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15 年四川省资阳市中考真题历史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2 小题,共 24 分。每小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正在收看汉字听写大赛的肖强妈妈问肖强:“隶书、金文、小篆、甲骨文四种字体最先和最后出现的是哪两种?”其正确的回答应是( ) A.甲骨文、隶书 B.甲骨文、金文 C.金文、篆书 D.金文、隶书 解析:本题主要考査汉字演变的顺序。汉字演变的顺序为甲骨文(商朝)、金文(商周)、大篆(西周)、 小篆(秦朝)、隶书(秦朝)、楷书(汉朝)、草书(魏晋)、行书(魏晋)。因此本题四种汉字字体中,最先出现的是甲骨文,最后出现的是隶书。故答案选 A。 答案: A 2.有关中国古代文化的下列叙
2、述,不正确的是( ) A.墨子主张的“兼爱”“非攻”体现了追求社会和谐的愿望 B.佛教在西汉初年沿丝绸之路传入中国 C.东汉时期张陵等人在民间创立道教 D.通史巨著资治通鉴叙述了从战国到五代的历史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 古代文化。四个选项中, B 选项明显错误,佛教是西汉末年沿丝绸之路传入中国的,不是西汉初年传入。本题是否定型选择题,解答时要注意,是选不正确的,不是正确的。故答案选 B。 答案: B 3.司马迁在史记中写到,“余读离骚、天问悲其志。适长沙,过屈原所自沉渊,未尝不垂涕,想见其为人”。作者的意思是( ) A.屈原应该投身于文学创作 B.楚辞体作品缺乏志向和追求 C.为屈原遗作 中
3、爱国志向所感叹 D.认为屈原的遭遇和结局不值得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阅读分析能力。材料中“过屈原所自沉渊,未尝不垂涕,想见其为人”这句话说明了司马迁在读屈原的诗作之后,被屈原的爱国志向所感叹。故答案选 C。 答案: C 4.“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此诗赞颂的下图人物的功绩是( ) A.抗击“洋枪队” B.收复除伊犁外的新疆 C.设立新疆行省 D.在廊坊抗击八国联军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阅读分析能力和识图能力。图片中的人物是左宗棠,题文中的诗赞颂了他收复新疆、开发新疆的丰功伟绩。故答案选 B。 答案: B 5.下列情况不可能出现在 1905 年的是( )
4、A.香港岛为英国管辖 B.外国商人在重庆、苏州开设工厂 C.外国军队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 D.北京东交民巷有中国人居住 解析:本题主要考査知识迁移能力。结合所学知识, 我们可知,香港岛早在 1842 年就已经割让给英国,截至 1905 年,中国政府并未收回香港主权,当然还是英国管辖;外国商人在重庆、苏州开设工厂有 可能,因为早在 1895 年,依据中日马关条约,中国开放重庆、苏州、沙市等地为通商口岸,并允许日本在各通商口岸开设工厂,依据利益均沾原则,其他列强同样享有该权益;外国军队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有可能,因为早在 1901 年,辛丑条约规定“清政府拆毁大沾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
5、驻扎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北京东交民巷有中国居住不可能,因为 1901 年辛丑条约就已经规定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了。故答案选 D。 答案: D 6.陈凯将以下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整理,其正 确的顺序应是( ) 五 四运动 辛亥革命 西藏和平解放 红军长征 重庆谈判 A. B. C. 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近现代史上一些重大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几个重大历史事件中,五四运动发生于 1919 年,辛亥革命发生于 1911 年,西藏和平解放发生于 1951 年,红军长征发生于 1934 年,重庆谈判发生于 1945 年。故答案选 B。 答案: B 7
6、.1985 年起,我国开始以国有企业改革为重点的城市改革, 1992 年后国有企业改革加快了步伐,大中企业向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迈进。促使其改革步伐加快的主要因素是( ) A.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B.公司制、股份制的推行 C.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确立以公有制为主的多种所有制经济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史实。 1992 年后国有企业改革加快了步伐,大中企业向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迈进。促使其改革步伐加快的主要因素是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故答案选 C。 答案: C 8.十八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要发挥人民主人翁精神,坚持依法治国这
