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闻采访新闻采访一、 诠释:新闻工作者为搜集新闻素材所进行的活动。二、 特点:1. 目的的差异性2. 时间的限制性3. 项目的突发性4. 需要的广泛性5. 知识的全面性6. 活动的艰辛性三、 活动方式:(活动实施方式具有侧重点和独特性) 形式上分1. 个别访问2. 开座谈会3. 现场观察4. 参加会议5. 蹲点6. 查阅资料7. 改写8. 问卷9. 电话采访 (注意:准备充分 提问凝练 记录及时)10. 网络采访主要形式:1) 直接转载信息2) 组织网络调查3) 通过 e-mail、博客、MSN 交流4) 查阅资料(真实性) 性质上分1. 常驻采访 (派驻外地或外国记者的日常采访活动)2. 突
2、击采访 (在事先毫无准备的情况下迅速对突发事件所进行的采访活动)3. 交叉采访 (在同一期限内对两个以上新闻事件交替进行的采访活动)4. 巡回采访 (按照编辑部指示,沿着预定路线进行的采访活动)5. 隐性采访 (不公开记者身份或不申明采访目的的特殊采访活动)6. 异地采访 (记者到分工范围以外地区的采访活动)新闻报道策划一、 缘起1. 1993 年以来“策划”概念为新闻媒介所认同,并为全国一些有影响的媒介所推行2. 1993 年,探讨新闻策划的文章纷纷出现在新闻学术刊物上。1993 年 11 期新闻战线 、 中国记者刊载搞好新时期的报道策划 、 报纸策划:当代新闻学新课题等论文3. 1994
3、年,地方报协会举办“新闻报道策划研讨会”4. 1995 年,奉策划为“报纸灵魂” 华西都市报创立、推出大量策划案例、理论界研讨开始集中5. 1996 年, “新闻”和“策划”相提并论,并形成争论6. 1997 年, 新闻记者连续 9 个月推出“新闻策划”之讨论,业界对新闻报道策划的研讨全面展开, “走进新闻策划”成为共同要求。二、 定义:新闻传播工作人员对新闻传播活动最佳效益的谋划三、 作用(3“是” 、2“标志” 、3“有利于” )三个“是”1. 新闻报道策划是新闻不断出新的重大举措2. 新闻传播实务理论和实践新的增长点3. 我国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过程中新闻报道的又一次成熟两个“标志”1.
4、 标志着新闻工作者主体意识和进取精神的又一次增长2. 标志着新闻报道方式和记者、编辑思维方式对市场经济的进一步适应三个“有利于”1. 有利于调动、选择最佳信息资源2. 有利于促进记者采访作风深入3. 有利于促进新闻导向正确四、 分类两类:第一类:报道题材价值呈显性状态的新闻报道策划狭义:价值显露报道题材所进行的视角新、立意高、开掘深、介入及时的战役性、系列性、专题性并能形成新闻传播强势的报道过程的谋划广义:诉求目标明确的媒体经营管理、公共广告等活动过程的策划。第二类:报道题材价值呈隐性状态的新闻报道策划含义:新闻事实(事件)发生之前或事实(事件)价值呈隐性状态之际,由记者、编辑主动介入、设计并
5、促成事实(事件)价值显露的策划行为。五、 流程(一) 新闻报道策划是一项有层次的系统工程1. 从报道客体(被报道者)的性质来看A. 重大题材或问题的报道策划B. 题材涉及面相对较窄、规模较小、时间较短的报道策划2. 从报道主体(媒体)来看 (报道时机、方式、人员组成三方面)3. 从报道表现形式来看 (何种体裁或手段)(二) 就媒介实践而言,策划主要针对的题材1. 战役性、阶段性报道 (国企改制、文明社区建设、科技创新等。目标明确、规模较大、时间长、可分解为若干次小策划。 )2. 重大新闻事件报道(影响大、要求高、牵涉面广、政策性强)3. 人物典型报道(注意: 选题准、选位低、切口小 采访的时间
6、、报道的密集度、时段的分布务必谋划有度 谨防过度介入 不能滥用到新闻活动报道的一切方面 必须符合实际(三) 新闻报道策划的运作流程1. 目标锁定2. 制定方案3. 落实措施4. 目标校正新闻采访前期活动第一节 新闻敏感的培养第二节 新闻价值的感知第三节 新闻政策的遵循第四节 报道思想的明确第五节 新闻线索的获取第六节 采访准备的周到第七节 对方心理的明晰第八节 访问条件的创造新闻采访中期活动第一节 提问技能的掌握第二节 调查座谈的主持第三节 现场观察的注重第四节 听觉功能的协调第五节 当场笔录的强调新闻采访后期活动第一节 深入采访的细致第二节 验证材料的严密第三节 笔记整理的迅速第四节 剩余材
