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 月 23 日精华:智能手机操作系统演义三国鼎立篇智能手机操作系统演义三国鼎立篇(发表于 2010 年大众软件12 月下)策划 本刊编辑部执笔 小白 Commando 谭湘源在本刊 12 月上期的专栏评述中,我们选取手机发展历史中最重要的一些操作系统进行了介绍,但因为很多原因,它们注定将成为历史,而本期的专栏,我们将着重介绍至今仍顽强生存并逐渐统治手机领域的操作系统正如没落者各有没落的原因,崛起者也自有崛起的理由,而这些理由不尽相同。但也正是因为这个世界充满不同,所以它看起来才更为有趣。希望通过这两个语言通俗、不乏幽默感的姊妹篇专栏文章,能使您对手机操作系统的过去和未来有了一个完整而全新的
2、认识。Android如日中天的水果之王在 iPhone 冲进移动设备市场之前,整个智能手机的市场一直是商务人士的天下,智能手机的广告里充斥着一群穿西服的家伙在海滩边、会议室里或直升飞机上用手机浏览电子邮件或传送名片之类的场景。但 iPhone 改变了这一切。在此之后,Google 也要上场了。在 2006 年晚期, Symbian 系统在欧洲、亚洲等地区处于绝对统治的地位。北美市场则被微软的 WM 系统、 RIM 的黑莓和 PALM 瓜分。但我们都知道,情况就快要得到改变了,2005 年7 月, Google 宣布他们收购了 Android 公司。Android 是一个极小规模的移动软件开发公
3、司,由 AndyRubin、RichMiner、NickSears 以及 ChrisWhite 四个人共同创建。很显然,Google 的这次收购行动引发了评论家和移动业界的兴趣,他们认为收购 Android 标志着Google 将进入移动行业。很显然,他们的推测很有道理。2007 年 11 月 5 日,Google 正式发布了基于 Linux 的全新移动操作系统,这就是我们熟知的 Android。跟随这个系统同时发布的还有一整套的开放式手机联盟,Google、HTC 、Intel、Sprint-Nextel、T-Mobile 以及 NVIDIA 都是这个联盟的成员,Android 呼风唤雨的时
4、代就这么开始了。很显然,我们都清楚,Google 推出 Android 的目的绝对不仅仅是在手机市场上赚一笔钱那么简单,往大里来说,Google 是希望建立一个既开放又统一的手机联盟,这个联盟里有基础硬件制造商(Intel 和 Nvidia),有手机制造厂(从最初的 HTC 到摩托罗拉、索尼爱立信,现在有消息说 NOKIA 也要加入这个联盟),大家合力推广这套系统。至于 Google,他们希望用 Android 来布更大的局。Google 有相当宏大的计划,按他们自己的说法,Android 的计划和使命是:进一步推进“随时随地为每个人提供信息”这一企业目标的实现。目标则是让移动通讯不依赖于设备
5、甚至平台。看到了?在 Google 的设想中,未来没有基站,没有电信运营商,每一台 Android 手机本身都是信息网络的一部分,无数台手机组成一张大网,把每一个移动的人和网络联系在一起当然,联系的方式是通过 Google 的多种服务。Google 认为,未来的世界是电子化,智能化和云化,人们会越来越倾向于在家享受智能家电服务,从客厅到厨房;在外享受智能移动服务,从手持设备到汽车设备。这个时候,最好的用户体验已经不是在某个小设备上几个贴心的输入体验或者使用体验所能代表的。每一个人都能在厨房里,客厅里,汽车里,大街上都使用同样或者类似的,服务相通的,和云紧密联系的系统,这就是最好的用户体验。没有
6、人会拒绝服务的无缝融合。必须承认,这种想法看起来还颇吸引人,但问题在于,并不是所有人都乐于看到 Google不受限制的快乐布局,苹果就是其中的一个,在 Android 推出之前,苹果和 Google 之间的关系是非常紧密的。Google 是 iPhone Safari 浏览器的默认搜索引擎,iPhone 还直接内置了 Google 的地图和 YouTube 应用。不过,随着 Google Android 手机平台的推出,双方的关系急转直下。Google 的 CEO Eric Schmidt 退出了苹果董事会,苹果 iOS 4 中也加入了微软 Bing 作为搜索引擎选项。到了后期,苹果的 CEO
