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2014 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义: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演变 一、考纲与课标考纲:(1)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2)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3)宋明理学 (4)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 课标:(1)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2)知道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3)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4)列举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了解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二、复习方法1、本专题要求考生明确一条主线和五个发展阶段,一条主线是指儒家思想从产生到发展的演变过程。五个发展阶段分别是春秋时
2、期、战国时期、汉朝、宋明、明清之际儒家思想发展。2、本专题要把握“中国传统文化”这一主题,它的主流思想是儒家思想。传统文化一方面具有强烈的历史性和遗传性,另一方面又具有鲜活的现实性和变异性,为我们当代社会开创新文化提供历史的根据和现实的基础。所以,考生要多分析传统文化对我国当前构建和谐社会的影响,对世界 21世纪新文化的构建的影响,例如,孔子文化年等活动。三、知识要点一、儒家思想(一)春秋:形成(孔子)1、政治思想:提出“仁”与“礼”的学说;主张在人人道德自觉的基础上,建立一个礼乐文明的社会(德治);注重政治与人事,对鬼神敬而远之。2、教育思想:开创了中国古代私人讲学之风;把自己的思想主张贯穿
3、到教育活动中;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六艺)。3、历史地位:儒家学派创始人,教育家,文化传播者。他撰写的鲁国史书春秋与其他五部书诗书礼乐易并称“六经”,成为儒学的基本文献,而他死后,言论被编为论语,对后世的影响也很大。(二)战国:发展(孟子荀子)1、孟子(1)思想内容:孟子继承了孔子学说,并对其“德治”思想进行发挥,提倡“仁政”学说,并提出“民贵君轻”思想。(2)影响:对儒家思想发展有重要贡献。2、荀子(1)主要思想:强调“天行有常”,但人道有为,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还对“礼”进行深入的讨论。(2)地位:广泛吸收了各家思想精华,丰富了早期儒学内容,成为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三)秦:低潮
4、(焚书坑儒)1、背景:秦朝专制主义政治体制建立,文化也成为政治权力的附庸,文化氛围由生动活跃转而死气沉沉,在这样的情况下,有儒生引用儒学经典批评时政,引起统治者不满。目的:为了维护专制统治,遏止思想文化的泛滥。- 2 -2、评价:虽有维护专制统治,巩固统一的目的;但更是对先秦思想文化成就的粗暴否定,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场浩劫,被称为“灭学之祸”;成为二千年来文化专制政策的开端。(四)西汉:正统1、罢黜百家,独尊儒术(1)原因:政治上“大一统”得到巩固,高度集权的专制政权大体定型;董仲舒改造儒学,使之更符合统治者的要求(核心:君权神授,天人感应);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完成文化体制和政策的转变。
5、(2)内容目的 主张加强中央集权 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加强君权 宣扬“君权神授” ,提出“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学说维护统治秩序提出了“君为臣纲” “父为子纲” “夫为妻纲”和仁、义、礼、智、信五种为人处世的道德标准,即后世归纳的“三纲五常”(3) 评价:积极:儒学地位上升,成为正统思想,汉王朝加强了对思想文化和教育的重视,对民族历史文化进步有积极意义。消极:结束了各派思想平等竞争局面,遏制了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2、教育体系建立(1)中央:太学(国家培养政治管理人才的官立学校)意义:儒学教育官方化和制度化的标志;带动民间积极向学的风气,对文化传播起了重要作用;大官
