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一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学习目标:1、重点:(1) 共同纲领的内容及作用(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3)西藏和平解放的意义2、难点:(1)国旗、国歌等国家标志的象征意义(2)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作用和职权第一课时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 时间: 地点: 通过文件 ,作用 会议决定:国名 首都 ,并改名 纪年方法 4 代国歌 , 年正式定为国歌国旗: 6 在 建立 ,此碑为纪念 后牺牲的人民英雄选举主席 ,副主席 意义:2、开国大典: 政府委员会:时间: 地点:接受 为政府施政方针任命:总理兼外交部长 ,军委主席 ,解放军总司令 时间: 地点:经过: 宣告唯一合法政府是 意义第二
2、课时3、西藏和平解放:进军西藏时间 , ( )的胜利,为西藏和平解放奠定了基础。和平解放时间 解放方式 谈判代表:意义:第二课 人民政权的巩固学习目标:1、重点:抗美援朝:这场战争的胜负影响到新中国安全和亚洲乃至世界政治力量的格局,关系到国内已起步的经济建设和土地改革能否顺利完成。土地改革:新中国成立后,占中国人口绝大都数的农民真正当家做主人,在农村铲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对巩固新生的人民民主政权至关重要。2、难点:理解整顿经济秩序和土地改革涉及的一些财经知识和专业术语。第一课时1、列举建国初期巩固人民政权的措施有:经济上:军事上:外交上:政治上:2、整顿经济秩序:措施: 结果:意义:毛泽东称
3、这一经济上的胜利“不亚于淮海战役”的是 3、抗美援朝:主要原因:目的:起止时间:参战部队:司令员:开始标志:著名战役:英雄任务:一级战斗英雄 事迹 特级战斗英雄 事迹 结束标志:意义:政治:思想:外交:经济:文艺作品:歌曲 、 电影 、 文学作品 取胜的主要原因: 结合有关史实,针对美国称霸世界企图,谈谈感想第二课时4、土地改革:起止时间:主要内容: 法律依据(开始标志):结果:意义: 5、排列顺序:新中国成立(1949.10.1)整顿经济秩序土地改革开始(1950.6)抗美援朝(1950、10)(5)西藏和平解放(1951.5)精神: 被誉为第三课 向社会主义过渡学习目标:1、重点:三大改造
4、基本完成:这使我国的社会生产关系和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标志着新中国过渡时期的结束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开始。1954 年宪法的制定:这部宪法总结了百余年来中国人民革命斗争的历史经验,规定了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建设的方向与道路。2、 难点:过渡时期党和国家制定的一些方针、政策、法律涉及经济、政治等方面的专门知识,有的和当今国情有明显差别,需加以区别。第一课时1、向社会主义过渡:含义:时期:过渡总路线(指导思想、基本内容) 。 简称: 总路线的主体是:2、第一个五年计划:简称:时间:目的:基本任务(内容)成就: 意义(作用): 实现( )是国家独立富强的必然要求。第二课时3、三大改造(经济变革)内容:
5、实质:途径(方式):农业、手工业 ;资本主义工商业 、 。完成时间:意义:为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奠定经济基础的是(三大改造)三大改造完成标志着 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是 建国后的两次所有制变革是土地改革、三大改造。4、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法律变革):时间:颁布会议:性质:意义:在 时期颁布的第四课 “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化运动学习目标:1、重点:“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等经济建设中的严重失误造成的历史影响及其历史教训。2、难点:经济建设指导思想和未能及时纠正失误的原因。第一课时背景:时期:19561966 十年,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时期(1956-1966)中共八大:工作重点从(阶级斗争)转移到
6、,经济建设强调 、 。1、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总路线:时间:内容:评价:优 缺 总路线指导下的两个错误: 、 出现错误的根源(原因):启示:2、大跃进:指导思想:特点:内容表现:农业上 ,工业上 ,核心内容 过程:首先在 发动起来,而后扩展到 领域后果:第二课时3、人民公社化运动:时间:原则:表现:特点:后果:实质:是“大跃进”在农村的翻版和扩大人民公社化由 转变而来4、国民经济的调整:国民经济困难原因: 开始时间:八字方针:结果:“七千人大会”内容第五课 奋发图强 艰苦创业学习目标:1、重点:19561966 年,我国在工农业建设和科技进步方面的成就;王进喜、邓稼先、焦裕禄的事迹及精神。2、难点
7、:如何由人及史,以点带面,反映 19561966 年间我国人民在经济建设、国防建设等方面的业绩。第一课时1、 “铁人”王进喜(工业战线):石油大会战:地点:意义:王进喜:事迹:精神:2、 “两弹元勋”邓稼先(科技战线):研制原子弹的原因: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的时间:第一颗氢弹成功爆炸的时间:两弹成功爆炸的意义:邓稼先:主要事迹:精神:第二课时3、 “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农业):工作地区:主要事迹:评价:3、列举在 19561966 年中,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被誉为“共和国脊梁”的代表人物、称号、主要事迹、精神。第六课 “文化大革命”学习目标:1、重点:“文化大革命”的危害:民主、法制和
8、国民经济遭到严重破坏,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了严重灾难。2、难点:“文化大革命”发动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大革命”留下的历史教训。第一课时1、文化大革命的时间段: 2、“文化大革命的发动”:原因:主要原因:根本原因:目的:性质:开始的标志:3、全面夺权,全面内战:开始:(上海夺权)发展:(“一月革命”风暴)扩大:(全面内战)抗战:(二月逆流)实质: 标志着“文化大革命”升级,进入全面夺权阶段的是 第二课时4、文化大革命结束:文化大革命中两个反革命集团是 、 林彪叛逃事件:又称 ,客观上宣告了 全面调整工作:目的:人物:成果:为粉碎“四人帮”反革命集团(江青反革命集团)奠定了群众基础的运动是 文革中最大的冤案是: 文革结束的标志: 5、文化大革命的危害和教训:6、文革与大跃进的关系,二者的共同影响:7、列举文革中出现的几个事件(5 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