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蔬菜病害.doc

上传人:hw****26 文档编号:3119322 上传时间:2019-05-22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9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八章 蔬菜病害.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第八章 蔬菜病害.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第八章 蔬菜病害.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第八章 蔬菜病害.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第八章 蔬菜病害.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八章 蔬菜病害目的要求:重点掌握十字花科蔬菜的霜霉病、软腐病,茄科蔬菜的青枯病、灰霉病,葫芦科蔬菜的霜霉病和枯萎病、及豆科蔬菜的锈病等重要病害的典型症状、病原物生物学特性、病害发生规律和防治措施以及保护地蔬菜病害的发生特点和防治技术。 点击以下链接可到达相应病害的学习内容、重点:十字花科蔬菜软腐病 十字花科蔬菜霜霉病 茄科蔬菜青枯病 茄科蔬菜灰霉病 番茄病毒病 番茄早疫病 番茄叶霉病 茄褐纹病茄黄萎病 辣椒疫病 黄瓜霜霉病 黄瓜疫病 瓜类枯萎病 瓜类白粉病 瓜类炭疽病 菜豆细菌性疫病 蔬菜根结线虫病 附:蔬菜其他病害 第一节 十字花科蔬菜软腐病 Bacterial soft rot of c

2、rucifers 、 症状软腐病的症状根据受害组织和环境条件的不同而略有差异。一般侵害柔嫩多汁的组织成浸润半透明状,后渐呈明显的水渍状。颜色由淡黄色、灰色至灰褐色,最后组织黏滑软腐,并有恶臭,较坚实少汁的组织受侵染后病斑多呈水渍状,先淡褐色,后变褐色,逐渐腐烂,最后病部水分蒸发,组织干缩。 、 病原物病原物为胡萝卜软腐欧文氏菌胡萝卜亚种 Erwinia carotovora subsp. carotovora (Jones) Bergey et al., 细菌,欧文氏菌属。菌体短杆状,有周生鞭毛 28 根,无荚膜,不产生芽孢,革兰氏染色反映阴性,兼性嫌气性。细菌在 4 36之间都能生长发育,最

3、适温度为 2730,在 pH 5.39.3 之间都能生长,但以 pH 7 时生长最好。致死温度 50,不耐干燥和日光。病菌寄主范围较广,除十字花科蔬菜外,还可危害茄科(番茄、辣椒等)、豆科(菜豆、豌豆等)、瓜类及其他多种作物。、 病害循环软腐病菌主要在病株和病残组织中越冬,通过昆虫、雨水和灌溉水等传播,从伤口侵入。土壤中的病菌可以从幼苗的根部侵入,病菌侵入后可向地上部运转,在大白菜内潜伏,成为生长后期和储藏期腐烂的主要菌源。、 发病因素4.1 气候条件:气候条件以多雨与发病的关系最为密切,多雨有利病害的传播、发生。4.2 虫害: 昆虫危害可造成伤口有利于病菌侵入,同时昆虫体内、外均携带病菌,直

4、接起到了传播和接种病菌的作用。4.3 栽培管理:地质条件差,栽培管理失当是引起发病严重的重要因素。4.4 白菜的伤口种类: 在较适宜的条件下,病菌通过叶柄自然裂口侵入寄主,病害发展迅速,损失最大。病菌从机械伤口侵入引起的发病损失小。4.5 白菜不同生育期的愈伤能力: 软腐病菌只有通过伤口才能侵入寄主,因此伤口愈伤能力越强的植株其发病程度也就低。4.6 品种的抗病性: 白菜品种间对软腐病的抗性有明显的差异。一般地,疏心直筒的品种发病较轻,柔嫩多汁的品种发病较重。 、 防治5.1 选择抗病品种: 较抗病的白菜品种有大青口和旅大小根等。利用抗病品种应注意提纯复壮,以保持品种的抗病性。5.2 加强栽培

5、管理: 实行轮作、清除病株、增施钙肥等能有效控制病害。5.3 及时防治害虫:掌握防治适期,及时喷药防治害虫。5.4 药剂防治: 发病前或发病初期用药剂防治,防止病害的发生蔓延,又较好的效果。可选农用链霉素和氯霉素等药剂。返回顶部第二节 十字花科蔬菜霜霉病 Downy mildew of crucifers 、 症状十字花科蔬菜整个生育期都可受害。主要危害叶片。发病初期,叶片正面出现淡绿色小斑,扩大后病斑呈黄色,扩展受叶脉限制而呈多角形。空气潮湿时,在叶的背面相应位置布满白色至灰白色稀疏霉层。大白菜包心期以后,发病严重的病株叶片由外向内层层干枯,只剩心叶球。花轴受害后呈肿胀弯曲状畸形,故有“龙头

