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医学毕业生就业困难的原因分析及指导对策姓名(山东医专 医学基础部 临床医学专业 10 级临床-班 学号:-)摘要: 目的了解专科层次临床医学专业和临床医学专业(全科医学方向)学生的全科医师职业趋向,评价两个专业的课程和培养模式对学生职业选择的影响。方法采用结构式问卷调查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临床医学专业(全科医学方向)学生。随着高校的扩招, 医学毕业生也逐年增加, 就业形势日益严峻 , 就业困难问题已经凸现。文章从社会、学校和学生个人三个方面, 对医学类毕业生就业情况进行了分析, 认为应当在社会大力支持、学校正确导向和学生积极配合的基础上, 完善社会就业体制,加强对医学毕业生的就业指导, 注重医学
2、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改变医学生就业观念,从而解决医学类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关键词: 医学生 就业观念 能力培养由于高校不断扩招, 从2004 年起高校毕业生呈逐年递增之势 , 2010年, 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将达630余万人。同样, 医学高等教育招生人数也以每年10% - 50% 的速度增加, 2010 年医科专业毕业生有119 万, 是继2009 年后第二个超百万毕业生的年头。虽有数据显示, 到2010年我国专业技术人才仍将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 但根据专家预测, 我国在十一五期间大量需要的专业技术人才多集中在农业、工业、高端涉外行业等方面。由此可见, 医疗卫生行业人才需求的增长不明显,
3、同时由于医疗卫生事业区域性发展不平衡, 就业供需结构性矛盾突出, 医学生难以做到及时、充分、合理就业, 就业形势异常严峻。新形势下研究医学生的就业现状, 分析医学生就业难的深层原因,解决医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 具有很好的现实意义的。一、医学毕业生就业现状(一)就业人数上升, 就业率日趋下降由于高等医学院校连年扩大招生规模, 医学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 就业形势异常严峻, 人才供需之间的天平严重失衡。目前, 各层次医学毕业生已由供不应求变为 研究生供不应求, 本科生供求基本平衡 , 专科生供过于求 。重点院校比普通院校就业率要高; 同一所学校内各专业就业率也有差异, 预防、影像学、麻醉学和检验需
4、求旺盛但毕业生少, 临床等专业毕业生多但需求不旺, 前者就业率略高于后者。但总的看来,医学生一次就业率正呈逐年下降趋势, 中心城市更是难以插足。(二)城市医疗人才呈饱和状态, 且层次逐渐提高医学生大都渴望进入中心城市的医院工作, 但经过多年的不断培养和补充, 城市的医疗人才状况得到了根本的改善, 目前大部分二甲以上医院现有医疗人员数量饱和, 有的还出现了超编。大医院对应聘者的学历要求比较高, 除了个别岗位和特别优秀的人才, 大医院的临床科室人员基本上都要求具有硕士或博士以上学历。(三)基层人才断层日趋严重尽管中西部地区医学人才较为紧缺, 基层农村缺医少药, 但本科生多数不愿意去基层医院。基层医
5、院工作条件差、工资福利待遇低, 社会保障机制不健全、有岗无编, 没有高年资医生带, 业务容易荒废、职称晋升机会较少。还有一些基层医院病人少、效益低, 没有能力接受大学毕业生 , 医疗服务水平无法提高 , 医院经营状况惨淡, 从而陷入恶性循环, 普遍出现毕业生下不去或留不住的现象。(四)医学毕业生已把考研作为就业的最佳途径由于目前医学院校毕业生就业难的现象仍很突出。大多用人单位要求高学历毕业生, 有的直接打出了 本科生免谈, 最低研究生 的录用招牌。因此, 考研已成为临床医学专业学生最多的选择, 特别是来自农村的毕业生由于对外联系少、信息不灵通, 相当一部分毕业生把考研作为就业的! 个重要途径。
6、更有部分学生把考研当作唯一的就业途径, 放弃了就业、实习,丢失了就业机会。二、医学毕业生就业难原因分析(一)社会就业体制不完善医学毕业生就业难是当前我国社会就业难的具体反映。由于宏观劳动力市场的影响, 劳动力供需不平衡, 劳动力结构层次不合理 , 造成我国大部分行业普遍就业困难。伴随着行业、专业对大学生需求的冷热不均, 医学生也面临地区需求冷热不均的现象。地区需求的冷热不均影响了医学生的就业取向, 大量毕业生像其他专业学生一样, 蜂拥挤向大中城市和东部沿海地区; 广大农村 , 尤其是边远地区缺医少药现象比较严重, 基层医疗机构也亟待充实大批医疗人才, 但毕业生大多不愿选择此类单位。此外, 医学
7、生就业市场尚在建立中, 在医学生就业市场上占据主体地位的仍是公立医疗单位, 此类单位非常看重学历、外语和科研能力, 硕士已成为学历要求的起点。由于数量和用人成本等原因, 非公有制医疗单位大多数要求尽快产生效益, 倾向于聘用有经验的高层次人才和离退休专家。各级医院的发展重点基本上也从扩大规模转变为内涵建设, 医学类毕业生就业主渠道的吸纳能力下降; 倾向招聘紧缺专业毕业生; 多数用人单位不太注重人才储备, 有些盲目提高学历层次。(二)学校扩招与就业脱节由于医学院校的扩招及报考人员的增多使得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 当前高校与市场人才的供需的匹配性差距较大, 矛盾较多, 尤其表现在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际能
8、力方面。高等医学教育发展还没有处理好量与质的关系, 存在专业设置不合理, 课堂理论教学和临床实践教学缺乏全程、严格的规范与评价体系。此外高校就业指导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工作状况不尽如人意,就业服务不够主动, 就业指导师资紧缺, 职业化程度偏低, 就业工作投入不足 , 没有真正实现就业工作的 全程化、全员化、信息化和专业化 。(三)学生就业观念存在误区由于对医生的职业特点缺乏深入透彻的理解, 加之学医耗时长、成本高, 家庭和社会对医学生有很高的期望, 尽管工作难找或有其他就业机会, 医学生大多数不愿意放弃临床岗位, 普遍就业预期偏高。此外因首次就业, 毕业生多对国家就业方针和政策不熟悉, 没有很好地
