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I -职业院校“数字化校园”评比标准(共 6 大类 17+1 项 80+2 条 150+50 分)项 目 项目条目及内容描述 要求分值一、信息化建设机制与管理体制 (2 项 11 条 16 分)1. 成立了由校级领导、教师、技术与管理人员组成的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委员会),负责领导、规划、管理与协调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全部工作应成立 2 分2. 制定了附合校情的信息化建设 10 年发展规划 应制定 1 分3. 制定了附合校情的近期(3-5 年)信息化建设与实施规划 应制定 1 分4. 2010-2012 年平均信息化建设软硬件购置、研发、人员培训经费/当年学校教学设备、仪器购置费用的比 5%
2、2 分1、信息化建设领导与规划(计 5 条 8 分)5. 2013-2015 年计划平均信息化建设软硬件购置、研发、人员培训经费/当年学校教学仪器、设备购置费用比15% 2 分1. 确定了负责信息化工作的校级领导,建立了常设机构信息化办公室,确定了其领导级别,制定了相应的岗位职责本校中层级别 1 分2. 设立了信息化建设技术管理组织,负责制定、审议数字化校园建设的技术路线、方法与实施策略 应建立 1 分3. 设立了独立的信息化建设监督与评价组织,对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各项工作,进行动态的监督、评价与管理 应建立 1 分4. 配备了足够的信息化建设管理、维护、培训与研究专职人员,其人数占在校生的比例
3、,应大于 1.5 1.5 1 分5. 制定了激励全校性信息、资源、设备、建设管理与共享的政策与措施,制定了鼓励教职员工参加信息化技术培训学习的制度,使其不断适应数字化校园工作的需要,积极利用信息技术创新教育、教学与管理模式应建立 2 分2、信息化管理体制与人力资源建设(计 6 条 8 分)6. 学校各级管理人员的信息化意识、信息化技能与信息化业务能力,要能适应与达到数字化校园建设与管理的要求,适应与达到要求的人数,应超过管理人员总数60% 2 分- VII -的 60%二、信息化基础建设 (4 项 19 条 24 分)1. 学生用计算机(上网、教学、实验室、图书馆、资料室等合计)数,机/生比,
4、应大于 1/5 1:5 2 分2. 管理人员办公用计算机数,机/人比,应大于 1/2 1:2 1 分1、计算机拥有比例,机/人比(计 3 条 4 分)3. 教师公用计算机数,机/人比,应大于 1/5 1:5 1 分1. 校园网主干带宽,学生数 3000 人以下的学校,大于100M;3000 人以上的学校,应大于 1000M100M1000M1 分2. 校区间互连网带宽,学生数 3000 人以下的学校,应大于 10M;3000 人以上的学校,应大于 100M10M100M1 分3. 校园网应接入省教科网(因特网),带宽为学生数3000 人以下的学校,应大于 10M;3000 人以上的学校,应大于
5、 100M,最好为双线10M100M1 分4. 教学与管理环境用房(教室、图书、实训、办公与后勤管理用房),应全部接入网络 100% 2 分5. 网络通达学生宿舍房间的比例,应大于 50% 50% 1 分6. 网络通达校园内教工宿舍住户的比例 100% 1 分2、校园网络连接(计 7 条 8 分)7. 在校内有线网络的基础上,采用 802.11a/b/g/n 技术,建立了校园无线网络系统 应建立 1 分1. 主机房应按照国家标准建设,进行分区管理,其面积学生数 3000 人以下的学校,应大于 40;3000 人以上的学校,应大于 804080 1 分2. 主机房要有消防设备、地线、防雷与安全监
6、控设备,供电系统要配用 UPS 应有 1 分3. 其他数字化教学用房,如数字化技能室、模拟仿真实训室、互动体验室等,也应采用国家标准建设,配备规定的相应设备应采用 1 分3、机房与基本设施建设(计 4 条 6 分)4. 建立了适合教学需要的多媒体教室,配置了必要的多媒体教学设备,多媒体教室占总教室数的比,大于60%(大于 20%,1 分;大于 40%,2 分)60% 3 分1. 安装了网络防火墙、入侵检测、病毒防护、漏洞扫描系统与 WEB 应用防火墙 应安装 1 分2. 建立了符合国家标准的校园网数据管理中心,具有数据存储、管理、备份与容灾能力 应建立 2 分4、计算机系统与网络安全管理(计
