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公共事业管理第 1 页 共 19 页探求我国公益性文化事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公共事业管理第 2 页 共 19 页目录1.引言42.案例展示 43.我国文化事业管理的现状分析 63.1.文化事业单位的现有经费无法维持日常运作63.2.文化事业单位遭遇专业人才窘境73.3.文化法制规范存在数多空白点,文化发展受阻 73.4法制监管的缺位成为文化事业发展的“毒瘤”84.我国文化事业管理的现状原因分析 84.1.文化管理中的资金匮乏的原因84.2.文化管理中专业人才缺乏以及流失的原因94.3.文化管理中法制监管的不到位 114.3.1.法律法规空白点多,监督依据缺乏114.3.2监督主体监督障
2、碍重重,监督效率低下 114.3.3监督方式单一滞后,权力监督不到位 125.解决方法及应对措施 135.1聚合多种渠道补足文化管理资金 公共事业管理第 3 页 共 19 页135.2专业人才缺失问题 145.3完善制度法规,健全监督体系 15探求我国公益性文化事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一、引言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文化管理对于国家乃至每一个个人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一方面,文化管理作为一项不可或缺的政府职能,其功能的有效发挥直接关系到整个国家的政治与经济体制的发展;另一方面,文化管理关系到社会公众的利益,对于公民整体素质的提高及社会风气的改善有深刻的意义。基于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
3、阶段的实情,我国文化管理过程中不可避免地暴露出一系列问题和弊端。涉及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及很多文化事业单位的发展都受到不同层次的影响,其效能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公众也承受着一定的利益损失,最终阻碍了整个文化事业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由此可见,对于文化管理问题及解决途径的探索是紧急的迫切的,也是十分重要和关键性的。二、案例展示1案例一:3月22日,兰州大学生命科学院客座教授张正春参观圆明园时,发现园内正公共事业管理第 4 页 共 19 页在进行大规模铺设防渗膜的工程。由于担心铺设防渗膜将破坏圆明园的整体生态系统和古典园林风格,张正春立即将此事告知媒体。经媒体报道后,圆明园防渗工程引发极大的争议。
4、3月30日,北京市海淀区政府组织专家召开论证会。随后,环保局、文物局、水务局等多家部门相继卷入争论之中。对于一片质疑之声,圆明园管理处回复称,防渗工程范围主要集中在重点景区的湖底,只做底层防渗,不做侧防渗,以保护原有的驳岸遗址和沿岸植物的生存环境。在防渗工程的技术处理手段上,采取复合土工膜防渗技术,可以栽植水生植物,以保持良好的水生生态环境。争议声中,环保部门随即介入调查,结果发现,圆明园湖底铺设防渗膜工程未按国家相关法律作任何环评报告,也未通过北京市环保局的环保审批。3月30日,已近完工的工程被紧急叫停。4月1日, “圆明园生态与遗址保护研讨会” 召开,相关各方均有代表出席。其中,以官方身份
5、出席的国家环保总局环评管理司司长牟广丰表示,对一些有影响的工程,施工、决策之前应该对社会公布。 2案例二:新华社昆明4月28日专电 目前大大小小的公共图书馆,向读者提供借阅图书服务时收取不同名目的费用,似乎已让人见惯不惊。那么,作为公益事业组成部分的公共图书馆到底该不该向读者收费?记者日前在云南省图书馆亲历了“读书难” :没有读者卡的人必须花 1元钱办理当日有效的临时阅览证,才能在中文图书阅览室阅读图书和报刊,要把书借走则必须办理读者卡。云南省图书馆还设有自带书阅览室,读者需要购买1元的日卡,或者办理25元月卡、120元半年卡、200元年卡,才被允许到该阅览室自习。云南师范大学大四学生苏艳,每
6、逢考试都到自带书阅览室复习功课,她说,“考试这段时间平均每月有15天在图书馆复习,得花15元。3案例三:国家图书馆现藏100万册件珍贵善本特藏,其中轻度破损的有13万册件,公共事业管理第 5 页 共 19 页中度破损的有26万册件,中度破损的也有12万册件,待修复文献超过半数。而馆内的古籍修复人员只有12名这一数字已足以让其他图书馆羡慕不已尽管他们的工作经验基本都在10年以上,修复技艺水平较高,但是普遍学历不高,多数是大专水平,而且年龄都超过了40岁,同时面临着后继无人的尴尬局面。张志清说:“国图所面临的问题也正是几乎所有图书馆古籍修复工作所面临的问题,人员数量严重不足、职称低、年龄老化、后继
