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代陶器看中西文化的早期差异(炊器).doc

上传人:sk****8 文档编号:3174375 上传时间:2019-05-2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古代陶器看中西文化的早期差异(炊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从古代陶器看中西文化的早期差异(炊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从古代陶器看中西文化的早期差异(炊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从古代陶器看中西文化的早期差异(炊器).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从古代陶器看中西文化的早期差异(炊器).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从古代陶器看中西文化的早期差异(炊器1) - 中国考古论坛/郇翔2010-05-27 11:20金岷氏作为陕西历史博物馆的志愿者义务讲解员,经常流连在史前时期和商周时期的文物陈列橱窗跟前,感受上古祖先们创造并遗留下来的物质文化,并思考祖先们表现和传留在精神层面的文化。后来,笔者有了机会去观看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自然史博物馆里的古埃及古希腊陶器,也就有了中华文化与外域文化的对比观看与思考。笔者感到,从中西古代陶器的差异,可以推测出中国人为什么会用筷子吃饭,而西方人却是用刀叉吃饭,两种截然不同用餐方式的一些缘由。笔者草成此文,希望就教于各方学者专家,并与对此话题感兴趣的读者交流。1, 博物馆

2、里中国与希腊和埃及的古代陶器 古埃及古希腊的陶器制作非常精良,令人叹为观止,许多造型精美的古希腊陶杯陶瓶,往往就是今天国际赛事里优胜奖杯的造型渊源。笔者对其它民族的古文化陶器,满怀敬意。然而,古埃及古希腊形形色色的陶器,都只是瓶罐、盆盘、杯盏一类的单纯容器;此外还见到古埃及一只大型的方陶柜;它们都被赋于盛装东西的职能。笔者先后三次参观大都会博物馆,先后在古希腊陶器展区里逶迤地绕着每一个展柜转了三个来回,没有发现类似中国的可以煮饭的炊器,全部都是装盛性器皿。同样,古埃及的陶器也都是装盛东西的容器,没有煮饭的炊器。中国的古陶器,除了装盛东西的容器之外,还有一类十分特出的炊器用来烧水煮食物的陶釜、陶

3、缽、陶鬲( li ) 、陶鼎,甚至还有陶甑(zeng)、陶甗(yan)、陶灶。 陶 器被赞誉为“土与火的文明结晶”。人类很早就使用了泥土资源、土地资源,也很早就学会了用火,然而那些都是人类对自然资源的简单直接利用。而陶器,则是人类在自己进化历程的早期,用土与火创造出来的人工制品,那是劳动的创造和结晶,是灵感的演进和结晶,是智慧的积累和结晶,是泥土经受火的历炼的文明结晶。人类最初的陶器制品,以用来装盛东西的容器为最多最普遍。这从古代埃及、古代中国、古代希腊遗留下来的陶器里都可以看到。可能,在陶器出现之先,就已经有草编的、树条藤条编的、竹篾编的形形色色的容器,至今汉字里留下了许多草字头、竹子头、木

4、字旁或木字底的容器字。如后文要提到的一种青铜礼器“簋”,这种器物的名字就带竹子头,虽然作为礼器的簋是用青铜铸造出来。陶器时代之前也会有泥土制成的容器。容器,为原始的人类收集和存放生活资料,带来了方便。但是,用植物茎枝叶编织出来的容器,泥土容器,都不能盛水。 盛 水陶器的出现,无疑极大地方便了古代人的生产劳动和日常生活,因而盛水器被古人格外看重。因此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就把能装水的陶杯陶瓶作为对竞赛优胜者的奖励。古代中国的陶器里也有一类专门的汲水器和盛水器。特别由盛水器发展出了一种尖底瓶罐状的“攲器” 这种尖底器不可直立放在地上,而要用绳索穿过吊耳挂起来。当水仅装大半瓶时,这只攲器的整体重心在两