9、掌握有关择业的方法与技巧、程序与步骤, 就业准备不够充分。多数毕业生不太了解行业的发展情况, 找工作存在依赖学校和家人的心理, 就业主动性不够。多数毕业生缺乏艰苦创业意识, 不愿意去基层医院。三、 解决医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对策(一)完善医学生就业市场, 为医学毕业生就业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作为一个完善的市场体系, 其主要标志就是服务体系、竞争机制、调控机制、监督管理机制的健全。所以, 建立和完善以政府为主导, 以学校为基础的毕业生就业市场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必然趋势。首先, 要运用宏观调控手段, 稳定医学毕业生就业市场现行的政策和法规。要加快就业制度和人事制度、户籍制度的改革, 既要规范
10、对用人单位和毕业生的管理, 又要保护用人单位和毕业生的合法权益。其次, 要建立和完善就业渠道, 以实现供需双方的资源共享 ; 再次,要制定相关的优惠政策, 鼓励医学毕业生到边远贫困山区就业。(二)加强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工作, 正确引导医学生就业, 实现医学人才的最优配置医学院校要构建全员化、全程化、信息化就业服务体系。就业主管部门应加强对社会需求的分析, 指导学生了解医疗卫生就业市场的形势需求, 加强就业技巧训练, 指导医学生从容应对就业障碍。应在低年级开设职业规划课程, 并在高年级及早开设就业指导课,组织学生全面系统的学习国家现行的就业政策, 宣传有关就业的形势和信息, 使学生找准位置 ,
11、端正就业思想, 树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就业目标观、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相统一的择业标准观, 以积极主动、实事求是的就业态度更好的就业。(三)注重医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医学院校应该把本科培养任务定位于巩固大学基础教育, 培养医学基础知识宽厚、临床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强、掌握科学研究方法、具备基本人文修养、有良好医德医风的适应能力强的高素质高质量医学人才。医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创新精神和科研能力的培养。这就需要大学生在校期间不能只死读书、做书呆子, 而是要努力提高自己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多掌握一些技能, 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 加强自我学习和吃苦耐劳精神的培养。现代医学
12、科学技术的发展异常迅猛, 各学科之间相互渗透, 要适应当代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需要, 必须具备宽广的知识面, 能触类旁通。同时 , 用人单位都希望来本单位工作的大学生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踏踏实实工作的作风, 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与人沟通的能力。现代医疗技术的发展, 决定了医疗活动是多部门、多科室、多层次人员合作起来进行的, 这就要求相关人员具有团队合作精神。加强医护沟通, 医患沟通有助于提高医疗活动效率和患者依从性, 减少医疗纠纷, 从而保证治疗的顺利进行。(四)拓宽就业思路, 调整医学毕业生的期望值现在高等教育已经进入了 大众化 时代, 医学毕业生要适时调整就业观和期望
13、值, 与社会协调同步发展。在目前的就业形势下 , 医学生的就业质量和数量都呈递减的趋势, 大中城市、大医院的用人需求逐渐趋高 , 而基层医疗单位的需求逐渐抬头。国家非常重视建设基本卫生保健制度, 今后医学类毕业生的就业方向将发生变化, 城市重点补充社区 , 农村重点补充乡镇, 整个就业重心将下移, 基层医疗卫生单位也具有强大的发展潜力。因此医学毕业生生应主动降低就业层次, 拓宽就业地域, 抢先到那些目前经济虽然欠发达,但发展后劲足、有广阔发展空间的城市去施展才华。要拓展就业领域, 不必拘泥于专业对口 , 敢于到那些与医学专业相近或相邻的新兴行业工作, 如保健、康复、美容、医药、家庭护理、计划生
14、育、临终关怀、养老院等单位工作; 要敢于从事相关职业, 一些交叉学科的专业人才如保险公司的医药核赔师、医药公司的医药代表、专门处理医疗事故的律师; 要敢于到那些新办的外资或私营的医院去。只有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 才能实现医学生及时、充分、合理就业。参考文献: 1姜 鹏, 孟令军, 刘 喆. 医学生就业取向对就业的影响研究 J .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8( 9): 1094- 1096. 2翟理祥. 医学毕业生就业的影响因素及指导对策 J . 职业,2007, 21: 70- 71. 3江凌凌, 童 燕, 刘晓鲁. 新形势下医学生就业问题成因分析及对策探讨 J. 西南军医, 2007( 4): 108- 110. 4杨 泰, 姜 鹏, 陈 敏. 社会需求对医学生就业取向影响的分析与对策 J. 中医药管理杂志, 2007( 7): 513- 515. 5岩 磊, 王 爽. 对医学生到基层就业问题的思考 J. 辽宁教育研究, 2007( 5): 102- 103. 6吕世军, 马 博. 对新时期医学生就业难问题的思考 J. 药学教育, 2007( 3): 7-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