影子小心翼翼地映入茶碗的液面被诗人看到。与其说是“梢影细从” ,莫若说诗人格外细心地发现,格外细心地品味。我们还应想到,这一碗映着竹梢姿影5的清茶,诗人是要喝下去的。那么,竹子的风韵也随之浸润了诗人的肠胃。竹叶的声响轻巧地追逐着盘香的烟缕飘进轩内。与其说是“叶声轻逐” ,莫若说诗人格外悉心地体察,格外细心地感知。 颈联“暑天倦卧星穿过,冬昼闲吟雪压摧。 ”得到竹的浸润熏陶,
9、诗人也有了如是的风骨情怀。暑天夜晚疲倦,卧在榻上,看星斗从竹子的枝叶间穿过,诗人也如竹一般包容天宇,吞吐星宿,淡定自若。冬季严寒大雪把竹子压断,面对如此惨烈的景况,诗人也处变不惊,视若等闲,真如竹一般不惧逆境,宁折不弯。 尾联“预想此时应更好,莫移墙下一株梅。 ”第七句补述第六句,“雪压摧”的情景尚未出现,只是一种预想。人处逆境,常情是期盼环境变好,时来运转,可诗人没有半点幻想,反而预想严寒大雪是“更好”的时节,值得吟诗赞赏。这里颇有一种“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的“海燕”情怀。 诗歌抒写的不仅是一种雅士的情怀,更是一种斗士的精神。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需要,也只有经由细察、深思来实现。
10、 语文的外延是生活,核心是对生活的感悟。语文阅读的关键是对语言文字的认知和感悟:从语文的工具性质看是如此,从语文的人文性质看也是如此,从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在实践中的统一来看更是如此。离开对文字的认知感悟,就失却了语文的灵魂与魅力。 二、语文教学与高考备考的统一 高考语文备考也同此要义。语文界有一种比较普遍的现象,那就是把语文教学和高考备考割裂,甚至对立起来。日常的语文教学和临考的6备考当然有差异,但从语文学科的本质看,二者又是一脉相承的。从阅读来看,这个承接点、延续线就是从“细察、深思”到“检索、加工” 。课堂教学,我们大多谈“细察、深思” ,它需要我们自己发现问题;高考备考,我们大多谈“检索
11、、加工” ,它针对的是试卷给定的问题。 就高考备考而言,我们关注试题的走向,更需要认识试题的本质;我们关注试题的外在形式,更需要关注试题内在的思维要求。高考语文试题的本质是被语文学科的性质和高考的环境任务所决定的。 一方面,语文学科的性质,决定着语文考查的实质。 “语文等于生活”,不能只是空谈。生活中我们在做什么?出生、哺育、读书、选友,我们迈出每一步,都是在“检索、加工” 。只是,在生活和学习中,我们的许多“检索、加工”行为都是自发的,而不是自觉的。自觉检索、加工,往往只在重要事情中显现。因为重要的事情创造价值,需要斟酌权衡、讲求效率、优化效果。语文和高考当然重要,因此必须提升“检索、加工”
12、的自觉性。 “自发” ,还是“自觉” ,这是业余水平和专业水平的分野。所谓“检索” ,就是根据题目的指向,从文本中提取答案信息的过程;所谓“加工” ,就是通过推断联想,使答案信息实现题目要求的过程。 另一方面,高考的环境任务,决定着语文试题的实质。高考语文题目采用的文字材料,无论以何种形式出现,其本质都必然呈现为“答案信息”和“干扰信息”交织的状态。这是不以命题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必然。 这“必然” ,为高考的环境和任务所决定。高考是大规模的笔答考试,又是大规模的快速阅卷,为保证权威性,答案必须建立在鲜明的、确凿7的、无可置疑的信息基础上。但是高考又是选拔性考试,它需要有一定区分度。如果某