6、僚大富豪子嗣垄断官位的情形得到改变,少数出身社会中下层的人也得到了入仕的机会;东汉太学生有较强的参政意识,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迫使黑暗的政治势力有所收敛(太学清议)。(2)地方:郡国学校(五)宋明:理学阶段1、宋明理学兴起的背景:三教合一南北朝时期佛教、道教迅速传播,儒学出现危机三教相互吸纳渗透,唐宋调和之风兴盛为了重兴儒学,唐宋学者不断思考和探索宋朝重文轻武,文人地位高2、程朱理学1. 含义:以“理”或“天理”为核心的儒家观念系统2. 代表人物:“二程” 、朱熹3. 主要思想:世界观:“理”是世界的本原方法论:通过“格物致知”把握“理”人性论:“存天理,灭人欲”4. 发展:朱熹编著四书章句集注元
7、朝将四书章句集注作为科举考试的内容明初确定了程朱理学在思想界的统治地位3、陆王心学1. 陆九渊心学:世界观:心是天地万物的渊源方法论:“发明本心”以求理2. 阳明心学:世界观:良知即天理方法论:克服私欲、回复良知 “致良知”4、宋明理学的影响1、消极:用三纲五常维系封建专制制度,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 3 -2、积极:塑造中华民族性格特征:重视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道德;讲求以理统情、自我节制、发奋立志;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凸显人性的庄严。5、宋明理学的主张有哪些可取和不可取的地方?可取的一面:宋明理学具有和谐意识,强调人与自然、与家庭、与国家的和谐的意识。宋明理学具有忧患意识
8、,鼓舞历代仁人志士胸怀天下,奋发进取,为理想不懈追求。宋明理学崇尚道德,重义轻利,强调自我约束,可以促进文明的进步。宋明理学强调身体力行,强调自主自强的精神,对中国文化起了推动和促进作用。不可取的一面:尊卑等级观念;重男轻女的观念;轻视自然科学的观念;轻视个体自由的观念;重礼轻法的观念等。(六)明清之际:质疑、批判中发展(反传统的思想家)1、李贽:反正统意识(1)原因:祖父两辈都是伊斯兰教徒,自幼受传统思想的束缚较少;生活在明朝中后期理学占思想统治地位的时代,社会黑暗,官场腐败。(2)思想:第一,针对正统理学家“存天理,去人欲”的命题,提出“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的主张,对正统思想发出大胆挑
9、战;第二,不能以“圣人”之言作为判别是非的标准,儒家经典也不是“万世之至论”;第三,提出“绝假纯真”的“童心说”,反对礼教的虚伪与官场的欺诈。第四,在诗文写作的风格方面,主张“真心”,反对当时盛行的摹古文风。(3)评价:李贽将矛头直指封建礼教和整个正统思想,其思想具有鲜明的封建叛逆色彩和战斗精神,成为近代进步思想的先声。2、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反对封建专制思想)(1)共同点:一是他们都属于反传统的,都以反对封建专制和封建道统而闻名。二是他们都曾亲自参加激烈的抗清斗争,而且誓不降清,不在清朝做官。三是他们思想进步,有开明的资本主义经济主张,在思想总体上属于唯物主义思想家。
10、四是他们都致力于经世致用思潮的推动。(2)各自特色:黄宗羲:“天下为主,君为客”浙东学派的创立者。主张:敢于批判封建君主专制,提出君臣平等的思想;提出限制君权的主张,学校成为决策是非的最高机构,甚至比君主的权威还要大;反对传统的重农抑商思想,认为工商皆本。为中国近代反专制主义的思想家们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顾炎武:启蒙精神开清代考据学先河。主张:将批判的锋芒指向“私天下”的君主专制;主张“众治”:“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具有试图改革弊政、拨乱反正的强烈愿望;注重实学,著作中囊括了各种关系国计民生的实用学问。王夫之:“孤秦陋宋”批判清初的一位思想巨人,他的哲学思辩代
11、表着中国古代哲学发展的顶峰。主张:政治思想主旨是“循天下之公”,猛烈抨击“孤秦”、“陋宋”,深刻揭露了秦始皇及历代帝王之私;从三个方面批判了秦朝以来的暴政。他的政治思想和历史观具有浓厚的哲学基础。在发挥古代唯物论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尊重物质运动规律的自然史观和社会史观,强调“天地之化日新”。- 4 -(3)评价:一方面,这些大胆言论,不仅在当时起到了振聋发聩的作用,对后世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另一方面,这些批判,没有上升到制度批判的层次。在他思想深处,仍寄希望于贤明君主。所提出的为君之道与治国之道,仍然没有跳出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二、其他主要学派学派 代表 主要内容 影响老子 “道”