5、只吊耳之下,能保持稳定的直立状态装水;当水灌满时,重心移到了吊耳之上,引发瓶罐倾倒,罐里的水全部流出来 这是中国人“谦受益,满遭损”这句哲理格言的物化形象。在陕西历史博物馆里,能见到这种“攲器” ;而且在山东曲阜孔夫子的故里,至今还展示有前人流传下来的青铜质攲器。在没有盛水容器,而又已经进入了熟食阶段的先民,显然只能把食物放在火旁 / 架在火上烘烤熟;或者把植物的茎块、鸟蛋之类放进火塘的热灰里焐烤,汉语里叫做“ 煨” 、 “焐”;或者把鱼肉等食物用稀泥糊起来放入火里炙烤。糊稀泥而烤熟食物的方式,汉语里叫“炮” , 汉语大字典 里解释:“把带毛肉用泥裹住放在火上烧烤” 。没有能盛水的容器那种历史

6、年代,先民们吃熟食的加工方式里还没有后世的“ 煮” ,更没有 “蒸”。陶器终于被先民们发明创造出来了!陶器,是一种能装盛东西的容器。与其它自然物料做成的容器相比较,陶器能装水而特别有用。陶器还耐火,也不会象植物枝条容器那样容易腐坏。陶器的制造,在泥土处于湿软的状况下,能较容易地塑做成各种形状和不同的大小;加工软泥成形,比加工石头、木头成为一种器具,要方便得多容易得多。从遍地的泥土选择一些出来做陶器,也比从自然界里选择石头和木头容易。由于陶器具有这些显著的优点,它一经问世就受到了先民的欢迎和重视,成为了人类生产和生活里不可缺少的东西,始终伴随着人类,直到今天。虽然陶器有另一面容易脆裂损坏的性能缺

7、陷。祖先们把泥制的土坯件烧成陶器,还经历了烧火技术的漫长摸索。终于发现,把燃料的燃烧与陶器的加热,安排在不同的空间,而不是让陶坯直接塌在柴火之上,能烧出好的陶器。因为燃烧室里的木柴能在通风良好的条件下猛烈而充分的燃烧,产生温度尽可能高的火焰气流。通过火道,把火焰导进放置陶坯的窑室里,陶器的受热(比直接塌在柴火上烧)均匀。陶器烧制技术进步的里程碑,就是产生了火室与窑室分开的陶窑,把烧陶工艺推进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陶窑技术,一直延续并发展到今天。没有火的洗礼,陶器坯只是一件泥胎,不敢遇水,而且泥坯器比陶器更容易脆裂。是火让泥土接受了考验,获得了新生,并对泥土赋予了崭新的优良性能。泥土在火烧的高温情

8、况下陶化,这确确实实是一种 泥土里成分物质的浴火结晶 的过程,所以 “结晶”这个汉语词汇对于陶器来说,的的确确是泥土文明与火文明的结晶。2, 炊煮陶器成就了中国先民吃饭的方式用筷子吃饭的形而下陶器的出现,就有了能盛水而不会泄漏不会泡软泡塌的容器了,就可以方便地汲水盛水了,这给先民的生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方便。在寒冷的季节里先民也尝试着加热水。从摩尔根论述古代社会的经典著作里,可以读到早期人类把石块烧热之后放进水里,这样来把水“烧” 热,甚至可以用这种方法煮熟鸟蛋。或许中国的先民们也采用过这种“石烹” 。石烹的办法,不一定非要有盛水的人工容器,一个天然的浅水坑,也可以石烹,因而也可以人工掘坑来石烹

9、;而能盛水的陶器,方便和扩大了石烹的应用。中国的先民还直接把陶器架在火上烧水,这就是最初的陶釜、陶缽。后来,不同地域的中华先民分别发展出了陶鼎、陶鬲、陶斝这样一些带支承腿的炊器,使得烧水比以前的“ 石烹 ”方便容易了。也由于中华先民有了方便烧水的陶器,逐渐形成了中国人喝开水的生活习惯,一直沿袭到今天。西方的先民没有喝开水的习惯,他们的子孙后代至今还自然地喝生水;甚至大冬天在凉水里还加冰块来喝,甚至产妇刚生了孩子就喝凉水,这些是与中国人迥然不同的生活习俗。笔者以为,这种饮水习俗差异最“原始” 的原因,就在于中国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了能烧开水来喝的陶质炊器。能烧水了,也就能煮粟谷、稻谷粮食成饭了,能熬

