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七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提醒: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一、积累与运用(22 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2 分)A.瘫痪(hun)匿笑(n) 菡萏(hndn) 欹斜(x)B.拆散(chi)澄清(dng)骤然(zhu) 粼粼(ln)C.祷告(do) 并蒂(d) 脸颊(ji) 姊妹(z)D.霎时(ch) 凝之(nng)嫩芽(nn) 逮住(di)2下面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 分)A瞭亮 喉咙 烘托 花枝召展B抖擞 肌肤 地毯 淅淅历历C水藻 高邈 屋檐 呼朋引伴D化妆 萧瑟 骄媚 盛气凌人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2 分)A.哪怕是儿子的任何一点点
2、进步,爸爸和妈妈都看在眼里,都让他们喜出望外。 B.沿十里路来到秋浦河段,只见水波粼粼,岸上麦穗泛起层层麦浪。 C.母亲节那天,张涵在网上发了微博,絮絮叨叨地祝愿母亲及天下母亲节日快乐。 D. 班主任善于发挥每个同学的长处,大家各得其所,各尽所能地为班级做出自己的贡献。 4.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分)A筑路工人在铺设水泥路面的时候,隔五六米就要留条缝隙,叫“伸缩缝” ,为的是防止热胀冷缩不拱坏路面。 (删去“不”字)B.日方不顾中方的警告和反对,执意挑起钓鱼岛事件。 (把“警告和反对”改为“反对和警告” )C.她在报告中倡导孩子应少看电视,多读点书,只有能够安静地读书,将
3、来才能安静地看世界。 (应把“才能安静地看世界”中的“安静”改为“冷静” )D.我们只要不断 提高文明意识,从小事做起,才能真正养成文明的好习惯。 (删去 “我们” )5.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A.散步作者史铁生,代表作有务虚笔记 我与地坛等。B.秋天的怀念是史铁生对已故母亲的回忆,表现了史铁生对母亲深切的怀念,对母亲无尽的爱,以及史铁生对“子欲养而亲不在”的悔恨。C.金色花和荷叶 母亲都是借助一种具体的形象抒发对母亲的爱,作者分别是印度诗人泰戈尔和中国女诗人谢婉莹。D.咏雪一文通过神态描写和身份补叙,赞赏了谢朗的文学才华。6.班级准备开展以“我爱我家”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请
4、你参加,并完成下列任务。 (4 分) 【家的感悟】家是什么?家是难舍的亲情,家是温馨的港湾,家是心灵的避难所,家是 ;家又是一本难念的经,一场唱不完的戏何谓“家”?家是一个幸福的地方,那儿充满的是亲情的味道。家就是无论外头多冷,都能让你感到无比温暖的地方;家就是 的地方。请仿照文中的画线句,续写两个句子,谈谈你对“家”的感悟。 (2 分)【家的演说】来源:学科网 ZXXK“小演说家”高翔准备在活动中作“我爱我家”主题演讲。他为了撰写演讲稿,搜集到以下三则材料,但有一则不符合他演讲的主题要求,请你帮他找出来,并说明不符合要求的理由。 (2 分)材料一:每当周末的时候,院子里的人常看见我们一家在打
5、羽毛球,在夕阳西下的时候,小城的人们常看见我们在河堤边一起散步。还有什 么事情比我家这种天伦之乐更快乐、幸福的呢?材料二:家,是父母一起打拼创造的。人从呱呱坠地到长大成人到事业有成,每一步都离不开家的呵护、教诲、影响、扶持。每个人的成长都浸透着父母的心血。材料三:如果有人问我最喜欢的人是谁?那么我的爸爸是当之无愧的。因为和他在一起,快乐总是陪伴着我,所有的烦恼都会烟消云散。感悟:_7填空(8 分)(1)杨花落尽子规啼, 。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所寄 )(2) ,应傍战场开。 (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 故园 )(3) ,洪波涌起。 (曹操观沧海 )(4)潮平两岸阔,_。 (王湾次北固山下 )(
