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储藏技术管理问答.doc

上传人:sk****8 文档编号:3160276 上传时间:2019-05-23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1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粮食储藏技术管理问答.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粮食储藏技术管理问答.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粮食储藏技术管理问答.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粮食储藏技术管理问答.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粮食储藏技术管理问答.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粮食储藏技术管理作者:Admin 来源:粮油储藏学 录入:Admin 更新时间:2008-11-26 17:34:13 点击数:388 【字体: 】一、储粮概念1. 什么叫粮油储藏?粮油储藏即粮油保管,是指粮食、油料和油脂在离开生产领域,尚未进入消费领域,而在流通领域的停滞,它是粮食流通中间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2. 什么是粮油储藏工作?无论何种粮油都要有日常的管理,这种管理工作就是粮油储藏工作。粮食储备是国家发挥宏观调控作用、保障市场正常流通的重要保证。因此,国家储备粮油是储藏工作中所要研究的中心课题。3. 粮油储藏的主要任务是什么?粮油储藏的主要任务是:尽量保持粮食的原有品质,采取一定措

2、施减少不应有的储藏损耗,节约保管费用,为企业建设积累资金。粮油安全储藏的基本条件是干燥、低温、密闭。4. 为什么要进行粮油储藏?粮食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必需品,国家建设、人民生活都离不开粮食。粮食储藏对粮食的及时收购、按时调运、准备加工、保证供应,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做好粮食储藏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第一,粮食储藏是保证流通顺利进行的手段。粮食形势和粮食价格对市场、社会的稳定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粮食储藏好像水库,如果没有一定的储藏量,粮食流通市场就像流水一样会被中断。因此,搞好粮食储藏,管好“蓄水库” ,才能保证市场供应和粮食流通顺利进行。第二,粮食是生活的必需品、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俗话说“

3、肉禽蛋鱼” 是用粮食换来的,说明粮食与人民生活的密切程度,同时粮食也是食品、医药、化工、酿造等很多工业生产必不可少的原料。人民日常生活、工农业扩大再生产都是以粮油作为生活、生产的基础,如果没有粮食储藏,日常生活与扩大再生产就无法保证。第三,粮食是备战备荒的重要战略物质。中国有句古训,叫做“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主” ,粮食是中国农业的基础,在国民经济中始终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自古以来就有“粮食紧,天下紧” 、“粮食定,天下定”,“ 手中有粮,心里不慌” 的说法,粮食是国家发挥宏观调控、维持市场与社会稳定和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支柱;“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粮食是“备战备荒” 的战略物质

4、,有粮食储藏,不管遇到何种灾荒、战事,国家都可应付自如。如果没有粮食储备作为物质基础,备战备荒就成了一句空话。5. 在现代储藏中,主要应用哪些技术?为创造一个合理的储粮环境,控制生物体的生命活动,确保储粮安全,在生产中应用的主要储粮技术有:粮情检测:利用计算机电子检测技术,为随时了解深层粮堆的储粮状况提供一种手段,这对掌握粮情变化动态,及时采取相应措施极为有利。干控:通过控制储粮的水分含量,创造一个不利于虫霉生长的低水分环境,如高温干燥、机械通风。温控:通过控制储粮的环境温度,创造一个不利于虫霉生长的低温环境,如低温储粮、谷冷机冷却。气控:通过改变储粮环境的气体配比,达到杀虫、抑霉、保持粮食原

5、有品质的目的,如低氧(14)、高CO2( 3640)、高 N2(99)等。化控:利用药剂产生的毒气阻断虫霉正常的代谢过程,达到杀虫抑菌的目的,如药剂熏蒸、有机酸抑菌、防护剂保粮。综合保粮技术:我国储粮工作者在长期储粮实践中,开发出具有我国特色、利用多种储粮技术进行综合治理的技术,如“双低” (低氧、低剂量)、 “三低”(低氧、低剂量、低温)储粮。6. 为什么说国民经济发展离不开粮油储藏?从时间上看:粮食生产是季节性的,而消费是常年的,两者之间存在着时间差;不管南方北方,不论生产一季或三季,粮食生产都是在一定的季节里,而生产、生活对粮食的消费则是经常、均衡的,没有季节性,这就构成了储藏的需要;尤