7、个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更好保障人民权益,更好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反映了我国民主政治的根本目的是( ) A.保障人民民主权利 B.保障人民政治权利 C.保障人民参政议政权利 D.维护人民根本利益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阅读分析能力。十八大报告提出了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其实就是保障人民参政议政,因此,它反映了我国民主政治的根本目的是保障人民参政议政。故答案选 C。 答案: D 9.从下图中可以得到的正确历史信息是( ) 航线是哥伦布开辟的 航线证明了地圆学说的正确性 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 新航路开辟后太平洋沿岸工商业经济迅速繁荣 A. B. C. 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新航路开辟的
8、史实。图中航线是迪亚士的航线;航线是达伽马通往印度的航线;航线是麦哲伦环球航行的航线,它证明了地圆学说;航线是哥伦布开辟的通往美洲的航线;新航路开辟以后,从欧洲到亚洲、美洲和非洲等的交通往来日益密切,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因此新航路开辟并没有促进太平洋沿岸工商业经济的发展。故答案选 B。 答案: B 10.托洛斯基( 1842 年 1889 年)出生于俄国农奴家庭,他的经历中可能出现的是( ) A.在法律上成 为“自由人” B.无偿得到一块份地 C.参加十月革命 D.参加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知识迁移能力。题文给出俄国
9、农奴出身的托洛斯基生活的时间是 1842 年 -1889 年,在此期间,俄国于 1861 进行农奴制改革,规定农奴在法律上成为“自由人”,农奴在获得解放的同时,可以得到一块份地,但他们必须出钱赎买这块份地,并非无偿得到份地,十月革命发生于 1917 年,斯大林格勒战役发生于 1942 年,因此托洛斯基不可能参加这两次活动。故答案选 A。 答案: A 11.有人将法德关系作如下比喻: 以前两国都在同一条马路上开车,各有各的“交通规则”,结果一再撞车。现在仍在同一条马路上开车,大家都遵守相同的“民主”规则,不再撞车了。这里相同的“民主”规则的含义是指( ) A. 民主政治的不断发展 B.民主权利的
10、逐步扩大 C.法德关系的和解 D.欧洲的经济一体化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阅读理解能力。题文中那人的话中法德两国原来各有各的“交通规则”,结果一再撞车比喻法德两国原来为了争夺欧洲大陆的霸权,一直发生冲突。后来,它们都遵守相同的“民主”规则,不再撞车了,主要是因为欧洲 实现了经济一体化,法德两国同属欧盟成员国,命运已经捆绑在一起。因此,这里相同的“民主”规则的含义是指欧洲的经济一体化。故答案选 D。 答案: D 12.下列历史事件有直接联系的是( ) 权利法案 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 珍珠港事件 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建立 古巴导弹危机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 经济全球化 世界贸易组织成立 A. B. C. D
11、. 解析:四组关系中,权利法案的颁布使英国君主立宪制確立, 珍珠港事件导致美国对日宣战,在美、英、苏、中的发起下,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建立,古巴导弹危机发生于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之后,二者没有直接联系,为顺应经济全球化趋势,世界贸易组织成立。 故答案选 C。 答案: C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 3 小题,共 36 分) 13.中日是当今世界两个大国,近代日本给中国带来深重灾难,回顾两国关系的历史具有重要现实意义。阅读材料,完成问题。 (13 分 ) 材料一: 奋勇冲向敌舰的致远舰 (1)材料一反映了近代日本发动的一次大规模侵华战争,这次 战争后,中日签订了什么条约?给中国造成了怎样 的危害? ( 2
12、 分) (2)根据资阳市 2015 年开展深化课改实验的要求,历史教师唐老师要求学生完成下列导学案的部分内容,如果你是唐老师学生,请将此导学案填充完整。( 3 分) 九一八事变 背景: 1929 年资本主义世界发生了经济危机;国民党发动内战,给日本帝国主义以可趁之机 。 过程 :时间 _年 借口: _事件 结果:占领沈阳后,日军陆续侵占 _。 影响: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开始了。 材料二 中国抗日战争时期的两幅图 片 彭德怀在百团大战前线指挥作战 中国军队守卫台儿庄(李宗仁 指挥) (3)根据材料二概括抗日战争的特点。( 2 分) 材料三 太平洋战争期间日军兵力分布 表 战争爆发时 1942 年