7、 乔布斯开始跳出来,明里暗里地指责 Google 背信弃义据说当年 Google 给苹果的人看过 Android 的原型机,但那是一个带着全键盘,长相和黑莓差不了多少的玩意儿,看起来准备在商务市场上有一番作为。结果最后,市场看到的却是几款带着全触摸屏,看上去和 iPhone 很有些类似的东西。乔布斯认为 Android 有点儿太像 iPhone,才会愤怒地跳出来指责。不管怎么说,凭借着 Google 的雄厚资本和坚定信心,Android 联盟的身边马上就聚拢了一大批合作伙伴,HTC 在这些伙伴中显然是最积极的一个,想必他们已经看到了 Windows Mobile 系统实在是不太靠谱,未来发展也
8、颇为可疑。2008 年 9 月 23 日,HTC 制造的第一款 Android 机型在纽约由美国运营商 T-Mobile USA 正式发布,命名为“T-Mobile G1”,G1 是世界上第一部使用 Android 操作系统的手机,支持 WCDMA/HSPA 网络,理论下载速率 7.2Mbps,并支持 Wi-Fi。G1 于 10 月 22 日正式上市发售,凡响非凡,在此之后,HTC 又一口气推出了 G2(Magic)、G3(Hero)等多款机型,其中 G3 更是在市场上大放异彩。对于用户来说,Android 系统显然有它的独到之处,先不说机型众多选择余地大,也不说系统开放性较高,单就“一切都在
9、网上”这一点,就颇为吸引人。没错,当你使用一台未经阉割的 Android 手机的时候,你获得的是一个终端,这台终端永远和网络保持着联系,你可以随时随地和庞大的资料库进行数据交换。你的联系人名单存放在网上,你的邮件存放在网上,你永远不用担心你的数据跟着手机一起丢在一个莫名其妙的鬼地方,再也找不回来。你拍下一张照片,可以马上选择是否更新到你的 Facebook 或 Twitter 中去,让你的朋友看到。你的朋友可以在 Google Map 上使用“纵横”功能看到你现在正在哪里,也可以用 Gtalk 或 Google Buzz 随时跟你聊上两句社会化和云储存、云计算的概念在Android 上得到了最
10、完善的体现。更何况还有 Goole Market 和数万名兴致勃勃的开发者琢磨着为 Android 系统开发各式各样的程序,从计算器到星空图,从指南针到赛车游戏无所不包 没错,这一切听起来非常靠谱,iPhone 就是凭着数十万款应用程序把其他对手轰下的。在 HTC 推出一系列机型之后,三星、摩托罗拉也加入战团,开始疯狂推出使用 Android 的机型,其中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摩托罗拉,摩托罗拉作为移动市场的开拓者,曾经一度风光无限,但是后来因为缺乏创新,屡屡碰壁。所幸加入 Android 联盟的摩托罗拉终于抓住良机,一举翻身。2009 年 9 月初,摩托罗拉坐镇主场在旧金山举办的 Giga OM
11、2009 大会上携手 T-Mobile 正式发布了旗下首款搭载 Android 操作系统的智能手机MOTO CLIQ ,在沉寂许久后的首次爆发吸引了全球无数用户的目光。而接下来的 Droid 和 Milestone 则更是在北美本土市场和全球市场上取得了极好的成绩,没错,凭借 Android,摩托罗拉复活了。在之后的一段时间内,Android 忽然就成为了移动市场的明星,所有人都在谈论它,业界希望 Android 能够打倒 iPhone,把苹果狠狠地踩在脚下。同时,一大批手机厂商迫不及待地开发新机型反正有完善的解决方案,有追求的做一个专属界面(比如 HTC),没追求的干脆就用默认设置直接出手机
12、就好了。一时间移动设备市场百花齐放,热闹非凡。在大家都高歌猛进的同时,Google 也没闲着,他们在不停地推出 Android 的新版本。2009年 4 月,Android1.5 版推出;2009 年 9 月 15 日,Android1.6 版推出;2009 年 10 月 26日,Android 2.0/2.1 版推出;2010 年 5 月 23 日,Android 2.2 版推出看看,不到一年,出了 4 个大版本,而且版本之间差别之大,令人发指,Android 2.1 相对于 1.6 版本,简直就是 Windows 95 到 Windows xp 之间的区别,而 Android 2.2 则相
