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版高校最新毛概课程标准.doc

上传人:11****ws 文档编号:3146282 上传时间:2019-05-23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9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版高校最新毛概课程标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2015版高校最新毛概课程标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2015版高校最新毛概课程标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2015版高校最新毛概课程标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2015版高校最新毛概课程标准.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标准课程名称: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性质:(公共基础必修课、)学 分:4 学分计划学时:72 学时 适用专业:学院大专各专业1前言1.1 课程定位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是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教育部规定的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二门课程中的骨干和核心课程,是高等学校学生必修的基础教育课,课程所包含的内容是高职学生应当具备的知识结构和素质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体现了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要求,也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不可缺少的教育内容。是高职高专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

2、部分,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中具有重要作用,特别是在培养学生的核心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中有着重要的基础作用。其前设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为过渡到本书的学习起到了铺垫的作用;后续课程形势与政策为本课程提供现实材料。本课程着重讲授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进程,充分反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帮助学生系统掌握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产生的时代背景、实践基础、2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历史地位;指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去认识和分析问题,正确认识中国国情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客观规律,确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增

3、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肩负的历史使命,努力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将为高职学生的健康成长、文明生活、科学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1.2 设计思路 1.2.1 课程开设依据以中发【2004】16 号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教社政【2005】5 号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为依据。1.2.2 课程设计的理念 从高职学生的特点和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出发,将教学从单纯注重知识的传授转向重视对学生认知、情感和能力的培养上,

4、将学生对待思想政治课的态度由“要我受教育”转变为“我要受教育”,将思想政治教育从知行分离转向知行统一,学以致用。 具体要突出五个方面:第一,突出思想性。以“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一般教育理念”和“意识、信念、责任三位一体的德育教育理念”为指导,提高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素养,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理论联系实际的意识及能力,坚定学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强化学生服务社会、报效国家的责任意识和实践能力。第二,突出人本性。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尊重学生,一切从满足学生的成长成才需要出发,一切以促进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提高及个体的和谐发展为目的,从知、情、意、行等方面

5、磨练并培养学生的政治素质和综合素质。第三,突出实践性。本课程所讲授的理论知识无一不体现出党对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的深刻思考和科学总结。因此,这门课程和社会现实的联系非常紧密,3必须遵循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让学生在亲身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中认知和体会到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内涵和指导意义。第四,突出高职性。高职学生有着不同于普通院校学生的学习特点,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和学分设置也不同于普通院校。因此,本课程在教学内容选取、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学评价等方面都紧密结合高职学生的自身特点,突出理论点的讲解,突出典型案例的分析,突出学生的课堂教学参与,突出实践教学中的地域特点,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第

6、五,突出专业性。根据各个不同专业学生的特点,在讲授中结合专业特点,突出专业特色,做到理论联系实际,理论联系专业,理论为专业服务。1.2.3 课程设计的思路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是根据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20055号文件)的精神而设置的思想政治理论必修课程。该课程以马克思理论中国化的成果为载体设计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两大模块共十六个项目,每个项目从实际需求开始,制定具体的教学任务,其具体的过程为:案例呈现、任务设置、讨论实施、评价反思。通过教、学、做相结合,学生从了解这样做、到理解为何这样做、再到做什么

7、、最后掌握怎么做,其能力得到了培养,完成了获取实践 内化 反思的认知过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是以“学生”为中心,“实践”为核心,“教师”为引导。教学效果评价采取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点评价学生的职业能力。突出本课程的思想政治理论功能,不仅帮助学生把握基本原理,坚定理想信念,更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努力做到以理服人,充分发挥理论的力量,培养学生科学地认识和分析复杂的社会现象的能力。实施并建立“1233567” 课程教学体系,突出特色和创新。围绕一个教学主题: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讲清二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8、体系 阐明三条特色道路:中国特色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社会主义改造道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 4构建三个教学平台: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网络教学 突出五大教材内容:总论、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改造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基本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总体布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环境和保证 贯彻六大教学原则:主导性和主体性统一、理论和实际统一、真见和真情统一、“共性”和“个性”统一、教学和科研统一、完整 性和适用性统一 开展七种实践活动:参观考察、社会调查、名人进校园、展览进校园、讲座进校园、三支一扶、志愿服务。本课程共十二章三十六节内容,一学期上完,每周 4 课时,共 72 课时。课程