12、是世界根本;追求无为和逍遥;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小国寡民”。庄子 宣扬天道与自然无为;认为做到“齐物”就可以达到“逍遥”境界。道家韩非子法家思想集大成者,将法家理论系统化;主张加强君主集权、厉行赏罚、奖励耕战;“事异则备变”。老庄崇尚自然,主张超越功利去追求精神自由的倾向,对中国古代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墨家 墨子“兼相爱、交相利”;非攻、尚贤、尚同、非乐、非命、节葬、节用;在认识论和逻辑学有贡献。汉代以后,逐渐湮没失传。三、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原因及重要意义1、原因:(1)经济上:各国变法,废除旧制(井田),经济迅速发展,生产力极大提高,为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提供了物质前提。(2)政治
13、上:各国之间:战乱需要人才 为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提供各国国内:社会矛盾复杂,各阶级均想发表本阶级观点 政治保证。(3)思想上:私学盛行,造就大批的思想家,为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提供了思想基础。2、意义:(1)百家争鸣极大地推动学术发展和社会进步,使春秋战国时期的学术空前活跃,成为中国文化发展的一个高峰。(2)当时许多杰出的人物(思想家)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大规模的总结和升华,为此后中国文化的发展繁荣奠定基础。四、知识深化一、儒学的创立及发展历程:1、创立:春秋时期,孔子提出“仁”的学说,主张“为政以德” ,将奴隶制度的道德标准、行为规范发展为“礼” ,强调等级尊卑,致力于秩序重建2、继承:战国时期
14、,孟子、荀子。孟子发展“仁政”学说,提出“民贵君轻”思想,提出“先义后利”的观点;荀子:礼法并施,王霸兼用,治国以礼教为主。3、重创:秦朝, “焚书坑儒” ,儒家思想遭重创4、主导:西汉,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5、冲击:魏晋南北朝时期,三教并立,儒学受到来自于佛教、道教的冲击。6、融合:唐宋时期,三教开始走向融合7、理学:宋明时期,儒学在迎接佛教和道教的挑战中逐渐吸纳其思想,形成以“理”和“天理”为核心的新儒学。8、批判继承:明清时期,批判继承传统儒学,构筑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思想体系。二、中国明清启蒙思想和法国启蒙思想的异同同:都对封建君主专制进行深刻批判,都反封建异:1中国尚未突破封
15、建思想的束缚;法国彻底批判封建思想和封建神学;2中国没提出资本主义性质的新政权方案;法国提出三权分立等资产阶级国家蓝图;- 5 -3前者对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和革命产生影响有限;后者为即将到来的法国大革命做了充分的思想动员五、巩固提高1、选择题1.(2013广州模拟)春秋战国时诸子百家各自提出挽救时弊的主张:墨子主张国家应节俭;孟子强调划定土地疆界;商鞅主张开辟阡陌。对于以上三位学者的主张,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三者立论相同,但不是以精耕细作的小农经济作考虑B.三者立论不同,但同样是以精耕细作的小农经济作考虑C.三者立论相同,都是基于维护农民利益的立场D.三者立论不同,但都站在维护统治
16、者利益的立场2.战国时期有一个流派主张“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于智谋,当今争于气力” “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这个流派应是( )A.墨家 B.道家 C.法家 D.兵家3.有人说“儒家及老庄皆有政治思想虽不相同,然皆从人民之观点,以论政治唯法家从一夫出发,基本上冲着平民而来” 。这主要是因为当时法家( )A.主张加强君主集权,实行严刑峻法B.宣传天道与自然无为C.要求以“礼”约束百姓D.实行控制思想的“焚书坑儒”4.(2013中山期末)汉代儒学是对先秦儒学的继承和发展,与先秦儒学有很大的不同。其中“发展”体现为( )具有浓郁的人文主义精神由“民本”发展为“君本”由批判暴政发展为承认现存统治秩序以
17、维护当政者的统治为出发点A. B. C. D.5.(2013洛阳一模)汉书董仲舒传中有“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 “以教化为大务”“正法度之宜”等记载。由此可知,董仲舒的思想( )A.强调“春秋大一统” B.糅合了多家学派思想C.趋向“三教合一” D.背离了先秦传统儒学6.1241年正月,南宋皇帝下诏,规定朱熹与孔子在孔庙中一同受祭祀。这主要由于朱熹( )- 6 -A.奠定了儒家学说的思想基础 B.规范了社会人群的伦理道德C.确立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D.提出了格物致知的思想主张7.雍正所作朱批上谕,责备臣下,并不用法律上的话,总说:“你的天良何在?你自己问心可以无愧的么?”这说明雍