7、料的积累新闻采访前期活动第一节 新闻敏感的培养新闻敏感:新闻工作者及时识别新闻价值的能力一、 新闻敏感的主要内容1. 迅速判断某一新闻事实对当前工作的指导意义2. 迅速判断某一新闻事实能否吸引较多的受众3. 迅速透过一般规律挖掘出隐藏着的有价值的新闻事实4. 迅速判断在同一性质的诸多事实中最有价值的新闻事实5. 迅速在对事件进展过程充分调查的基础上预见有可能出现的新闻二、 新闻敏感的培养途径1. 及时学习,掌握党的新政策、新精神2. 立足全局看问题3. 十分熟悉点上的情况4. 事实广博助敏感三、 新闻敏感与新闻工作责任感的关系新闻敏感是新闻工作责任感派生出来的第二节 新闻价值的感知一、 含义:
8、事实构成新闻诸因素的客观存在,是记者判断事实可否成为新闻的尺度二、 新闻价值的诸要素1. 重要性2. 显著性 (平常人+ 不平常事 =新闻 不平常人+平常事=新闻)3. 时新性4. 接近性5. 趣味性第三节 新闻政策的遵循一、 新闻政策:新闻报道政策界限的规定。二、 新闻价值与新闻政策的关系:二者辩证同一,我国常常先服从新闻政策。第四节 报道思想的明确一、 新闻采访目的受报道思想制约并服务于报道思想二、 报道思想要符合客观实际第五节 新闻线索的获取一、重要作用:为记者指明的哪里采访、采访什么的大致方向和范围,为记者提供感知直至认识整个事物的前提和基础。 新闻线索:新近发生的事实的简明信息或信号
9、。二、获取主要渠道1. 通过党和政府的政策、决议以及负责同志的活动、讲话2. 通过各种会议、简报3. 通过记者的耳闻目睹4. 通过对日常生活的积累5. 通过广大受众、亲友的提供三、注意事项:1. 注意验证,不硬顺藤摸瓜2. 尊重规律,不拔苗助长3. 讲究时宜,不大材小用4. 合理安排,不齐头并进第六节 采访准备的周到平时准备和临时准备,既要“临时抱佛脚” ,又要“平时多烧香” ,提倡“平战结合”一、 平时准备1. 理论准备2. 政策准备3. 情况的准备 (留意于采访写作有关的各种情况)4. 知识的准备1) 有助于同采访对象迅速有效地交谈2) 有助于敏锐捕捉有价值的新闻价值3) 有助于深刻揭示新
10、闻主题二、 临时准备1. 收集新闻事件和人物的相关资料2. 熟悉和研究采访对象的基本情况,找准心理差异3. 拟定采访计划和调查纲目4. 检查有关物质的完备情况第七节 对方心理的明晰一、 掌握采访对象心理的必要性:更有针对性和更趋完善二、 访前心理分类 性质内容:1. 先期性心理2. 临访性心理 (对象“新闻位置”+临访心境) 表现形式:1. 积极配合型2. 一般协作型3. 蓄意应付型第八节 访问条件的创造条件:1. 商定较适宜的访问时机 (约定、一起工作或生活片刻)2. 设计较得体的仪表风度 (外宾、普通群众?)3. 讲究较文明的言谈举止4. 调节较融洽的访问气氛5. 摆正较合理的相互关系 (
11、不卑不亢,谦虚庄重,以礼相待,以诚相处)6. 穿插较丰富的形态语言7. 掌握较灵活的注意转换 (强调采访意义 约束神情语态 排除外来干扰 变换活动方式)新闻采访中期活动第一节 提问技能的掌握提问:运用谈话方式研究采访对象心理的一种方法,是记者采访活动的主要实施形式,也是关系采访活动成败的关键。一、 提问的三种形式 (正面提 侧面探 反面激)1. 正面提2. 侧面探 (启发引导原理和技能,循循善诱:接近性 相似性 对比性启发引导)3. 反面激 (激问 错问)二、 注意事项提问宜简洁、具体、间接、深刻、自然、节制第二节 调查座谈的主持一、 效果 (节省时间 互相启发 及时验证)二、 技能 1. 事
12、先通知对方2. 精心选择参加座谈人员3. 控制参加座谈会的人数4. 不轻易下结论5. 做深入采访、捕捉线索的有心人第三节 现场观察的注重一、 原因:1. 人的一切认识活动都必须依靠感觉开始2. 感觉是由人的感觉器官与客观实际相联系的反映3. 视觉是最灵敏的感觉器官二、 具体功能:1. 核实新闻事实的真伪,增强新闻的可信性2. 激发鲜明、生动地表达事物的灵感,增强思维的敏捷性3. 加深对主题的理解,增强新闻的深刻性4. 为通俗地解释事物提供前提,增强新闻的可谈性5. 使访问对象触景生情,增强认知的可能性三、 注意事项:1. 明目的2. 多请教3. 抓特点4. 选地点 (掌握一定的明度,获得较好的
13、感受效应 巧择适宜的视角,增强视觉的敏锐程度)5. 善用脑第四节 听觉功能的协调注意:1. 悉心闻取线索2. 适时调节音强3. 着力训练听力 (专心 虚心 耐心)第五节 当场笔录的强调一、 记录以笔记为主,心记为辅二、 主要范围:(有所侧重和选择)1. 记要点2. 记易忘点3. 记疑问点4. 记采访对象的思想和有个性的语言5. 记观察所得6. 记记者的联想三、 注意事项:行与行之间空白留宽、字迹工整新闻采访的后期活动第一节 深入采访的细致一、 悉心抓特点1. 看准形势抓特点2. 通过比较抓特点 (顺序比较法 对照比较法)3. 选择角度抓特点二、 悉心抓本质 1. 对问题想得宽一点、远一点2.
