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国假日经济的问题研究综述摘要:本文对我国的假日经济中的几个重要问题进行了研究综述。如假假日经济产生的原因、影响、出现的问题的思考等。关键词:假日经济 经济效应 研究综述1999 年 9 月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家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双休日的试行后,决定增加广大劳动者的休闲时间,将春节、 “五一” 、 “十一” 三个中国人民生活中最重要节日的休息时间延长为 7 天,于是“黄金周”的概念应运而生。假日经济的产业体系涵盖面非常广,几乎涉及了第三产业中的大部分行业。除作为假日经济支柱行业的旅游业外,商业、餐饮业、娱乐业、体育产业、交通运输业、影视业、展览业、广告业,甚至是彩票
2、都是假日经济的一部分。近年来,为拉动经济发展,政府提出了“鼓励消费、扩大内需 “的经济政策。在这些大环境下,对假日经济进行合理引导不仅会带动我国的经济发展,促进 GDP 的增长,而且还会树立我国在国际中的竞争优势。最重要的还会满足我国人民对物质文化的需求。目前学术界对此问题较为关注,从不同的方面进行了分析,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关于假日经济的经济分析1 鄢咏红(2001)从国家宏观调控、金融服务、和市场开发的三个方面进行了研究。 (1)作者指出假日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宏观调控。目前全世界都在经历一场休息的革命,当前我国经济已经进入了结构调整的阶段,面对社会的有效需求不足,消费者又有巨大
3、的消费潜能的状况。因此政府要在宏观政策上积极推动经济的发展如不断更新人们的消费观念,对假日经济进行大力宣传。而且还要对休闲市场进行大力开拓,挖掘商机,刺激消费。 (2)作者将假日经济与金融业的发展联系在一起。作者认为金融业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假日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金融服务。假日经济的兴起与发展,为金融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如消费信贷和旅游信用卡的电子货币。 (3)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因此将假日经济与休闲市场,商贸体育文化等市场挂钩,挖掘其中的商机刺激休闲消费。2 黄颖(2005)从第三产业角度出发进行研究。作者认为第三产业的发展为假日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九五”期间第
4、三产业固定资产投资总量年均增长 14.3%增递速度分别比第一产业与第二产业高近五个和十个百分点,尤其是传统交通运输业以年平均 20.7%的增长速度发展。特别是我国民航、铁路、公路能源、通讯、口岸等基础设施的不断改善,为旅游产业的加快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公路设施的建设、道路交通的通畅以及旅游产业体系的日臻完善,给假日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利契机。3 杨群义(2000)从农村着手,认为在假日经济的推动下,农家不能再做视商家赚假日经济的钱,农家也应该行动起来,分享其利。利用假日经济的特点,做好把农产品送进城,把城里的人引到乡下的双下经济流工作。首先开拓农产品的假日市场,让城里的人在吃上多花钱。
5、采取多种形式展开地方农产品销售宣传攻势,打造声势,大力展销,大抓订单,扩大地方产品的影响。其次农产品要加强产品的质量,抓好农产品创牌,开发特色、时新、反季节产品、组织高档次,多规格产品,抢占假日市场。二、我国假日经济的现状 1.李彦和(2000)认为假日经济的消费内容十分丰富,既有传统的节日消费,又有新兴消费内容。时兴消费内容包括有旅游、购物。同时还利用假日开展文化娱乐、体育健身、艺术欣赏、学习等各种有益于身心健康,陶冶性情的活动。假日经济的消费与平时消费相比有着不同的特点。重要有享受性、文化性、集中性。因此在假日经济的作用下扩大了内需,带动了经济的发展;精神文化消费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同时也促