10、粥了,还能煮肉煮菜成羹成汤了,中国先民开始能吃上带汤的食物。 通鉴?前篇外纪就有“ 黄帝作釜灶,而民始粥” 的传说记载。用陶器来煮饭,是中国在新石器时代陶器制作和应用的一大特色。在此之前烘烤而食的更早的熟食阶段,是用手直接抓拿食物送进嘴里的吃饭方式,这在全人类的初期,都是一样。可是,后来中国先民在吃汤食稀饭、肉羹菜汤的时候,也会继续用手指直接去抓、去舀吗?特别是寒冬腊月的季节,不能趁热而食,非要等凉下来能用手指去拈、去撮了,才好喂进嘴里去,那显然不是一个很好的方式。于是,祖先们使用了辅助进食的工具,用两只细长的棍子把带汤的食物或者热的饭菜喂进嘴里这种能借助工具间接把热的食物送进嘴里的吃饭方式,

11、成就了中国人用筷子吃饭的模式。这是中国人用筷子吃饭,在物质层面的原因,属于形而下之器。西方的先民没有用陶器烧水(或者说,没有烧水的陶器) ,他们的食物烹调始终是以烤制为主要方式, (直到现代仍然是)烤肉烤鱼烤火鸡烤面包。习惯于喝凉水的生活习俗,也使得他们习惯在烤熟的食物凉下来不烫手了,再用手去拿取并送进嘴里吃。后来,在一些庄重、讲究的场所,不再用手直接抓拿食物,而是用上了刀叉,这是西方饮食文化里使用餐具的礼仪。中国人用筷子吃饭的方式,后来也加进了礼制文化的因素,是在精神层面的原因,属于形而上之道,笔者将在后文里叙述。这种由原始陶器的差异导致中西民族之间最基本的习俗文化发展出巨大差异的现象,笔者

12、感到,就像画出的一个角度几何图形一样,从同一个原点(陶器)出发,然而顺着两个不同的方向(有 / 无 炊器)所画出的角射线,两条直线渐行渐远了3, 中国古陶器里的炊器饭器及表示它们的汉字在研究中国文物的著作和古文字的工具书里,能见到不少关于陶器的字,其中有好些是关于炊器的字;此外还有一些最初以陶炊器来做饭而形成的饭食名字、还有好些中华饮食礼仪的字。汉字是中华文明的结晶,为我们今天了解古代的文明,提供了关键钥匙。笔者多年来,努力从工程技术去研究汉字和汉字文化,在本文里,也刻意从制陶的工艺技术去分析上古时代的陶器,分析中国陶制炊器的成因,分析由中国陶器的形制而导致的中国人用筷子吃饭这一显著的民族文化

13、标志。表示陶器的字,在说文解字里集合成为好几个部。 说文所收的那些字,反映了汉代及其以前的历史时代里,陶器在社会生活里非常重要的作用。缶部:“ 缶,瓦器所以盛酒浆,秦人鼓之以节歌。 ”其部首字的字意首先是一种陶器,该缶部共有21个字加上后世补进的一个共22个表“瓦器” 的字,其中表示具体器皿的字有十五个(金岷氏注,未计入器物字 “缿”,因为许公注释为“受钱器也”显然不是初期的原始陶器) ,如:罐、缸、缾、罃(保存火种的长颈缾)、罌、罋,等等;也有借用瓦器的状态来表示具体概念的字,如“缺,器破也” 。 “罄,器中空也” 。 “匋”字是缶部字里一个很关键的字,解释“匋(陶) ”是“瓦器也,从缶包省

14、声。古者昆吾作匋。 ”还有一个【( 士冖缶)+殳】字,表示“未烧瓦器也”。在后世的字书里,值得一提的“ 窑”字(正字通?穴部 ) ,这是一个很直观的会意字,表示了烧制陶器的窑。瓦部:“ 瓦,土器已烧之总名。 ”这个解释说明 “缶”部与“ 瓦”部的字在本质上有相通之处。好些字形里带着“瓦” 这个符号的字,就是陶器的器具名字,如:甑、瓶(缾) 、甗(甑也) 、瓮(罌也) 。瓦部的属字共25个其中表示器皿的字有13个。此外, “瓬” 字释作“周家搏埴之工也”。在周礼 ?冬官有“匋人” 和“旊人”制陶两项,都是周代负责制陶的工官。 “甄” 字在说文 里释为“匋也”,在说文里把陶器都释作“ 瓦器”,只在

