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22013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中国饮食文化试卷一、单项选择题:(在每个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每题 1 分)1.茶事活动中贯彻的精神就是( )。A 茶艺 B 茶道 C 茶经 D 茶话2.“食不厌精,脍不厌细”是( )的高度概括。A 孔子食道 B 孟子思想 C 本味主张 D 烹调工艺3.藏人饮茶,茶中调入( )谓之“奶茶”,否则称谓清茶。A 油酥 B 黄油 C 牛奶 D 羊奶4.一日三餐的饮食习惯大约在( )代渐渐为民间采用。A 周 B 汉 C 唐 D 宋5. 我国现存的最早的饮食疗疾专著千金食治的作者是( )。A. 忽思慧 B. 孙思邈 C. 李时珍 D.黄帝6. 佛教
2、茶道文化具有( )的特点。A.无为 B.乐感 C.雅志 D.苦寂7. 萨其玛是中国( )的传统食品。A.塔塔尔族 B.达斡尔族 C.蒙古族 D.满族8. “独在异乡为 异客,每逢佳 节倍思亲”描写的是( )节时的情景。A.清明 B.中秋 C.重阳 D.春节9.著名的“状元 红” 、“女儿红”酒是中国( )的最具代表性品种。A.葡萄酒 B.黄酒 C.白酒 D.啤酒10. 饮食疗疾和饮食养生思想是( )的主张。A.道教 B.基督教 C.佛教 D.伊斯兰教11.红茶属于( )茶。A.半发酵 B.发酵 C.不发酵 D.微发酵12. 下列不属于庶民大众食思想的是( )。A.“不干不 净 吃了没病” B.
3、“节俭持家”C.“备 荒防饥” D.“今日有酒今日醉”13.中国最古老的饮料酒是( )。A.葡萄酒 B.黄酒 C.白酒 D.啤酒14.下列不属于藏族极具地域和民族特色的食品是( ) 。A.糌粑 B.酥油茶 C.青稞酒 D.搅团15. 1900 年,俄国人首先在( )建立了中国第一家啤酒厂。A.青岛 B.天津 C.上海 D.哈尔滨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分别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 2分)1.在烹饪中善于吸收中、西烹饪技术精要而独树一帜的菜系有( )A 粤 B 港 C 闽 D 川 澳2.清代宫廷宴会烹饪技艺水平
4、不断提高,颇具规模的有( )。A 万寿宴 B 圣宴 C 朝宴 D 佳 宴 千叟宴3.造成人们之间形成不同饮食文化层次是由于( )。A 经济 B 政治 C 科技 D 年龄 文化4.白酒的制作工艺包括( )。A 糖化 B 发酵 C 压榨 D 蒸馏 配香5.中国传统年节的代表性食品分别是( )。A.馄饨 B.饺子 C.月饼 D.元宵 E.年糕6. 白酒的起源说有以下几种( )。A.商周说 B.战国说 C.东汉说 D.唐宋说 E.元代说7.宗教信仰食俗的特性包括( )。A.群体性 B.自觉性 C.忌讳性 D.神秘性 E.功利性8人们在饮食活动中应当遵循的社会规范与道德规范指的是( )A.饮食礼仪 B.
5、饮食风俗 C.饮食习惯 D.饮食传三、简答题1.试述中国主要传统年节的食俗。2.简述代代相传举国共饮的节日有哪些?3.简述中餐宴席中排列座次的方法。4.简述宴席中使用筷子的禁忌。5.简述西餐宴会中关于交谈的禁忌。6.请列举我国的几种名茶。7.列举我国的几种菜系。四、论述题1.论述关于饮食养生有关要求。2.谈谈你对中国饮食文化的看法。五、案例分析:1.案例:北京方庄地区吃饭能点半份菜 今后,在方庄地区所有餐馆就餐,都可以只点半份菜。5 月 12 日上午, “建设节约 型社区从方庄做起节约公约”举行签约仪式,15 家方庄驻区的餐饮业代表宣读了各自的节约承诺。根据节约公约,消费 者在方庄驻区餐饮企业
6、中对各类菜品均可以点半份,不免费提供一次性塑料袋和餐具等。相关负责人表示,节约公约对方庄地区所有餐饮企业均有约束力,如果消费者发现违反公约的行为,可以向方庄地区办事处举报。 资料来源:中国烹饪信息2006 年 6 期 结合上述材料分析倡导健康饮食消费文化、反对奢靡消费文化的意义2.案例: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是于公元前 6 世纪至前 5 世纪,由古印度的迦毗罗卫国净饭王之子乔达摩悉达多创立的。从公元前 3 世纪始不断向境外传播,我国佛教是在公元 1 世纪时传入的,以后逐渐形成了饮食禁忌。一是不吃荤, “荤” 包括一切动 物性食品和葱、蒜、韭等辛香味食物;二是不饮酒。而南传佛教和西传佛教饮食禁
7、忌较少。结合案例说明佛教的饮食禁忌以及素食在当代饮食文化中的作用3.案例:中西文化历来是世界文化的两大派系,而饮食在两个文化中都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这是两种不同的饮食观念,对比注重“ 味”的中国饮食,西方是一种理性饮食观念。中西方的饮食方式有很大不同,这种差异对民族性格也有影响。在用餐方式方面:在中国,无论什么宴席,都是大家团团围坐,共享一席,美味佳肴放在桌子中间,它既是一桌人享用的对象,又是大家交流感情的媒介。而西方人宴客则是以牛、羊、猪排等为主食。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是明显的,而且各有长处。随着经济全球化及信息交换的加快,中西方饮食文化将会相互交融,取长补短。人们将会享受到更美味,更快捷,更营养的食品,最终受益。 (摘自:中西方文化比较,海天出版社 2009)结合材料分析中西方饮食文化观念与质体表现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