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八节 中风后遗症中风后遗症是指中风患者经抢救治疗六个月后仍有半身不遂、言语不利、健忘等临床症状的一类疾病。痰瘀为本病的主要病理因素,痰瘀阻滞脉络而致肢体不能随意运动,久则患肢枯瘦,麻木不仁。常见于西医学的急性脑血管疾病后遗症期。一、病因病机中医认为头为“诸阳之会” 、 “清阳之府” ,五脏之精血,六腑之清气,皆上注于脑。若年老体衰,积劳内伤,情志过极,饮食不节,劳欲过度,致使机体阴阳失调,气血逆乱,脑脉为之瘀阻不畅,脑失濡养而成本病;或阴亏于下,肝阳暴张,阳化风动,血随气逆,挟火挟痰,横窜经络,蒙蔽清窍,血不循脑脉,反溢于脉外,形成本病之危重证候。其病机归纳起来不外风(肝风)、火(肝火、心火
2、)、痰(风痰、湿痰、痰热)、气(气逆)、虚(阴虚、气虚、血虑)、瘀(血瘀)六种。此六种常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合而为病。二、辨证论治1审病要点中风后遗症期是指中风发病半年以上仍有半身不遂、言语不利等临床症状者。所以发病时限及半身不遂、言语不利症状为其辨证要点。2治疗原则中风后遗症期,多为虚实兼夹,而正虚已现,治当扶正祛邪,标本兼顾;常用育阴熄风,化痰祛瘀,滋养肝肾,益气养血等法,并配合针灸、推拿及其他康复疗法综合治疗。三、分型论治1气虚血瘀症状:半身不遂,口舌歪斜,口角流涎,言语謇涩或不语,偏身麻木,面色晄白,气短乏力,心悸,自汗,便溏,舌质暗淡,舌苔薄白或白腻,脉沉细、细缓或细弦。治法:益气活
3、血,扶正祛邪。方药:补阳还五汤。 (黄芪、当归、赤芍、川芎、桃仁、红花、地龙)中成药:亦可用成药如华佗再造丸等治疗。2阴盛瘀阻症状: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不利,伴有头晕、口干、腰膝酸软、舌红无苔,脉沉细、涩。治法:补肾通络。方药:补肾活络汤(何首乌、枸杞子、益母草、麦冬、白蒺藜、黑豆、丹参、黄精)中成药:此证亦可用杞菊地黄丸合血府逐瘀胶囊、脉络宁注射液等成药治疗。四、单方验方1、皂角丸皂角 60 克,陈醋少许。将皂角去皮研细末,用陈醋少许,调成膏状,治疗中风后遗症口眼歪斜,口眼向右斜者贴左面.向左斜者贴右面,一日 2 次,连贴5 日,勿入眼内。2、黑豆膏黑豆适量,将其洗净加水煮汁,煎至稠为饴
4、膏状,用时先含于口中不咽,片刻后再饮下,每日 3-4 次。除热活血,治疗中风后不语。3、复原丸、解凝活脑丹复原丸:黄芪 30g 太子参 18g 全当归 12g 白术 18g 茯苓 18g 熟地 18g 黄精 18g 山萸肉 15g 川芎 12g 仙灵脾 15g;解凝活脑丹:水蛭 10g 丹参 18g 川足 2 条 g 川芎 12g 田七末 1.5g。复原丸滋补肝肾,益气养血;解凝活脑丹化瘀通络。五、简易治疗技术1、推拿法治疗中风后半身不遂常用手法有推、按、捻、搓、拿、擦等。以患侧颜面部、背部、肢体为重点,常用穴有上肢的风池、肩井、天宗、肩髃、曲池、手三里、合谷等;下肢的环跳、阳陵泉、委中、承山
5、等。2、拔罐法治疗中风后遗症常用穴位肩髃、曲池、合谷、环跳、伏兔、阳陵泉、足三里。口眼斜加地仓、颊车。病程日久上肢加肩髎、肩外俞;下肢配腰阳关、白环俞;肘部拘挛配曲泽;腕部拘挛配大陵;膝部拘挛加曲泉;踝部拘挛加太溪;语言謇涩加廉泉。患者取适当体位,选用口径合适的玻璃火罐,将罐吸附于相应穴位上,留罐 15 分钟,每日一次。六、饮食及生活起居注意事项1、防止并发症。长期卧床患者要做到勤翻身,保持衣物、床单干燥平整,积极按摩受压的皮肤,改善局部血液循环,防止褥疮发生;鼓励患者咳痰,或助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肺部感染、口腔感染等;进食应以流质为主,进食宜慢,以防窒息;注意会阴部卫生以防感染。2、康