13、较 2.1 提高了60%的运行速度。乍一看上去,好一派热火朝天的前进气魄,又隐隐能看出开发工程师万众一心只争朝夕的尽头,总而言之,在更新版本这件事上,Google 体现了程序员做主的创新性公司的伟大传统,做到了三天一变样,一月大变样。但此举也带来了不少问题,首先就是:从开发厂商到使用者,人人都有点儿糊涂,市场上出现了各种版本的 Android 操作系统,有的公司早就出了使用 Android 2.1 版本的手机,有的厂商还在推出使用 Android 1.6 版的手机。更麻烦的是不同操作版本之间的应用程序兼容性也不是特别好,一个程序在 1.6 下面用得好好的,换到 2.1 上就没法使了,开发者不得
14、不针对每一个版本开发一个新程序,这就耗费了他们不少精力不过不管怎么说,这还算一个小问题。另外的问题在于 Android 的开放性,没错,开放性是 Android 的一大特色,也是 Android用来对抗 iPhone 的最大特色之一(想想看吧,iPhone 到现在还不允许用户自定义电话铃声),但是开放同时也给 Android 带来了不小的麻烦。实际上,对于系统而言,封闭和开放的关系并不只是简单的“好”与“坏”,选择封闭系统,用户将丧失许多自主性,但同时,封闭系统的开发者可以将整体系统的质量保持在水平线之上,与此同时,也能够比较轻松地控制第三方开发者的作品品质,拿 iphone 来说,一个系统,
15、一个统一的标准,一套统一的硬件指标,开发者要做的就是在这个框架下埋头开发自己的产品,仅此而已,你不用操心兼容性,也不用过多考虑机器指标。但是到了 Android 或其他的开放性系统下,开发者们就不得不费心去关注那些不同的分辨率、不同的系统版本、不同的硬件规格。与此同时,程序员的本能会让他们追求更好的效果,更多的功能,厂商们鼓励他们这种行为,因为这些花里胡哨的东西都需要最新和最快的硬件支持听起来是不是有点耳熟?没错,WinTel 联盟就是这种精神的最佳体现。最后消费者会发现,他们得到的东西往往是“看起来很美”而已。第三个问题在于,同由偏执狂艺术家乔布斯领衔的 APPLE 相比,Android 系
16、统仍然显得粗糙简陋,我身边的一个朋友对此的评论是:“Android 手机有明显的工程师范儿,功能强大,但是不足够好看,用来吸引 IT 从业者绰绰有余,想要引来姑娘们的目光就差点儿意思。” 他说的没错,同 iPhone 相比,Android 在人机交互上还远远不够。不说第三方应用软件,单就系统本身的布局和操作手感对比,如果说 iPhone 可以用“时尚”、“精致”、“流畅“来形容,那论到 Android 的恐怕没什么太好的评价。很显然,Google 比其他人更快地意识到了这些问题,从 Android2.2 系统开始,Google 开始逐步重新定义系统的开放性,手机厂商自定义 UI 之类的事情,相
17、信之后限制会越发严格。与此同时,针对用户对于“操作感体验不如 iPhone”的抱怨,Google 开始积极地从其他各大手机开发公司吸纳人才,至于如何平衡联盟内各大合作伙伴的关系,如何控制庞大的第三方应用程序质量,如何应对 iPhone 以及 WP7 的冲击Google 还有得忙呢。OK,让我们看看 Android 系统未来将会是什么样?有评论文章指出:Android 只是 Google的一个棋子。Google 的重点不在软件,也不在硬件,Google 不靠销售硬件获利(Nexus One 只能算是 Google 的一次尝试,在稍遇阻力后即马上撤退),也不靠操作系统授权赚钱,从近期而言,Goog
18、le 的获利渠道是广告,从长远来看,Google 的目标是在云计算和移动计算所带来的可能的创新服务。所以 Google 的野心更大,战线更长,敌人更多,对应的部署也更多样化。Google 希望自己能在固定(家电+台式机)移动(车载+笔记本)个人(手机+娱乐工具)这么一条线上都保持足够的竞争力,并保证没有一个市场会被垄断,然后根据形势选择最有希望的点去真正发力切入,其他的点保持技术侵略性就行了。不管怎么说,作为最终的受益者,我们应该感谢苹果,也应该感谢 Android,为了同苹果竞争,Google 必须下大力气增加用户体验,而在 Android 的冲击下,苹果也必须强化自身的优势,在云计算和创新
