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2005-2014年《马说》中考试题汇编.doc

上传人:11****ws 文档编号:3117864 上传时间:2019-05-22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1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2005-2014年《马说》中考试题汇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七2005-2014年《马说》中考试题汇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七2005-2014年《马说》中考试题汇编.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七2005-2014年《马说》中考试题汇编.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七2005-2014年《马说》中考试题汇编.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马说中考试题汇编2005 桂林(一) 阅读马说一文,完成 812 题(11 分)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8请从第二段中找出两个通假字,并解释其意义。 “食” 通 “饲”, ,意义: 通喂养(1 分) “见” 通 “现” ,意义:表现(1分)9下列四组句子中加点词

2、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C)A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B策之不以其道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C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D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10将句子“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译成现代汉语。译文: 驱使它,不能按照正确的方法,喂养它不能充分发挥它的才能。(“ 策、道、食、 材”均译正确,且句子通顺者得 2 分,否则酌情扣分)11.千里马不能发挥其才能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你认为怎样才能发挥“千里马”的才能答:“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或:食马者的无知(1 分)。策之以其道,食之能尽其材,鸣之而能通其意

3、(也可用自己的话回答,但须突出“知人善用” 之煮 2 分)。12如果你是一匹“千里马” ,而尚未被“ 伯乐”发现,你该怎么做?答:不气馁,努力做好本职工作(1 分) 寻找机会,展示自己才华 (1 分)(言之成理可给分)05 广安(二)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做 3539 题。 (15 分)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也。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

4、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35. 对第二段中的四个“食”字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C ) (3 分)A. 和读音相同,含义不同。 B. 和读音相同,含义不同。C. 和读音相同,含义也相同。 D. 和读音相同,含义不同。36. 用“/”标出下面句子朗读的语意停顿,每句标一处。(2 分)安 求 /其 能 千 里 也 食 之/ 不 能 尽 其 材37. 解释下面加点词的意思。 (4 分)是马也( 这 ) 食马者( 同“饲”,喂养 )策之不以其道( 鞭打(驱使) ) 一食或尽粟一石( 有时 )38. 下面句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C ) (3 分)A. 虽有千里之能 安求其能

5、千里也 B. 其真无马邪 策之不以其道C.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环而攻之而不胜 D. 袛于奴隶人之手 学而时习之39. 翻译下面的句子. (3 分 )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译文: (和普通的马)一同死在马厩里,不因日行千里而闻名.( “骈” “槽枥” “以” “称”等词语翻译准确,译句通顺得 3 分. 否则,酌情扣分)205 莆田市(课改区) (二)阅读马说,完成 810 题。(10 分)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 食不饱,力不足

6、,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8作者借“千里马”不遇“伯乐”的遭遇,寄托了怎样的思想感情?(3 分)9翻译下面两个句子。(4 分)(1)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2)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10你认为应当怎样对待人才?请联系现实说一说自己的看法。(3 分)答:(二)(10 分)8(3 分)怀才不遇、壮志难酬9 (4 分)(1)世上有了伯乐,然后才会有千里马。(2)难道果真没有千里马吗?其实是他们真不识得千里马啊。(每句各 2 分。大意对即可,如第(2)句译为“

7、真的没有马吗?是不知道马啊”就应给 2分。)10 (3 分)(开放性题目,考生只要说出自己的理解,谈出自己的看法即可。) 06云南(课改区)(一) (1013 小题,共 12 分)马 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卞和泣玉楚人和氏得玉璞楚山中,奉而献之厉王。厉王使玉人相

8、之,玉人曰:“石也。 ”王以和为诳,而刖其左足。及厉王薨,武王即位,和又奉其璞而献之武王,武王使玉人相之,又曰:“石也。 ”王又以和为诳,而刖其右足。武王薨,文王继位,和乃抱其璞而哭于楚山之下,三日三夜,泣尽而继之以血。王闻之,使人问其故,曰:“天下之刖者多矣,子奚哭之悲也?”和曰:“吾非悲刖也。悲乎宝玉而题之以石,贞士而名之以诳,此吾所以悲也。 ”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宝焉,遂命曰:和氏之璧。注释 璞:蕴藏有玉的石头,未经加工的玉石。 刖:音“yu” ,古代一种酷刑,断足。 奚:何,为什么。 理:加工雕琢玉石。10结合文意,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2 分)(1)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名

