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是谁给石头动了手脚在赏石热向纵深发展,赏石队伍迅猛壮大,需求观赏石数量大增的今天,愈演愈烈的假冒伪劣商品石也膨胀起来。少数人为了牟求暴利,肆意在自然纯真的石头上动手脚,以假乱真的现象层出不穷,并呈现出许多新特点和新情况。 哪些观赏石容易造假 石头本无所谓真假,但各个石种之间又有价值高低、数量多寡的区别,因此也出现了低质石冒充优质石和利用普通石头加工造假牟利的问题。其冒充和造假有种有: 1太湖石冒充灵璧石:因二者叩击都有声音发出,有人就将太湖石染黑冒充灵璧石。怎样分辨?由于灵璧石硬度较太湖石高,检验时可以用利刀轻轻削刮石之底座,若是刮出石屑,即假灵璧石。另外,太湖石虽有白脉,但远不如灵璧石黑中
2、映白的条纹清晰而众多,这也是辩别方法之一。 2旱石冒充水石:水石因久经波浪冲击,石面嶙岣有“靥” ,俗称“弹子窝” ,且石性温润。旱石久生岸山,石面较平坦、枯槁,不足贵。于是石商将旱石凿出条痕坑洞,尔后以网盛之沉入湖水中,过一二年乃至数年再捞起,以充水石出售。分辨水石、旱石,主要看石之坑洞自然2与否,石肌是否圆润有光泽。 3墨石冒充灵璧石:墨石石表灰黑多洞,敲击也有声音。有人冒充黑灵璧。但只要细心观察,听声音也不难识别。黑石音闷,石质干燥,洞圆滑,色黑微绿,而灵璧石音质悠扬有余音,质如玉,黑润。 4、工艺石冒充天然石:一位石友有一方名为“银海浮翠”的观赏石,非常得意;专家一看,指出这是一方人造
3、工艺石。工艺石的造假不是局部动手,而是把石头或石粉当作原料进行加工。 5、画面石做假追求奇巧:画面石的做假,大多是取意于动植物,日、月、星辰之类象形图案,其表现形式大致可分为二类:一类是经过切割打磨的纹理岩石,根据其原有的不同色彩有层面,依样磨琢成浅浮雕式的画面。如云南的大理石、广西的彩霞石等。触手都有凹凸感。也有的是在原来平面的图案上补添其不中之处,甚至是直接新添画上云的图案,须仔细观察其纹彩与底色的边缘是否清晰、自然,其正反两面的纹彩是否契合。 6、造型石做假改变原貌:造型石类的做假大多集中于传统赏石类。太湖石、灵璧石之类的造型山石,由于大多属碳酸盐类岩石,质地较为疏松,硬度不很高(5 度
4、左右),而且不耐酸类腐蚀,故极易做假。其做假表现出的内容大致多为符合传统瘦、漏、透、皱审美观的山子型,往往有许多通透的孔洞,但其孔洞大多前后对穿,中心线成直线,少见自然形成的孔洞那种迂回曲折感。此外便是状形象的形类,尤其是动物类居多,这类做假的石头大多完全改变了其原来的面貌,通常要经过盐酸 (硫酸)的浸泡,使之加工部位与原来石质浑然一体,由此也将石头本身3的皮壳风化完全破坏了,使之体无完肤,浑然一色,手感圆滑有余,棱角不足。 7、砾石、卵石造假过于逼真:这类石头大都体积不大,表面大多涂上油蜡乃至透明漆,图案形象过于逼真,但色彩不够厚重、自然,感觉上是浮于石头表面,没有深入肌理,有的纹彩表面没有
5、岩石特色的细粒或微粒结构。 奇石的几种常用造假方式 一、药水浸染:造假者用类似蜡染的工艺,先在石头表面涂上一层蜡,留出作画部分,然后用化学药品浸染,洗去蜡质后,一件近乎“理想”的“纹理石”便出炉。这种工艺石,价值仅在 150 元以内。专家提示:真正的纹理石,石质的结构根据纹理的不同而显不同,石质纹理内外一致,而假“纹理石”的石质纹理仅存在于表层。 二、化学结晶:把基岩放在硫酸铜溶液里浸泡令其自然结晶。成形后的“作品”造型独特、色泽艳丽、晶莹剔透。然而经专家鉴定,该石为人工粘贴拼合而成,成本约 500 元。专家提示:经化学药剂浸泡结晶的“奇石”几乎与天然结晶石完全一样,细细观察会感觉其整体造型过
6、于夸张,且完全无杂质。 三、模具翻制:一般是用真化石制作模具,材料多采用石膏或玻璃钢,然后翻制出不同材料的模型。最后把模型粘合在石板上,仿真效果极好。市场上图案完整、卖价在 200 元左右的“贵州龙化石” ,多为模压4工艺品,进价不过 10 元。专家提示:这类“化石”的形态及图案十分美妙、完整,真的化石没有或很少见到类似情况。用手敲击真化石表面,会听到和石板同时发出的声音;而当敲打假化石时,上部模型的声音和下面石板的声音不是同时发出。从模型的水平面上看,可发觉假化石突出于石板平面;真正的化石则是与石板交融于一体。在假化石和石板相连的边缘常会看到有黄土涂封过的痕迹,而在真化石上则没有明显的缝隙和
