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余国琮院士:中国蒸馏学科的开拓者2003 年 6 月上旬,中央电视台黄金栏目科学先锋中播出了系列人物资料片之一余国琮院士 ,节目播出后在社会各界特别是青少年中引起了强烈反响。与此同时,在中央电视台“三星智力快车”节目中,余国琮院士作为特邀嘉宾出现,他虽已年过八十,仍然神采奕奕,主持人特别介绍他是广东台山人,是中国科学院院士。我们为有一位如此出色的乡亲而自豪! 我很高兴又回到家乡 去年 10 月余国琮院士偕夫人专程从天津返回家乡,参加中国(江门)侨乡华人嘉年华活动,共同见证了全国首条院士路的落成。 在典礼开始前,笔者拜访了心中仰慕已久的化学工程学家余国琮院士。余院士今年已 83 岁高龄,但他精
2、神矍铄,思维敏捷,说一口流利的广州话,和蔼可亲,平易近人。 “我很高兴又回到家乡” ,余院士说。余院士的父亲余慈和早年曾留学日本,攻读商科,后在广州经商,1922 年11 月,余院士就出生于广州。余院士告诉笔者,他曾于 1998 年返回台山,并得到市领导黄小玲的帮助,找到其祖籍地三八镇六槐(现并入五围)村委会南岭(领)村。 2全国优秀归侨侨眷知识分子 1944 年余国琮考取自费留学赴美国密执安大学研究生院就读,1945年底获科学硕士学位,1947 年秋获匹兹堡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应邀留在该校化工系任教,并继续进行科研工作。在此期间他进行了化工热力学及蒸馏理论的研究,先后在美国化学工程进展发表论文
3、 4 篇及其他著作。由于成就卓著,他被吸收为 SigmaXi 等 3 个荣誉学术组织的成员,并被列入 1950 年的美国科学家名录。 新中国成立后,余国琮十分向往祖国的建设。他积极参与“留美科学工作者协会”的筹备工作,该协会是一个与北京有联系并动员留美学生回国的组织。协会的成立大会就在他任教的匹兹堡大学主楼内举行,他当选为第一届理事。1950 年 8 月他毅然返回祖国,到北方交大唐山工学院成立不久的化工系任教授、系主任,是首批归来的学者之一。 为表彰余国琮报效祖国的热诚和在科研岗位上做出的重大贡献,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先后授予他“全国优秀归侨、侨眷知识分子” (1989 年
4、) 、 “全国优秀归侨、侨眷先进个人” (1999 年)等荣誉称号,1994 年他还获得了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中央电视台联合举办的全国“侨界十杰”提名奖。 我国蒸馏理论和技术的开拓者 1952 年夏,全国院系调整,余国琮随北方交通大学唐山工学院化工3系一起调到天津大学,并负责筹建“化工机器与设备”专业。50 年代中期,他参与制定我国 12 年科学技术长远规划。50 年代末,他领导成立了当时以分离重水为重点的稳定同位素分离科研组。周恩来总理曾视察并加以鼓励。1961 年他参加我国自行研制生产重水的攻关工作,为主要技术负责人之一,并承担重点科研项目精密蒸馏,取得了关键性的成果,为建立我国的重水
5、生产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同时,他还主持了在“化工机器及设备”专业中成立“稳定同位素分离技术”专门化工作,并亲自编写讲义和授课,培养了一批这方面的专门技术人才。60 年代中期,他一直参与制定我国化学工程学科规划,并担任国家重点项目“蒸馏过程及设备”的负责人。 70 年代起,石化、化工等工业生产设备日趋大型化,设备的模拟放大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余国琮在 50 年代开始研究的基础上,迅速开展了这方面的研究。1980 年 5 月他在美国化学工程师学会年会宣读了大型蒸馏塔板的模拟论文,文中提出的蒸馏塔板上二维定数混合池模型,是塔板模拟方法的新发展。以后又经过多年努力,他提出了更为完善的三维非平衡混合池的蒸
6、馏塔模型,开拓了过程与设备合一的模拟放大新途径。 1982 年教育部批准在天津大学建立化学工程研究所。1983 年开始由余国琮负责筹建该研究所,并担任所长。他充分发挥了研究所这个科研基地的作用,使蒸馏学科各个方面的研究在短短几年内有了很大发展,包括蒸馏过程与设备的模拟,不稳态蒸馏过程,节能蒸馏技术以及蒸馏传质学等重要领域,成为我国蒸馏学科的研究中心。1985 年他创建了天4津大学化工分离技术与新型填料开发中心,下设填料厂,从而形成了研究开发生产“一条龙”的格局,大大促进了蒸馏学科与其工程技术的发展。在他指导下开发出来的高效填料及塔内件,结合他提出的三维非平衡混合池模型,成功地改造了石化、化工工
7、业生产中的大量塔设备,累计已取得数以亿元计的巨大经济效益,为我国石化、化工生产的挖潜与开发作出了重大贡献。为此 1990 年经国家科委批准,在此基础上成立了一个国家级的研究推广中心新型填料塔和高效填料推广中心。1991 年,由国家计委投资在天津大学成立化学工程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蒸馏实验室,由余国琮担任主任并向国内外开放。1988 年又建立了精馏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余国琮先后创立了研究所、中心和工厂,成绩斐然,誉满国内外。他领导的这种“产、学、研”相结合的格局已经并将更进一步促进我国蒸馏学科及其工程技术的发展。他曾 1978 年全国科学大会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三等奖等奖励 7 项,拥有技
8、术专利 3 项,并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和天津市特等劳动模范等光荣称号。1991 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1993 年改称院士) 。1998 年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余国琮目前还担任天津大学教授、化工学院名誉院长、化学工程研究所名誉所长,精馏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技术委员会主任等职务。 优秀的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 5余国琮长期坚持在教学第一线,是我国首批博士生导师。他已培养出硕士、博士和“文化大革命”前毕业的研究生近百人。他多次获得了国家、天津市及学校的教学奖,2001 年在他年近 80 岁时还获得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及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 200 多篇及主编多本学术著作。 余国琮同时又是活跃的社会活动家,他曾担任全国政协六届委员、七、八届常委;天津市政协六届常委、九届副主席;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委员会常委和民进天津市委副主委、主委等多项社会职务,现为民进天津市名誉主委。他还是国家科委化学工程学科组成员,分离工程分学科组组长以及多个与化工有关的社会职务。2003 年 11 月他被聘任为江门市人民政府首批科技顾问,为家乡的科技、经济发展出谋划策,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