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中国艺术传统与苦难意识中国传统艺术的最大特点是追求平静与和谐。观赏宋元书画,吟诵唐诗宋词,总能感受到其中回漾着空灵绵渺的韵致,精美谐和的情调,那是中国艺术家敏感、含蓄、精致心灵的表征。接触西洋艺术渐多,不免作些有趣的比较:都走抽象表现的路数,朱德群的如梦似幻的东方神韵与马尔克用形式呈现人类疯狂和暴力的特征绝然两样;同被目为“癫狂” ,孤高愤世,潦倒悲惨,徐渭的恣肆激愤中见不到梵高面对生存空虚无法自拔的绝望笔调;余华渲染苦难却不悲观,以“为活而活”表达对苦难生存境遇的反抗;卡夫卡表现在骨子里才能经历到的小人物的孤独的体验和被排斥的悲怆,道出现代人的生存困惑,荒诞似乎更冷酷惊悚。我对浸透流淌在血
2、脉肉体中的这种艺术传统开始不满足起来,总觉得少了些狂涛骇浪般的震撼力量。我有个近乎顽固的“偏见” ,倘若说艺术的永恒主题是对爱与恨、生与死、苦与乐、善与恶、悲与喜等的思索与形象化表达,那么任何对邪恶、冲突、黑暗等破坏性、否定性力量的忽视回避都不够完善,不够深刻。在我看来,中国艺术传统就多少有这方面的局限性。说得明白些,这个传统缺乏对苦难意识丰富蕴涵的感性观照、领悟和直接表达。 什么是苦难意识?简单地说,它指艺术家对现实人生悲惨境况的深层体验及由之而生的悲悯情怀,对悲苦、不幸、困顿的人类悲剧性生存状态真相不屈不挠的关注、追问;更重要的是,艺术家必须对人类生存的2负面价值(恶、死、丑、悲、罪、悔、
3、辱等)葆有一种直面抗争的精神姿态和战胜苦难、自我救赎的心理情感价值取向。如此规定,当然绝不意味着中国艺术家们与苦难意识丝毫不沾边。但不能不留意,艺术家描绘、表现的从来都不是生活世界本身,而是对生活世界的感受、体验、评价、反思。中国的哲人、艺术家并非对冲突、对抗、邪恶、不合理等视而不见、充耳不闻,司马迁说周公演易 “其有忧患乎”?韩愈也有“发愤著书”论。但是我们对矛盾的东西、可悲可怖的现象不像西方人那样喜欢直接地表现出来,还要反抗,唤醒自由意志,所以才有但丁神曲里对地狱狰狞恐怖的血淋淋的描绘,才有普罗米修斯不避痛苦惩罚的献身精神,才有贝多芬“扼住命运咽喉”由悲哀转向抗争的炽情,才有西西弗神话式的
4、荒诞感,才有描绘体验病态、死亡乃至自杀的艺术家(如蒙克)等。人生存的不可捉摸,人性中恶的因素的膨胀无度,社会不合理势力对人的压迫等等,都是西方哲人们对悲剧化生存状态的解释。他们不怕毁灭,似乎只有毁灭才能释放出放纵、狂烈的颤栗能量,才符合他们必须在对立两者之间选择的思维习惯。中国人则很擅长“化” ,化丑为美,避免直接表现令人可怕的血腥。因此,面对人生虚无这一悲剧性主题,庄子丧妻鼓盆而歌,那是痛彻骨髓、领悟到人生本无后的恬淡。能于自在山水间与天地精神往来,何须像尼采那般刻意彰显酒神生命狂飙力来缓解面对虚无的痛苦呢?当现实生活与理想诉求间产生矛盾冲突时, 梁祝化蝶, 牡丹亭人鬼幻化之类传奇性的结局似
5、乎更符合中国人追求圆满的心理。 “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 , “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 。汉魏骚客最能体会人生短暂带来的悲愁哀痛的思绪,但由仕途无望、时3变沧桑激起的并非对人生空幻的彻头彻尾的虚无感,而要么是人生易逝及时行乐的紧迫感,要么是对功名利禄的幻影般的追寻。对个体命运的深切体验总与死亡联系。阮籍处魏晋易代之际,现实处境不可谓不险,但吟咏怀诗多显忧思之心,哀痛之情,绝无自戕之意。 杜维明指出,中国本体论的一个基本命题是生存的连续性,它在相当程度上制约着中国人看待世界、感知现实的方式。这种宇宙观强调人与自然间的和谐关系和直接的审美体验。现存世界的一切,包括矛盾、冲突、紧张、不合理都是暂