6、复护理。早期多以被动运动为主,并进行肢体按摩,之后以自主运动为主,对中风言语謇涩或失语患者,应导引语言训练,可配合针灸、推拿、按摩、拔火罐等综合治疗。3、慎起居,调情志饮食。应重视适量的体育锻炼,如太极、气功、散步等。保持心情舒畅和情绪稳定,避免精神刺激;饮食要清淡,多食瓜果蔬菜,保持大便通畅,避免过食肥甘厚味及嗜烟酗酒。4、避免中风复发。中风有明显的复发倾向,且复发时往往较重,故对已有中风病史的患者,仍应加强预防调摄,以防为主。5、功能锻炼:对中风后遗症要抓紧时机,积极治疗,同时配合针灸、按摩理疗等综合疗方法和适当的功能锻炼。锻炼的方法有多种,若肌力尚存,能适当运动者,可散步,打太极拳、做气
7、功等。如肢体完全瘫痪,可为患者按摩和被动运动。按摩一般由末梢向心按摩,以帮助静脉,淋巴回流。按摩时间为每个肢体 5 min,2 次/d 。被动运动是使患肢关节在辅助下活动。先做大关节,后做小关节,运动幅度由小渐大,并嘱患者用力,尽量使瘫痪的肌肉收缩,以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若患者住院期间没有完全恢复肢体功能,应告知患者和家属坚持锻炼,并介绍方法和注意事项。功能锻练时要做到:不能操之过急,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再是运动量不能过大,除使肢体劳累外,易引发再次中风或其它心脑血管疾病;要根据每个人的体质、病情制定相应运动量,本着宁小勿大原则,以防意外。第九节 泄泻临床以排便次数增多、粪便稀溏、甚至泻出如
8、水样等为主要表现。本病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夏秋两季较为多见。该病可见于西医学中的多种疾病,如急慢性肠炎、肠结核、肠易激综合征、吸收不良综合征等,当这些疾病出现泄泻的表现时,均可参考本节辨证论治。应注意的是本病与西医腹泻的含义不完全相同。泄泻的病因有外感、内伤之分,外感之中湿邪最为重要,脾喜燥恶湿,外来湿邪,最易困阻脾土,致脾失健运,升降失调,水谷不化,清浊不分,混杂而下,形成泄泻,其他诸多外邪只有与湿邪相兼,方能致泻。故脾病湿盛是导致本病发生的关键因素。一、辨证论治1、辨证要点(1)辨寒热虚实寒证:粪质清稀如水,或稀薄清冷,完谷不化,腹中冷痛,肠鸣,畏寒喜温,常因饮食生冷而诱发者;热证:粪便黄褐
9、,臭味较重,泻下急迫,肛门灼热,常因进食辛辣燥热食物而诱发者;虚证:病程较长,腹痛不甚且喜按,小便利,口不渴,稍进油腻或饮食稍多即泻者;实证:起病急,病程短,脘腹胀满,腹痛拒按,泻后痛减,泻下物臭秽者。(2)辨泻下物大便清稀,或如水样,泻物腥秽者,多属寒湿之证;大便稀溏,其色黄褐,泻物臭秽者,多系湿热之证;大便溏垢,完谷不化,臭如败卵,多为伤食之证。(3)辨轻重缓急泄泻而饮食如常为轻证;泄泻而不能食,消瘦,或暴泻无度,或久泄滑脱不禁为重证;急性起病,病程短为急性泄泻;病程长,病势缓为慢性泄泻。(4)辨脾、肝、肾稍有饮食不慎或劳倦过度泄泻即作或复发,食后脘闷不舒,面色萎黄,倦怠乏力,多属病在脾;
10、泄泻反复不愈,每因情志因素使泄泻发作或加重,腹痛肠鸣即泻,泻后痛减,矢气频作,胸胁胀闷者,多属病在肝;五更泄泻,完谷不化,小腹冷痛,腰酸肢冷者,多属病在肾。2、治疗原则根据泄泻脾病湿盛,脾失健运的病机特点,治疗应以运脾祛湿为基本原则。二、分型论治1、寒湿困脾症状:泄泻清稀,甚至如水样,肠鸣漉漉,遇寒加重,脘闷食少,恶寒,发热,头痛,肢体酸痛,苔白腻,脉濡缓。方药:藿香正气散(藿香、紫苏、白芷、厚朴、大腹皮、半夏、苍术、陈皮、茯苓、泽泻、白术)中成药:藿香正气水、参苓白术丸、纯阳正气丸等。2、湿热内盛症状:泄泻腹痛,泻下急迫,势如水注,泻而不爽,粪色黄褐,气味臭秽,肛门灼热,身热烦渴,小便短赤,