7、5 条 6 分)3. 建立了用户上网与信息上网的安全管理办法 应建立 1 分- I -4. 建立了网上信息监控制度与网络运行监控系统 应建立 1 分5. 建立了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安全防范措施,及时修补漏洞、加固优化,加强系统账号与口令管理 应建立 1 分三、网站建设与网络应用 (2 项 13 条 19 分)1. 建立了附合国家标准独立的校园公共门户网站(面向公众),要与校内网隔离,要能统一管理、记录、追踪信息流路径应建立 2 分2. 建立了个性化校园门户管理系统(面向学校内部用户),内、外网要有不同访问控制策略,限定不同类型用户的访问权限应建立 2 分3. 制定了网站建设与管理规范,便于系统延伸
8、与扩展,以适应学校改革发展与创新的需要 应制定 1 分4. 建立了统一服务器,具有与用户之间的双向认证系统与管理系统(集群网站系统) 应建立 1 分1、网站建设与管理(计 5 条 7 分)5. 建立了安全认证系统(如:统一授权管理系统) 应建立 1 分1. 建立了综合信息门户平台,要能将分散、异构的应用和信息资源聚在一起,实现各种应用系统的无缝接入和集成应建立 2 分2. 建立了综合信息服务平台,要能收集、整理、分析各类校情资料、信息,为领导者管理决策,为学生、职工和社会,提供快捷方便地网络信息服务应建立 3 分3. 建立了校园网数据交换平台,使学校各应用系统之间的数据流,能顺利交换与共享 应
9、建立 2 分4. 建立了校级新闻与公共信息发布平台,要及时发布校内相关信息,校内公开信息的发布率,要达到 100% 100% 1 分5. 为每位教师、学生提供了校内电子邮箱,教师、学生校内电子邮箱的使用率,要达到 90%以上 90% 1 分6. 建立了校园内部统一的电子布告栏(BBS)系统 应建立 1 分7. 为每位教师、学生建立了校内个人网络存储空间 应建立 1 分2、网络应用系统(计 8 条 12 分)8. 建立了校内信息资源搜索引擎,要能分级、分权限搜索数字化校园中的所有相关信息 应建立 1 分四、数字化教学与学习 (3 项 13 条 42 分)1、激励机制与教师素养 1. 建立了激励教
10、师进行信息化学习与教学、在职学习提高、革新教学方法、创建新教育模式、参与科研、合作交流等方面的规章制度与措施应有 2 分- I -2. 教师要能利用网络课程制作平台,制作自己的网络课程,要能适应跨时空的混合教学模式;全校教师在网上备课、教学的课时数,占学校总课时数的比,应大于30%30% 3 分(计 3 条 10分)3. 教师队伍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创新知识与技术能力,要能适应数字化教学与改革的需要,其适应人数占教师队伍总数的比例,应大于 60%60% 5 分1. 数字资源的建设,应坚持“节约成本,不重复开发”的原则:个性化校本资源,自己开发;通用性资源,购进或合作开发;开放免费资源,复制、
11、参考和引用按原则 1 分2. 建立了网络课程制作与共享平台,教师要能对网络课程在线制作与共享,专家要能对网络课程进行在线评审应建立 2 分3. 建立了学校网络教学平台,要以课程为单元,为教学材料的准备与发布、教学答疑、教学效果评价与教学过程的管理监控,进行支持与服务应建立 3 分4. 建立了专业建设平台,用于建设专业门户网站,实现专业信息集中建设、管理与展示 应建立 2 分5. 建立了教学资源管理与共享平台,要能实现校内与校际之间,教学资源的充分共享 应建立 3 分6 建立了远程职业教育培训与管理系统,为校外学生提供在线学习环境,实现跨地域的职业培训、岗位技能提升、职业认证与学历教育等应建立
12、2 分2、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计 7 条 20 分)7. 根据专业设置,建立了个性化的校本数字教学资源库(多媒体素材库、题库、课件库、案例库、网络课程库等),为教师、学生提供资源浏览、检索、上传及其他个性化服务应建立 7 分1. 全校网上与在线课程教学、学习、答疑、考试的课时数,与总课程时数的比例,应大于 30% 30% 3 分2. 根据专业设置,建立了相应的虚拟仿真实训室,购置与研发了相应的仿真实训软件,全校虚拟仿真实训课时数与实操实训课时数的比例,应大于 30%30% 4 分3、数字化学习与学生素养(3 条 12 分) 3. 在校学生的学习方法,知识的获取、应用与构建,独立思考、仿真实训、
13、合作交流、开发与创新能力,经过培养要逐渐适应数字化教学与学习的全过程,当学生毕业时,适应数字化学习的人数,应大于毕业生数的60%60% 5 分- I -五、数字化校园建设与管理 (5 项 19 条 37 分)1. 建立了数字化校园管理统一身份认证系统与信息(不良邮件)过滤系统,提供高效、稳定、安全与健康的用户信息管理 应建立 3 分2. 建立了校园“一卡通”管理系统,实现了校内“一卡”身份认证、小额金融结算、校务、教务、学习等管理,达到学生在校学习、生活、活动的统一管理多功能 5 分3. 建立了适合校内学生学习外语与发布语音信息的数字广播系统,其覆盖面积应为全校区 100% 1 分4. 建立了