15、这个字出现了用“匋”来解释。从汉语大字典里查得,这个“ 甄” 字与制陶的技术有关,表示了后世出现的制陶轮盘(陶车 / 陶钧 / 陶膞) ,或者是对制陶工艺的称呼。带“缶 ”的字、带“瓦”的字都表示了陶器。笔者以为,这种汉字现象反映了中华古代文化创始的多源性可能某些地域用“瓦” 来表示陶器,而另一些地域则用“缶”来表示陶器,在后来的民族大融合里,兼收并蓄了。皿部:“ 皿,饭食之用器也,象形,与豆同意。 ”在这一部字里,好几个字的解释都采用了“ 饭器” 的说法:皿,饭食之用器也;盂,饭器也;盧,饭器也。说文里表示器具的皿部字有25个。当然,泛称的器皿不一定都是陶质的,但是,在普通中国人餐桌上的“饭

16、器” ,则以陶器瓷器为多。中国先民最早出现的原始陶釜和陶缽,是极为单调的器型,炊煮之时要用“三块石头支起锅 ”。后来出现了自身带腿的炊煮具,就是鼎和鬲。鼎,一般是实心的三条支腿,后来还附加上了鼎耳,甚至还有鼎盖。 说文:“鼎,三足两耳和五味之宝器也。昔禹收九牧之金,铸鼎荆山之下,入山林川泽,魑魅魍魉,莫能逢之,以协承天休。 易卦,巽木于(火)下者为鼎,象析木以炊也。籀文以鼎为贞字。 ”(标点断句按汉语大字典 )在说文里,汉代人心目里“ 鼎” 字的涵义首先是想到了礼器与权力象征。而且认为,鼎之所以为“宝器 ”,在于能“和五味”,这犹如管理国家,协调社会;所以古人有 “治大国若烹小鲜” 的比喻。实

17、质上, “和五味”正是鼎之为炊器的职能;在烹煮食物时,就是在鼎下燃薪以炊。考古出土的原始陶器里,鼎就是三足支锅的形式;由于原始社会生产工具简陋生产力低下,陶质煮饭炊器的形体也都很小不能做得太大,炊煮一次只能供很少的人吃饭。 说文?鼎部共有4字, “鼐”字表示一种绝大的鼎,显然是后来的青铜时代才有的器物字。 “鼒” 表示一种收口的鼎; “鼏”表示扛鼎用的横木。原始陶炊器里,自身带腿的还有鬲和斝。鬲的腿部,是一个中空的大口袋,三个口袋状的泥坯粘合成为一个炊器的下半部分,上半部分则归结为统一的器身。这种大口袋型的器足,如果用来烧水,向火的受热面积比同样容量的鼎、釜为大,烧热得快;但是若用来煮饭熬粥,

18、则口袋形足下部的尖端处,粮食液汁的对流状况不好,容易把饭粥烧糊。华夏大地幅员辽阔,中华上古文明的发祥地也分布广阔,这形成了原始文化的多种类型(如仰韶文化、河姆渡文化、大溪文化、龙山文化等等) ,他们烧饭或鼎或釜,或缽或鬲,显露出了中华文化的多源性和多元性。但是他们都从新石器时代就用陶器来炊烧带有汤水的食物,于是虽然煮饭用的器具或许不相同,却都同样使用筷子吃饭食具“饭敧( ji )”(说文解字对“ 箸” 字的解释)的同一性,超越了不同地域炊煮器的差异性!中华先民除了稀食汤食之外,干重活或出外远行时还需要吃干饭,于是出现了陶甑 一种平底带好些小孔的容器,把粮食粒放在甑里,再把甑套在釜或鼎或鬲的口上