7、黄土。 四、刀刻打磨:用砂轮机打磨石头,或穿洞或雕刻,改变石头形态,使它们更具观赏性。现在还有些人为了使奇石增值,使用更为巧妙的电钻、电锉法。造假者为了改变石头的色彩,增加光泽度,又将其深埋土中,日久取出使其更接近“自然” 。 专家提示:该类假造型石过于完美无缺,但经过打磨的石头,表面原有的“石皮”被去掉,变得体无完肤。斧凿、切面、锯底对于大多数观赏石说是不适宜的(除崂山绿石、大理石等特殊石种之外)。古人用斧凿钢锯作假,分辨因痕迹明显,而现代人利用盐酸来模糊作假痕迹,分辨比较困难。现在还有些人为了使奇石增值,使用更为巧妙的电钻、电锉法,不经意者往往难辩真假。但仔细观察毕竟要留下人工斧凿的痕迹,
8、这就要看眼力和经验了。 五、胶粘拼贴:就是将一块块花色各异的石头,用化学材料拼接和粘贴到另外一块石头上,组合成各种图案。此造假手法运用在化石上,则是将几片不完整的真化石拼凑成一块“完整”的化石。专家提示:这种“奇石”在放大镜下观察,可发现有明显的胶粘痕迹;化石类则表现5为过于生动完善。 目前奇石造假的工艺呈多元化趋势,手法林林总总,或有激光在石面上打出图案,或在石面上用湿布贴出图案后,把石头烟熏火烧,或用颜料染石头后再加热蒸煮而成,或在石表刻出沟纹填以石浆再打磨平整,还有一些造假者将化石碎片打成粉状再重新压铸,其化学成分与真化石并无两样,真伪很难分辨。 鉴别奇石真假的几个标准 一、有无天然性。
9、奇石是大自然的产物,要保持原始的产出形态。它不依赖于人的意志和作为。玩石行家不喜欢“人造美女” ,偏爱“原装货” 。人们需要做的就是“发现” 。奇石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杰作,由于长年裸露自然或是泥沙包裹或水土浸润的原因,石的表面已经形成了一层“皮” 。假石已经不让你看到那层“皮” ,那就是假石无疑了。 二、是否独一无二。奇石所以为奇,就是因为它稀有、罕见、异乎寻常。在其质、形、色、纹方面,奇石都是石中的少数。在同一石种中,如果有一方石头的形态、图案、色彩可遇不可求,那这方石头就是玩家眼中的宝。 三、完整性和完好度的考察。只要是天然形成的,什么样的奇形怪状,都不是奇石的缺损。相反还会增加它的美感和
10、收藏价值。奇石的缺陷存在于后天的人为损坏,或是有人动了手脚,或是运输途中遭到损坏。没有一个标准可以统一地划定什么比例缺损的奇石会失去收藏价值,因6为还要现实地考虑缺损的部位,缺损与作为奇石收藏价值含量的比较。当然,最好是没有损坏,完好无缺。 四、有无个性的赏玩价值。奇石的收藏价值与其赏玩价值是密切相连和呈正比例关系的。奇石的赏玩价值大,则收藏价值亦大。奇石的赏玩价值,是以其质、形、色、纹、势的物的存在形式展现,并由人们去品其奇、巧、怪、美、韵、味,由此获得玩石的审美体验和美的享受。奇石的品味,有极强的个体差异性,这种差异,就是奇石收藏价值大小的分别,是由奇石审美的理念来说明的。 五、奇石收藏的
11、人文因素。同很多的收藏品都有这个附加值一样,奇石收藏也要看原收藏者或是使用人是不是名人,奇石收藏也讲究名人效应。一件奇石,会因收藏者的不同而形成不同程度和含量的附加值。如果有名人的确切凭记,又流传有序,身价陡增。当然,这需要有相应的记载。因此,考察以往的藏石,会有很大的难度。这在当代,有了摄影和出版物,为今后鉴别奇石收藏凝结的人文价值提供了历史的帮助。 几点建议 1、不管是为了装点家居,还是为了收藏增值,进入石市前还是要先武装头脑,多看一些有关书籍,能省走许多冤枉路,省许多冤枉钱。 2、因为石无价,不同商店价格悬殊很大,多逛少买,甚至不买,不仅为了比较石头,更是为了比较店主。哪个店主更内行、更
12、诚实,就是你的好去处。 73、广交石友,尤其是那些搞地质出身的朋友,不可或缺。互相切磋,请人当参谋,多几双眼睛,少上当受骗。 4、先从单一石种的收藏开始,一旦成为这一石种的行家里手,逐渐扩大到相邻石种,触类旁通,就可以成为一些石种的“明眼人” 。 5、留意古石。先人留下来的观赏石,其中若是于史可稽确系名人收藏的,那就算是名石,升值空间很大。 6、为了防止上当受骗,若肉眼下行,可以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其特别处。一看其纹理有无突然改变走向,然后看其色泽是不是有微妙的浓淡变化。经验老到者往往能凭感觉分辨真伪,因此加工过的石头在行家眼中往往难循其迹。 7、要不断积累经验,一般是可辨假的:一看石皮是否破坏;二看石纹是否突然改向;三看色泽是否有浓淡变化;四看石面是否有“暴斑” 、“钻花” 、 “凿印” 、 “锯丝” 、 “粘痕”等。 8、专家指出,对于各地奇石要熟悉其特点,特别奇巧的石头要特别当心,仔细观察,用手细摸,闻闻有没有怪味,有可能的话可用水泡洗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