6、其对我国有 13 亿的人口大国来讲,必须有大批粮食储藏,以维持常年需求,以备急用。从空间上看:农村种植粮食,城镇居民口粮及各种消费粮食的行业,粮食生产与消费往往不在同一地点,势必会造成部分粮食停留在运输途中,形成在途粮食商品的储存。从加工角度看:收购的一般是原粮,消费的是成品粮,对这些原粮有一个清理、再加工,以满足人们生活的需要。在粮食销售之前,需有部分粮食储藏。从防灾备荒看:全国每年不同地区总会有一定范围的自然灾害,为应付急需,也要求常年储藏一定数量的粮食。7. 什么是科学保粮?科学保粮就是用科学的方法保管好粮食,按照粮食的变化规律,做到安全储藏,避免或减轻虫、霉、鼠、雀危害造成的损失,抑制

7、或减缓粮油陈化速度,减少粮油的损失损耗,降低保粮费用,减轻劳动强度,保证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等所采取的一些安全、经济、简便、有效的保粮方法和措施。同时还要认真贯彻“以防为主、综合防治” 的保粮方针,分别采取清洁卫生、物理机械、化学药剂、温控储藏等措施,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进行综合防治,确保储粮安全。二、入仓粮质要求及准备工作8. 收购入仓的中央储备粮油必须符合什么质量标准?收购入仓的中央储备粮油必须符合国家标准:粮食必须是国家标准中等以上的新粮,油脂必须是二级以上的新油,并符合粮油卫生标准(详见 GB13501354-1999、GB2715-1981、GB2716-1985 以及 GB15341

8、537-1986 和GB10464-1989)。9. 对入仓的粮质有何要求?为了确保新建平房仓和浅圆仓的储粮安全,其入仓粮质除满足“干、饱、净、无虫” 的要求外,入仓的粮食水分必须符合当地粮食安全水分标准,在高大平房仓储粮技术规范和浅圆仓储粮技术规范中专门强调了平房仓的入粮杂质含量不得超过 1%,浅圆仓的入粮杂质含量不得超过 0.5%,长期储藏的粮食,入仓的储备粮品质必须符合粮油储存判定规则中“宜存”指标的规定,发热、霉变、有虫的粮食或已陈化、品质劣变的粮食、不符合有关卫生指标的粮食不得入仓。浅圆仓、筒仓储粮数量多,进粮落差大,自动分级更加明显,湿热极易积聚,会促使粮食生虫、发热、霉变,所以入

9、仓的粮食要全部清理,水分、温度要均衡,不能将发热粮、高水分粮混入其中,对不安全粮要及时干燥,粮食水分必须在安全水分范围以内,玉米、小麦、大豆水分都要在 12以下,籼稻在 13以下,粳稻在 14.0以下。短期储存超过安全水分的粮食,要按照粮温、水分的安全临界期限掌握出仓时间。10. 为何要强调入仓的粮食质量?众所周知,良好的粮质是安全储粮的基础,这对新建的高大仓房的储粮来讲尤为重要,但在生产中许多粮库并没做到这一点。由于新建仓储粮多、粮层厚,加之机械进粮,自动分级现象会更加明显,如果不控制入粮质量,就会给储粮带来无穷的隐患,正如在日常储粮过程中所遇到的粮情不稳,粮食发热、生虫,局部通风不透、杀虫

10、不彻底、发热霉变等现象都与粮质差有关,都是粮食的水分高或杂质多、分级严重引起的。因此,在尚无取得大粮堆储粮经验的现在,更要强调入仓的粮食质量。11. 如何控制入仓粮食的轻型杂质含量?针对在储粮过程中大都是由轻杂、大杂的分级引起粮食发热霉变的特点,眉山库狠抓入仓粮食质量,自制专利产品风筛机,在入仓过程中利用溜筛轴流风机的工序,清除粮食中的大杂与轻杂,使得粮食在储藏过程中稳定性提高,保管人员劳动强度低,并通过粮质好、等级提高、售价高来弥补粮食重量的损失。12. 为何要做好新仓入粮的准备工作?大跨度的新仓储粮多,不易翻倒,它的隔热防潮、气密性能和仓内设施质量好坏与粮食安全储藏关系密切,在入粮之前要做

11、好仓房与配套设施的检查,注意改善仓房各孔洞的隔热性能,检测电缆性能,还要做好仓房与设备的清理、消杀工作,以确保入粮后的储藏安全。13. 为何要严格新仓厚粮层的查仓制度?大粮堆、厚粮层的新仓要比原有的旧仓管理难度大,所以在日常管理中,要认真检查粮食自动分级的分布状况,加强查仓制度和对粮情的分析,要比以往更加注重粮温的检测与分析,及早发现问题,为采取相应措施提供依据。14. 入粮时,为何要做到“五分开”?进粮时,要按入仓粮食的品种、水分、杂质、新陈的不同,以及有虫与无虫,分开存储。这是因为粮食品种、品质、等级的不同,水分与杂质的含量不同,其结构、形态、内部生理生化反应都不相同。若将其混装,会造成粮