19、方,利用釜鼎烧出的蒸汽来蒸熟饭食。甚至还出现了下部是鼎上部配套为甑的专门蒸饭用炊器,汉字里把这种组合炊器表示作“甗” , 说文释:甑也,一曰穿也。当出现了用旋转的轮盘来制造陶器泥坯的时候,鼎(身) 、缽、釜、甑等旋转对称形状的陶器,在轮盘上得到大量制造;而由三个大口袋足粘连起来的鬲,则不适合轮制,于是在制陶技术向着轮制器具方向发展的进程里,鬲这种陶器被淘汰掉了。但是, “鬲” 这个字符,却因为有炊煮的字义,被古人选中在古汉字系统里生成了一个系列表示炊煮器的字。相对应的,釜(十画) 、缽(十一画)两个字本身就是合体字,鼎虽是单体字而笔画甚多(古人认为十三画,现代人作十二画) ,于是用字符“ 鬲

20、”(十画)来造字表示炊器,似乎是古人造字过程里的优选。 说文? 鬲部:“ 鬲,鼎属。实五觳 (bu),斗二升曰觳,象腹交文,三足。【鬲瓦】鬲或从瓦;【厤瓦】 (变通表示上厤 下瓦组成的字,下法同)汉令鬲从瓦厤声” 鬲部表示炊具的字有九个,如:“鬹,三足釜也,有柄喙;读若嬀,从鬲规声” 。此外还有以炊器为基础,表示“ 炊气上出也”的“融” 动词字;表示“煮”的动词字【羊鬲】 。 睡虎地秦简? 日书里还有一个【者鬲】的字,是“煮”的异体字。在中国大百科全书 ?考古学卷里,也有学者把空腹脚的鬲,称作“斝”3。 说文里还有一部【弓+鬲+弓】的字,共13字。这13个字或表示食物的名字,或表示食物的气、味

21、,或表示熬煮食物的动词字,或表示水沸腾时的吹声,等等,如粥、鬻。因为这个部的字形繁复怪异,好些字没有被 CJK 计算机通用汉字集字库收录;而且如果用部件组字的变通办法来表示,其结构算法的表示式也繁复。笔者认为这个部里的字,正是中国上古先民用陶质炊器来煮饭,常吃稀食汤食的古文字证据。如,有一个字【(弓羔弓)鬲】说文释为“ 五味盉羹也,从 【(弓弓)鬲】从羔,诗曰亦有和【(弓羔弓)鬲】 ;(古行切)小篆从羔从美。 ”这就是今天的羹字。 说文里另一个字:【(弓翟弓)鬲】 ,内肉及菜汤中薄出之,从【(弓弓)鬲】翟声。记留在古代字典里的字,充分反映了古代陶器在人们生活里的重要作用,也成为了表现古代中国先

22、民采用陶器来炊煮饭食,这种生活行为方式的活化石。中国原始陶器里有大量的炊器;中国的文字里有大量表示陶器和陶器炊事的字汇;这就是汉字文化之一斑。4, 礼制中国人用筷子吃饭的形而上陈列在博物馆里粗陋古朴的原始时代陶器,与后来青铜器时代也仍然大量制造和使用的陶器,都不如青铜器那样能引起广大参观者的青睐。但是它们却是人类文明、中华文明的,比青铜文明更早的早期文明基础,是制陶文明推动了人类走向更高级的青铜文明。现在陈列于博物馆里的众多中国青铜器里,礼器占据着第一位的显要位置。由煮饭的陶鼎发展出来的青铜鼎,除了继续为王公贵族煮饭煮肉煮羹,作为炊器之外,还发展成为可以煮整只祭献牺牲的大鼎,发展成为了祭祀用的

23、礼器。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就是说,夏商周时代奴隶制国家最重要的国务,就是祭祀与战争这两项。祭祀用的鼎,还成为了国家政权的象征,成为了“国之重器”。相传大禹集九州之金,铸为九鼎代表管辖的天下九州,表示了中央宗主对天下的管辖。汉语里出现了“鼎定(天下) ”、 “问鼎(中原) ”、 “迁鼎”这样一类成语词汇。陶质的鼎和簋本来是煮食的炊器和盛食的食器,在青铜器体系里,发展出了表示身份、等级、社会地位的礼器和礼制天子九鼎八簋、诸侯七鼎六簋、大夫五鼎四簋、士三鼎二簋;普通庶人则不得用青铜鼎簋。青铜礼器的使用(形而下,属于物质层面)和对青铜礼器使用法的规定(形而上,属于精神层面) ,成为了礼制的重要