14、对问题钻得透一点、深一点三、 自觉克服有碍深入采访的思想障碍具体有:1. 盲目自满2. 忽略质量3. 怕苦畏难4. 先入为主5. 轻视理论第二节 验证材料的严密方法:1、投入记者智力 2、直接通过采访实践第三节 笔记整理的迅速步骤:1. 通读笔记,回忆整个采访过程,将心记的内容迅速用文字插入同类的笔记材料旁,并纠正修订难以辨认清晰的笔记内容2. 通读初步整理的笔记材料,标出页码,并在可能用的材料旁边做标记3. 根据确定的新闻主题的需要,对材料分门别类,着力是笔记变为写作提纲第四节 剩余材料的积累新闻写作新闻主题新闻主题:新闻事实所提炼出的主要问题以及表明的中心思想。是贯穿一篇新闻的主导思想、主
15、脑和灵魂,是决定新闻的思想意义和指导作用的根本因素。一、 原则:1. 一篇新闻一个主题2. 在采访同时将主题确定好,或是边采访变选择、提炼主题处理不当:主题选择偏杂、议论成分偏多。二、 选择主题:1. 来源于生活2. 有强烈倾向性:(政治上重要、为受众所注意、涉及最迫切问题)三、 提炼主题:1. 依据两个因素:对全局的清晰度、对材料的认真有序的综合分析2. 注意事项:不要强行“硬化” 、不要分散空泛、不要雷同浅薄新闻材料新闻材料:构成新闻事实的各种原始情况、资料的总称。第一手材料:记者亲临现场通过观察、访问所得的材料。第二手材料:记者通过当事人口头或书面提供所得。第三手材料:记者通过知情者口头
16、或书面提供所得。提倡记者抓第一手材料,但绝对不忽略第二、第三手材料的价值。采访阶段:材料多多益善。写作阶段:材料的选择在紧紧围绕主题、保证真实和显现价值、符合政策的基础上,必须坚持一个原则:以少胜多。新闻角度新闻角度:指新闻事件(事实)表现的着眼点和侧重点。一、 比要求记者在明确报道思想和详细占有材料的基础上,先试选几个角度,然后逐一分析比较,看哪个最能体现特色和主题。二、 小以小见大,一叶知秋三、 异为避免雷同、效仿,要精于避熟,要敢于独创、标新立异。新闻语言新闻语言:指适合新闻报道要求、体现新闻特性的语言。主要特征:准确、通俗、简洁一、 准确1. 叙述信息尽量量化2. 语言要有分寸感3.