12、堆内的品质不均匀,引起不良情况发生,危及到储粮安全。因此在入粮时要做到“五分开” 。15. 为什么新仓不能进新粮?因为新收获的粮食未完成后熟,在储藏初期极不稳定,加上对刚建成的新仓性能不甚了解,储粮危险性较大。因此,新仓建成后,应首选一些已完成后熟期的耐储品种进行保管,等到对仓房性能有所了解后再改储其它品种。小麦的耐储性最好,建议小麦作为北方库点的首储品种,早籼稻的水分低、好保管,建议作为南方地区的首储品种。平时所讲的“新仓进新粮” 应当是指度过夏或储存半年、稳定性较高的粮食,并非是指新收获的粮食。16. 储备粮为何要贯彻推陈储新的原则?为了确保粮食的使用价值,应该贯彻“推陈储新” 的原则。粮

13、食是有生命的,陈化是自然发展规律。陈化会影响到粮食的食用品质,以致降低或丧失使用价值。因此,确保粮食的使用价值是粮食储藏的首要任务。推陈储新是保证储粮品质常新、维持储粮使用价值长期不变的根本措施。所以对储备粮除加强科学保管外,还必须贯彻“推陈储新” 的原则。17. 为何要强调保管员经常入仓检查粮情?近年来在新建的粮仓中,尽管都配备了先进的粮情检测系统,但先进的仪器只能在一定程度上替代保管员的部分工作,还不能完全替代人体的感官功能。保管员进仓可以通过人体的视觉、触觉、嗅觉等感觉器官去感受仓内气味、粮食的散落性、粮温等变化,再结合仪器的检测结果,对粮情变化趋势做出正确判断并采取相应措施,确保储粮安

14、全。18. 新仓房为何要扒平粮面进行储粮保管?目前,我国所有仓房的粮堆通风系统的设计,以及入粮结束后包括平衡通风、降温散湿、熏蒸杀虫等储粮管理都是以平粮面为依据的,因此在入粮结束后,要及时平整粮面。堆粮高度一致,可使通风降温或环流熏蒸时的各处粮层阻力一致,气体分布均匀,提高通风与熏蒸的效果,也有利于薄膜覆盖。尽管平整粮面的劳动强度较大,工作环境较差,但它对尚无大粮堆储粮经验的保管人员来讲是重要的,至少目前这样做是必要的。待以后掌握锥顶粮堆储粮性能并按之布置风道后,就可以不平整粮面了。19. 如何解决浅圆仓中心落粮点处杂质积聚严重的问题?250 亿新仓建设中,浅圆仓入粮落粮点有 20 多米高,若

15、仓内装有布料器,由于在入粮过程中落料点分散,仓中心部位不会形成严重的自动分级现象。然而对未装布料器的浅圆仓,入粮过程中在浅圆仓中心形成严重的杂质积聚点的可能性较大,此时可采取:在入粮过程中,不断用吸粮机或人工方式把中心部位含杂量大的粮食取出进行清理;抽芯除杂法:待全仓粮食入满后,打开浅圆仓中心卸粮口的闸板,放出仓中心含杂量大的粮食,进行清理后再重新入仓。此法在采用中心管入粮的筒仓储粮管理中,已取得良好效果。20. 如何判断粮食入仓的杂质区?不同的入粮方式,杂质聚集的规律是不同的,因此可根据入粮方式来判断杂质的分级区;另外,可根据测温系统反映出的高温点、通风过程中不降温的部位、熏蒸杀虫不彻底的部

16、位或米温计较难插入的部位,都有可能是杂质分级区,再结合扦样检验,就可确定杂质的分级区。21. 高大平房仓在入粮前应做哪些检查?高大平房仓是一种新仓型,为做到对仓体结构和配置设备性能的质量心中有数,应在入粮前对仓房施工质量和配置设备进行检查。检查仓房的施工质量:仓顶不漏,仓壁无裂缝,地坪不返潮,仓房隔热符合安全储粮的要求。检查通风系统:按所配置的通风系统,安装好通风设备。在通风道的各接口部位必须有防止粮食漏入通风道的措施。机械通风系统安装后,应进行通风道的风量测试及风量分配等调试工作,并写出测试报告。地槽通风系统调试后,不得随意移动调后的阀门位置。与进风口连接的风机应与测控系统的通风控制接口联接