6、病”之称。、病原物 2.1 病原菌: 寄生霜霉 Peronospora parasitica (Pers.) Fries,鞭毛菌亚门霜霉属。2.2 形态:菌丝无隔膜,可产生吸器。孢子囊从气孔或表皮细胞间隙抽出,锐角二叉状分枝,末端小梗细而尖锐,略弯曲;孢子囊椭圆形,无色,单胞,萌发时直接产生芽管。卵孢子黄至黄褐色,球形,厚壁,外表光滑或略带皱纹,萌发时直接产生芽管。 2.3 生理及生理分化: 菌丝生长温度为 2024,产生孢子囊的适温为 812,孢子囊萌发适温为 713,侵入寄主的最适温度为 16。孢子囊形成、萌发和侵入均需要较高湿度,最好有水滴存在。孢子囊对光敏感,不耐干燥。霜霉病菌存在明显

7、的生理分化,目前国内分为 3 个变种:芸苔属变种、萝卜属变种和荠菜属变种。、 病害循环 北方地区,随病残体在土壤中休眠越冬的卵孢子是春季十字花科蔬菜霜霉病的主要初侵染源。南方地区病菌以孢子囊在多种植物上辗转危害。长江中下游地区,病菌可以卵孢子随病残体越冬越夏。卵孢子和孢子囊主要靠气流和雨水传播,卵孢子或孢子囊萌发后产生芽管从气孔或表皮直接侵入。发病部位产生大量孢子囊,进行再侵染。在长江中下游地区,春秋两季凉爽高湿的气候条件有利于霜霉病菌的生长发育和霜霉病的流行,故有两个发病高峰。、发病因素 4.1 气候条件: 温度决定病害出现的迟早、雨量决定病害的轻重。气温 1620,田间湿度越大病害发展越快

8、。4.2 栽培条件:连作时,土中菌量积累多,病害严重。施肥和田间种植密度不合理也会加重病害的发展。4.3 品种抗性: 不同品种的抗病性存在显著差异。一般疏心直筒型品种较抗病,圆球形和中心型品种较感病。、 防治5.1 利用抗病品种 5.2 合理轮作、适期播种 5.3 加强肥、水管理 5.4 药剂防治返回顶部第三节 茄科蔬菜青枯病 Bacterial wilt of nightshade family 重点了解以下几方面内容:(不作详细讲述)、 症状 青枯病是一种细菌性维管束病害。发病后,首先是顶部叶片萎垂,以后下部叶片凋萎,中部叶片凋萎较迟。病株最初白天萎蔫,傍晚后恢复正常,如土壤干燥、气温高,

9、23d 后病株就不再恢复而死亡。叶片色泽稍淡,但仍保持绿色,故称青枯病。、 病原物茄科劳尔氏菌 Ralstonia solanacearum (Smith) Yabuuchi et al.,细菌,劳尔氏菌属。、 病害循环病菌主要随病残体遗留在土壤中越冬。主要是随雨水和灌溉水传播到无病的田块或健康的植株上。、 发病因素4.1 温、湿度 4.2 栽培管理 4.3 品种抗病性、防治5.1 种植抗病品种 5.2 改进栽培管理 5.3 药剂防治返回顶部第四节 茄科蔬菜灰霉病 Grey mold of nightshade family 重点了解以下几方面内容:(不作详细讲述)、 症状茄科蔬菜灰霉病按症状

10、类型可分为苗期病害和成株期病害,另外幼果和花也能感病。苗期发病,地上部嫩茎呈水渍状缢缩,变褐,其上端向下折倒。受害叶片呈水浸状腐败。成株期叶片发病从叶尖开始,病斑初呈水渍状,褐色,迅速扩大呈“V”字型。、 病原物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 Pers.),半知菌亚门葡萄孢属。、 病害循环病菌以菌核和菌丝体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在温暖地区也可以分生孢子在病残体上越冬。病菌分生孢子可由寄主伤口、衰弱或死亡的组织入侵。、 发病因素4.1 温、湿度 4.2 寄主 、 防治 5.1 调节棚室环境条件 5.2 减少侵染源 5.3 药剂防治 5.4 生物防治返回顶部第五节 番茄病毒病 Toma