19、上下功夫。你看,这就是我们得到的好处,不过说实话,从现在看起来,在手机领域里,有资格和 iPhone 一较高下的厂商中,我看恐怕也就只有 Google希望最大了。-插文1Android 系统的命名一直是以 A-Z 的字母顺序排序,而且每个命名都是当前字母的一个食品单词,比如 1.5 版的 Cupcake(纸杯蛋糕),1.6 版 Donut(甜甜圈)、2.0/2.1 版Eclair(法式奶油夹心甜点)、2.2 版 Froyo(冻酸奶),3.0 版的 Gingerbread(姜饼),3.X 版本的 Honeycomb(蜂巢)。所有这些版本的名字都是食品,而且字母顺序也正好是C、D、 E、F、 G、
20、H,下一版应该就是 I 了,日前 ARM 公司的总裁 Tudor Brown 透露下一个Android 版本的代号已经确定,为 Ice Cream(冰淇淋),虽然 Google 还没有最终确认,但是这个传闻听起来非常靠谱,I 打头的甜品也符合 Android 版本的命名规律。2在 Android 发布之后的 18 个月里,市场上已经有超过 60 款手机可供选择了,21 家 OEM 厂商、48 个国家、59 个运营商的支持让 Android 迅速成长到今天的地步。今年二月份时,Google 曾宣布 Android 手机每日出货量已经达到 6 万部,而到今天,每日出货量已经超过 10 万部了。在美
21、国智能手机市场上,Google 已经迅速成长为仅次于 RIM 的第二大厂商。如果从网络和应用程序使用量上来统计,Android 已拔得头筹。起初他们希望到年底使用Android 的导航里程能够达到 5 亿英里,但是现在就已经超过 10 亿英里了。现在有超过 5万个应用程序和 18 万名开发者围绕在 Android 平台周围,他们共同奠定了 Android 稳定发展的基石。3据市场调研公司尼尔森的统计,过去六个月,Android 已经超越 BlackBerry OS 和 IOS 成为美国消费者购买智能手机的首选。Android 在今年四月超越了一直低迷的 IOS 之后,在七月份又超越了持续下滑的
22、 BlackBerry OS 。随着 Android 手机的大幅增长,由 Android 带来的广告业务有望每年为公司带来“高达 100 亿美元的收入”。而这一数字将是 Google今年总营收的一半。-iOS乔布斯的“亲儿子”“学习和掌握技术并不难,最难的是谁将成为买家,如何让他们购买,公司又怎样向他们介绍自己的产品。”苹果的经营理念与技术无关吗?一切都是营销,一切都是乔布斯?我们可以说苹果的再生由乔布斯赋予,从 1997 年的破产边缘到如今市值超越微软,他扮演了苹果的救世主,在这场不可思议的大翻盘故事中,他总是在恰当时刻站到台前,自信又狂妄地说出“我们的产品又一次改变了世界”。这或许是高明的
23、宣传策略,但也是苹果的真实面貌,乔布斯寻求绝对的控制力,对待下属如待己一般苛刻,他无疑是个完美主义者。如今 iPhone4、iPad 等产品在国内消费类电子产品中引起了一阵波动,再次成了苹果可以炫耀的资本之一,其首席运营官库克曾在 2010 年 10 月的“Back to Mac”发布会上向人们展示中国市场取得的成绩,他对台下的人说:“苹果上海店注定成为里程碑,中国的苹果商店也是世界上最繁忙的,你们要知道,这可是有力的证明。”现在 2010 年已接近尾声,有数据称 iPhone 业务占苹果总营收的 40%,并预测显示 2011 年会接近 50%,如果论功行赏,iPhone 无疑是苹果崛起最大的
24、功臣。除了超一流的营销手段,标新立异的外观设计,和不错的硬件配置外,我们是不是还忽略了什么?让我们暂时忘掉他们第三季度高达 200.34 亿美元的收入和 300 美元一股的股价,也不管其产品定价是否适合多数消费者,仅以最平和的心态回忆 2007 年 1 月,也就是一代 iPhone 公布的时候,除了那个看起来就像是一块液晶屏,并且正面只有一个按键的智能手机外,我们还看见了它上面跑着的操作系统,它看起来和 Mac OS X 太像了。在发布 iPhone 前,苹果一直对它所运行的操作系统遮遮掩掩,只说是个“iPhone 用的 OS X 系统”,然而就是这个系统,为之后苹果所有的掌上设备带来了巨大优