17、新词使用要讲规范二、 通俗1. 多动词,少形容词2. 多细节,少议论3. 多比喻,少笼统4. 多解释,少晦涩5. 多白话,少文言6. 多具体,少抽象三、 简洁新闻结构新闻结构:指消息写作中队材料组合与段落安排的特定方式。常见四种:倒金字塔式、时间顺序式、悬念式、并列式一、 倒金字塔式结构含义:按重要性递减顺序安排材料的一种消息结构形式。主要特点:1. 打破叙事常规2. 呈“头重脚轻”之势二、 时间顺序结构含义:指消息写作中按新闻事件发生、结局的原来时序和过程选择材料及安排段落的一种消息结构形式,又通常称为编年体式结构。三、 悬念式结构含义:指消息写作中设置悬念及剖解悬念组合材料与段落的一种消息
18、结构形式。四、 并列式结构含义:指安排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独立又有内在联系的材料和段落为同一主题服务的一种消息结构形式。新闻导语新闻导语:指消息的开头段落,也指消息的第一自然段或第一句话。一、 导语的特征与作用特征:由最新鲜、主要的事实或议论组成新闻的开头段落作用:导读、导听二、 导语的产生背景和历史沿革1. 第一代导语:新闻诸要素俱全的导语。19 世纪 60 年代并延续 20 世纪 40 年代。2. 第二代导语:部分要素式导语。20 世纪 30 年代至今3. 第三代导语:丰富型导语或延缓式导语。少于规范与限制,讲究新奇、丰富和灵活多变的表现形式,追求最佳表现角度和手法,获得最佳报道效果。三、
19、导语的主要类型1. 叙述型导语 (直叙式 概括式)2. 描写型导语 (运用白描式描写手法,集中、简洁再现事件最具特色的现场情景,以增强新闻感染力和吸引人的导语形式)3. 议论型导语 (概述新闻主要事实的基础上,记者直接出面予以评议的导语形式。 )四、 导语写作的主要要求实、简、活1. 实1) 事实2) 记者写新闻、写导语的态度要扎实、朴实2. 简3. 活讲究艺术,要产生活力和吸引力新闻背景新闻背景:指与新闻人物及事件形成有机联系的相关环境和历史条件。新闻中的新闻、新闻背后的新闻。一、 新闻背景的作用与类型1. 衬托性2. 解释性3. 启示性运用时,只需根据新闻主题的需要,注意有目的、有针对性地
20、灵活穿插即可。背景材料要精炼,点到为止。新闻结尾新闻结尾:消息最后的自然段落。一、 结尾若好,当然需要好的结尾要求:1、干脆利落,不拖泥带水。2、寓意深刻,回味无穷。二、 结尾不好,宁可不要新闻体裁新闻体裁:一般新闻媒体所传播的新闻作品的各类载体形式,是新闻内容与表现形式相统一的报道样式的通称。一、 消息含义:以叙述为主的新闻报道中最基本、最常用的体裁。用最快的速度、最直接的方式、最简洁的文字向受众传播最大量的信息,报道的主角。两类:动态消息:综合消息:对某事物或同类事物就一个主题进行分析报道二、 通讯含义:以叙述与描写相结合为主要表现手法,较详尽报到时间的新闻常用体裁。特点:在叙描结合的基础
21、上,可适时、适当使用抒情和议论等表现手法和相关修辞手段,使受众产生如见其人、如见其物、如经其事、如临其境的深切感受。主要题材:人物通讯、事件通讯、风貌通讯、工作通讯、人物专访、新闻小故事、特写等。三、 二者异同1. 新闻属性相同,新闻报道基本要求及表现手法共同遵循。2. 表现对象不同3. 表现手法不同4. 人称不同 (消息:三人称 通讯:一三并用)5. 结构布局不同 (消息:倒金字塔 通讯:自由灵活创新)6. 篇幅长短不同新闻编辑新闻编辑第一节 新闻编辑工作地基本属性一、新闻传播的主导性工作采写与编辑是主要环节和基本业务1. 主要体现在报道的定位。总体的规范。定位与相应的调整。 2. 其次体现
22、在报道的策划。深、活、优3. 最后是报社的编前会制度。二、新闻传播的整合性工作 (选择、修改、标题、配置、合成。 )三、新闻传播的把关性工作 (全程性、综合性、终审性。 )第二节 当代新闻编辑工作的特点一、 编辑环境的复杂化编辑环境:大众传媒外围的各种情况与条件的总和,是新闻报道所传播的信息的发源地和目的地。编辑工作既作用于编辑环境,又受到编辑环境的制约。二、 编辑取向优质化重视新闻报道的数量,更讲究新闻报道的质量,以质量兴报,以质量兴台,成为我国当代新闻编辑工作的普遍取向。在新闻报道方面强调深化内涵,强化特色,培育精品,争创名牌。在操作层面上,编辑的各个环节,都越来越注重深加工和精加工。三、
23、 编辑工具电子化电脑辅助新闻学:1.电脑辅助报道。利用互联网上的信息,寻找和发现新闻报道的人物和事件线索,报道思想和灵感。2.电脑辅助参考。利用在线资源进行数据的检索和事实的交叉验证。3.电脑辅助研究。利用在线资料开展与新闻报道有关的调查研究。4.电脑辅助聚会。利用电子公告牌和电子论坛等定期与世界各地的具有相同爱好、兴趣或职业的人们进行访谈和讨论。-据认为是新闻工作者运用互联网最激动、最有潜力的一个方面。第三节 新闻的确认一、 新闻确认的重要意义新闻的确认:确定哪些新闻可以录用。它决定着报道的方向、特色和质量,在新闻工序上是第一位,而就其重要性来说也是居于首位。1. 实现报道宗旨的基本保证(社会主义新闻媒体的报道宗旨: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实现的手段是通过新闻的选择。 )2. 形成报道特色的基本保证3. 提升报道水准的基本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