17、,在通风时达到对风机的自动控制。检查气密性:对仓房的门、窗及进风口密封后进行气密性检查,达到在 500Pa 下的压力半衰期不小于 40s 的起码要求。检查粮情测控系统:粮情测控系统安装应符合中央直属储备库粮情测控系统技术质量要求,在正式装粮之前要进行空仓检测调试。布置测温电缆的间距不大于 5m,垂直方向点距不大于 2m,在粮面下、靠墙壁和距地坪3050cm 处必须设置测温点。检查动力负荷:粮库的动力负荷要满足大功率风机等用电机械的要求,配有谷物冷却机的粮库应根据一次开动谷物冷却机的台数配足动力负荷,保证相关设备匹配和安全工作。22. 浅圆仓在入粮前应做哪些检查?浅圆仓是一种新仓型,为做到对仓体

18、结构和配置设施性能的质量心中有数,应在入粮前对仓房施工质量和配置设备进行检查。检查仓房的施工质量:仓壁、仓底未干燥或受潮均不得装粮,仓顶防水及隔热效果是否完好有效。检查通风系统:通风系统的设计及设备选择应符合中央直属储备粮库浅圆仓设计暂行规定,风道应畅通,通风孔板安装要牢固,并能承受清仓机械的载荷。检查气密性:仓内所有通气孔、门及进出粮口等密封后,在 500Pa 下的压力半衰期不小于 60 秒。检查粮情测控系统:粮情测控系统安装应符合中央直属储备库粮情测控系统技术质量要求,要在正式装粮之前进行空仓检测调试,测温电缆间距不大于 5m,垂直方向点距不大于 1.53m,距离粮面、底面及仓壁各 30c

19、m 左右处必须设点检测。电缆安装应牢固,在粮食进仓冲击时不漂移,能承受粮食出仓产生的拉力,在粮食出仓过程中,其电缆布置不能妨碍清仓作业且不被机械所损坏。检查环流熏蒸系统:按磷化氢环流熏蒸技术规程(试行)中有关规定执行。新建浅圆仓初始装粮应进行试装粮压仓试验,进行沉降观测。正式使用装粮后 23 年内,应每隔 36 个月进行一次沉降观测。压仓方法按中央直属储备粮库新仓初始装粮压仓的暂行规定执行。浅圆仓装粮前应彻底打扫,清除残留粮粒、灰杂,如已感染害虫,要用药剂杀灭。所有进出粮设施在装粮前必须严格检查,发现有虫或虫卵要进行处理后方可使用,处理前后要做好隔离工作,防止传播和再感染。23. 同一仓房在分

20、批进粮时,应注意什么问题?同一仓房分批次进粮时,粮食质量要一致,各批次间的粮食温度差,特别是港口库长途海运的粮温应小于当时的露点温差。若达到或超过露点温差时,应及时采用机械通风方式均衡粮温,防止粮食结露。三、主要粮食和油料的保管24. 稻谷的储藏特性是什么? 稻谷具有完整的谷壳,它对防止虫霉危害与温湿度影响有一定作用,在储藏过程中稳定性较高,但稻谷后熟期短,不耐高温,易黄变和陈化,易发热、结露,水分超过 25%即可发芽。在正常储藏条件下,新谷的生理活性较强,呼吸旺盛,变化较大,一年后逐渐减弱,继而趋于平缓,储藏稳定性增高。早、中稻收获时气温高,便于干燥,入库水分低,但易感染害虫;晚稻秋后收获气

21、温低,虫害较少,但不易干燥,入库水分较高,容易引起发热霉变。稻谷储藏期不宜超过三年,即使不生虫发热,也要注意定期轮换,特别是长期储备的粮食要防止因陈化而降低品质。25. 稻谷储藏中有哪些注意事项?控制水分。使稻谷处于安全状态是安全储粮的根本宗旨。稻谷发热霉变都与其所含水分有关,因此稻谷入仓时必须严格控制水分。对超标准水分的粮食一定要抓紧降水工作。清理杂质。稻谷中常混有稗子、杂草、穗梗及瘪粒等有机杂质,特别在机械进粮时,由于自动分级现象会造成杂质在粮堆内积聚。这些有机杂质带菌量多,呼吸强度大,吸水性强,加上细小杂质使粮堆孔隙度减少,形成湿热积聚、不易散发,容易造成粮堆内发热霉变。因此,稻谷入仓时