13、日本投降时 中国 战场 太平洋 战场 东南亚 中国 战场 太平洋、 印度洋战场 中国战场 (不含东北) 东南亚、 太平洋战场 35个师团 10 个师团 7 个师团 37 个师团 15 个师团 111 万余人 不到 11 万人 材料四 抗日战争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第一 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中华民族为此付出了死伤三千五百万人、直接经济损失一千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五千亿美元的巨大代价。 (4)根据材料三、四,指出中国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 4 分)抗日战争的胜利对中国的历史进程有何重要影响?( 2 分) 解析: (1)本题主要考査日本发动的第一次大规模侵华战争之
14、后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及其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危害。日本发动的第一次大规模侵华战争是甲午中日战争,这次战争之后,日本强迫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马关条约使中国丧失了更多的主权,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 (2)本题主要考査九一八事变的相关史实。 1931 年 9 月 18 日,日本侵略者有预谋地制造了柳条湖事件, 却反诬中国军队破坏铁路,并以此为借口,进攻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炮轰沈阳城,九一八事变爆发,结果,只有四个多月,东北三省全部沦于敌手。 (3)本题主要考査阅读分析能力。左图反映的史实是彭德怀指挥八路军发起百团大战,右图反映了国民党军队在台儿庄抵抗日军。它们反映了抗日战争的特点是国共合作抗战
15、;正面与敌后两个战场配合抗战。(答出一点即可 (4)本题主要考査阅读分析能力。材料三的数据表明,在整个二战期间,日本 把大部分兵力投放在中国,也就是说中国的抗日战争牵制了大部分日军。材料四阐述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性质和贡献。这两则材料说明了中国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是:中国抗日战场是抗击日本法西斯的主战场,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民族付出了重大牺牲,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 中国抗日战争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是:抗战的胜利洗刷了中国近代以来的民族耻辱,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 答案: (1) 马关条约;( 1 分)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
16、化程度。( 1 分) (2)1931 年、柳条湖、东北三省。( 3 分) (3)特点:国共合作抗战;正面与敌后两个战场配合抗战。(答出一点即可)( 2 分) (4)地位:中国抗日战场是抗击日本法西斯的主战场,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2 分)中华民族付出了重大牺牲,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 2 分) 影响:抗战的胜利,洗刷了中国近代以来的民族耻辱,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 2 分) 14. 美国是当今世界具有巨大影响力的国家,从不同角度通过不同途径感知美国历史,借鉴美国崛起的经验,可以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献 计献策。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
17、题。( 13 分) 【影视学史 】影视纪录片能生动地再现特定的历史。大国崛起在讲述“美洲大陆北部,有一个飘扬着星条旗的国家,这个国家出现,虽然只有 230 年的历史,但却演绎了大国兴起的罕 见奇迹”时出现了下 图所示的精彩镜头 。 (1)请写出宣告“这个国家” 诞生的文件名称和“这个国家”诞生的历史意义。( 4 分) 【名言析史】名言能增强思想教育的感染力。 “一幢裂开的房子是站立不住的。我相信这个政府不能永远维持半奴隶和半自由的状态 。我不期望联邦解散,我不期望房子崩塌,但我的确希望它停止分裂。” l858 年 6 月林肯 (2)造成“房子裂开”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房子裂开”问题是用什么方式
18、解决的?( 2 分) 【图表证史】图表数据是历史现象的有力佐证。下图为二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状况图。 (3)在以上图表中找出美国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时段,( 2 分)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其相同原因。( 3 分) 【以史 为鉴】 (4)借鉴美国崛起的经验,请 你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出合理建议。( 2 分) 解析: (1)本题主要考查美国诞生的史实。宣告美国诞生的文件是 独立宣言,它发表于 1776 年 7 月 4 日,因此,7 月 4 日又被定为美国独立日。美国诞生的历史意义有:国内意义是结束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实现了国家的独立,确立了资产阶级政治体制,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国际意义是推动欧洲和拉