6、5)_,思君不见下渝州。 (李白峨眉山月歌 )(6)不知何处吹芦管,_。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7)水何澹澹,_。 (曹操观沧海 )(8)春天像健壮的青年,_,他领着我们上前去。(朱自清春)二、阅读与理解(43 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2 题。 (8 分)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 姓名_考号_班级_2则是无礼。 ”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8.解释下列加点词的
7、意思。 ( 4 分)(1)陈太丘与友期行( ) (2)去后乃至( )(3)相委而去( ) (4)尊君在不 ( )9.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2 分)(1)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2)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10.下列关于本文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分)A.文中陈元方与客人的对话层次分明,言简义丰, “无信” “无礼”为全篇核心。B.文中的元方是一个聪明、理智、明白事理,诚信守时,口齿伶俐,善于言辞的孩子。C.文中的友人是一个不守信用、不懂礼貌、但知错能改的人。D.这篇文章给予我们的启示是:诚信是做人之本,自我批评乃处世的基石。(二)阅读散步选段,完成 1
8、3-15 题。 (10 分)后来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 大。我想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说:“走大路。 ” 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 ”她的眼随小路望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 “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 ”母亲对我说。 这样,我们在阳光下
9、,向着那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11.“我”决定走大路, “委屈儿子”来照顾母亲的意愿,这表现了“我”怎样的品质?(3 分)12.文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哪种描写方法?结合上下文简要分析其作用。 (4 分)13.结合语境,谈谈你对下面这句话的理解。 (3 分)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三)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 16-19 题
10、。 (12 分)母亲的“戒指”来源:学科网黄健母亲一辈子都没戴过首饰。六十大寿那天,我给她买了一枚金戒指。当我把戒指给母亲戴上的时候才发现,在母亲的手指上,依然还戴着那枚磨得发亮的顶针。在岁月的打磨下,母亲的手越来越粗糙,唯有手指上那枚顶针依旧锃亮。看着这枚泛着光泽的顶针,我又想起了一些往事。从我记事起,母亲的手上就一直戴着这枚顶针,据说那是姥姥送给母亲的陪嫁品。那枚顶针是黄铜做的,环固有两枚戒指那么宽,里圈刻有细小的梅花图案,外圈布满密密匝匝的小窝点。顶针是用来做针线活的必备工具。在我们村,母亲是做针线活的好手,我小时候穿的衣服和鞋子,大多是母亲亲手做的。每当农闲的时候,母亲会把家里破得不能
11、再穿的旧衣服整理出来,小心地拆成一块块布片,再找一块苇席或者门板,把浆洗过的布块一层层地糊上,等晒干后揭下来,就成了做“千层底”的原材料。紧接着,母亲会从箱子里翻出一大叠各式各样的鞋样。按照这些大大小小的鞋样,她将大块的布料剪成同样大小的几块,几层摞起来。然后,再用崭新的白棉布上下盖面、嵌边,最后再用纳鞋线密密地缝上,一双结实的鞋垫就做好了。母亲白天要下地干活,就只能在晚上做鞋。每晚,在昏黄的灯光下、母亲戴着顶针,引着长长的纳鞋线端坐灯下的身影,成了我童年时代最熟悉的画面。纳鞋底的时候,母亲先用缝衣针在鞋底找准位置用力扎进去,再用顶针把缝衣针用力顶过鞋底,实在顶不动了,就用钳子往外拔。为了结实
