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监察系统方案.doc

上传人:sk****8 文档编号:3157942 上传时间:2019-05-23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15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子监察系统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电子监察系统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电子监察系统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电子监察系统方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电子监察系统方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 1 - 页 / 共 21 页市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总 体 建 设 方 案第- 2 - 页 / 共 21 页目 录一、总体概述 21.1 建设目标和建设原则 41.2 系统建设思路 4二、系统技术方案 62.1 系统总体建设说明 62.2 系统建设内容 82.3 系统主要功能 82.4 数据采集102.4.1 数据采集方式112.4.2 数据采集内容122.5 系统安全172.5.1 访问控制172.5.2 数据备份172.5.3 防火墙172.5.4 病毒防护182.5.5 安全审计182.5.6 基于CA系统18第- 3 - 页 / 共 21 页一、总体概述1.1 建设目标和建设原则紧

2、密结合任丘实际,充分利用电子政务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成果,整合形成全市统一的行政审批服务平台,在此基础上,建立涵盖市区的行政审批电子监察平台,实现三个目标:一是对全市行政审批行为分级进行实时监督和绩效评估,及时纠错,促进依法行政;二是通过建立统一的行政审批和数据汇总平台,推动审批部门业务系统互联互通,促进资源共享和协同办公,提高行政效能和公共服务水平;三是市行政审批部门对区相应部门业务审批进行同步监管,确保下放审批权力运作规范,促进审批窗口继续前移。为确保系统建设顺利进行,实现部门业务系统、行政审批平台与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之间的数据衔接,避免形成新的“信息孤岛”和重复建设,系统建设贯彻以下原

3、则:(1)统一标准、统一建设。系统建设在市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建设项目领导小组的统筹下进行。(2)统一规划、分区负责。市统一制订系统建设总体框架,各区在此框架下,根据市建设项目领导小组办公室的部署,分头完成相关配套建设任务。(3)数据集中、分布应用。市、区建立行政审批和数据汇总平台,各审批部门向对应的审批和数据汇总平台报送审批业务数据。市统一开发电子监察核心软件,建立市电子监察中心,汇总市、区审批平台报送的审批业务数据。市监察中心根据市审批部门、区监察中心等有关方面的监督管理权限,对数据进行分级授权使用。1.2 系统建设 思路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建设采用两横两纵的模式。如下图所示:第- 4 -

4、 页 / 共 21 页所谓“两横” ,是指两个同一层面的监督关系:建立市电子监察中心,对市级部门的审批行为进行监察;各区分别建立监察中心,对区级部门的审批行为进行监察。所谓“两纵” ,是指两个垂直方向的业务监督管理关系:市电子监察中心与各区级监察中心之间建立数据集中和垂直监管关系;市级部门通过监察系统对各区级对口部门的审批行为进行垂直监管。第- 5 - 页 / 共 21 页二、系统技术方案2.1 系统总体建设说明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是覆盖全市范围的大型电子政务应用系统。系统总体上由以下三个部分组成:1、电子监察中心电子监察中心通过电子监察系统对全市业务数据进行集中监管,通过对全市审批业务数据进

5、行各种形式的汇总、分析、统计与查询,在此基础上展开相关的主题监察,包括综合监察、期限监察、收费监察、异常监察、投诉监察等。该系统同时第- 6 - 页 / 共 21 页实现市审批部门对区相应部门业务审批的垂直监管。(1)电子监察核心软件的移植与改进。电子监察核心软件由市统一改造开发,各区通过分级授权使用,不再另行开发。(2)市、区两级监察中心建设。市级监察中心办公室设在市政府行政服务中心,安排独立的办公区和电子监控设备,由市纪委监察局设立专门机构对电子监察系统运行进行操作管理。各区监察中心设施可参照市的做法,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进行建设。(3)监察中心的视频系统建设。电子监察包含审批业务数据监控和窗

6、口服务视频监控两个方面。视频系统主要展现主题监察结果,同时展现所辖行政服务大厅的现场状况。市、区行政服务中心要安装窗口视频监控系统,各区中心视频监控系统的建设可因地制宜,但要远程接入市监察中心。2、市级行政审批和数据汇总平台建立市、区行政审批和数据汇总平台,并通过各平台将全市范围内的审批业务数据提供给电子监察系统。市统一建设市级行政审批和数据汇总平台。市级审批部门具备审批业务系统的,应按市统一印发的市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标准与规范进行对照,不符合相关功能和数据要求的,需要进行系统升级改造。审批办理目前没有业务系统,或采用的业务系统在升级改造或接口开发方面存在客观困难的,应使用市统一建立的审批业

7、务系统平台进行办理。3、各区行政审批和数据汇总平台各区应按照市统一的技术标准,组织对本区行政审批和数据汇总平台进行建设或升级改造,在符合市时间和技术统一要求的前提下,可以结合实际情况适当扩充功能。各区参考市的数据采集方式,结合本区行政审批和数据汇总平台的技术特点,提供灵活可行的技术方式,完成数据采集,实现区属单位各项审批业务数据及时上报至区级行政审批和数据汇总平台,并通过前置机或 Web Service 接口数据的采集方式(见 2.4.1) ,上报数据至市监察中心。第- 7 - 页 / 共 21 页相关设备的选型、系统开发及数据接口的设计,由市里统一提供技术指导。2.3 系统主要功能行政审批电