25、势,它的名字随iPhone4 的发布正式确立iOS。iOS 实在太重要了,苹果用来赚钱的 App Store 等都是由它串联起来,再看看苹果最新的口号“Back to Mac”(重返 Mac),它带有将掌上系统的成功带回到桌面系统的味道。乔布斯在发布会上说:“我们对 iOS 做出的创新很有信心,并打算将它用回到 Mac 上”。iOS 会是不同苹果设备间通信的桥梁,成功的 App Store 会由 iOS“复制”到 Mac OS X 上,这就是苹果未来的基本布局,即将各产品的优势组合到一起,粘合剂便是苹果的操作系统。正像一些人说的那样,苹果的本质是一家软件公司,它的核心是操作系统、配套的是软件和
26、运营模式,一切看似不实在的苹果产品中,却都有着一个确实非常优秀的系统。苹果的成功、iPhone 的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iOS 研发过程中投入的精力必然超过常人想象,如果对比一下 Google 和微软,就更能体会到一些没有公布的东西:Google 没有自己的操作系统,为了不被时代落下,在 2005 年 8 月 17 日收购了美国 Android 公司,研究了两年后才拿出了 Android 系统。另一边的微软在操作系统领域功底深厚,可在研发掌上设备操作系统的过程中却慢吞吞,直到 2010 年 10 月 11 日才发布了 Windows Phone 7。因此可以推测,iOS 的开发过程不会更轻松,尽
27、管我们目前知道的细节并不多,尤其技术细节无从得知,但很多线索我们仍然可以自行找寻。首先我们知道,由于 iOS 与 Mac OS X 有共同的底层技术和架构,它还是 Mac OS X 的 Mach 核心的一个变种,从它提供给开发者的名叫 Xcode 的集成开发环境中也发现,用它来给 iPhone 写程序前,最好还得明白 Mac OS X 下 Cocoa 的基本设计模式和约定,更不用说他们都基于 Objective-C 语言这些都说明了一点,如果没有 Mac OS X 也就没有 iOS,有些“巧合”的是,带领一群杰出工程师设计出 Mac OS X 前身的人还是乔布斯,而且那时正是他事业的低谷。大约
28、 20 年前, 30 岁的乔布斯被董事会赶出了苹果公司,他卖掉了 85 万股的苹果股票,加上获得的 2000 万美元的投资,还从苹果挖走了 SuperMicro 部门,成立了 NeXT 电脑公司。起初乔布斯觉得卖硬件是个出路,但命运却让他再次陷入泥潭,由于公司业绩不佳,NeXT电脑公司下不得不于 1993 年终止了硬件业务,在次年更名为 NeXT 软件公司。让人感慨的是,任何努力都不是徒劳的,乔布斯在硬件上败得彻底,软件方面却获得了收获,NeXT 开发的 NEXTSTEP 操作系统理念超前,是完全的面向对象设计,如果乔布斯当时说过类似“我们的产品领先业界 5 年”之类的话,那么关于软件方面他并
29、没有夸张。NeXT 后期将它的编程接口提炼出来,命名 OPENSTEP 并继续深入研发,只可惜没有多少大厂对它表示兴趣,这块金子的价值还没有被发觉。1995 年时微软的 Windows 95 卖疯了,接着苹果坐不住了,每股股票一年内跌去了 10 多美元,戴尔当时对苹果公司的建议是“关闭公司,把钱分给股东们”。苹果迫切地需要一个真正好用的操作系统、一个底层架构,它必须能适应互联网,还要适合多媒体创作,碰巧这方面正是 NeXT 的拿手好戏,而且乔布斯带领的 NeXT 也因为缺钱度日如年。于是当乔布斯亲自打电话向苹果高层推荐NeTX 的产品时,双方几乎一拍即合,1996 年 12 月 20 日,苹果
30、收购了 NeXT,乔布斯重回自己当初亲手创办的公司。重回苹果后,乔布斯要求软件工程师们重写 Mac OS 系统,不仅底层要足够干净优雅,而且还要在用户界面上保持风格,这一改就是近 5 年时间,当正式版的 Mac OS X v10.0 在2001 年登场时,其实由内到外已经和之前的 Mac OS 完全不同了,它才是苹果历史上最优秀的产品。依靠全新的优秀底层架构,配合上高效的 Cocoa 类库,从 2001 年到 2010 年,Mac OS X 的版本从 v10.0 升级到 v10.7,这些看起来只是小数点后一位数“+1”的升级,其实每次都是重大的版本更新,熟悉 Mac OS X 的人都知道,其重