11、to virus diseases 、 症状番茄病毒病症状表现有多种,一般可分为三种 即:花叶型、条斑型和蕨叶型。、 病原物我国番茄病毒病的主要毒源应为番茄花叶病毒(Tonato mosaic virus , ToMV)和黄瓜花叶病毒 (Cucumber mosaic virus,CMV) 。2.1 ToMV: ToMV 为烟草花叶病毒组的成员,与 TMV 在粒子形态大小,血清学、物理特性和传播方式等方面极为相似,但对鉴别寄主的反应上有区别。2.2 CMV: 病毒粒体为多面体球状,直径 2830nm,沉降系数为 98S,单链 RNA ,约占粒子重量的18% 。、 病害循环两种病毒都有较广的寄主

12、范围,在蔬菜产区,植物种类多,茬口复杂,病毒病终年发生,因此毒源广泛。、 发病因素4.1 品种抗性: 番茄品种对 ToMV 、CMV 的抗性有明显的差异。4.2 气候条件:高温有利传病介体迁飞和扩散,有利病害的发展、流行。4.3 栽培方式:保护地栽培可控制病害发生,另外适时播种、合理施肥、加强管理等措施都有利植株健壮生长,可减轻病害。、 防治5.1 选育抗病品种: 将生物技术应用到番茄抗病育种工作中,可获得具有高抗性的品种。5.2 减少病毒来源和传毒介体: 种子消毒处理、清除毒源植株及减少蚜虫传毒可有效防治病害。5.3 栽培措施:适时播种、培育壮苗、加强管理等可提高植株成株期抗病性,减轻病害。

13、5.4 其他防治措施: 药剂防治,弱毒疫苗的应用对病害有一定抑制作用。 返回顶部第六节 番茄早疫病 Tomato early blight 重点了解以下几方面内容:(不作详细讲述)、 症状 主要危害叶、茎和果实。幼苗常在茎基部发病,病斑呈黑褐色,称为“黑脚苗” 。叶片受害初呈深褐色或黑褐色、圆形至椭圆形小斑点,逐渐扩大成边缘深褐色、中央灰褐色。有同心轮纹的圆形病斑。潮湿时,病斑上产生黑色霉层。、 病原物 茄链格孢 Alternaria solani (E. et M.) Jones et Gorout,半知菌亚门链格孢属。、 病害循环 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及分生孢子随遗留田间的病残体越冬。翌年产生

14、的分生孢子借雨水、气流和农事操作传播。一般从气孔或伤口侵入。、 发病因素高温高湿有利于发病。土壤中积累菌量大小,也是影响发病的重要因素。、 防治 5.1 选用抗病品种 5.2 轮作 5.3 使用无病种子 5.4 加强栽培管理 5.5 药物防治 5.6 生物防治 返回顶部 第七节 番茄叶霉病 Leaf mold of tomato 重点了解以下几方面内容:(不作详细讲述)、 症状被害叶片正面出现边缘不清晰的椭圆形或不规则形、浅绿色或淡黄色褪绿斑 ,其相对的背面产生紫灰色致密绒状霉层(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有时叶面病斑上也长有同样的霉层。、 病原物褐孢霉 Fulvia fulva (Cooke)

15、 Ciferri,半知菌亚门褐孢属。、 病害循环病菌以菌丝体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翌年,田间病残体上越冬的菌丝体产生分生孢子,通过气流传播,引起初侵染。、 发病因素温度、湿度、光照等是影响病害发生、流行的重要因素。、 防治5.1 选用无病种子 5.2 合理轮作 5.3 加强栽培管理 5.4 药剂防治返回顶部 第八节 茄褐纹病 Phomopsis blight of eggplant 重点了解以下几方面内容:(不作详细讲述)、 症状危害果实为主,病斑近圆形,褐色,稍凹陷,可扩大至整个果实,导致果实软腐 。病部出现同心轮纹,其上产生许多小黑点(分生孢子器)。、 病原物茄褐纹拟茎点霉 Phomops

16、is vexans (Sacc. et Syd.) Harter,半知菌亚门拟茎点霉属。、 病害循环种子和病残体上的分生孢子器或菌丝体均可越冬。病菌主要通过风、雨、昆虫传播,病菌可直接侵入或经伤口侵入。、 发病因素适宜病害发生的气候条件是高温和高湿。、 防治5.1 选用抗病品种 5.2 无病田采种或种子消毒 5.3 苗床消毒5.4 加强栽培管理 5.5 药剂防治 返回顶部第九节 茄黄萎病 Verticillium wilt of eggplant 重点了解以下几方面内容:(不作详细讲述)、 症状 一般在门茄坐果后普遍表现症状。发病初期在叶片的叶脉间或叶缘出现失绿成黄色的不规则圆形斑块,病斑逐渐