7、无人,另外综合素质较低也是很严重的问题国外从事古籍修复工作的人员至少要大学毕业,比如在英国大英图书馆工作的古籍修复人员,就是由伦敦的两所大学专门负责输送的。 ”4案例四:重庆图书馆是国内收藏民国时期历史文献最多的图书馆之一,尤其是对二战时期文献的收藏,无论数量或是质量都在全国首屈一指。这些文献河古籍线装书、联合国资料一起成为重庆图书馆的“镇馆之宝 ”。可是由于种种原因,现今馆藏的民国文献绝大部分受损,相当数量的书刊乃至孤本甚至无法成册,难以辨认和查阅。记者在位于重图历史文献中心六楼的民国时期出版物阅览室看到,100多个密集型书架上,挤挤挨挨地放满了当时的各种报纸、期刊和图书,其中,图书至少有2
8、0%-30%都用塑料袋装了起来,不少期刊则用绳子捆扎在一起。中心的另一位主任顾乐进介绍说:“因为损毁太严重,很多期刊和图书一碰就碎,无法还原成册,在现有的条件下,我们只能用这种方式保存。 ”3、我国文化事业管理的现状分析文化事业管理是公共事业管理的重要一环,也是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来源。近年来,由于政府不断深化改革,陆续贯彻和实施了一系列精神文明建设的方针政策,我国的文化事业发展总体上呈上升趋势。但文化事业管理还存在如下一些问题和不足:3.1.文化事业单位的现有经费无法维持日常运作文化事业单位资金的充裕与否关系到文化事业单位对内部资源的保护能力。就目前来讲,内地的图书馆经费来源单一,只有政府的公
9、共投入。以图书馆为公共事业管理第 6 页 共 19 页例,在广度上表现为上至财政重点扶持的国家图书馆,下到各个省市、地区、乡镇等地级图书馆都因为资金的缺乏难以维持长久运作而“病急乱投医”向来馆读者收取高额费用,致使民众怨声连连。同样,收藏有民国时期大量重要历史文献的重庆图书馆也面临没钱“救书”的困境。还有许多实际调查结果正在揭示着这类危机,笔者找到的一份迄今时间最近的资料称:“截至 2000 年底,某市公共图书馆人均拥有藏书量 064 册,人均购书费 094 元,人均新书占有量 0032 册” 。 一位业界人士向笔者吐露实情:“有的图书馆藏书老化,利用率不高,严重的时候甚至连日常的外借和阅览工
10、作都不能维持;有的街乡图书室常年没有购书经费,图书陈旧,对读者没有吸引力。 ”3.2.文化事业单位遭遇专业人才窘境专业人才是文化建设与管理过程中的重要力量。案例三中提到古籍修复缺乏专业人才力量是目前国内图书馆遇到的普遍问题。除此以外,公共文化事业领域包括博物馆、文化馆、美术馆同样出现因专业人才不足滞后工作进行的现象。如文化馆艺术门类多,专业性强,对专业人才的要求高。 8浙江省黄岩文化馆自 1997 年以后,随着大批专业人员的年老退休而由于各种原因未得到补充,专业人员数从 1996 年的 23 人减少到 2005 年年底的 12 人,减少 47(期间退休 11 人,调出 1 人,补进仅 1 人)
11、 。专业力量渐趋薄弱,部分专业门类缺档,如曲艺辅导岗位缺编 8 年,创编岗位缺编 7 年,调研岗位缺编 5 年;有的门类如舞蹈辅导、美术辅导等任务繁重,配备仅一人而显得人手不足。前几年,馆里重视智力投资,通过在职学历教育使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从 2 人增加到 8 人。但由于读的是党校,学的是经济管理,其专业与文化馆专业有较大距离,对专业工作帮助不大。3.3.文化法制规范存在数多空白点,文化发展受阻6据光明日报记者不完全统计,自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国家已经制定了有关文化的法律、行政法规和行政规章 400余件。近年来,虽然相关法律法规有所增加,但是大部分学者都认为目前的文化法制较为薄
12、弱。公共事业管理第 7 页 共 19 页全国人大常委仅颁布了文物保护法和著作权法 (后来,1999 年颁布公益事业捐赠法 ,2003 年颁布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 ) 。大量调整文化关系的法律,如新闻法、出版法、图书馆法、文化合同法等还未制定。其中不少法律发达的西方国家早就建立,很多发展中国家也早已出台,可我国至今尚未提上立法日程。此外,现行文化管理法律法规实施不到位也影响了其效力的发挥。 7对于北京这个荟萃了传统文化和古代建筑精华的“首善之区”来说,近年内,市民目睹了赵紫宸故居、粤东新馆、曹雪芹故居遗址等等一系列宝贵的古建筑的消失,从华新民的文章中,我们又知道了孟端胡同 45号院果郡王的府第的
13、毁灭,以及象香饵胡同、土儿胡同和明亮胡同这样的成片街区的毁灭。这些被毁灭的建筑绝非“危改”对象。然而文物法已经存在,其对文物的保护作用在利益面前依然变得微乎其微。3.4.法制监管的缺位成为文化事业发展的“毒瘤”在社会的转型阶段,社会问题纷纷涌现,其中在文化事业管理中出现的监督问题,不容忽视。 9例如震惊全国的“1229”古墓葬被盗掘系列案件,盗墓团伙头目竟然是长沙某镇计生办原副主任,许多文化工程在建设过程中资源的浪费、破坏与挥霍是以国家的发展、民族珍贵文物宝藏以及人民的税收为代价。类似的情况在很多领域很大范围内都屡见不鲜。在文化管理中监督机制没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案例一中圆明园防渗工程的引起的