31、要性不亚于从 Win98 升级到 WinXP,然后再升级到 Vista、Win7,不同之处只是苹果做得更快。有了软件的支持,硬件好卖多了,苹果也有了后来涉足智能手机领域的资本强大的软件平台。正是这个原因,iPhone 在一块液晶屏幕上实现了好多功能,比如流畅的多点触控、更快地找到并执行程序、更快地收发邮件和更高的商务应用价值。开发人员也喜欢为 iOS开发软件,Xcode 的高效让他们能轻松地实现想法,从而开发周期更短,赚钱的机会更多。许多人不理解为什么同样是 Webkit 内核的浏览器,在苹果系统上总能跑得流畅些,而在Symbian 上却像带宽不足;为什么同是多点触控,手指在苹果系统上滑动就更
32、舒服,而在Android 上就显得粗糙一些。这些看起来难以解释的东西,确确实实为苹果用户带来了更好的使用感受。我们知道 iPhone、iPod 在外观和功能上不是“前无古人”的,可以视频通话的手机多年前就有,可以看电影、听音乐、玩游戏、上网的掌上设备更是多得不得了,甚至笔者多年前把玩过的一个山寨 MP4,便与 iPod Touch 有八成的相似度。这些都证明,iPhone 的成功、苹果的成功不只是出色的营销手段,更是靠优秀的软件支持,这就是 iOS的力量,让它苹果产品在各方面都稍稍好了一点,也就是这“一点点”的提升,造就了苹果产品的理念“如果想要更好的东西,就必须掏更多钱”。现在苹果有了一系列
33、受欢迎的硬件产品,还有 iOS、OS X 软件和 App Store 模式,顺便掌握了数十万开发者的命运。仔细一想会觉得有些不平,开发者每年上缴 99 美元的年费,但他们的劳动成果如果想在 App Store 中上架,还要先经过苹果的审核,一旦不通过就只能流入“黑市”,在“越狱”后的苹果设备里体现价值。另外封闭的苹果系统不可能有完全开源的一天,这也意味着软件如果想移植到其他系统(比如 Android),会遇到非常大的麻烦。因此乔布斯带领下的苹果在未来不会一帆风顺,甚至可能遇到更多危机,尤其是否能让多数开发者都有钱赚的问题。回顾乔布斯的大起大落不难发现,他的失败是因为硬件,成功是因为软件,苹果会
34、继续更关注软件么?一定会,软件才是苹果的灵魂。智能手机大战还在继续,尤其是操作系统的大战,它不只是 Google 的 Android、微软的Windows Phone7、诺基亚的 Symbian3 之间的事,HP 的 WebOS 2.0、黑莓引入 QNX 的Blackberry OS 也会是其中的一份子,甚至还可能会有某家公司半路杀出。iOS 的底蕴是什么?我想就是从 NEXTSTEP 一直到 Mac OS X 积攒下来的技术。从 1985 年 NeXT 成立到2010 年 iPhone4 流畅地跑着 iOS,25 多年的坎坷让今天的乔布斯对 iOS 有着不同寻常的感情,那也是他对技术的热爱。
35、可能对于乔布斯来说,苹果的软件好比是他一手养大的孩子,是他存在的延续和证明。Windows Phone历久弥坚的重生虽然故事早在 1996 年就已展开,但 2008 年 12 月,是新的开始。2008 年 12 月,微软手机项目的所有工作全部终止。对于微软手机研发部门的员工而言,“CtrlAltDelete”的组合键被按下,这是一出彻底的重启。一份全新的计划,立在过去或辉煌、或疲累的躯壳之上,所有的工作,重新开始。1.过去早在 1996 年,微软就开始了移动设备操作系统的研发。1999 年掌上机市场还是 Palm 所开辟的天下,而这一年 Windows CE 1.0 版的正式发布,对 Palm 系统发出了有力的挑战。之后微软该产品的基础上增加了更多功能,并推出了名为 Pocket PC 的全新产品(通常简称“PPC”),不过当时微软还没有考虑要将该系统运用到手机上,人们买到的只是一款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