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现“一个三十年的秘密”.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3114172 上传时间:2019-05-2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再现“一个三十年的秘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再现“一个三十年的秘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再现“一个三十年的秘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再现“一个三十年的秘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再现“一个三十年的秘密”.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再现“一个三十年的秘密”2005 年 4 月 4 日,第 89 届普利策奖揭晓,其中,调查性报道奖被授予威拉米特周报的尼格?贾奎兹(Nigel Jaquiss of Willamette Week) ,以表彰他对美国俄勒冈州(Oregan)前州长性侵害一名 14 岁女童案件所做的深入、严谨的调查。 这篇题为一个 30 年的秘密 (Th e 30-Ye ar Secret)的报道为读者讲述了一个发生在上世纪 70 年代的猥亵幼童案件,故事的主人公之一是当时的波特兰市市长高兹米特(NeilGoldschmidt) ,另一位是年仅14 岁的女高中生苏珊(Susan) 。从 1975 年起,高兹米特

2、以雇佣保姆为名,诱骗苏珊与其发生不正当性关系。3 年后,高兹米特调离波特兰市,官运亨通,曾担任卡特政府的交通部秘书长和俄勒冈州州长,一度成为俄勒冈州最闪亮的政坛明星。而当年聪明美丽的苏珊却沦为瘾君子和管教所的常客,心灵的创伤在 30 年后仍难以愈合。 2004 年 5 月 12 日,文章一经发表,美国舆论哗然。迫于压力,高兹米特辞去了他在俄勒冈州高等教育委员会、高兹米特咨询公司等处的职务,并在媒体上公开承认了当年的罪行。贾奎兹也因一个 30 年的秘密一举摘得第 89 届普利策调查性报道奖桂冠。回顾和分析这篇报道的采写过程及特点,对我们的调查性报道写作不无启发。 2立体式调查:切入事件的真相内核

3、 20 世纪初,美国的罗斯福总统曾称从事“调查性报道”的记者为“专门打听丑闻的人” 。这个说法似乎有些贬损之意,但是它从另一侧面说明了这类报道的独特魅力。调查性报道通常聚焦于公众关心的重大社会问题,意在揭露人所未知的内幕,并敢于向社会权威挑战。这些特点都使它与某些利益集团冲突,并往往遭受各种阻挠甚至是镇压。因此,记者必须采用灵活的方法并具备非凡的毅力,才能克服重重阻力,从而了解事情的真相。 在一个 30 年的秘密的调查推进过程中,贾奎兹遭遇了始料未及的 3 大障碍。一是事件当事人高兹米特在俄勒冈州声名显赫。在担任卡特政府交通部秘书长和俄勒冈州州长等职务时,他就利用手中的权力在政界和商界搭建了庞

4、大的关系网络,耐克公司副总裁、俄勒冈州警察署署长、州检察院院长这样的头面人物也是他的座上常客。在被调查过程中,高兹米特不止一次通过他的关系网络向威拉米特周报施加压力,让贾奎兹历时两个月的调查困难重重。 二是受害者的矢口否认。贾奎兹收集了一定的证据之后,走访了现居尼维达市(Nevada)的受害者苏珊。但记者的发现遭到她的矢口否认。后来,贾奎兹从苏珊的律师福特(JeffFoote)那里了解到,1994 年初,苏珊曾经聘请律师准备起诉高兹米特,但最终双方选择庭外和解,并达成协议:在双方对此事保密的前提下,由高兹米特在以后的 20 年里分期支付给苏珊总额约 25 万美元的赔偿金。这纸协议使得贾奎兹从关

5、键人物3苏珊口中得到信息变得难上加难。 三是事件发生在 30 年前,大量的人证、物证难以获得。在 30 年的时间里,苏珊和高兹米特当时的同事、朋友、亲戚以及其他知情者可能因为搬迁、失踪和亡故等意外状况而难以找寻。剩下的知情者也可能会淡忘事实,或记忆出现偏差。那些未经过保存的物证更可能出现遗失、损坏的现象。这显然对贾奎兹在证据收集、整理和论证上造成了极大的麻烦。 其实,在贾奎兹之前,不少俄勒冈州记者对“高兹米特猥亵女童案”已有耳闻。并且在 2003 年底,俄勒冈州的另一家报纸俄勒冈人报曾经对这个传言进行了追踪,但是面对困难, 俄勒冈人报没能把调查深入下去。面对重重阻力,42 岁的贾奎兹却不甘心就