14、轩然大波让我们不禁思考,文化管理监督机制的作用发挥在哪里?管理者的责任意识、法制意识体现在哪里?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我们进一步探寻其发生的原因,并找到行之有效的途径。4、我国文化事业管理的现状原因分析4.1文化管理中的资金匮乏的原因资金匮乏问题是我国在文化管理中首先遇到也是急需解决的一个重要的问题,它直接影响着我国文化事业的顺利发展。然而到底是什么因素造成我国在文化管理上出现资金不足的现象呢?公共事业管理第 8 页 共 19 页首先,在文化事业投资方面,我国实行文化事业经费统包制。政府制定统一的财务制度,包括经费预算收支科目,以及文化活动中有关经费的划拨、缴销、使用范围、标准等具体规定。 7然而
15、,长期以来,我国在文化事业方面的财政支出占国家财政总支出的比重都相对过低,这直接导致我国在文化事业的发展中出现资金不足的问题。从表 110中可以看出,随着时间推移,我国文化事业支出绝对数有增加趋势,从“一五时期”的 497 亿元增加到“十五时期”的 49616 亿元,增长了 988 倍,但我国财政支出总数却从“一五时期”的 13456 亿元增加到“十五时期”的 12969291 亿元,增长了 954 倍,文化事业财政支出占国家财政支出总额比例小于 05% (“六五时期”除外 ),并且从“六五时期”到“十五时期”我国文化事业财政支出占国家财政支出总额比例在波动中呈现出下降趋势,从“六五时期”的
16、052%下降到“十五时期”的 038%,下降了014 个百分点。由此,我们不难看出虽然我国文化事业的财政支出逐年增长,但若与国家财政总支出相比却只是冰山一角。公共事业管理第 9 页 共 19 页其次,长期以来,我国文化发展经费依靠政府财政,资金来源单一,自有资金几乎没有,缺乏正当的融资渠道。文化事业单位既没有自己独立的经费来源,也没权自主支配经费,压抑了它们广开财源和自主理财的积极性。由于经费的惟一来源是政府财政,各文化单位只能“等、靠、要” ,吃国家财政的“大锅饭” ,加上文化单位所有制结构的单一化和文化活动的非经济化,从制度上排除了私人或其他社会团体兴办文化事业的可能性。4.2 文化管理中
17、专业人才缺乏以及流失的原因专业人才是文化管理中一个不可或缺的因素。多年来,文化管理未能引起应有的重视,从事文化管理工作的人许多被看成是打杂的。尽管如此,在文化管理的实践过程中,仍然涌现出了一批比较优秀的文化管理人才。但从文化事业发展的需求来看,这无异于杯水车薪。为了了解文化管理中专业人才缺乏以及流失的原因,我们进行了深入的探究,结果基本上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公共事业管理第 10 页 共 19 页第一,学习文化管理相关专业的大学生较少,这直接导致文化管理中专业人才的缺乏。目前,文化事业单位中员工的薪酬设计还是极不合理的。其主要问题是员工的薪酬普遍过低,并且薪酬与工作绩效没有很好的挂钩,基本上还是
18、“干好干坏一个样” 。这就严重抑制了部分大学生对文化管理相关专业的兴趣,从而导致报选文化管理相关专业的大学生少之又少,而这势必造成文化管理中专业人才的匮乏。南京市博物馆一位领导曾不无忧心地告诉记者:专业人才的缺乏已经使南京文博事业的发展步伐滞后,他认为学校方面在学术与市场的结合点上显然还有大量工作要做, 11据调查目前南京 40 多所高校中只有南京师范大学刚刚设置了学这一专业。当前,随着经济的发展,三资企业、独资企业为争夺人才实行一系列稳定人心的政策,对文化事业单位召集管理人才来说是同样是一个冲击。据调查,目前北京市 50以上的三资企业己加入了市政府的养老统筹保险和医疗保险,加上诱人的高额工资
19、及发展前途,无一不是吸引人才的法宝。而这些,无疑是对文化管理专业人才的冲击。第二,缺乏竞争与激励机制,致使专业人才流失严重。 12长期以来,文化事业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侧重于编制管理,缺乏有效的竞争与激励机制,致使馆员多干少干一个样,奖金平均分配,部分文化程度较高的技术人才不安心工作,跳槽现象屡有发生。同时有些图书馆职称评聘论资排辈,不问能力高低,再加上分配、晋级等方面的“阴差阳错” ,挫伤了大多数人的积极性,使他们丧失了主动进取的精神,由此导致骨干队伍特别是青年专业人才严重流失。 13有调查表明,1985 年分配或引进到图书馆的馆员,约有 50%以上(其中主要是经过专业培训的人才)流失到外单位或企业与公司,甚至于有的大学图书馆三年前引进的人才也所剩无几。连北京某个全国知名的图书馆也惊呼留不住人才,几年来引进的博士生和硕士生大量流失。因而, “图书馆成了某些高学历人才的跳板。”由此可见,文化管理中缺乏有效地竞争和激励机制,导致了现今留不住人才的局面。第三,对专业人才的培训制度不健全。 14现代人力资源开发管理学认为,决定一个组织人员素质的关键在于培训。所谓培训,就是指通过教学或实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