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评监.ppt

上传人:ga****84 文档编号:315191 上传时间:2018-09-21 格式:PPT 页数:23 大小:2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程评监.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课程评监.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课程评监.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课程评监.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课程评监.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課程評鑑,黃繼仁課程發展與設計,課程評鑑的意義,評鑑的重點價值或優點的判斷兼顧質量的描述為了做出決定個人特質、課程方案或行政措施課程評鑑的意義評鑑人員蒐集有關課程的資料,用以判斷課程的優劣價直五類的課程評鑑意義成就表現與特定目標的符合程度教育測量與測驗專業人員的判斷蒐集與提供做決策的資料政治、道德、美學的涵義,課程評鑑的發展與範圍,發展考試及測驗評鑑;評量評鑑資料的記憶認知、情意、技能的行為;學生的學習結果課程方案範圍內容大綱;具體目標;學習經驗不同階段:計畫、實施、考核與追蹤,課程評鑑目的,有助學生個人決定診斷、教學回饋、安置、升級、授證、選擇有助課程決定課程方案的優劣釐清教育目標統整課程與

2、教學提供教學與學習的輔導資料建立學校教育的公共關係,課程評鑑的功能,需求評估缺點診斷課程修訂課程比較課程方案的選擇確定目標達成的程度績效判斷,課程評鑑的步驟,泰勒提出的八個程序步驟界定目標指出情境檢查現成的評鑑工具選擇或編製評鑑工具試用評鑑情境記錄情境行為決定評鑑用語與單位決定三規準客觀性、信度、效度,課程評鑑的標準,效用提供優缺點的回饋及改進的方向可行實際、審慎、富於策略、考量政治因素、經濟節省正當合法地、合倫理地實施精確顯示受評對象的特徵專門資料,課程評鑑的類型,目標本位評鑑;不受目標約束形成性評鑑與總結性評鑑結果本位評鑑歷程本位評鑑測驗本位評鑑統整評鑑批判本位評鑑真實評鑑交流評鑑,結果本

3、位的評鑑,最低底線或清算結帳式(pay-off)的評鑑狹義著重學科目的或學科知識目標的結果廣義超越正式課程目的或學科教育目標,提供學科課程的主要作用與副作用的訊息,歷程本位的評鑑,又稱內在評鑑,以課程評鑑為工具,說明課程目標、內容、教師訓練的要求史鐵克(R. Stake)提出的先在因素、交流因素先在因素學生與教師、學科材料互動前先前存在的情境條件交流因素學生和教師、教材、輔導諮商人員等要素互動時所產生,測驗本位的評鑑,與科技主義的意識形態相關,關心學生學習的具體行為結果步驟擬訂課程目標、界定學生的行為目標、蒐集情境資料的學生行為表現、把情境呈現給學生、以每個目標評鑑學生的反應、決定評鑑的客觀性

4、、必要時改進客觀性、決定信度、必要時改進信度、發展更實用的評鑑方法原則合作原則、編製技術種類安置測驗、診斷測驗、常模參照測驗、效標參照測驗,統整評鑑,為經驗取向的評鑑方法強調觀察、會議及晤談,利用情境中任何機會獲得評鑑的資料特性成長導向、學生控制、共同合作、動態過程、脈絡情境化、非正式的、彈性與行動導向,批判本位的評鑑,評鑑並非獨立於課程建構的過程,參與者應有絕對的控制和發言權隱藏著一套社會所接受並用以判斷教育與學校課程優劣的意識形態與政治道德規則的假設,真實評鑑,著重實務生活世界的真實任務工作等學習目標與任務,引導教師協助學生思考與解決實際生活問題,並在生活統整所學的知識與技能三種主要的形式

5、紙筆工作表演作品集,交流評鑑,強調教育評鑑人員與課程設計人員之間不斷交互作用與回饋互補的歷程方法教室觀察、個案研究、訪談參與人員課程實施的教師、學校中的其他相關教師或行政人員、地方或中央的教育行政與教育視導人員、或政府委託的教育評鑑專家,課程評鑑的模式,泰勒評鑑模式(目標獲得模式)確定課程目標的達成程度差距模式比較表現與標準的差距以改進課程方案外貌模式兼具描述與判斷,蒐集先在、過程(交流)與結果等因素的資料背景輸入過程成果模式(CIPP)描述、取得及提供資料以判斷各種課程方案對辯式模式應用司法審判的組織和程序,泰勒評鑑模式,定義依據目標來進行評鑑應用於泰勒的八年研究程序建立、分類、界定尋找情境

6、、發展技術、蒐集資料與行為目標比較達成目標即成功,否則失敗,差距模式,普羅佛斯(M. M. Provus)所提倡旨在比較標準與表現,分析兩者的差距,以改進課程方案三種類型的標準預期結果、先在因素、過程五個階段設計、裝設、過程、產出、比較,外貌模式,史鐵克(R. Stake)所提倡課程評鑑應兼具描述和判斷的成分,並蒐集先在因素、過程因素或交流因素、以及結果因素的資料蒐集描述計畫者所欲實施的意圖的資料;蒐集實際發生現象的觀察的資料,與前者比較其一致性與符合性;分析意圖中先在因素、交流因素與結果因素之間的邏輯關聯性與實證關聯性,CIPP模式,史塔佛賓(Stufflebeam et al., 1971

7、)提出CIPPContext為背景評鑑:提供確定目標的依據Input為輸入評鑑:如何運用資源達成目標Process為過程評鑑:提供回饋給課程實施者Product為成果評鑑:了解教育系統獲得的結果相對於四項教育決定計畫、組織、實施、循環目的不在證明而在改良課程方案,CIPP模式的要素與方案的關係,對辯式模式,歐文斯與伍爾夫(T. R. Owens & R. L. Wolf)所倡導將司法審判的組織和程序應用到課程評鑑上奠基於真理愈辯愈明的假定,能提供決策資訊成立對立的原告與被告正反方辯論團體,針對同一課程問題,呈現不同的課程主張實施程序計畫和聽證應用範圍探究新舊課程的價值、選擇新的教科書、評估課程革新方案與現行課程制度的一致性,課程評鑑的價值取向,社會傳統取向學生經驗取向行為科技取向學科知識取向教育歷程取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重点行业资料库 > 1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