6、时的,人生的负面价值只是包罗万象、不盈不亏的宇宙过程(道的运动)的某个次要的歪曲的表现,都会在存在的连续转化中趋于平稳和谐而非倾轧离散。对以此一般世界观为核心的文化的深层特质,李泽厚指出是“乐感文化” ,牟宗三声言是“忧患意识” 。忧乐对峙也好,综两说而主“忧乐圆融”也罢,大体都立足于人生的正面价值,对消极的负面的人类情感则多半或悬置或消融或否弃。 “未知生,焉知死” , “子不语怪力乱神” ,老夫子几席话就决定性地移开了中国人对幽昧不明的世界奥秘的探究目光;“人皆可以为尧舜” , “太上立德,其次立功,再次立言” ,对外建立政治功业,确信通过自我修养可达于至善的“内圣外王”成为古代中国人的理
7、想境界;奔波一生,尝遍苦难如孔子,仍天行健,不改其志;佛教对现世苦难有深刻透辟的领悟,对无尽的轮回和地狱的恐怖有狰狞的描绘,但目的是唤起对佛的敬畏和寂静空灵的涅?境界的向往。既然人生苦海,万物虚幻,那唯有返观自性才能刹那间体悟佛性,圆融无碍地超尘出世。中国古人真的在那一片天机流动的活生生的自然中发现了短暂生命的安顿场所。 “此中何所有?岭上有4白云。只可自怡悦,不堪持赠君。 ”山水清音,游心悦目,怡然自得,物我两忘。不是要对人自身存在进行终极归宿的思考么?无需逃避、超越到另一个世界去寻求现世生活意义的根据,不离感性又超越感性,再真实平常不过的生活世界就是中国人的形而上学。这种以自然主义为主导的
8、审美文化避免了怪狂丑,但缺少了对人生普遍性的生存困境、苦痛的敏感和表现,对意义乖张、毁灭的挣扎、抗争,对生命丰盈状态的理解、反省,总让人觉得不够深刻博大。 我之所以翻出这个有些沉重的话题,并不打算把自己的审美趣味和偏好强加于人,也不准备重弹中国有无悲剧的老调,更无意全盘否定现代中国美学与文艺创作的丰硕成果,在中西审美文化间强分轩轾,因为这样做太容易陷入西方中心主义的窠臼,早有学者(如林语堂)借用尼采的话说明,中国的艺术是日神艺术,西洋艺术是酒神艺术。也有学者谈到中国文化传统缺少原罪意识和相伴而生的深刻的忏悔精神。20 世纪中国的审美文化、艺术创作实践表明,真正能体验人生苦难、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
9、、正视淋漓的鲜血者实属凤毛麟角。鲁迅野草直指生命本体进行灵魂的拷问,犀利冷静;巴金随想录在精神的炼狱中忏悔过去,解剖自我;海子因为思考人类生存和精神境况的意义产生的孤独感和焦虑感而自杀实在是沉重的例外。他们都有些“另类” ,不是主流性话语。被西方人誉为抽象画大师的朱德群信誓旦旦地说他画笔诠解的是唐宋山水意境;朱光潜自称为尼采的信徒,心灵植根的是日神和酒神精神,但只消读读谈美 、 看戏与演戏声明文艺乃人生世相返照的大义就可明白,他倾心的是阿波罗,滤掉了狄奥尼索斯。这才是使我陷入深深5困窘不解的缘由。因为有重礼乐文化的儒,法自然无为的道,尚心灵顿悟的禅,我们便总能于无形中圆融无碍地化解揉合一切差异
10、么?比较哲学家巴姆在比较美学一文中写道:“西方文明持续不断地倾心于理性与意志之争,也就以某种独特的方式让自己下定了决心。 ”这论断曾使我对西方审美文化的理解有上透一层的感觉,每念此语,既喜其预言般的警醒旷达,又不肯趋同于他对传统魔力的默认。因为照此推理下去,莫非我们还要再弹一片风景一片心境的老调么?不经意间看见窗外一片黄叶顺风悠然而下,我想,在告别传统、钢筋水泥主宰一切的技术化时代,我们还能回到把自然存在理想化的时代么?倘若不能,21 世纪的中国艺术家们能把对人类生存的苦难意识作为文艺创作的一种基本经验和原动力么?继而它又能在现代中国思想建构中被主题化、思想化么?我做不了预言家,但可以肯定这将是一场痛苦漫长艰辛的精神历程,因为对中国传统文化机体来讲它毕竟是异质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