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的大国责任和地位摘要:自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 “中国责任论”成为了继“中国崩溃论” 、 “中国威胁论”之后的又一论断。在“棒杀”和“捧杀”之间,中国需要更理智地看待“责任” 。 “负责任”究竟是圈套还是具有普世价值的需求? 30 年来,中国经济快速增长,中国人为能够举办奥运会而激动不已。中国是否已经成长为一个世界强国。答案如果是肯定的,那又意味着什么?除了推动世界经济发展之外中国还能发挥什么作用?中国未来的发展前景如何? 关键词:责任 世界观 发展近年来,历来热衷于对中国进行丑化的西方主流媒体,现如今突然开始大肆吹捧中国。2007 年初,新加坡海峡时报刊登伦敦皇家国际问题研究所所
2、长维克托托马斯的文章中国可能将同美国一样成为超级大国 ,预言 2020 年世界将有中美两个超级大国。同年,美国时代周刊以中国:一个新王朝的开端为封面故事,指出 21 世纪将成为“中国世纪” ,而美国的相对力量则在下滑,其地位作用逐渐被中国所分解。另一方面,随着中国国家实力的不断增强,国际上呼吁中国担负责任的言论也开始层出不穷:2005 年,美国前副国务卿佐利克提出让中国充当美国的“利益攸关方(stake-holder) ”;2006 年底,欧盟发表新的对华政策文件,要求中国成为“更加负责任的大国”.谨慎地看待“中国责任论”我们需要谨慎地看待“中国责任论” 。一方面,在某些西方国家看来, “中国
3、责任论”出台的大背景是中国“不负责任” ,一些西方大国屡屡指责中国在达尔富尔、缅甸等问题上的“不负责任” ,谴责中国在非洲推行“新殖民主义” ,批评中国工业对气候和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等。此外,随着中国国力的不断增强,某些西方国家在所谓的“中国威胁论” 、 “中国崩溃论”失效之后,正希望用“中国责任论”来压垮中国。在这里, “责任”成为政治词汇,政治人物可以通过“责任”来压垮一个潜在的对手。可见,中外皆谈“中国责任” ,但对“责任”的内涵却存在着巨大的差距。但是,我们不能就此将其简单地认定为外界“捧杀”中国的圈套。目前,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下,世界各国纷纷期待中国能够担负起拯救金融危机的责任。密
4、歇根大学的肯尼思利伯索尔教授说:“在全球爆发危机并且需要改写规则的情况下,中国首次肩负了重要责任。 ”这样的正面评价对中国以及世界都是有积极意义的,我们常说身份是“自我实现的预言” ,当外界反复强调中国负责任时,久而久之在他们内心深处也会形成一种印象:中国与负责任是可以划等号的。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 “负责任国家”身份已经悄然地得到国民的认同。问卷结果显示,66.7%的人(60 人,位居第一位)把“发展中国家”作为当前中国国家身份的首要定位。然而,竟然有高达 32.2%的人(29 人,位居第二位)认为当前中国国家身份的首要定位是“负责任的全球性大国” ,见图 2。此外,当问及中国政府是否拥有
5、“全球责任”时,有 71 人选择了“拥有”这一选项,占到了总人数的 78.9%。这些数据传递出一个信息,即“负责任”的国家身份或者说“国家观”已经悄然地得到国民的认同。但是,我们必须要明确“负责任国家”与“负责任大国”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责任”在政治学中有其特定含义:责任是承担与角色相应的义务,责任是一种尽责的品质。由此,我们可以得出, “负责任国家”的基本要求是能够自觉遵守与其身份相称的义务。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这种中国式的哲学思维深刻地影响着中国外交。和谐世界理念的提出是中国从地区性大国向世界性强国转变过程中外交理念的重大调整,是中国由“负责任国家”向“负责任大国”转变
6、的重要体现,这与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所推崇的“民主和平论”等公共物品有本质的不同。当今世界仍不太平,国际冲突是国际社会面临的共同挑战, “和谐世界”理念的科学内涵,首先就是倡导推动建设一个持久和平的世界。为此,中国积极参与维和行动,不仅事关以联合国为核心的集体安全机制的未来,也关系着冲突、热点地区的走向和世界和平的实现与维护。综上所述,负责任的大国不仅首先是个负责任的国家,而且还要承担作为大国对世界的特殊“责任” ,即提供必要的公共物品。中国是负责任的国家,并将作为一个发展中的世界大国对国际和平与发展做出更多的贡献。中国国民的世界观对于中国这些年所取得的经济成功,不仅中国人感到自豪,国际社会
7、对当今的中国也是刮目相看。随之,中国人的民族自信心也在不断提升,对世界的看法也越来越成熟。在“当前中国人看待世界的主流观点是”这一选项中,75.6%(68 人)的受访者选择“中国与西方各有长短,能够自信理性看待西方的长处与不足” ,16.7%(15 人)的受访者选择“中国相对不足,仍然崇洋媚外” ,还有 5.5%(5 人)的受访者选择“中国长处更多,已能与西方抗衡” ,2.2%(2 人)的受访者选择“其他” 。从以上调查结果可以看出,认为中国人“自信理性”的人居多,说明当代大学生大多数能理性看待世界了。中国对世界的认知,从根本上讲是由两个因素决定的:一是中国社会的发展水平,特别是经济发展水平;