24、内容。鼎(和后面还要说到的钟)不但是重要的祭祀礼器,表示身份的食器,还是天子赏赐下属的特殊奖品,得到褒奖的臣下往往把这种赏赐铭刻在钟鼎上,传之后世,记留下“子子孙孙永宝用” 一类“热门”“时髦”铭文措辞。鼎簋陈列于庙堂之上,鼎簋坐落在王公贵族的筵宴之间,礼制文明使得寻常的炊器食器也沾带上了礼的气息。饮食的礼制,又更进一步强化了对礼制炊器食器的规定;相应地在饮食礼制里,自然也强化了 用箸进食 的规矩。这应是中国人始终保持用筷子吃饭的形而上因素。在强调礼制的社会意识里,只会加强对用筷子吃饭的礼仪的建设,而且会阻止倒退回放弃筷子,用手直接抓拿吃饭的非礼状态。在历史的长河里,礼制意识使中国人用筷子吃饭

25、的方式,成为了一种定则、成为了一种跨越华夏诸民族的地域习惯和风俗的共性,成为了中国的一个显著民族标志。而且,用筷子吃饭的形而下形而上,都随着汉字文化的传播,影响到了中国周边的民族和国家,在汉字文化圈里,多半都是用筷子来吃饭。5, 中国陶质炊器向青铜礼器的演进 在历史博物馆里见到古陶器和青铜器,见到它们之间相似的造型,见到古朴粗陋的陶器以及精致优美的青铜器,都会自然而然地感受到,是陶器的造型技术和艺术发展成为了青铜器的造型技术和艺术。进一步有意识地从工程技术来研究汉字和汉字文化的话,还会从更多的方面感受到制陶技术是青铜技术的基础和摇篮。熔炼青铜,需要用坩埚来装盛铜矿石原料、接受加热并装盛熔化的铜

26、水,还需要把炼好的铜水送到浇铸地点去铸造成青铜器具。炼铜的坩埚、装铜水的“铜水包”,其实都是陶器 一种耐火的特殊陶器新石器时代的先民在制陶时就已经懂得了,制造普通的容器,可以用纯净的泥土(陶土) ;制造用于加热做饭的釜缽鼎鬲,则要往陶土里掺加砂子,以增强陶器的耐火性,这就是考古学里称为的“ 夹砂陶”的出现。 “夹砂陶”成为后世的炼铜坩锅、铜水包的物质基础和技术基础;并且在今天的耐火材料工业技术里还能见到它们的工艺原理。从这个角度来看,可以说,如果没有先期出现的制陶技术,就不会有后来的青铜熔炼装备技术 。要制得青铜器具制品,必须要事先制作模型(未来青铜器的形状)和范具(承受铜水,使凝固后成为器物

27、) ,这就是汉语里“模范” 一词的来源。各种模型的制作,就是一种把泥土塑造成形的制陶技术和艺术。范具,可以是泥范、陶范、砂范,而以陶范为主流;陶范则是先要把泥范烧制成为陶质,因为陶范能更可靠地能承受铜水的高温、铜水浇铸时的冲刷力、铜水静置冷却时对范腔的挤胀力(铜的比重,是水的九倍) 。一件青铜重器的出世,在其前面必须要经过一套完整的制陶工艺流程。可以说,如果没有制陶技术,就不会有后来的青铜器造型技术。熔炼青铜,是先民驯火技术、加热技术的一个新的历史里程碑。在最初烧制陶器的时候,在用陶釜陶缽做饭的时候就知道了,泥坯或者锅不能直接塌在燃料上,于是进一步出现了带腿的鼎和鬲,再进一步出现了灶这是以锅釜