8、子监察系统项目建设是一个整体概念,通过系统总体建设实现以下主要功能:2.3.1 行政审批功能支持市级各部门大数量的审批业务(必须单独建设的除外)的集中构建,实现即来即办件和部门内审批流转件的构建与办理。完成各审批事项部门内包括受理、承办、审核、批准及办结各环节的审批。按统一标准格式打印“受理回执” 、 “不受理回执”等用户回执,并对每笔业务的处理过程提供详尽记录,包括每个处理的经办人信息、承办人信息、收文信息、发文信息、回执信息、数据交换信息等等。可以在事后进行查证、复核时再现当时的办理情况。审批事项办理在岗位间的流转可以根据各单位情况进行灵活配置,并可由各部门人员授权定制。系统对业务的处理提

9、供直接回退和间接回退两种回退机制。直接回退指发现错误后可以立即更改批示结果;间接回退指发现错误时,文件已发至下一环节办理人,则可以要求重新拟办。审批过程中的一些特殊环节和处理方式,如材料补交、现场考察、专家评审等,系统将予以记录,不会对单位办理时限形成错误评估。对部门业务情况、受理情况、办结情况等可以进行多种形式的数据统计与数据查询。2.3.2 电子监察功能包括事前(指业务办理前) 、事中和事后监察三个环节:(1)事前监察主要是指政务公开监察,督促行政审批服务信息及时发布到行政服务中心网站。结合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成果,规范和完善行政审批信息公开。政务公开管理的内容第- 8 - 页 / 共 21

10、页包括事项名称、法律法规依据、办事程序、期限承诺等信息。(2)事中监察包括实时监控、预警纠错、绩效评估和信息服务等内容。实时监控: 对审批办理过程进行实时监督,包括时限监察、收费监察、程序监察、异常情况监察、现场监控等。预警纠错:系统对事项承诺办理期限到期的当天发出预警提示,对超出承诺办理时限、违规办理的审批行为发出黄色或红色纠错指示。绩效评估:根据评估标准,自动对各部门的业务量、审批办结率、提前办结、超限期办理等行政效能指标情况进行量化打分,其结果计入该部门一定时间段的绩效评估总分。信息服务:向各级领导、各部门和公众提供行政审批分类信息。根据不同授权,可以查询全市每宗行政审批事项的实施情况、

11、办理结果以及审批办理统计分析数据。(3)事后监察对已办结的行政审批行为进行监察,重点对行政投诉、行政复议、行政诉讼、行政补偿与行政赔偿四个方面的信息进行监察,并通过预定的绩效考评标准,对办件效率、效果及投诉等情况进行评分,综合事中绩效评估结果,自动计算总分,进行排序,并作数据统计和技术分析。对部门的考评结果上报各级领导,并予以公布。在实现上述电子监察功能的基础上,系统还具备对特定内容的重点监察和对五区审批业务办理情况的统计、分析等功能。2.3.3 垂直监管功能垂直监管是指市级行政审批部门对区级对应行政部门的监管。包括以下几个内容:综合监管:显示对五区行政审批部门总的监察情况。包括:行政审批的内

12、容、法律依据、数量及方式、审批条件、申请材料、申请表格、受理机关、决定机关、审批程序、证件及有效期、法律效力、年审或年检等。出现违规现象的,综合提示第- 9 - 页 / 共 21 页处理。程序监管:从办理时限、办理步骤等方面对五个区行政审批行为进行监察,可以查看预警业务、黄牌警示业务、红牌警示业务以及各类督办情况等。异常情况监管:异常情况主要包括审批进入现场勘测、专家评审、厅证等特殊环节以及不予审批、不受理、补交材料等现象,对于发生异常的事项,可以查看给出的理由和法律依据。2.4 数据采集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数据采集原则上公布的行政许可、其它行政审批和日常管理事项全部纳入监察系统数据采集范围。

13、市、区审批部门应将本单位每一笔审批业务数据上报给对应的行政审批和数据汇总平台,并通过审批业务系统的建设进一步规范事项审批过程。数据采集的内容是审批过程中主要环节的办理情况(见 2.4.2) ,并不涉及业务上具体专业技术方面的内容。2.4.1 数据采集方式市审批部门业务数据采集采用以下三种方式:(1)前置机方式各部门利用数据采集接口模块(自行开发) ,从本单位审批业务系统中抽取数据,导入前置机的中间数据库,再经由前置机的交换系统(统一开发) ,自动传输到电子监察系统。该方式对各部门原审批业务系统改动最小,容易实现,接口开发周期短,是首选方式。第- 10 - 页 / 共 21 页部门审批业务系统数

14、据库数据采集接口模块前置机中间数据库行政审批数据中心前置数据交换系统前置机数据采集方式示意图(2)Web Service 接口方式各部门要在原审批业务系统的后台管理中设置统一的外部数据录入接口(Web Service 接口) ,审批业务系统通过此接口报送数据。该方式无需前置机,但对部门原有审批业务系统改造的技术要求较高。新开发的审批业务系统,可以采用这种方式。(3)手工录入方式没有审批业务系统或无法采用第(1) 、 (2)种采集方式的部门,则通过市监察中心提供的录入界面,直接录入相关数据。该种方式为 B/S 模式,各部门无需进行任何系统改造和升级,可直接通过游览器登录系统进行数据录入。根据各部门审批业务系统和网络的不同,上述三种数据采集方式可以单一使用,也可以搭配使用。各区参考以上数据采集方式,结合自身审批业务系统(平台)的技术特点完成数据采集工作。传输时所有数据均以 XML 格式来封装,以文件为单位进行传输。文件本身包含结构与语义,传输的数据文件必须符合此结构,否则视为无效数据。2.4.2 数据采集内容审批事项的办理过程分为受理、承办、审核、批准和办结五个基本环节,办理过程中的可能发生的专家评审、实地考察等情况归并到上述基本环节中,监察时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重点行业资料库 > 建筑建材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