8、二是中国在世界体系中的地位。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增长,国力的不断增强,国际地位的提升,民众看世界的心态也会随之改变,到中国真正成为富裕国家后,持“崇洋媚外”心态的人就会越来越少。What Can We Do?在“您认为哪种观念会有助于中国的发展”这一问题的回答中,78.4%的受访者选择“虚心向各国学习,兼容并蓄,取众家之长” ;74.9%的受访者选择“树立信心,发挥特色优势,积极应对国际竞争” ;70.7%的受访者选择“理性对待外国的误解、坚定信念,走中国特色之路” ;68.2%的受访者选择“做世界的思想观念和精神的创造者,成为世界游戏规则和制度的一个制定者” ;56.4%的受访者选择“没必要在
9、乎国外的看法,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 ;53.8%的受访者选择“重视国际消极舆论,积极做出解释” 。调查结果显示,所有选项的得票结果都超过了半数,这说明受访者普遍认为要助长国运,需打“组合拳” 。也就是说,既要虚心向各国学习,兼收并蓄,又要发挥特色优势,积极应对国际竞争,还要理性对待外国的误解,积极消除各种消极言论,做世界的思想观念和精神的创造者。中国特色的政经发展的确使得自身在危机中免遭西方那样惨重的损失,在全球经济下滑的态势中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但如果头脑发热去当头的话,后果很严重。首先是自身的综合实力还不足以承担“领导世界”的重任,这绝非出于谦虚。从人均水平来看,中国仍然是发展中大
10、国,总理教给西方的那道简单算术题仍然不过时。其次是中国现阶段的发展战略不允许。作为人口大国,内向发展仍然是今后一段时期中国的主导战略。除了经济实力需要进一步提升,中国的发展模式中还有许多制度需要完善,结构需要调整,民生需要改善。金融危机提供给中国的应该是反思发展模式、重新明确发展方向的机会,而不是盲目当头、替人火中取栗的“机会” 。最后是中国的国际环境和外交原则不允许。 “。何况,在国际事务中维护国家主权、主张大小国家一律平等和追求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平的中国外交原则也会和这种“领导世界”的哲学发生排异。无论是责难还是吹捧,都是现代化中国成长道路上必然经历的风风雨雨,它们或许会为中华民族带来种种心
11、智上的烦恼,但无论烦恼如何,中国成长的脚步不可阻挡。为了助长国运,中国一方面应主动融入世界,在开放过程中,博采众家之长为我所用,加快自身的发展步伐,提高经济实力;另一方面中国应提倡树立以互信、互利、平等、协作为核心,以通过对话增进相互信任、通过合作促进共同安全为宗旨的新安全观,坚持双赢、多赢和利益共享的行为准则,从而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同和支持,扩大中国的影响力,提升国际地位。经验,特别是过去 30 年的发展经验告诉我们,中国面临的问题及可供选择的解决方法本质上都带有中国特性,需要运用中国的智慧来加以应对。这应当被视为中国国内实力的来源所在,中国也应向世人表明其在亚洲乃至整个世界行为的善意本性
12、。 构建人与环境的和谐关系中国政府已正确地认识到,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应是公共政策的主要目标之一。然而,为达到这种和谐境地,中国民众就应当减弱对个人财富的片面追求,毕竟个人财富还有其社会层面。不管是真实存在还是凭空想象,中西方生活方式间的差距会构成中国追求成功的积极因素之一。但是,中国毕竟与西方国家不同,鉴于中国脆弱的生态系统,其要想享受与北美或是西欧国家差不多的生活方式也是极不现实的。 中西之间“融洽相处”通过旅游、贸易、举办重大国际性活动、因特网以及其他各种通讯手段,中西方民众间的交流增加迅速。在交流当中,外界对中国的利益以及中国会以何种方式与外界保持联系等焦点问题的认识变得丰富起来,其中许
13、多观点还相互矛盾,而政府的观点也不可能为所有人所认同。因而,由于种种复杂情况的存在,在向外部世界表达中国的关切上,中国的外交政策部门面临更多的挑战和任务。 对于世界来说,中国所能够贡献的积极意义是成为一个新型大国,一个对世界负责任大国,一个有别于世界历史上各种帝国的大国。对世界负责任,而不是仅仅对自己的国家负责任,这在理论上是一个中国哲学视界,在实践上则是全新的可能性,即以“天下”作为关于政治或经济利益的优先分析单位,从天下去理解世界,也就是要以“世界”作为思考单位去分析问题,超越西方的民族或国家思维方式,就是要以世界责任为己任,创造世界新理念和世界制度。参考文献:1作者:赵丕/李效东.大国崛起与国家安全战略选择,军事科学 2008-09-01 2作者: 王加丰.强国之鉴:大国崛起专家之深度解读 .人民出版社.2007-4-13 美约瑟夫奈:美国霸权的困惑为什么美国不能独断专行 ,郑志国等译,世界知识出版社 2004 年版。4 美约瑟夫奈:软力量世界政坛成功之道 ,吴晓辉等译,东方出版社 2005 年版。5外媒:20 国领袖华盛顿“会诊”金融危机 ,新华网,2008 年 11 月 16 日,ht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