14、校园网络视频应用、管理与监控系统 应有 1 分5. 建立了校园数字安防系统,对学校的主要部门,按防范等级,分级进行监视与控制,校内的安防系统要与校外警防系统联通应有 3 分1、数字化校园环境建设(6 条 15 分)6. 建立了产教结合、校企合作系统,要根据专业设置,开办相应的产业,使教学、科研与生产紧密结合,要能支持职业院校企业引入、设备共享、技术推广、岗位承包、校企共训与培训移植等活动应建立 2 分1. 建立了教务管理系统,要能提供面向教师、学生、管理人员的各种教学服务,包括教学计划、课程安排、考试、成绩登统、学生在线选课与教学评价等应建立 3 分2. 建立了支持科学研究与教学研究活动的管理
15、系统,包括科研机构、科研人员、科研项目、科研经费、专利、著作与科研成果的考核、奖惩等应建立 1 分2、数字化教学管理(计 3 条 6 分)3. 建立了实操实训与虚拟仿真实训管理系统,包括实训软硬件的单位管理、人员管理、实训知识与设备管理,实训进度、实训效果评价等应建立 2 分1. 建立了学生工作管理系统,包括招生计划,学生入学、学生奖惩与素质评价、就业流向与离校后的工作情况等应建立 2 分2. 建立了学生学习管理系统,包括学生的学籍、学习课程、学分、特长,讲课与辅导教师等与学习有关的情况应建立 1 分3、数字化学生管理(计 3 条 4 分)3. 建立了学生宿舍管理系统,包括住房分配、水电、卫生
16、、纪律与来往客人登记等 应建立 1 分4、数字化人事、财务、后勤管理与数字1. 建立了教职工(人事、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包括在职职工、外聘职工与退离休职工的基本信息,在职与外 应建立 2 分- I -聘职工的学识、能力、工资、培训、考核与奖惩等信息2. 建立了财务管理系统,包括经费收支、资产负债、工资发放、项目经费与学生费用等,并能对各种费用的收支情况与效益,进行综合分析与评价应建立 2 分3. 建立了设备、校产与后勤服务管理系统,包括房地产、设备、资产与库房管理,专利技术、著作权等无形资产的管理等,并能对各种资产的使用效率与经济效益,进行综合分析,提供合理使用的决策依据应建立 2 分化办公(
17、计 4 条 9 分)4. 建立了自动化办公系统,包括文件收发登记、审批、流转与存储管理,会议通知与记录管理,印章管理,来往客人(信访)管理,学校信息发布与通信的集中管理等应建立 3 分1. 建立了职工、学生党团员组织管理系统,包括党团员基本信息、党团费用管理、党团员活动、党团员奖惩等应建立 1 分2. 建立了网上学生心理辅导系统,包括辅导教师情况、学生心理素质分析、心理辅导资料、心理辅导案例等 应建立 1 分5、数字化政治思想工作与管理(计 3 条 3 分)3. 校园网建立了校园文化、就业指导与学生社团活动等相应栏目,为教职工学生提供相应的社会化服务 应建立 1 分六、数字化场馆建设 (2 项
18、 5+2 条 12+50 分)1. 建立了数字化图书馆系统,实现了图书馆的采购、编目、馆藏、流通等数字化管理 应建立 3 分2. 图书管理系统要能管理 5000 个以上的馆藏资源集合,能容纳 1000 个以上的个人账户,处理业务的能力要达到 1 万个以上/小时;图书资料存储系统与学校存储系统,要能共享资源应共享 3 分3. 建立了国家网情报资料检索系统,校内用户要能查询与浏览该系统 应建立 1 分4. 图书馆中数字化图书、文献、期刊杂志的拥有量,占纸质图书、文献、期刊杂志总量的比例,应大于 20% 20% 3 分1、数字化图书馆(5 条 12 分)5. 建立了多媒体情报资料查询、阅览室,为师生
19、提供了与专业相关的音、视频资料与多媒体查阅环境(含光盘查阅系统);要能为用户提供资料的复制、打印服务应建立 2 分2、其他数字化场馆建设(2 条 50 分)此项为远景考核标准,目前1. 根据国家职业目录与职业教育数字化校园建设规范,为学生提供了亲身参与、亲身感悟的相应职业全过程的在线体验馆;该馆要能体现出该专业的新技术、新工艺和新生产流程,使学生能以多种方式参与操作和体验;体验时长 60 分钟以内,体验点大于 30 个,同时在线人数大于 1 千人远期目标建立10分- I -2. 根据职业特点与职业教育数字化校园建设规范,运用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以数字方式建立了相关专业的网络数字博物馆(15 分)、数字艺术馆(10 分)或数字科技馆(15 分);要能为学生、用户提供阅览、查询、收集、关联、创建、讨论与存储相关信息资料的功能与管理远期目标建立40分暂不考核欢迎加入全国职教教育技术(信息化)群 23259457 关注教育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