6、此停住,他以顽强的毅力顶住了来自各方的压力,并采用巧妙的调查方法揭露了事件的真相。笔者将他使用的方法概括为“立体式调查法” 。 对于一个新闻事件来说,事件真相和相关人物通常构成一种“同心圆”的关系,要了解真相,最逼近圆心的当然是事件当事人,其次则是事件参与者,再外层则是事件目击者,然后是知情人。越内层的人物提供的信息越有价值。 在此意义上, “立体式调查法”指的是:记者从当事人、参与者、目击者、知情人 4 个层面,根据重要程度的不同,按由内向外的先后顺序采集信息。如果内层信息由于特定原因难以获得,记者就跳过内层转而向次内层,在一个由事件相关人物构成的立体空间中,并行不悖地获取信息。 4这种调查

7、方法的优势在于:一方面,当内层人物不愿或不能透露信息时,通过对大量外层人物的采访,记者可以将调查继续下去。另一方面,记者也能够避免与有关利益集团正面交锋,从侧面切入真相内核。 在调查初期,由于当事人的矢口否认,贾奎兹的调查几乎陷入了绝境。然而,他并没有就此打住,而是想办法绕过了最直接的当事人。通过对苏珊故乡波特兰市和现在的居住地尼维达市(Nevada)的两次实地考察,以及对上百个相关人物的采访,贾奎兹成功地越过了当事人构成的“内层” ,转向事件的参与者、目击者和知情者等“外层”求证。更为主要的是,贾奎兹也避开了高兹米特的势力范围,最终揭开了真相的神秘面纱。 证据取舍:提升调查“公信力” 记者如

8、何在庞杂的信息面前合理地筛选证据,并“诚实、直接和平衡”地使用证据,是调查性报道成功的关键。贾奎兹主要从信息来源的3 个方面进行选择判断: 1.从事件相关人物处获取信息 通过采访事件相关人物,是得到证据的一个最直接有效的方式。在两个月的时间里,贾奎兹采访了苏珊的律师、室友、亲戚、儿时的伙伴、庭审法官,以及高兹米特的同事、好友和律师等事件的相关人物,并从5他们那里获得了大量的线索和信息。 由于通过采访获得的口述证据通常可靠性较低,贾奎兹采取了“二源求证”的方式来滤去无效证据。他在获知一个新情况后并不立刻依赖这一消息来源进行报道,而是向所有可能了解这一情况的人士对质。当同时有多个消息源都能做出大致

9、相同的描述时,这个新情况基本是被视为可靠的。相反,如果只有一两个人坚持这一说法,而其他人提供的情况与此相去甚远,贾奎兹则不得不对这一说法保持怀疑。通过对证据的反复论证,贾奎兹极大地提高了报道的可信度。 2.媒体报道与公开资料 一般来说,来自公开资料的证据通常最为可靠,因为它们需要面对公众的检验,故在公开之前已经过了较为严格的检验。由于案件当事人高兹米特是声名赫赫的公众人物,贾奎兹从以往媒体的报道中采集了不少有关证据。其中,1990 年 7 月俄勒冈州的媒体对高兹米特突然辞职做出的种种猜测,就为报道提供了丰富可信的背景材料。 另外,法庭调查笔录、警方档案和医疗档案等公开资料也成为贾奎兹搜集信息的

10、重要来源。在警方和强制戒毒所提供的公开资料里,苏珊被强奸后吸毒、酗酒的痛苦经历了然在目。它们被贾奎兹引入文章之中,成为了另一个确凿有利的证据。 3.一些内部资料 内部资料的取得充分展现了记者的职业素质,它不仅要求记者具备敏锐的新闻嗅觉,还要求记者可以及时从那些“吹暗哨的人”揭发秘闻的知情人手中拿到私人收藏的、不公开的材料。 6贾奎兹从内部材料中受益匪浅。在一个 30 年的秘密发表的 4 天前,高兹米特曾主动联系了州内的另一家报纸俄勒冈人报 ,并表示愿意向“这家州内唯一值得信赖的报纸”吐露真相。当天,该报就刊登了一篇由高兹米特提供的关于此事的“供认书” 。这篇“供认书”对 30 年前发生的猥亵女