6、进了人的全面发展。2 陈联真(2005)从北京几大商场在黄金周的销售情况,将假日经济的现状总结如下。(1)春节期间的销售额并无过快的增长,尤其是初一到初五期间商场内的顾客较平时还有所减少 。(2)在春节的黄金周的消费情况不应该单纯以春节的七天的销售情况为准。春节前食品、服装、礼品的销售额的增加也应算入到黄金周带来的消费。(3)初五、六客流有所上升,初六适逢西方的情人节,这成为销售额上升的重要因素之一。(4)经营的不同的商品也造成各家在黄金周苦乐不均。(5)从全国范围来看,二、三线的城市的消费状况要好于一线城市。北京、广州的销售额增长幅度要小于其他城市。(6)某些行为如餐饮在短期内出现供方市场小
7、于买方市场,出现井喷现象,导致服务质量与消费环境的下降。3 王风科(2006)认为在 2003 年元旦期间,由于假期延长,中国的旅游业、饮食业、零售业的欣喜局面。几乎所有商业街,大商场出现了疯狂热卖的火爆场面,销售额都比平时翻了好几番。假日旅游的兴旺出乎人们意料之外,旅游景点人如潮涌,仅国庆期间,国内旅游人数多达 4000 万人次,旅游部门赚了 141 亿元,铁路部门也进账 20 个亿。如今,假日经济日益理性化发展。从 2005 年假日消费可以看出消费者对休假的质量要求更高了。但是,我国的旅游景点、旅游企业、商业企业等,不少仍然停留在老一套,在思维和服务上,以为旅游仍是提供给少数富人的特别产品
8、,价格当然应该高点,保持原来的“贵族之气” ,打发假日之财,一直缺少特色假日的产品。三、 我国假日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目前学术界对此问题有以下几种观点(1)旅游业供需协调要符合经济规律供给与需求是经济学最基本的话题,也是一个永恒的话题。2000 年五一国际劳动节长假中,许多著名景点人满为患,一部分游客怨声载道,实际上体现了旅游资源的供不应求,但不能从中得出尽快扩大旅游资源供给的结论,而应从供需两方面着手解决。从供给来看,应注意到旅游业的显著特点,即季节弹性大。我国著名旅游景点市场在 90%的时间里能力过剩,在 10%的时间内供给严重不足,如果盲目扩大规模,势必造成旅游淡季的资源闲置和从业人员的
9、季节性失业,产生新的浪费。当前比较可行的措施是适应旅游业由休闲式向度假式转变的一般规律,扩大区域景点的综合接待能力和辐射度。从需求来看,须加以引导和调控。首先,可以拓展居民的假日消费领域,使其在当地即可满足消费需求;其次,不同行业、不同地区可以采取“节假分离”和“弹性工作时间”的办法化解矛盾,以均衡利用旅游资源;再次,旅游景点可以实行淡、旺季差别价格,启用价格杠杆实现市场调控。看看相关报道就明白:各地景点票价上涨,酒店行情一扫低迷,商家小贩磨刀霍霍,更甭说车船飞机原来,假日给这些行业带来了“经济” ,送去了“黄金” ,当然,各地财政也同时有了可观的收入。全国统一放长假,大批游客出行,由此拉动消
10、费,促进经济,倒也不无道理。然而,选择假日出游者毕竟是休假者中的少数,更多的人还是选择了在家休息。不出门,或是因为消费不起,或是承受不了人山人海的拥挤。多数人没有介入消费,这样的“假日经济”就值得商榷了。如果不是全国统一放假,人们集中出游,各地吃、住、行、游、购还会乘势飞涨吗?如果不是承受不起,不是人满为患,会不会有更多的人走出家门?如果没有人流如此集中地涌入,旅游地景区的保护是否能减轻压力?商业经营是否能均衡一些?何苦再人为地扩大旅游淡旺季?如果实行带薪休假制度,让人们有可供选择的更灵活的休假方式,可能没有了“黄金周” ,却可以持续拉动消费,促进经济,而且可以减少集中休假出游带来的额外成本,
11、何乐而不为呢?(2)注重对经济的“质”的促进“五一”节假期中出现的情况给有关行业以很大的启示。商业、旅游业、交通运输业、文化服务业纷纷提出要加强对经济运行规律的研究,搞好市场调查,改善经济管理,完善服务,以提高经济效益。这是一个好的信号,它不仅表明有关行业的整体素质和竞争能力可望以此为契机得到提高,更重要的是,它体现了需求对经济质量的促进作用。美国经济学家波特在其著名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中指出,一个国家的竞争优势是由包括生产因素、需求因素、支持性产业及其辅助因素决定的。就需求因素来说,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需求量,二是需求的层次,三是需求的超前性。具有强烈市场意识的、高水平的、挑剔的消费者是