11、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或濡数治法:清热利湿方药:葛根芩连汤加减(葛根、黄芩、黄连、木香、甘草)中成药:香连丸等。3、肝郁乘脾症状:素有胸胁胀闷,嗳气食少,每因情绪激动或精神紧张时腹痛、泄泻,腹中雷鸣,攻窜作痛,矢气频作,舌淡红,脉弦。治法:抑肝扶脾方药:痛泻要方加减(白芍、白术、陈皮、防风)中成药:逍遥丸等。4、肾阳虚衰症状:黎明之前,腹部作痛,肠鸣即泻,泻后则安,腹部喜温,形寒肢冷,腰膝酸软,舌淡苔白,脉沉细。治法:温肾健脾,固涩止泻方药:四神丸加减(补骨脂、肉豆蔻、吴茱萸、五味子、附子、炮姜)常用药:四神丸等。三、单方验方1、炮姜散炮姜 6 克,研末,米汤调服。可温中止泻,治疗寒证泄泻。2
12、、莲子扁豆散莲子、扁豆各 60 克,研为细末,每次 6 克,米汤送服,每日 2 次,可补脾止泻。3、苹果方苹果 l-2 个,将其烤熟,去皮,蘸红糖少许食之,每次可服 1-2 个,每日2 次,可涩肠止泻。四、简易治疗技术1、刮痧法可选取腹部(中院至天枢) 、上肢(曲池、外关) 、下肢(上巨虚、足三里),背部(胃俞、大肠俞)每穴 1-2 分钟。2、拔罐法取穴天枢、足三里、脾俞、关元、大肠俞。选用口径合适的玻璃火罐,以闪火法在上述穴位拔罐,留罐 15 分钟,每日一次,3 日为一疗程。五、饮食及生活起居注意事项1、饮食宜清淡、少渣、富含营养,避免油腻和刺激性食物。急性泄泻:予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忌食辛辣
13、炙博厚味、荤腥油腻食物;某些对牛奶、面筋等不耐受者应避免摄食。泄泻耗伤胃气者:予淡盐汤、饭汤、米粥以养胃气。虚寒泄泻:予淡姜汤饮用,以振奋脾气,调和胃气。2、若泄泻较重,可与淡盐水、饭汤、米粥,以养胃气。3、平时可适当进食薏苡仁粥、山药、莲子、山楂、白扁豆、芡实等助消化食物。4、保持心情愉快,加强体质锻炼,提高免疫力。第十节 中暑西医学认为,中暑是由于暴露于高温环境过久而引起身体体温调节机制的障碍所致,根据临床表现的轻重,可分为先兆中暑、轻症中暑和重症中暑,重症中暑又分热痉孪、热衰竭、日射病和热射病。中医认为中暑乃夏季暑气当令,气候炎热,人若长时间在烈火下或高温中劳作,伤及气阴,暑热之邪乘机侵
14、入而发病。暑热病邪虽为阳邪但易夹湿,临床常见暑湿之邪相合为病。暑气通于心,病变过程中暑热病邪易深入心营,而致危重证候。一、辨证论治1、辨证要点(1)抓主诉盛夏或高热环境下,突然起病,高热汗出,烦渴神昏,甚则抽搐。(2)辨病位初病在卫气,可入营扰心,淫肝动风,伤肺咯血,后期多为气阴两伤,甚则气阴两脱。(3)辨病性暑湿伤表者,为伤暑;暑热蒙蔽心包者,为居暑厥;暑热淫肝动风者,为暑风;暑热损伤肺络者,为暑瘵。暑热致病,皆为中暑。2、治疗原则暑为火邪,最易伤气耗津,故清暑益气养阴为治疗基本大法。二、分型论治1、暑湿阻遏症状:头昏头痛,身热汗少,疲倦乏力,头昏重胀痛,渴不多饮,心烦,胸闷泛恶,口渴或口中
15、粘腻,小便短赤,舌苔薄黄而腻,脉濡数。治法:清暑祛湿解表方药:新加香薷饮加减(香薷、川厚朴、扁豆、金银花、连翘、西瓜翠衣、鲜芦根、滑石)中成药:藿香正气水、保济丸、十滴水等。2、暑热蒙心症状:高热无汗,面红目赤,烦躁不安,甚则神志昏迷,脉象洪数,舌质红绛。治法:清心开窍方药:安宫牛黄丸、紫雪丹或至宝丹立即灌服。神志清醒者即用清营汤(水牛角、生地黄、玄参、竹叶心、寸麦冬、丹参、川黄连、金银花、连翘)治疗中成药:清开灵口服液、至宝丹、安宫牛黄丸等。三、单方验方1、取绿豆 60 克,或加鲜丝瓜花 8 朵。用清水一大碗,先煮绿豆至熟,然后捞出豆,再加入丝瓜花煮沸,温服汤汁。功能清热解暑。可预防复季气温