19、丁美洲的革命,受美国独立的影响,法国爆发了大革命,拉丁美洲掀起民族独立运动。 (2)本题主要考查分析问题的能力。材料中的“房子裂开”指的是美国南北分裂,其根本原因是奴隶制度阻碍资本主义发展(或两种制度的矛盾);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南方发动叛乱,挑起战争,最后北方资产阶级在林肯的领导下,取得了战 争的胜利。 (3)本题主要考查阅读分析材料的能力。从图示中对美国各个阶段经济发表概况的描述看,美国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段有: 20 世纪 50 年代 70 年代初(或 20 世纪五六十年代)、 20 世纪 90 年代,其他时段不是经济发展倒退就是迟滞;其相 同原因有:稳定的社会环境;制定适时的经济政策;重视科
20、技;积极拓展世界市场。 (4)本题主要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本题,一定会从本题所提供的材料来分析,本题对美国经济发展的介绍,反映美国经济发展的经验主要有:维护民族独立和国家统一,不断地进行改革创新,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因此,我们可以提 出如下建议:坚定维护民族独立和国家统一; 不断进行改革创新;大力发展科学技术等。(任意两条即可。 2 分) 答案: (1)独立宣言,( 1 分)意义:国内:结束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实现了国家的独立,确立了资产阶级政治体制,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2 分)国际:推动欧洲和拉丁美洲的革命。( 1 分) (2)奴隶制度阻碍资本主义发展(或两种制度的矛盾);战争( 2 分
21、) (3)时段: 20 世纪 50 年代 70 年代初(或 20 世纪五六十年代) 、 20 世纪 90 年代;( 2 分) 相 同原因:稳定的社会环境;制定适时的经济政策;重视科技; 积极拓展世界市场;(答出三点即可, 3 分) (4)建议:坚定维护民族独立和国家统一; 不断进行改革创新;大力发展科学技术等。(任意两条即可。 2分) 15.二战后,亚非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对世界历史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但局部地区仍动荡不安,民族振兴与发展困难重重。阅读材料,完成问题。( 10 分) (1)梳理历史知识、辨别历史正误是提高历史学习效率的基本方法之一。下面是一位同学对二战后亚非民族解放运动空前高
22、涨的知识梳理,请你为其诊断错误并加以改正。( 2 分) 1947 年英国被迫同意印度独立,实行印巴分治,纳赛尔出任印度总理,翻开印度历史新篇章; 1960 年非洲出现 17 个独立国家,这一年被称为“非洲独立年”; 1990 年埃及的独立标志着帝国主义在非洲殖民体系的崩溃。 (2)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概括二战后亚非民族解放运动的相同点。( 5 分) (3)读下图,图片所示巴以和解为何没能最终实现?( 3 分 ) 1993 年巴勒斯坦和以色列达成和解 解析: (1)本题主要考査战后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的概况。第一句话错误,因为印度独立后,是尼赫鲁出任总理的,而纳塞尔是埃及独立的领导人。 第三句话也错
23、,因为 1990 年独立的是纳米比亚,而埃及早 在 1952 年就已经独立了。 (2)本题主要考査比较分析能力。二战后,亚非民族独立具有如下相同点: 首先,从背景看,都是发生在二战削弱帝国主义力量、二战后丑非民族意识的觉醒、国际社会主义力量的支持和对帝国主义势力的牵制的背景下。 其次,从方式看,独立斗争形式多样,民众积极参与。 最后,从作用看,它们都扫除了发展障碍,促进了本国的发展;瓦解了帝国主义殖民体系,冲击了国际经济旧秩序和两极格局,促进了世界多极化。(国内、国际各 1 分, 2 分) (3)本题主要考査分 析问题的能力。图片反映了巴以和解,但巴以两国并没能最终实现和解,因为由于种种原因,
24、中东和平进程不断笼罩看阴影,出现曲折和反复,直到 21 世纪初,巴以冲突仍时有升级和加剧, 是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其原因主要有:大国的控制与干涉;民族、宗教冲突不断;巴以内部纷争,政局动荡。 答案: (1)改错:纳赛尔改为尼赫鲁、埃及改为纳米比亚( 2 分) (2)相同点: 背景:二战削弱帝国主义力量;二战后亚非民族意识的觉醒;国际社会主义力量的支持和对帝国主义势力的牵制。(任 答 2 点即可, 2 分) 方式:独立斗争形式多样,民众积极参与 。( 1 分) 作用:扫除了发展障碍,促进了本国的发展;瓦解了帝国主义殖民体系,冲击了国际经济旧秩序和两极格局,促进了世界多极化。(国内、国际各 1 分, 2 分) (3)没能最终实现和解; 大国的控制与干涉;民族、宗教冲突不断;巴以内部纷争,政局动荡。( 3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