9、马:(2)厉王使玉人相之。 相:11、通过“识马” 、 “相玉” ,两文表达的共同意思是什么?12 马说以“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的感叹收束全文, 卞和泣玉以“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宝焉”为和氏献璞的结局,两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何不同?(3 分)1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4 分)(1)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3(2) 悲乎宝玉而题之以石,贞士而名之以诳。10 (1)名马:指具有日行千里的马。 (若解释为有名的马,不给分)(2)相:鉴别11、 马说通过千里马被埋没的普遍现实, 卞和泣玉通过和氏璞两度被指斥为石的故事,以事喻理,论述的都是统治者不识人才,埋

10、没人才,英才志士怀才不遇,有志难伸的现实。 (大意如此即可)12答:马说中,面对“天下无马”这种压制人才的谬论,文章只能发出“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的感叹;而卞和泣玉中,和氏璞虽然两度被斥为普通的石头,但终遇文王,经雕刻加工显示出天下至宝的本色。 马说更多地是让人感到愤懑不平与无奈,而卞和泣玉却能让人看到一些希望。 (大意如此即可)13参考(1)想要与普通的马等同尚且不能够做到,怎么能要求它能够日行千里呢?参考(2) (我)感到痛苦的是(真正的)宝石被斥为(普通的)石头,诚实正直的人被诬蔑为骗子。或:我是为(真正的)的宝石被斥为(普通的)的石头,诚实正直的人被诬蔑为骗子而感到痛苦(悲痛)

11、(意思对即可) 06 温州(课改区)(一)(12 分)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日:“天下无马!”呜呼! 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19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 分)(1)一食或尽粟一石 (2)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3)策之不以其道 (4)执策而临之 20文中第(1)段描述千里马悲惨处境的语句是 , 。(

12、2 分)21文中“呜呼”蕴含着作者怎样的情感?请你结合文本加以分析。(2 分)22如果想成为“千里马” ,你认为最需要的主观和客观条件各是什么?请结合文本与现实生活谈谈看法。(4 分)19、 (1)有时(2)通“饲” ,喂 (3)用鞭子打 (4)面对20、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21、蕴含着作者怀才不遇的愤懑;对统治者埋没、摧残人才的痛恨。22、主观条件:把握机遇,自强不息;客观条件:适合成长的环境,识才爱才用才的伯乐。06 舟 山(一) (11 分)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 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13、。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19.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4 分)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策之不以其道(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执策而临之( )20.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划线句子的意思。 (3 分)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21.作者借“千里马”的遭遇,寄托了怎样的思想感情?(2 分)22.如果你是一匹“千里马” ,而尚未被“伯乐”发现,你该怎么做?(2 分)419.通“饲” ,

14、喂养(喂) 鞭打(驾驭) 通晓(知道、明白、懂得) 面对20.想要与普通的马一样尚且做不到,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21.寄托了作者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 (或“对统治者埋没人才、摧残人才的强烈不满。 ”)22.示例一:我要毛遂自荐,主动展示自己的才能。示例二:我要努力完美自己,做得更好。示例三:要做到心态平和,相信是金子总会发光。2006 北京市(大纲卷)阅读马说 ,完成 1114 题。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

15、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日:“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11、下列词语中的“临”字与“执策而临之”的“临”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2 分)A、如临大敌 B、临阵磨枪 C、身临其境 D、临别赠言12、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2 分)(1)或: (2)食: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2 分)(1)骈死于槽枥之间。 译文: 。(2)其真无马邪? 译文: 。14、从文中看,造成千里马被埋没和被摧残的原因有哪些?(3 分)答: 。11、A12、 (1)有时 (2)喂13、 (1)和普通的马一同死在槽

16、枥之间(马厩里) 。(2) (难道)真的没有千里马吗?14、 (1)伯乐不常有;(2)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3)策之不以其道(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2006 柳州、北海市(课)二、文言文阅读(共 8 分,共 4 小题,每小题 2 分)马 说韩愈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

17、邪?其真不知马也。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祗(只)辱于奴隶人之手(埋没) B. 才美不外见(同“现” ,显现)C.执策而临之(面对) D.策之不以其道(鞭子)8、对下列两组句子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1)以 策之不以其道 (2)之 虽有千里之能属予作文以记之 渔人甚异之A.两个“以”相同,两个“之”相同。 B.两个“以”不同,两个“之”不同。5C.两个“以”相同,两个“之”不同。 D.两个“以”不同,两个“之”相同。9、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A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B.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C.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D.大漠孤烟直,长河落

18、日圆。10、对本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造成千里马“欲与常马等不可得”的间接原因是: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B.本文第一段就提出了全文的中心论点“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作者强调伯乐的重要性。C.文章以“马”为喻,抒发了作者对封建统治者不识别人才、埋没人才、摧残人才的行为的愤慨之情。D.“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两句,前一句表示反问语气,后一句表示推测语气,揭示了问题的实质。11、把第卷第二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的两个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6 分,每小题 3 分)(1)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2)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7.D 8.A 9.C 10.A11.