13、道题目考生百分之百回答正确,那就是废题一道。既然题目如此构成,那么无论解答何种题目,根本原则就是将交织在一起的两类信息答案信息和干扰信息分割、检索、加工答案信息。 三、语文学习是积极探索未知领域的过程 语文学科性质如此,语文试题本质也如此,语文备考能不如此?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还指出:促进学生探究能力的发展应成为高中语文课程的重要任务,语文学习应成为积极主动探索未知领域的过程。推进探究性学习应该从探究的形式和探究的问题两方面考虑。形式对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主性固然重要,但无论何种形式,其目的都是解决问题。 一份高考试题就是一组要求学生独立解决的探究性的问题。认真对待课堂提问,也就是最直接的高考
14、备考。教师在课堂讲授,学生处在接受性学习状态;教师提出一个课堂问题,学生当即进入探究性学习状况。课堂提问是探究性学习最基本的元素和最常规的形式。具有高度探究性的课堂提问应该包括若干要件:材料的选择、修订,问题的设置、提出,难度的考虑、梯次,标准的拟定、变通,思路的引导、发散,随机的评价、反馈,等等。设计和实施课堂提问需要尊重学科特征,遵从学生认知实际,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兴趣和个性特征做出个性选择和个性解答。 如何设计和实施课堂提问,推动学生探究呢?当然要从学生认知的实际出发,切实遵循学生汲取知识、提升能力的固有规律出发。以阿8Q 正传的一个课堂提问为例。 阿 Q 正传?革命一章开头有这样一
15、段话:“宣统三年九月十四日即阿 Q 将搭连卖给赵白眼的这一天三更四点,有一支大乌篷船到了赵府上的河埠头。 ”经细察、深思,可以认识到,这一句话实际上相当完整地介绍了时代背景。 “宣统三年”可用记念刘和珍君中“中华民国十五年三月二十五日,就是国立北京女子师范大学为十八日在段祺瑞执政府前遇害的刘和珍杨德群两君开追悼会的那一天”和与妻书中“辛未三月念六夜四鼓,意洞手书”两句作为比照。第一句出自作者的另一篇文章,鲁迅特意在文章开头强调“中华民国” ,意在揭露 1926 年 3 月 18 日是“民国?v 史上最黑暗的一天” ,可见鲁迅先生对纪年的表述往往寓有深意。深意何在呢?第二句中,林觉民烈士在给妻子
16、的遗书里错将“辛亥”写作“辛未” ,说明他对干支纪年并不熟悉,也表明当时社会上通行的是宣统年号纪年;但作为民主主义先驱的林觉民却特意选用干支纪年,以表示对封建王朝的诀绝。以此反证,可见“宣统三年” 表明未庄的封建意识浓厚。 “阿 Q 将搭连卖给赵白眼的这一天”这一诠释性表述很特别,它有何用意?这就需要指导学生对小说进行细察、深思。首先对“褡裢”的含意要检索确认,课本有注释,褡裢是用来装钱和物的;再经由思维加工:阿 Q 把褡裢都卖了,可见一贫如洗。之后再进行大范围“检索、加工” 。小说下文有这样一段描写,赵白眼在赵府门前受到阿 Q 的冷落,“回到家里,就将褡裢摘下交老婆藏到箱底里” ,可见赵白眼心虚,它应是赵白眼趁阿 Q 急于糊口,巧取豪夺来的。可见,下层群众赤贫,阶级9压迫严重。 至于“一支大乌篷船到了赵府上的河埠头” ,则表明着封建头面人物的恐慌、狡诈和勾结。至此,水到渠成,学生自能归纳加工出完整的时代背景:江南农村未庄,封建意识浓厚,下层农民赤贫,阶级压迫严重存在。辛亥革命风潮波及,封建势力恐慌勾结。 若教师能帮助学生解读到这种程度,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阅读能力(理解、赏析能力)自然会得到相应提升。 钻研教材,使学生获得自我探究的意识和能力,这就是语文教学的自觉境界,是叶圣陶先生所说的“教,是为了不教”的真谛。 责任编辑:肖佳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