12、本国该产业发展的可贵财富。它们的消费需求作为一种鞭策,能为企业的自我发展、自我创新提供无穷的动力。在我国的经济实践中,需求量的作用得到了足够的重视,但对其质的作用则重视不够。 “假日经济”提醒我们,应加强对消费者的引导、培训和教育,提高我国的消费层次,使需求发挥促进经济“质”的跃迁的作用。而且,应该认识到,这种作用与需求量的作用不同,无论在过热时期还是紧缩时期,它都能为经济的良性发展提供积极的力量。(3)以更科学、合理、成熟的方式启动消费“假日经济”在我国的出现符合凯恩斯消费函数理论,即消费受居民当期收入的影响,然而,仅仅认识到这一点显然是不够的。在西方经济学中,关于消费函数决定的重要理论还有
13、弗里德曼的持久收入假说。这一理论认为,消费的变动不直接受暂时收入的影响,而是持久收入的稳定函数,即只有暂时收入影响了持久收入,才影响至消费。由于居民消费心理的复杂性,这两种理论虽互相对立,却在一定程度上互补。将这一理论应用于“假日经济” ,就使我们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如何使假日消费的“脉冲”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持续动力?“五一”节的消费热潮不可否认地含有居民的从众好奇心理的因素,但随着人们消费心理的不断成熟,这样的“假日经济”能否持续下去却是未知的。因此,启动消费的“治本”之法并不仅在于放几个长假,而是在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的同时,通过税收、医疗、教育、住房、社会保险等一系列配套改革真正提高人们的收
14、入预期,从而启动消费。四、发展我国假日经济的对策目前学术界对此问题有几下观点。(1)政府要采取有力措施,加强组织协调,把各方力量组织起来,增强应急,应变的能力。提前公布放假日期,使旅游、交通、商业等相关行业和旅游者等心理有数。(2)转变旧的经营观念,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抓住一切可利用商机来推广自己和壮大自己。(3)改变黄金周的集中冲击式旅游假日经济,削减假日人流峰值,使之成为分散均衡式的旅游假日经济。(4)增加运力,扩大景点容量,扩建旅馆,饮食服务也等,总之是增加投入,扩大接待能力,但必须保持适度的原则。(5)借鉴国外的经验,开展业务创新。如法国为促进国内旅游市场的发展,让低收入者也能享受旅
15、游之乐。五 结语:目前,第三产业的发展已成为当今世界发展的主流,是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地位的重要手段。自从 1999 年 9 月以来我国假日经济发展迅速,日益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它对推动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重要。然而,我国旅游业在假日经济中仍然存在普遍不足,针对假日旅游经济的研究还不够充分,应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参考文献:1. 王海忠. 假日经济更是假日市场J. 销售与市场,2003,(9)2. 景素奇. 如何享用假日经济“套餐”N. 中国经营报 ,2000(2)3. 韩兆州.对假日现象再思考J.上海统计,2003, (4)4. 黄义志,李恒雄,潘丽敏.关于中国假日经济现状分析J.商业研究,2003(11)5. 彭海珍.从中国假日经济看旅游市场J.经济师,2001, (3):44456. 王风科.假日经济的现状及发展趋势D.河南科技大学,2006(7)7. 李彦和.论长假消费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