22、,要清理过筛,严把质量关,把粮食含杂量控制在 0.5%左右,提高粮食储藏的稳定性。26. 中早稻与晚稻在储粮特性上有何不同?中早稻因收获较早,入仓后原始粮温较高,堆内积热不易散发,容易形成初期发热,也易遭受害虫为害;这种高温粮进入秋末冬初,由于大气与粮食之间温差过大,很容易结露生霉,这是保管稻谷较为突出的问题。晚稻收割时,气温已经较低,不易及时干燥,原始水分较高,易于发热霉变。籼稻入仓水分较低,发热较少;粳稻入仓水分较高,一般到次年春暖后易出现发热。水分在 17%以上的,即使在冬季也可能发热。27. 早稻应采取哪些主要储藏措施?早稻收获早,质量良好,水分较低,但入仓时粮温较高,本身代谢旺盛,容

23、易感染害虫和引起早期发热。因此,新谷入仓后应适时通风,均衡粮温,使新谷释放出湿热。一般经过通风降温后,结露或发热现象基本可以避免。待粮情稳定后,及时进行密闭储藏,利用自身以及微生物的呼吸作用造成缺氧环境,达到控制虫害、延缓陈化、保持品质的储藏目的。如粮堆自身不能达到低氧环境时,也可采用其他气控储粮的方法。28. 晚稻应采取哪些主要储藏措施?根据晚稻水分大、易发热霉变等特点,对超安全水分标准入仓的晚稻,应抓紧时间烘干或通风降水,逐步降低其水分含量。待水分达到标准后,再利用低温季节进行通风,将粮温降至 510以下。在气温回升之前,利用稻谷的不良导热性,及时进行密闭储藏,减少外界条件的影响,可较长时

24、间维持粮堆的低温状态,减少虫霉危害,保持较好的储藏品质。29. 稻谷为何容易发芽?稻谷后熟期很短,一般籼稻无后熟期,粳稻只有四周左右。由于种胚成熟较早,大多数稻谷收获后即具有发芽能力,且对发芽所需水分要求较低,只要达到 25%的水分就能发芽。因此稻谷无论在田间或仓内,只要温度适宜,含水量达到发芽需求,都易发芽。发过芽的稻谷储藏稳定性大为降低,特别在储粮过程中,如有仓房漏雨、结露等现象发生,就会导致发芽霉烂,造成损失。30. 稻谷发热的规律是什么? 散装稻谷发热的一般规律是:秋冬季节多从粮堆的中下层开始,以后逐渐向上发展;夏季多从朝阳靠墙面的上层开始,以后再逐渐向内发展;因漏雨或吸湿而引起的发热

25、,则多从粮面、仓墙四周、地坪等返潮部位开始,然后再向粮堆内部及中下层发展。在发热过程中,有的稻谷粮温上升数天后温升暂时减慢,以后再继续上升。发热上升的粮温与粮食水分高低密切相关,即原始水分在 15%以下的稻谷不会超过 40,而水分在 15%以上的就可能高于 40,其主要原因是因为在高水分的稻谷上微生物繁殖速度较快。31. 哪些现象是稻谷早期发热霉变易于察觉的?稻谷局部水分增高,微觉潮润,散落性降低,籽粒发软,硬度降低,出现“霉蒸气” ,色泽开始微显鲜艳,继之谷壳潮润挂灰、泛白,未熟粒偶见白色或绿色霉点等等。稻谷早期发热霉变时温度不高,米质尚未变化,是处理的关键时刻,如果以上现象继续发展,将出现

26、明显的发热霉变,米质将会发生明显下降。32. 储藏期间稻谷为何容易发热、霉变、生虫? 新稻入库后,由于生理活性较强,呼吸旺盛,产生大量的热量和水分,易造成粮堆内湿热积聚。若湿热气流上升与粮面冷空气接触,就会形成结露现象。结露的部位一般在粮堆表层 15cm 左右最为显著,结露部位的稻谷水分增加迅速,因此,稻谷就会很快发热。稻谷发热与霉变密切地联系在一起。在梅雨季节,水分含量高达 16%以上的稻谷就很容易发热并马上霉变;在高温季节一般都是发热到中期或后期,才开始霉变,发生的部位多在表层;如果仓壁或地坪返潮,则发芽与霉变就可能同时发生。另外,稻谷也易生虫,其中以麦蛾、玉米象、米象、谷蠹为害最严重。稻

27、谷中害虫聚集的部位随季节而变,冬季一般聚集在中下层,春暖以后逐渐迁移至上层。33. 稻谷的安全水分为多少?稻谷的安全储藏水分与环境温度有关,并随温度改变而变化。水分较高的稻谷必须储藏在温度较低的环境中;水分较低的稻谷则可储藏在较高的环境温度中。因此,稻谷安全储藏水分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根据各地保粮经验,初步归纳出稻谷的相对安全水分(表 7-1)。表 7-1 稻谷安全水分粳稻水分(%) 籼稻水分(%)稻谷温度早、中粳 晚粳 早籼 中、晚籼35 左右 13.5 以下 14 以下 12.5 以下 13 以下30 左右 14 以下 15 左右 13 以下 13.5 以下20 左右 15 左右 16