17、扩大成大块黄斑,可布满两支脉之间或半张叶片,甚至整张叶片。病株的果实小而少,质地坚硬,果皮皱缩干瘪。病株根和主茎的维管束变成深褐色。、 病原物大丽轮枝菌( Verticillium dahliae Kelb.),半知菌亚门轮枝孢属。、 病害循环病菌以休眠菌丝、厚垣孢子和微菌核在土壤中越冬,是主要的初侵染源。翌年,病菌菌丝体从根部伤口或直接穿透根表皮或根毛侵入。、 发病因素温度、湿度、耕作制度等可影响病害的发生和流行。、 防治5.1 选用无病种子与种子处理 5.2 抓好栽培防病措施 5.3 用野生茄作砧木嫁接防病 5.4 药剂防治返回顶部第十节 辣椒疫病 Phytophthora blight

18、of pepper 重点了解以下几方面内容:(不作详细讲述)、 症状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病,以苗期和挂果期发生更为普遍。幼苗发病多在根颈部和近土表的茎基部,病斑初为水渍状、暗绿色小斑块;成株期果实受害多从蒂部开始,病斑水渍状,青灰色,无光泽,后期常伴有细菌腐生,呈白色软腐。、 病原物辣椒疫霉 (Phytophthora capsici Leonian),鞭毛菌亚门疫霉属。、 病害循环病菌以卵孢子在土表病残体或土壤中越冬,病菌可直接侵入或通过伤口侵入寄主。、 发病因素品种抗性差异及温湿度与发病关系密切。、 防治5.1 农业防治措施 5.2 药剂防治 返回顶部第十一节 黄瓜霜霉病 Cucumber d

19、owny mildew 重点了解以下几方面内容:(不作详细讲述)、 症状叶正面出现淡黄色病斑,背面出现水渍状多角形病斑,或者叶片正反两面均出现多角形水渍状病斑,病斑发展后叶正面为褐色多角形病斑,外圈仍为黄绿色,病健交界模糊,潮湿时叶背病斑处产生紫黑色霉层。 、 病原物 古巴假霜霉 Pseudoperonospora cubensis (Berk. et Curt.) Rostov,鞭毛菌亚假霜霉属。、 病害循环病菌孢子囊主要由气流传播,其次由雨水、昆虫传播,孢子囊萌发产生芽管,通过气孔或直接侵入。、 发病因素4.1 气候因素 4.2 栽培管理 4.3 寄主抗病性、 防治 5.1 选用抗病品种

20、5.2 加强栽培管理 5.3 药剂防治 返回顶部 第十二节 黄瓜疫病 Phytophthora blight of cucumber 重点了解以下几方面内容:(不作详细讲述)、 症状病害主要发生在成株期,茎叶与瓜果均可受害。、 病原物德氏疫霉(Phytophthora drechsleri Tucker),鞭毛菌亚门疫霉属。、 病害循环 病菌以卵孢子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翌年春、夏季,卵孢子萌发形成芽管,穿透表皮侵入寄主,引起发病。、 发病因素 4.1 气候条件 4.2 栽培因素 4.3 品种抗病性、防治 5.1 选用抗病品种 5.2 推广高畦品种 5.3 及时喷药保护 返回顶部 第十三节 瓜

21、类枯萎病 Fusarium wilt of cucurbit crops 重点了解以下几方面内容:(不作详细讲述)、 症状成株期枯萎病的典型症状是:初期基部叶片褪绿成黄色斑块,逐渐全叶发黄,随之叶片由下向上凋萎,似缺水症状,中午凋萎,早晚恢复正常,35d 厚,全株凋萎不再恢复,病株基部常有纵裂和树脂状胶质溢出。在多雨或高湿环境下,病株基部茎上常产生白色至粉红色的霉层。全株凋萎、根系腐烂、茎基部有霉层和维管束变褐色等是黄瓜枯萎病的田间识别特征。、 病原物病原菌为尖镰孢(Fusarium oxysporum Schlecht.),半知菌亚门镰孢属。2.1 黄瓜专化型:( F.oxysporum f. sp.cucumerinum Owen).2.2 西瓜专化型:F.oxysporum f. sp.niveum (E.F.Smith) Snyder et Hansen.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精品笔记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