12、,每穿过一针,母亲都要用手把纳鞋线拽住狠狠勒紧。一双鞋底纳下来,母亲的手指上全是道道伤痕。在异乡读书的几年,我经常会收到母亲寄来的衣物,或是厚厚的棉衣,或是几双布鞋。看着那细密均匀的针脚,我总会想起母亲那双粗糙的手和那枚顶针。再后来,我在城市里安了家,母亲每年还要为我们做几双鞋。只是,我们那时候就很少再穿着母亲做的鞋出门了。我曾劝母亲不要再这么辛苦了,母亲却总是说:“趁着眼睛还勉强能使,再抢给你们做几双鞋,说不定哪天就做不动了。 ”“你快来帮帮忙,把妈的顶针取下来。 ”妻子的喊话,打断了我的思绪。妻子 试图将顶针从母亲的手上摘下来,但因为长年累月的辛劳,手指关节已经变形,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没能
13、摘下来。母亲摆摆手,笑着对我们说:“傻孩子,还是把戒指放起来吧,庄稼人戴它干嘛呀?不能吃不能用,干活还要碍手。还是戴着顶针好,我还想再给你们多做几双鞋呢。 ”我猛然领悟到,顶针就是陪伴母亲一生的戒指。314.第段运用了哪种记叙顺序?联系全文,简要分析其作用。 (3 分)15.运用细节描写来刻画人物是本文的特点之一。请选择一例作简要分析。 (3 分)16.联系全文,说说文中的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 (3 分)17.第段在内容和结构上各有什么作用?(3 分)来源:Zxxk.Com(四)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 20-23 题。 (13 分)时光的印记 程刚高中那段时光,我住校读书。高一刚开学不久,父亲和
14、别人合伙做山货生意被骗,原本并不富裕的家庭负债累累。住校意味着食宿将成为一笔不小的开销,自从家里生意被骗后,好多时候我都为这笔开销而发愁。还好,学校允许农村来的孩子带米上学,早中晚烧开水的时候帮着蒸一盒饭,每天早中晚我把米洗好,送到锅炉房,等到开饭的时候再花 5 毛钱打一份素菜,一顿饭也就这样过了。有些时候为了省钱,干脆从家里拿些咸菜小伟与我同年级,但不在一个班。一次在文具店,他主动搭讪我,我们聊得很开心,也就此相识成为朋友,并渐渐成为挚友。小伟家虽然住在城里,但中午也在学校吃饭,而且经常蹭我的米饭,他说我的米饭是纯天然的,又是新米。他也不白吃我的饭,每天中午都会打一份好菜。说实在的,我家生活
15、虽然有些拮据,但农村从不缺米,每月多带些也用不了多少钱。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与小伟搭成了一种默契,我负责中午的饭,而他则负责中午的菜。我知道我们之间的经济支出是失衡的,可小伟三年来除了乐此不疲地说米饭香,其余什么都不说。高中毕业,我考上了军校,小伟考上了广州的一所大学。临开学前,他邀请我到他家玩了一次,他父母对我很热情,还给我买了一套新衣服,让我感激不尽。回到家里,我和父亲把这事说了,并把小伟这三年来与我一起吃饭的事告诉了父亲。父亲听后很感激,告诉我小伟是我一生的恩人,要一辈子记住。第二天,父亲亲自从粮仓里装了两袋新米,要我带着他去一趟小伟家里表示感谢。我高兴地带着父亲去了,可刚到小伟家门口,父
16、亲停住了脚步,把米放在门口转身就走,我被父亲弄得莫名其妙晚上,父亲闷闷不乐地坐在院子里,把我叫到身边。我先开口问父亲今天怎么了?为什么不进小伟家的门。父亲顿了好长时间,对我说:“孩子,小伟的父亲我认识,我当初被骗,就是他介绍的一个商人。他当初冒然地给我介绍这个生意伙伴,也不考察,把我骗到了今天这个地步。打那以后,我再也不想见他。 ”父亲的话让我刹那间明白了一切。我说小伟当初怎么主动和我搭讪,后来,又和我一 起吃饭,肯定是他父亲安排的,为弥补自己的过失才这么做的。可他这样能弥补对我们家的伤害吗?我站起身跑进屋里,拿出小伟父亲给我买的衣服要烧掉,并大声地对父亲说:“我以后再也不想见到小伟。 ”父亲
17、腾地站起身,喝止了我,然后坐下来静静地对我说:“孩子,爸和你说起这个事是想告诉你,大人之间的事和你无关。今天我静静地想了一下,我发现我也有错。小伟的父亲比我强,知道弥补,可我呢,只知道恨。你要做的,就是感恩,小伟用三年的坚持帮他父亲改过,一直照顾你,这是最大的恩德”听了父亲的话,我没有言语,但内心却有着极大的矛盾。开学后不久,我接到了小伟的来信,他详细地说出了高中开学那天,他父亲送他上学,看到了我父亲送我上学,然后他的父亲告诉他找机会补偿希望我不要忌恨他的父亲,人都有错那 一天,我的脑海里一直翻腾着小伟信里的话语,凌晨起床,快速地给他回信,邀请他有时间过来玩。因为那一夜,我懂得了在这个美好的世