19、(1)想要和平常的马一样尚且达不到,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昵?(3 分,译对“等“安“各得 1 分,语意通顺给 1 分) (2)喂养它却不能竭尽它的才能,它叫,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 (3 分,译对“食“通“各给 1 分,语意通顺 1 分)2006 广西钦州市(课)(甲)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乙) 马之千里者,一食

20、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关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呜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日:“天下无马!”呜呼! 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4 分)(1)蹴尔而与之( ) (2)万钟于我何加焉( )(3)才美不外见( ) (4)策之不以其道( )9、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2 分)A、(1)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2)不效则治臣之罪B、 (1)乡为身死而不受 (2)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C、 (1)马之千里者 (2)渔人甚异之D、 (1)策之不以其道

21、(2)以中有足乐者10、请将文段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 分)(1)所识穷乏者得我与?(2)食之不能尽其材。11在(甲) 文中,作者认为人应该有宁死也不接受“嗟来之食 ”的傲骨。你赞成这一观点吗?请联系历史或现实中的事例谈谈你的看法。(3 分)8、(1)用脚践踏(或:践踏、脚踏 ) (2)好处、益处(3) 同“ 现” ,表现、显露(4)鞭打、驱使9、A 610、(1)所认识的贫穷的人感激我吗?(3 分) (2)喂养它却不能使它竭尽自己的才能。( 或:喂养它却不能让它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3 分) 11、答案多元,赞成或不赞成都要联系事例说明理由。赞成或不赞成 1 分,能联系事例 1

22、分,言之有理、语句顺畅 1 分。2006 泰 州 ( A)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节选自韩愈马说 )臣有二马,故常奇之。日啖豆至数斗,饮泉一斛,然非精洁则宁饿死不受。介 而驰,其初若不甚疾,比行百余里,始振鬣长鸣,奋迅示骏,自午至酉,犹可二百里。褫 鞍甲而不息、不汗,若无事然。此其为马,受大而不苟取,力裕而不求逞,致远之材也。 介:披上战甲。 褫(ch):解除。 (节选自岳飞论马 )1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2 分)(1)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 (2)比行百余里( )14

23、翻译下列句子。 (4 分)(1)安求其能千里也? (2)介而驰,其初若不甚疾15在第二段文字中,直接描写作者的马“才美” “外见”的句子是 。 (2 分)16这两段文字表面谈马,实则议论如何对待人才。它们都阐述了一个什么道理?(2 分)13 (1)等同,一样(2)及,等到(本题 2 分。每小题 1 分)14 (1)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2)披上战甲奔驰,开始时它(们)好像并不很快(本题 4 分。每小题 2 分,译错 1 处扣 1 分,扣完为止)15自午至酉,犹可二百里。 (1 分)褫鞍甲而不息、不汗,若无事然。 (1 分)16要善待人才,要给人才充分施展才能提供必要的条件。 (2 分,只答

24、第一句给 1 分,答第二句给2 分)06 成都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 完成 68 题。 ( 共 6 分 , 每小题 2 分 ) 马说 韩愈世有伯乐 , 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 , 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 , 祇辱于奴隶人之手 ,骈死于槽枥之间 , 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 , 一食或尽粟一石 。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 , 虽有千里之能 , 食不饱 , 力不足 , 才美不外见 ,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 安求其能千里也 ? 策之不以其道 , 食之不能尽其材 ,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 执策而临之 , 曰 : “ 天下无马 !” 呜呼 ! 其真无马邪 ? 其真不知马也。 6. 对

25、下面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不以千里称也 称 : 扬名 B. 一食或尽粟一石 或 : 有时 C. 才美不外见 见 : 通“ 现 ”D. 策之不以其道 策 : 鞭子7.比较下列各组加点的词语 , 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 而伯乐不常有 广起 ,夺而杀之 7B. 虽有千里之能 以君之力 C. 策之不以其道 成 , 将以攻宋 D. 骈死于槽枥之间 每自比于管仲、乐毅 8.下面对所选文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第 1 段先以“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正面提出问题,然后笔锋一转,从反面展开议论。 B. 第 2、3 段主要写千里马被埋没的遭遇和它才美不得“外见”的原因,作者对无知