9、特点是内容难度虽不大,和高中学过的历史政治以及上学期学过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有很多相同相通相连之处,但理论性政治性较强,和学生生活结合不紧密,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为此,本课程教学应从创新教材、创新教法、创新实践的思路出发,构建教师和学生良好的互动机制,使党的理论政策、方法路线无形中进入学生头脑;并通过对重大热点问题的分析、讨论、假设,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解决中国问题的能力,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活起来,后继有人。我们在具体教学中设计了理论课时和实践课时,关于具体学时的分配,下到各编各章。做到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紧密接轨,以理论教学指导实践教学,以实践教学补衬、印证理论教学

10、,完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良性互动机制,构建培养学生创造性地分析和解决实践问题的教学平台。实践课(16 学时)2课程目标第一,本课程的主要内容是围绕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这一教学主题,通过讲清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二大理论成果, 阐明中国特色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社会主义改造道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三条特色道路,通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进程的讲授,学生要能够系统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原理,坚定在党5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第二,突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功能,大学生能够系统了解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并认真

11、配合完成目标。 从而使大学生树立正确性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要能懂得为什么只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才能为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指明方向。第三,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学生在学习中能发挥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能够拥有科学地认识和分析复杂的社会现象的能力。1 知识目标 (1)通过教学,学生能把握毛泽东思想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三大成果的产生背景、实践基础、主要内容、历史地位及重大意义。(2)学生能明白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化理论成果的哲学基础,更是我们认识问题、解决问题所应遵循的方法、原则。(3)学生能理解从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

12、主义革命理论形成、主要内容及历史地位的分析中掌握毛泽东思想的实质与精髓,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必要性。(4)学生能从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分析中,掌握社会主义的本质及根本任务明确奋斗目标。(5)学生能够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对我国社会发展现状的概括,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战略及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则是对我国发展思路的总体规划与总体设计的。(6)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构建和谐社会、祖国统一、外交政策、党的建设及社会主义依靠力量6则体现了我国社会发展的总布局。学生能正确认识和把握我国的经济制度、经济体制、政治

13、制度、文化制度、外交政策、统一构想、党的建设及人民群众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要作用等重大理论问题。2 能力目标(1)知识能力:学生能系统掌握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原理,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2)方法能力:学生能够从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的分析中,充分认识理论联系实际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实事求是是我们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在生活及工作实践中自觉使用这一方法论去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3)创新能力:学生能够准确预测事物的发展方向以及在事物未来发展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形成学科系统知识,对未来事物发展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形成正确认识,并

14、形成系统的解决方案。3 情感目标 (1)个人情感教育: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不怕困难与挫折,勇往直前的优秀品格。(2)团队合作精神:学生能够善于与他人进行沟通与合作,具有良好的协作精神,诚实守信,团结互助。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3)社会责任意识:使学生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增强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3课程内容与要求7序号工作任务课程内容及教学要求 活动设计参考学时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及其历史进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及其精髓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讲解与讨论相结合822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了解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过

15、渡性质,理解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必然性,掌握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具体内容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领悟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的历史意义。独立归纳总结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必然性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增强学生对“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改革”关系, “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等问题的辩证讲解与案例分析相结合628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3社会主义改造理论了解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过渡性质,理解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必然性,掌握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具体内容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领悟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的历史意义。独立归纳总结新民主主义

16、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必然性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增强学生对“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改革”关系, “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等问题的辩证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讲解与案例分析相结合44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意义和经验教训了解社会主义讲解与启发、案例相结合69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重要思想成果;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意义和经验教训。学会从挫折中吸取教训。5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历史条件;正确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科学含义和主要特征;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理解社会

17、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学会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来分析现实问题讲解与讨论相结合616社会主义本质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历史条件;正确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科学含义和主要特征;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讲解与讨论相结合 310要矛盾;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学会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来分析现实问题7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理解改革开放的历史必然性,认识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认识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正确认识改革是全面的改革,正确理解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正确认识坚持对外开放,不断提高对外开放的水平树立改革的理念,增强对外开放的自信心,拥护党的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讲解与案例相结合318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了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的含义;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和经济体制改革,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理理论讲授与案例分析相结合,历史分析与现实分析相结合,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精品笔记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