16、转热引起的中暑,或用于中暑轻症。2、取鲜冬瓜一个。将冬瓜洗净,切成碎块,打成汁,尽量饮服。可消暑清热除烦,适用于中暑后烦躁不安、口渴、尿黄。3、取鲜姜、大蒜、韭菜各适量。洗净,姜蒜去皮,共捣烂取汁,灌服。可解表温中,适用于中暑神昏。4.取绿豆、西瓜皮、冬瓜皮,不拘用量。可清热祛暑,用于中暑身热汗出。四、简易治疗技术1、穴位按摩疗法轻症中暑,可用双大鱼际推前额、五指拿头、点揉太阳、指敲百会、掐合谷各 2 分钟。重症中暑,掐人中、少冲各 2 分钟,掐十宜穴 5 分钟。经上述治疗后,若条件许可,给予清凉含盐饮料,有增强疗效的作用。2、擦药疗法取食盐一把,揉擦两手腕、双足心、两胁、前胸后背等 8 处擦
17、出许多红点,患者即觉轻松而愈,适用于先兆中暑或轻度中暑。五、中成药治疗六、饮食及起居注意事项1、一旦出现中暑症状,应立即找阴凉处坐下休息;同时补充水分,小口慢饮,解开领口扣子、领带、皮带等,保持身体周围通风,并涂抹或服用解暑药物;在经过一段时间休息后,若症状不减反增,应及时就医。2、中暑后在恢复过程中,饮食应清淡、易消化,补充必要的水分、盐、热量、维生素、蛋白质等。忌大量食用生冷瓜果及油腻食物,以防损伤胃肠的消化能力。3、中暑患者忌大量饮水,应采用少量多次的饮水方法,每次以不超过 300毫升为宜,切忌狂饮。4、中暑之后,暑气未消。虽有虚证,却不能过早进补,以防余邪留滞。5、中暑患者可能在连续几
18、天内逐渐地虚脱,如有体重在数天内直线下降的情况,应加以留意,及时就医。第十一节 疮疡相当于现代医学中的体表感染性化脓性炎症如毛囊炎、疖、丹毒、急性蜂窝组织炎、化脓性汗腺炎、淋巴结炎等,体表溃疡性疾病如慢性小腿溃疡、糖尿病足等疾病。临床上以体表化脓感染为主要表现。中医学认为疮疡是由于恣食膏粱厚味、烟洒辛辣,致湿毒内生;或外感毒邪,或皮肤破损染毒,邪毒湿浊留郁肌肤,郁结不散,气血凝滞,化火成毒而致。包括急性和慢性两大类,是中医外科疾病中最常见的一大类病证。疮疡一般分为三期:疮疡的初期,若人体抗病能力较强,正能胜邪,可拒邪于外,渐而疮疡消散;反之,如果人体抗病能力较差,正不胜邪,热毒深壅,滞而不散,
19、久则肉腐成脓,导致脓肿形成,即为疮疡中期(成脓期)阶段,此时若治疗得当,及时切开引流,或者抗病能力尚强,可使脓肿自溃,脓毒外泄,溃疡腐脱新生,疮口结痂愈合,这一过程即为疮疡的后期(溃疡期) 。由于中期需切开引流、后期需换药,本章节以处理初期为主。一、分型论治1、毒热壅盛症状:疮疡初期,红肿热痛。可伴发热,口渴,溲赤,便秘;舌红,苔黄,脉数。治法:清热解毒方药:五味消毒饮加减(金 银 花 、 野 菊 花 、 蒲 公 英 、 紫 花 地 丁 、 紫 背 天葵 子 )中成药:连翘败毒丸、牛黄解毒片、栀子金花丸、如意金黄散(外用)等。2、气虚血瘀症状:疮疡中后期,脓肿不易溃,或病程缠绵日久,或溃脓后,
20、气血大亏。治法:调补气血,解毒化湿方药:托里消毒散加减(人 参 、 黄 芪 、 当 归 、 川 芎 、 炒 芍 药 、 白 术 、 茯苓 、 金 银 花 、 白 芷 、 甘 草 )中成药:补中益气丸、六味地黄丸等。二、单方验方1、赤小豆适量。将上药研成细末,用醋调和,贴于疮面。可化瘀消肿,适用于疮疡初期。2、芙蓉花叶 1000 克,白及 150 克,赤小豆 500 克,樟脑 15 克。煎汤熏洗患处,每日 3-4 次。适用于疮疡肿毒初期。3、鲜蒲公英洗净捣烂外敷患处,或干蒲公英加水煎煮,去渣,温洗患处。可清热解毒,利水消肿。适用于痈疮肿毒初期。三、简单治疗技术引血疗法适用于疮面经久不愈,周围有暗