28、左右 14 左右 14.5 左右10 左右 16 左右 17 左右 15 左右 15.5 左右5左右 17 以下 18 以下 16 以下 16.5 左右34. 糙米内部主要组分比例各占多少?在稻粒的全部重量中,稻壳约占 1820%,糙米则占 8082%。糙米各个组成部分的重量比大致是:果皮为12%,种皮和糊粉层为 46%,胚为 23%,胚乳为 8994%。胚部的各组成部分占全粒重量的比例大致是:外胚叶为 0.26%,胚根鞘为 0.18%,胚芽为 0.34%,胚根为 0.18%,盾片为 1.181.4%。从上可以看出,糙米中以胚乳所占比例最大,一般在 90%以上。特别是糙米经过碾白、去掉糠层和胚

29、部成为白米后,几乎全为胚乳。因此说,胚乳是构成粮食的主体。胚部所占比重很小,但它是生命活动最旺盛的部分,变质、生霉总是先由胚部开始。糠层含有较多的油和可溶性物质,储藏时也不稳定,所以精度高的大米储藏稳定性较好。35. 糙米的储粮特点是什么?与稻谷相比,糙米没有稻壳,但还有果皮、种皮、糊粉层、胚及胚乳等组织结构和生命活力,孔隙度比稻谷的要小。由于失去稻壳的保护,糙米富含营养的果皮及内部组织直接暴露在外面,又具有完整的胚,呼吸旺盛,如果储藏方式不适宜,很容易受到虫霉侵蚀,水分又较稻谷高,所以要比稻谷更难保管,耐藏性更差。特别是经历夏季高温,粮食陈化明显,脂肪酸值升高,发芽率下降,酶活性降低。 36

30、. 为何要储存糙米?从储藏稳定性来看,稻谷高于糙米,糙米高于大米;大米中以籼米较稳定,粳米次之,糯米最差。以糙米储藏为主,不仅仅是因为糙米能节约仓容和运输费用,更重要的是解决大米的保鲜问题。低温储藏有利于糙米保鲜、延缓品质的陈化。目前,日本是以糙米低温储藏为主的国家,我国糙米储藏较少,需改变观念与传统做法,以形成糙米储藏保鲜为主的储粮管理模式。37. 糙米的储藏措施是什么?在储藏期间主要解决的问题是防止糙米发热、霉变与陈化。从常年储藏的角度出发,可利用秋冬低温季节,大力通风,降温散湿。在春暖前选择水分较低、品质较好的糙米进行低温密闭,一般可保管到七月份。当仓温过高时可用谷冷机辅助降温来确保糙米

31、的低温状态;水分较高、品质较差的糙米应用塑料薄膜密封缺氧度夏;对那些采用一般储藏方法或低温密闭的糙米,入夏后出现发热或在高温季节入仓已有发热趋势而缺乏缺氧保管条件的粮堆,都可实施谷冷机冷却、化学保藏或大米的胶实包装等技术措施,确保储粮安全过夏。38. 为何大米容易爆腰?高水分的大米不宜烘干或曝晒,在剧烈干燥降水的情况下,米粒外层干燥快,内部水分朝外转移慢,粮粒内外层干燥速度不一、体积收缩程度不同会产生爆腰。米粒腰部皮薄,腹面组织疏松,爆腰一般在米粒腰部开始。另外,急剧吸湿或骤冷骤热也能造成大米爆腰。39. 引起稻谷产生爆腰的因素有哪些?在一般情况下,几乎看不出稻谷中水分梯度分布不均匀的现象,但

32、在某种情况下,即在稻谷急剧干燥或吸收水分的情况下,在稻粒中的水分产生不均匀现象,引起稻粒上发生龟裂或裂纹,即爆腰。另外,机械碰撞也会造成稻谷爆腰,如脱粒机、斗提机等。爆腰后的稻谷在加工时便成为碎米,大米的出品率较低,降低了稻谷的商品价值。40. 什么是吸湿爆腰?吸湿爆腰是指已经干燥的稻谷急剧而大量吸收大气中的湿气,如遇有暴雨或露水浸湿所产生的爆腰。它分为稻谷在秸杆上吸湿爆腰,在晾晒中吸湿爆腰和干燥后的吸湿爆腰三种形式。其预防措施是第一要适时收割,第二是脱粒后要立即进行干燥。41. 什么是干燥爆腰?干燥爆腰是指在机械干燥中,由于粮食降水过快,造成稻谷内部水分表里不一所引起的爆腰,其影响因素有:稻