28、为加热对象的燃烧器;而在西方则出现了以烘烤面包为加热对象的燃烧器面包炉。陶器也从最初露天的堆烧方式,进步到发明了陶窑烧制,陶窑把火的技术分解成为燃烧技术(如何烧得烈,产生高温)和加热技术(如何利用高温,加热均匀,烧透,恰到火候)两大基本部分。此外,筑窑技术对耐火材料的使用和经验积累,也是后来冶炼炉砌筑技术里,必不可少的物质和技术基础。陶窑技术成为了后世炼炉技术的先驱;现代的工业加热技术里,往往是把窑炉并列并述。是制陶技术为青铜技术奠定了坚实的驯火技术基础。 陶器文明,是泥土文明和驯火文明的结晶。陶器文明,是走向青铜文明的先驱。中华的陶器文明,还进一步自主发展出了瓷器文明,以优良精美的瓷器享誉全

29、世界CHINA 。6,从古陶器看古埃及古希腊的熟食加工及就餐方式用刀叉吃饭的形而下与形而上笔者在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里见到的古埃及陶器,都是一般的容器,没有见到炊煮陶器。古代埃及农业种植的粮食作物为小麦与大麦,这一类粮食适于磨粉制作面饼面包,其炊做的方式是烤。所以古埃及人的陶器里,没有中国陶器那种煮汤食的炊器。干烤的面饼面包,直接用手拿着吃。笔者拍摄了表现古埃及面包坊的一组陶俑。而中国石器时代的农业,粮食作物是粟、黍、稻,这些粮食适于整粒蒸煮的方式做饭,于是中国的原始陶器里出现了煮器、蒸器,形成了中国人吃汤食的习惯。后来,中国的北方也种植了小麦、大麦、玉米,也采用了磨成面粉后再做饭的方式。但是

30、由于传统炊器的影响,由于传统生活习俗的影响,中国人的面食以馒头、面条为常见形式这仍然是汤食和蒸食的传统饮食形式。中国人除用玉米粉蒸“ 窝窝头 ”外,还普遍地用玉米粉(糁)熬粥喝。同样的麦面粉,西方人烤成了面包;中国人蒸出馒头、包子、做成了面条下锅煮。欧美文化是在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而来,他们是以肉类与乳类为主食而以粮食为辅的饮食方式。肉类,自古以来就习惯了烤制,烤整羊、烤整火鸡、烤整鹅、烤大块的牛排。后来发展出了煎的烹饪方式,但是很少象中国那样用煮的方式。至今,西方人的(家庭)煎锅,都是容积很小的平底锅。肉食煎烤好后再切成块,装到盘里送到餐桌上,所以在西方人的餐具里,适于干食的盘类容器

31、多,而适于汤食的碗类容器少,没有中国人吃面条、泡馍那种大碗(有汤盆上桌,舀到分食的小碗里) 。以肉乳食为主,其畜牧业甚至并不比农业弱势,美国就有著名的牛仔和牛群、牧场。古代的畜牧,是畜群逐水草而走,烤肉的叉子、切肉的刀子随身挂带,食无定所。这种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下吃烤食喝奶,显然比吃汤食方便。到城市化阶段,定居之后,刀叉走进了厨房,成为了厨具。餐桌上的叉子是餐具,是在讲究礼仪之后才出现的;而此前只有刀子,把肉分切下来后或者手拿着吃,或者刀尖挑着放进嘴里。有资料说5P229,西餐普遍使用刀叉始于16世纪,有人认为还要早一些。当刀叉刚传人英国时,曾遭到天主教士的反对,因为他们认为肉和其它食物都是上帝为造福人类而恩赐的,不用手指直接接触食物,是对上帝的傲慢无礼和侮辱。甚至女王伊丽莎白一世也用手指进餐。当然,王室用手指进餐显然会有一套极严格的规矩。随着历史的前进,西方人关于进餐的礼仪观念逐渐变化了,当用刀叉吃饭的观念成为了普遍的认识,才形成了刀叉进餐的礼制形而上之道。当用刀叉吃饭成为了颠扑不破的礼制之后,才有安徒生童话里,宴会上背上插着刀叉的烤鹅摇摇摆摆向着卖火柴小女孩走来的情节。有了这种新的礼制观念,也才巩固了刀叉吃饭的礼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精品笔记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