11、童案含糊其辞,轻描淡写地把高兹米特的罪行一笔带过。此事在俄勒冈人报内部掀起了不小的波澜。几位知情的主管和记者意见不一,并展开了小范围的内部讨论。讨论结束不久,贾奎兹就想方设法从多个证人手中得到了这次内部会议记录的复印件,他随即将其运用到了报道之中,从另一个侧面佐证了一个 30 年的秘密中调查结果的真实性。 梅尔文?门彻在新闻报道与写作中指出:所谓报道的平衡,是尽可能给每一方,尤其是受到指证的一方说话的机会。这体现在证据的使用上,就是记者应当避免“一边倒”的证据筛选方式,尽量从不同的角度和立场选取事实,平衡、客观地使用证据。 贾奎兹并没有忽视这一点。在报道的初稿完成之后,也就是报道发表的一周前,

12、贾奎兹曾把初稿以电子邮件的形式发给了当事人高兹米特。信中这样写道:“如果你否认我们的报道,希望你能提供支持你的有利证据。 ” 次日清晨,高兹米特的律师巴楚曼(CraigBa chman)主动与记者取得了联系,他表示高兹米特既不承认也不否认这个事实,但是他要求威拉米特周报不要刊发这则报道,因为报道涉及到的是发生在近 30年前一桩私事。 7贾奎兹没有接受巴楚曼的要求,他采取了一个巧妙的方式来实现报道的公正平衡:他把这封信件的内容和巴楚曼的回复作为背景材料写入了文中,却不做任何评论。这样一来,读者既可以通过背景资料了解事件的全貌,又可以从高兹米特的反应中读出事件背后的深意真相不言自明。 清晰再现:还

13、原事件原貌 在调查性报道写作中,通常记者遇到的最大困难是:如何用简洁的语言和清晰的结构把错综复杂的线索和事件表述清楚。 在一个 30 年的秘密中,贾奎兹用语洗练老辣,并为故事搭建了:以发展的时间推进为经线,以调查涉及的人物、地域的平移为纬线的“二维结构” 。这样的结构方式使整篇报道经纬交错、逻辑分明、条分缕析,故事的发展与记者的调查两条主线并行发展,既利于贾奎兹叙述,又便于读者阅读。 在一个时间跨度为 30 年的故事里,人物命运和时局的变迁为报道的采写提供了大量的背景材料。背景材料用得好,能够增加故事的厚度和纵深感;用得不好,则很有可能让整个文章的结构繁冗拖沓,单调乏味。贾奎兹在文中选用的背景

14、材料主要包括对比性、说明性和注释性 3种。他以故事的发展经过为主要框架,再把 3 种背景材料错落其中。纵8向的故事发展与丰富的横向背景材料相互支撑,为整篇报道增色不少。在使用背景材料时,贾奎兹把高兹米特的生平介绍和苏珊的医疗记录等长篇幅的材料揉碎,一小段一小段地穿插到故事进展之中。这样不仅增加了报道的信息量,还使得整篇报道的节奏灵活跳跃,人物血肉丰满。 大量使用直接引语是这篇报道的又一鲜明特色。在一个 30 年的秘密里,通过大量直接引语增加了叙述的现场感,提高了报道的感染力。比如面对威拉米特周报的调查,高兹米特曾这样为自己辩解:“我对此事毫不在意。我的一举一动频频地出现在媒体之上,你们这些家伙

15、(记者)对什么都感兴趣,而我总是一笑了之。 ”贾奎兹在文章的末尾引述了高兹米特的原话,不但使得结尾生动且颇具讽刺意味,高兹米特虚伪骄纵的本来面目也跃然纸上。 传神的细节描写,能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其中的意蕴往往能让读者品味良久, 一个 30 年的秘密在这方面的成功也是值得称道的。在尼维达市采访苏珊时,贾奎兹抓住了这样一个细节。当谈话中涉及高兹米特的时候,原本轻松的谈话气氛立刻转变了,苏珊的手指剧烈地抖动着,以至于努力了好几次都没能点燃手中的香烟。虽然苏珊一再否认记者的发现,但是这个细节无声地泄露了高兹米特的所作所为在苏珊心灵留下了巨大的阴影,成为了引发读者进一步思考的关节点。类似细节的捕捉,与

16、记者的敏锐洞察力以及平时的训练和积累显然是分不开的。 (作者系南昌大学新闻系硕士研究生) 9注释: 一个 30 年的秘密的原文可参见 http:/www.pulitzer.org 张意轩、丁荷莲:调查性报道的力量和魅力 , 中国记者2003 年第 7 期 周海燕:谈谈调查性报道中的证据使用 , 新闻记者2000 年第 6 期 柴静:调查性报道中的平衡技巧 ,http:/ 原文“Ireallyhavenoagend a. I minthenew s alot,you guysareinterestedin alo tofthings,and Ijustthinkit wo uld b efun.”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