33、谷在干燥前后的水分含量,干燥空气的温湿度,干燥中稻谷是否流动及流动方法,稻谷的单位通风量,间歇式或连续式干燥,干燥时稻谷水分的均匀程度,品种及稻谷有无损伤。降低热风温度、干燥速度,采用间歇干燥,增加缓苏工艺,都有助于减少稻谷的爆腰。42. 为何大米容易吸湿发热?由于大米具有较强的吸湿性,在外界水蒸气压力高于米粒时,极易吸湿返潮、生霉发热,并促进生理代谢加剧。当水分由低增高时,呼吸强度将迅速增大,过氧化氢酶活性也明显增加。大米吸湿返潮、霉菌感染是造成发热的主要原因。散装大米发热多出现在中上层,包装大米则多发生在上层第 23 包,然后朝中心部位及深处扩展漫延。43. 小麦有什么储藏特性? 后熟期长

34、。小麦品种不同,后熟期长短也不同。大多数品种后熟期在两个月左右,少数超过 80 天。含水量适宜的小麦,完成后熟作用之后,品质有所改善,储藏稳定性有所提高。吸湿性强。小麦外皮较薄,组织松软,亲水物质较多,吸湿能力较强,吸湿后,淀粉、蛋白质水解加强,易遭受霉菌与害虫的侵袭,引起发热霉变,使小麦品质劣变。较耐高温。小麦具有较好的耐高温性,在一定的高温范围内不致丧失生命力。据报道:水分在 17%以上时,干燥处理温度不超过 46,或水分在 17%以下时,处理温度不超过 54,酶活性不会降低,发芽力仍能得到保持,面粉品质因在后熟期经历高温而得到改善,做成的馒头松软膨大。这就为小麦采用高温干燥或密闭杀虫提供

35、了依据。易遭虫害。小麦抗虫性差,收获时正值夏季,易受害虫感染,多数储粮害虫都会危害小麦,其中以玉米象、麦蛾与印度谷蛾危害最为严重。因此,要加强小麦虫害的防治工作。44. 小麦在储藏期间易出现哪些问题?麦堆结顶。小麦在后熟期间呼吸作用旺盛,放出大量湿热,使麦堆上层粮温增高,水分加大,易引起结顶和发热霉变,其部位一般发生在粮面下 30cm 处,这是保管新麦要特别注意的问题。热粮储藏到深秋季节,粮温高于气温,粮堆内外存在温差,湿热扩散引起粮堆水分转移,使上层粮食水分增加,同时也使霉菌大量发生与发展,造成粮堆发生结顶现象。褐胚。小麦在储藏期间另一主要劣变现象是胚部变褐(与小麦褐胚病不同),这主要是储藏

36、方法不当和储藏时间过长所造成的。另外,微生物的危害也是形成褐胚的重要原因。45. 小麦保管的主要措施有哪些?趁热入仓密闭储藏。小麦趁热入仓密闭储藏是我国传统的储藏方法之一。根据小麦耐热性好的特点,利用盛夏高温曝晒小麦,将水分降到 12.5%以下,使粮温达 5052,保持 2h,趁热入仓,散装压盖,高温密闭,使粮温维持在40左右,10d 左右可杀死全部害虫。此后,粮温逐渐下降与仓温平衡,即转入正常密闭储藏。高温时间过长会影响小麦的发芽率。低温冷却。粮堆保持一定的低温状态,对于延长种子寿命、保持品质有益。进入正常储藏的小麦,可在寒冷季节进行通风、翻动粮面,将粮温降至 5以下,然后在气温回升前对仓房

37、、粮堆进行密闭,这对抑制虫霉、保持品质有较好的效果。长期储存的低温粮要严防与湿热气流接触,以免造成麦堆表层结露。严防害虫感染。危害小麦的主要害虫是玉米象、麦蛾、印度谷蛾等。麦蛾、印度谷蛾成虫发生在粮堆表层,活动于空间,而玉米象在秋凉后则隐藏于麦堆深处。热密闭与冷密闭储藏是防治小麦害虫的有效方法,要加强管理,严格做好防止感染害虫的工作。46. 小麦热入仓应注意哪些问题? 应在小麦热入仓前 10d 左右进行清仓、杀虫、密闭一周。抓紧伏天出晒,高温杀虫。热入仓的小麦水分应低于 12.5%,软质小麦水分低到 11%,无损发芽率。软质与硬质小麦水分高到 13%,即使冷入仓也对发芽率有损害。做好密闭储藏,