26、的“食马者”发出了强烈的谴责。 C.文章借伯乐和千里马的传说 , 将人才比为千里马 , 将愚妄浅薄、不识人才的统治者比做食马者。 D. 在作者看来 , 世上缺乏的是人才和发现人才的人 , 在两者中主要是缺乏发现人才的人。 9.把第 I 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 分 ) (1)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2 分 ) 译文 : (2) 食之不能尽其材 ,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2 分 ) 译文 : 6.D(“ 策 ” 应为 “ 用鞭子抽打 ”) 7.B(A 项前 “ 而 ” 为 “ 可是 ” 之意 , 后者为顺接连词 “ 就 ” 之 意 ;B 项均为结构助词 “ 的

27、 ”;C 项前 “ 以 ” 为 “ 按照 ” 之意 , 后为 “ 用 ” 之意 ;D 项前 “ 于 ” 为 “ 在 ”, 后为 “ 与 ” 之意 ) 8.D( 与原文意思不合 , 应为 “ 世上缺乏的不是人才 , 而是发现人才的人 ”) 9.(4 分 )(1) 喂马的人不懂得要根据它日行千里的本领来喂养它。或: 喂养马的人不知道它能够日行千里而去喂养它。 ( 译出大意得 1 分 , 落实 “ 食 ” 意思的得 1 分 ) (2) 喂养它却又不能使它发挥自己的才能 , 听它嘶叫却不能明白 ( 或 “ 通晓 ”“ 懂得 ”) 它的意思。 ( 译出大意得 1 分 , 落实 “ 材”“通”意思的各计

28、0.5 分 )06 青岛(课)马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12下列句中加点的“食”字与“食之不能尽其材”中“食”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一食或尽粟一石B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C食不饱,力不足D一箪食,一豆羹13文言文阅读重在积累。请依据下面卡片中的提示,将“文

29、言文阅读积累卡片”填写完整。812B 1306 曲靖二、阅读(50 分)(一) (12 分)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不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乙昔有大长者子 ,共诸商人入海采宝。此长者子善诵入海捉船方法,若入海水漩洑洄流矶激之处 ,当如是捉 ,如是正,如是住 ,语众人言:“入海方法我悉

30、知之。 ”众人闻之,深信其语。既至海中,未经几时,船师遇病,忽然便死。时长者子即便代处,至漩洑洄流之中,唱言 当如是捉,如是正。船盘回旋转,不能前进。至于宝所,举船商人没人而死。注:大长者子:富商人家的儿子。漩洑洄流矶激之处:水流湍急的地方。捉:驾驶。住:停止。唱言:高声说。9、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2 分)(1)虽有千里之能( ) (2)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3)善诵入海捉船方法( ) (4)入海方法我悉知之( )10、翻译下列句子。 (3 分)(1)策之不以其道。(2)唱言当如是捉,如是正。(3)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11、 “大长者子”的悲惨结局给你什么启发?(2 分)12、

31、甲文强调了“按规律办事”的道理,乙文则突出了“生搬硬套规律”的恶果,这两方面相矛盾吗?谈谈你的理解。 (2 分)13、假如你身边也有像“大长者子”一样爱说大话的人,你应该怎样指出他的毛病呢?(3 分)(一)9、 (1)即使 (2)等同 (3)擅长 (4)都10、 (1)驱赶它不按照赶它的正确方法 (2)大声说应当像这样驾船,像这样校正方向(3)养马的人不知道它有日行千里的能力去喂养它11、凡事只重视理论学习(或只空洞教条地套用规则) ,而不重视亲自去实践,其结局必定是害人又害已。任何理论的学习都要重视与实践紧密结合,不断总结,不断完善。(任意一方面只要观点正确,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给分直至满分)1

32、2、不矛盾。按规律办事才能少走弯路,少犯错误;应用知识和规律时,一定要重视与实践紧密结合,不可生搬硬套,否则只能是纸上谈兵。 (答出一点给 1 分)文言文阅读积累卡片编号: 068字词 意思 例句 译句骈死 并列而死 骈死于槽 枥之间 (和普通的马)一 同死在马厩里安 怎么,哪 里 安求其能 千里也 怎么能要求它日行 千里呢道 方法 策之不以 其道 驱使它,不能按照 正确的方法913、:你敢说敢做的作风值得我们学习,但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我们不能一味地套用规律,应该让规律和实践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表述符合语言实际应用的要求,言之有理即可给分直至满分)2007 汕头市二、阅读(54 分)阅读下面

33、文段,完成第 9 至 21 题。(一)(12 分)马说 韩愈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铲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日:“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9用现代汉语翻译文段中画线的句子。(4 分)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译文: 10在作者看来, “伯乐”与“千里马”哪个更重要?为什么?(4 分)答: 11文章第二段流露出作