18、正帝要求臣下的一个重要标准是( )A.“存天理,灭人欲” B.“知行合一”C.“格物致知” D.“致良知”8.南宋朱熹与明代王阳明相比,两者思想共同之处是( )A.知行合一,都产生于心 B.人的善性或美德往往被欲望所蒙蔽C.心就是理,心外无物 D.只有探究万物,才能得到其中的“理”9.李贽藏书中说:“夫私者,人之心也。人必有私。而后其心乃见;若无私,则无心矣。 ”这一观点在当时的进步意义在于( )A.主张追求私利,倡导工商皆本 B.批判自私本性,提倡社会道德C.提倡个性解放,发展资本主义 D.强调尊重私欲,反对封建理学10.(2013肇庆期末)顾炎武在天下郡国利病书中指出:“封建之失,其专在下
19、;郡县之失,其专在上。 ”为解决“其专在上”的弊端,英国创新的一种政治体制是( )A.三权分立体制 B.民主共和体制C.内阁制 D.君主立宪制11.顾炎武决心做到:“凡文之不关乎六经之旨、当世之务者,一切不为。 ”由此可见他( )A.强调实地调查 B.反对君主专制C.维护儒家正统 D.主张经世致用12.(2013福建八市模拟)明清之际是一个“天崩地裂”的时代, “一些最敏锐的心灵”进行了一场痛定思痛的反思。下列哪项属于其反思后的主张( )A.“天人感应” B.“工、商皆民生之本”C.“存天理,灭人欲” D.“以法为本” “法不阿贵”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2小题,每小题 20分,共 40分)1
20、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仲舒复对曰:“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材料二 所谓天子者,执天下之大权者也。其执大权奈何?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而权乃归之于- 7 -天子。自公卿大夫,至于百里之宰,一命之官,莫不分天子之权以各治其事,而天子之权乃益尊。顾炎武日知录材料三 所谓君者,代众民任此公共保全安乐之事。为众民之所公举,即为公民之所公用。民者如店肆之东人,君者乃聘雇之司理人耳。民为
21、主而君为客,民为主而君为仆,故民贵而君贱易明也。众民所归,乃举为民主,如美、法之总统。康有为孟子微请回答:(1)据材料一、二,概括董仲舒的建议与顾炎武的观点。(6 分)(2)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董仲舒建议的结果及其对历史发展产生的重大影响,并指出顾炎武观点形成的经济根源。(8 分)(3)概述材料所述三个历史时期儒家思想内涵的演变。(6 分)14.中国古代的儒学思想是一种理论化的社会意识形态,对我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它随着历史的演进而发生变化,在历史发展的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的时代特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由于中国文明具有注重现世的性质,所以中国杰出的思想家都倾向于首先当注重
22、实际的政治家,对争取各国统治者接受他们的观点很感兴趣这种情形驱使孔子周游于诸朝廷之间,希望寻得一位统治者,能采纳他关于政治的见解但他对(当时)实际政治的影响实在微不足道的但是,它们最终还是流行开来。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 佛道的流行对中国传统的儒家学说构成了威胁,儒家奋起反击到了宋代,儒家思想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佛道的影响也就随着减弱。- 8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材料三 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凡天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岂天地之大,于兆人万姓之中,独私其一人一姓乎!其既得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曰:“此我产业之花息也。 ”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向使无君,人各得自私也,人各得自利也。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原君(1)如何理解材料一中“孔子对(当时)实际政治的影响实在微不足道但是,它们最终还是流行开来”这句话的含义?(6 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宋代儒学代表人物是如何“奋起反击”并推动儒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的。分析所带来的影响。(8 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儒家思想在明清时期发生怎样的变化。这些变化体现了当时怎样的时代特征?(6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