38、保持 42左右的高温不能超过 710d 。在进行高温处理时,时间不宜过长,种麦长期受到闷热可能产生缺氧呼吸而影响发芽。热入仓小麦应注意检查,特别是在秋末冬初和春末夏初温度变化剧烈时,应及时检查防止结顶。47. 玉米的储藏特性是什么?原始水分大,成熟度不均匀。玉米生长时,由于果穗的顶部与基部授粉时间不同,致使同一果穗上下部分籽粒成熟度不一致。收获季节气温低,加之果穗外有苞叶,使玉米在田间不能充分干燥,收获后的玉米水分可高达 2030%以上。高水分玉米脱粒又容易损伤,不利于安全储藏。胚部大。玉米胚部较大,约占全粒的 1/3 左右,组织结构疏松,又含有较多的蛋白质、可溶性糖和脂肪,适合霉菌生长和繁殖

39、。胚部带菌量多,吸湿性强,容易招致虫霉侵蚀,引起发热霉变。玉米在储藏中如容易吸湿、生霉、发酸、变苦等变化都与胚部大有关,这是玉米较其他原粮难储藏的主要原因。易破碎。高水分玉米在干燥过程中,一次降水幅度过大、干燥温度过高和多次提升都会造成籽粒爆腰。当筒式仓型如筒仓、浅圆仓等进粮时,由于粮食落差过大,易造成籽粒大量破碎,一则会影响储粮的稳定性,二则引起玉米降等。48. 玉米为何容易发热霉变?由于玉米具有胚部大、营养物质丰富、呼吸旺盛、带菌量多等特点,如果水分超过安全储藏标准,就会使其在储藏中比其他粮食更容易发热霉变。轻者品质下降,重者完全丧失食用价值。常见发热霉变的部位一般在粮面下 3060cm处

40、,或在底层与仓壁返潮处。这主要是玉米入仓水分较高或者在储藏期间受外界因素的影响,使局部水分增高,霉菌在适宜条件下大量繁殖而造成的。49. 玉米霉变经过哪些过程? 玉米霉变的初期颗粒鲜艳,散发出甜味,有出汗现象;继而胚部及碎粒断面出现白色菌丝(俗称生毛),有轻霉味;大约在霉变一周以后,就会产生各色孢子,多数为绿色或青色,集中在胚部十分明显(俗称点翠),有辛辣气味。以后随着粮温上升,由于微生物区系的变化,绿色菌落逐渐变为灰色或黑色,整个籽粒也渐变为黄褐色。一切孢子都能继续感染其它籽粒,随着霉变增多,最后能造成腐烂结块,失去使用价值。当玉米散发出甜味时,若及时处理还可食用;若发展到点翠阶段,则食用品

41、质锐减,严重者不能食用。由生毛到点翠仅需几天时间,一旦发热,不及时处理,就会腐烂。50. 玉米如何安全储藏? 干燥防霉、清理除杂、防治虫害是粮库保管好玉米的三项措施。新收获的高水分玉米要及时进行干燥处理,入库一月左右,可借助秋冬交替的大好时机,进行通风散气,防止出汗。对达到安全水分的玉米,在冬季应进行冷却处理,并做好压盖密闭工作,保持粮堆低温,以利于安全过夏。对感染虫害的玉米,则要采用药剂熏蒸杀虫。玉米中如果含有较多的未熟粒、破碎粒、碎屑等杂质,因其吸湿性强、带菌量多,容易引起发热、生霉和招致虫害。因此入库时要认真清理,提高粮食质量,这对预防虫霉、安全储粮有较好的作用。51. 春季玉米储藏有哪些方法?当玉米水分超过 20%、粮温达到 10时,便会在胚部发生霉变。据经验介绍,将玉米水分降到 13%以下,粮温不超过 28时,储藏较为安全。在冬季,可利用低温通风对高水分玉米进行降温散湿,维持储粮安全;到春初时节气温上升后,要充分利用阳光与干燥气候,通过通风、晾晒方式,及时把玉米水分降低至安全范围,为长期储藏打下基础。52. 油料保管有什么共性?油料保管有以下两个共同特性:第一,脂肪含量高。植物油料所含的脂肪一般在 4050%左右,最少的也在 20%左右。脂肪主要由不饱和脂肪酸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重点行业资料库 > 建筑建材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