34、者对“千里马”怎样的思想感情?(4 分)答: 9 驾驭(鞭打) 它不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正确方法,喂养它不能竭尽它的才能。(或者:鞭策它,不按正确的方法,喂养它又不足以使它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l0 伯乐更重要。(1 分)因为先有伯乐,然后才有千里马。(或者:因为没有伯乐,千里马也就被埋没了。)(2 分)11 为“千里马”的被埋没鸣不平。(或:为 千里马得不到应有的待遇而感到同情和惋惜。)2008年烟台市马 说世 有 伯 乐 , 然 后 有 千 里 马 。 千 里 马 常 有 , 而 伯 乐 不 常 有 。 故 虽 有 名 马 , 祗 辱 于 奴 隶 人 之 手 ,骈 死 于 槽 枥 之 间 ,

35、不 以 千 里 称 也 。马 之 千 里 者 , 一 食 或 尽 粟 一 石 。 食 马 者 不 知 其 能 千 里 而 食 也 。 是 马 也 , 虽 有 千 里 之 能 , 食不 饱 , 力 不 足 , 才 美 不 外 见 , 且 欲 与 常 马 等 不 可 得 , 安 求 其 能 千 里 也 ?策 之 不 以 其 道 , 食 之 不 能 尽 其 材 , 呜 之 而 不 能 通 其 意 , 执 策 而 临 之 , 日 : “天 下 无 马 !呜 呼 !其 真 无 马 邪 ?其 真 不 知 马 也 。7 本 文 作 者 是 , 代 文 学 家 。 (2分 )8 下 列 句 中 加 点 词 意

36、 思 相 同 的 一 组 是 ( )(3分 )A.一 食 或 尽 粟 一 石 故 虽 有 名 马 , 祗 辱 于 奴 隶 人 之 手B.食 之 不 能 尽 其 材 虽 千 里 不 敢 易 也 , 岂 直 五 百 里 哉C.世 有 伯 乐 , 然 后 有 千 里 马 策 之 不 以 其 道D.土 地 平 旷 , 屋 舍 俨 然 大 道 之 行 也 , 天 下 为 公9 翻 译 下 面 的 句 子 。 (4分 )(1)且 欲 与 常 马 等 不 可 得 , 安 求 其 能 千 里 也 ?(2)执 策 而 临 之 , 曰 : “天 下 无 马 !”10 作 者 借 千 里 马 的 遭 遇 表 达 了

37、 怎 样 的 思 想 感 情 ?(3分 )7韩愈 唐 (2分)8B (3分)109 (1)想 要 跟 普 通 的 马 一 样 尚 且 办 不 到 , 又 怎 么 能 要 求 它 日 行 千 里 呢 ?(2分 ) (2)拿 着 鞭子,站在千里马跟前说:“天下没有千里马!”(2分)10 表 达 了 怀 才 不 遇 的 愤 懑 之 情 , 以 及 对 统 治 者 埋 没 、 摧 残 人 才 的 批 判 。 (3 分 )大庆市(09 黑龙江省)【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

38、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 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韩愈马说)【乙】七年,入见,帝从容问曰:“卿得良马否?”飞曰:“臣有二马,日啖刍豆数斗,饮泉一斛,然非精洁则不受。介而驰,初不甚疾,比行百里始奋迅,自午至酉,犹可二百里。鞍甲而不息不汉,若无事然。此其受大而不苟取力裕而不求逞致远之材也。不幸相继以死。今所乘者,日不过数升,而秣不择粟,饮不择泉,揽未安,踊跃疾驱,甫百里,力竭汗揣,殆欲毙然。此其寡取易盈,好逞易穷,驽纯之材也。”帝称善,曰:“

39、 卿今议论极进。”(选自【宋史岳飞传】)【注释】帝:宋高宗赵构,此次谈话后遂封岳飞为太尉。介:备上鞍甲。褫(ch) :脱去,卸下。秣:喂食。9.下面各项中加点字的意思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2 分)A.执策而临之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出师表)B.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人不知而不愠(论语 )C.初不甚疾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三峡)D.帝称善京中有善口技者(口技 )10.下面各项中加点字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 分)A. 骈死于槽枥之间每假借于藏书之家(送东阳马生序 )B. 策之不以其道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C. 驽纯之材也怅恨久之(陈涉世家 )D. 此其寡取易盈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 )11.请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 分)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译文:比行百里始奋迅。译文:12.用斜线(/)为乙文中画浪线的句子标出两处停顿。(2 分)受 大 而 不 苟 取 力 裕 而 不求 逞 致 远 之 材 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精品笔记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