18、界里,心里不要总带着恨,要把更多的感激和感恩融进生活,这是活在这个世界上的真谛,也是处事的箴言,这是时光的印记,也是流淌在生命里的故事。 18.结合语境,品析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4 分)(1)小伟家虽然住在城里,但中午也在学校吃饭,而且经常蹭我的米饭。(2)父亲腾地站起身,喝止了我,然后坐下来静静地对我说。19.纵观全文,你看出小伟的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从中你悟出了什么?(3 分)20.试从文章的结构方面简要分析第段中“小伟来信”这一情节的作用。 (3 分)21.联系全文,根据下面的提示,展开合理想象,续写后面的情节。 (3 分)放寒假了,我刚回到家中,正在与父亲说着小伟给“我”的
19、来信时,忽然响起了敲门声,我打开门,只见小伟和他的父亲提着一大包礼品站在门外三、写作(50 分)22题目:我最喜欢的一堂_课要求:(1)首先把题目补充完整,从生活中选择材料,内容具体,情感真挚;(2)立意准确、鲜明; (3)不少于 500 字。4七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答题纸一、积累与运用(22 分)1 ( )2.( )3.( )4.( )5.( )6. 家是 _。家就是_ 的地方。感悟:_7.填空。 (8 分)(1)杨花落尽子规啼, 。(2) ,应傍战场开。(3) ,洪波涌起。(4)潮平两岸阔,_。(5)_,思君不见下渝州。(6)不知何处吹芦管,_。(7)水何澹澹,_。(8)春天像健壮的青年
20、,_,他领着我们上前去。8.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 4 分)(1)陈太丘与友期行( ) (2)去后乃至( )(3)相委而去( ) (4)尊君在不 ( )9.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2 分)(1)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2)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_10.下列关于本文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分)11.“我”决定走大路, “委屈儿子”来照顾母亲的意愿,这表现了“我”怎样的品质?(3 分)_12.文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哪种描写方法?结合上下文简要分析其作用。 (4 分)_13.结合语境,谈谈你对下面这句话的理解。 (3 分)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
21、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_14.第段运用了哪种记叙顺序?联系全文,简要分析其作用。 (3 分)15.运用细节描写来刻画人物是本文的特点之一。请选择一例作简要分析。 (3 分)16.联系全文,说说文中的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 (3 分)_17.第段在内容和结构上各有什么作用?(3 分)_18.结合语境,品析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4 分)(1)小伟家虽然住在城里,但中午也在学校吃饭,而且经常蹭我的米饭。_(2)父亲腾地站起身,喝止了我,然后坐下来静静地对我说。_19.纵观全文,你看出小伟的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从中你悟出了什么?(3 分)_ 20.试从文章的结构方面简要分析第段中“小伟来信”这一情节的作用。 (3 分)_21.联系全文,根据下面的提示,展开合理想象,续写后面的情节。 (3 分)放寒假了,我刚回到家中,正在与父亲说着小伟给“我”的来信时,忽然响起了敲门声,我打开门,只见小伟和他的父亲提着一大包礼品站在门外 _22题目:我最喜欢的一堂_课要求:(1)首先把题目补充完整,从生活中选择材料,内容具体,情感真挚;(2)立意准确、鲜明; (3)不少于 500 字。5500 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