21、紫色瘀血斑时。消毒伤口周围皮肤,用镊子去除疮口边缘的锁口皮。取三梭针沿疮面周围快速垂直啄刺,针距 1-3 分,以拔针见血如珠为度。每周 2-3 次,待疮周转至红色为止,疮面局部用红纱条等换药。禁忌:无锁口皮不用,疮面塌陷者不用,疮周无紫色瘀斑者不用。四、饮食及生活起居注意事项1、饮食禁忌,少食牛肉、羊肉、海鲜、葱、辣椒等油腻辛辣之品。2、疮疡患者所住房间要洒扫洁净,温度适宜。3、愈后不宜劳累。第十二节 月经不调月经不调也称月经失调,属于西医功能性子宫出血范围,临床表现为月经周期或出血量的异常,凡月经先期、月经后期、月经先后不定期、经期延长、月经量多、月经量少都属于“月经不调”的范畴。引起月经不
22、调的病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与外感六淫,内伤七情,以及饮食、起居、环境的改变等因素有关。其机理与肝、脾、肾等脏腑功能失常,气血阴阳失调有关。西医认为其病因可能是器质性病变或是功能失常。许多全身性疾病如血液病、高血压病、肝病、内分泌病、流产、宫外孕、葡萄胎、生殖道感染、肿瘤(如卵巢肿瘤、子宫肌瘤)等均可引起月经失调,临床需注意鉴别。西医的功能性子宫出血可参照本病治疗。一、月经病的诊察要点着重月经的期、量、色、质的异常及伴随月经周期或经断前后出现的症状,同时结合全身症候,运用四诊八纲进行综合分析。二、各类月经病定义(1)月经先期:月经周期比正常周期提前 7 天以上,甚至 10 余日一行,连续出现 2
23、 个月经周期以上者。(2)月经后期:月经周期推迟 7 天以上,甚至 3-5 月一行,连续出现 2 个月经周期以上者。(3)月经先后不定期:月经周期时或提前时或延后 7 天以上,连续出现 3个月经周期以上者。(4)月经过少:周期正常、经量明显少于以往,或行经不足两天,或点滴即净者。(5)月经过多:周期正常,经量明显多于以往者。三、治疗原则1、月经病的治疗原则(1)重在治本调经。治本即消除导致月经病的病因和病机,调经是通过治疗使月经病恢复正常,遵循内经 “谨守病机” , “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的宗旨,采用补肾、扶脾、疏肝、调理气血、调理冲任等法以调治。(2)分清先病和后病的治疗原则先病它
24、病:当先治病,病去则经自调。先经不调:当先调经,经调则他病自除。(3)辨标本缓急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2、治疗月经病要顺应和掌握的规律(1)经前经后用药有别,顺应月经周期中阴阳气血的变化规律经前:血海充盈,宜予疏导,勿滥补。经时:血室正开,宜和血调气,引血归经,勿过寒过热、大辛大热,以免滞血、动血。经后:血海空虚,宜补肾健脾,调养气血,勿滥攻。平时重治本,以调整脏腑经络气血为主。(2)顺应不同年龄阶段论治的规律青春期少年重肾,生育期中年重肝,更年期或老年重脾。(3)掌握虚实补泻规律虚证:补肾扶脾养血。实证:疏肝理气活血。三、分型论治1、月经先期(1)脾虚不摄症状:经期提前,或兼量多,色淡质稀,神疲体倦,气短懒言,食少便溏,舌淡红,苔薄白,脉缓弱。治法:补脾益气,摄血调经方药:补中益气汤加减(人参、黄芪、甘草、当归、陈皮、升麻、柴胡、白术)中成药:补中益气丸、人参归脾丸等。(2)肾气不固症状:经期提前,量少,色淡黯,质清稀,腰酸腿软,头晕耳鸣,小便频数,面色晦黯,舌淡黯,苔薄白,脉沉细。治法:补肾益气,固冲调经方药:固阴煎加减(人参、熟地、山药、山茱萸、远志、炙甘草、五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