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场规范.doc

上传人:sk****8 文档编号:3175328 上传时间:2019-05-24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剧场规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剧场规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剧场规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剧场规范.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剧场规范.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4 前厅和休息厅 4.0.1 前厅面积,甲等剧场不应小于 0.30m2/座,乙等剧场不应小于 0.20m2/座,丙等剧场不应小于 0.18m2/座。4.0.2 休息厅面积,甲等剧场不应小于 0.30m2/座,乙等不应小于 0.20m2/座,丙等剧场不应小于 0.18m2/座。当附设小卖部或冷饮部时,不应小于 0.04m2/座。4.0.3 前厅与休息厅合一时,甲等剧场不应小于 0.50m2/座,乙等剧场不应小于0.30m2/座,丙等剧场不应小于 0.25m2/座。4.0.4 衣物存放面积不应小于 0.04m2/座。4.0.5 剧场设吸烟室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 有池座和楼座时应分层设置。2 室内

2、装修天棚应为 A 级材料,墙面和地面不得低于 B1 级材料,并应符合本规范第8.4.1 条的规定。4.0.6 剧场应设观众使用的厕所,厕所应设前室。厕所门不得开向观众厅。男女厕所厕位数比率为 1:1,卫生器具应符合下列规定:1 男厕:应按每 100 座设一个大便器,每 40 座设一个小便器或 0.60m 长小便槽,每150 座设一个洗手盆;2 女厕:应按每 25 座设一个大便器,每 150 座设一个洗手盆;3 男女厕均应设残疾人专用蹲位。5.2 座 席 5.2.1 观众厅面积应符合下列规定:1 甲等剧场不应小于 0.80m2/座;2 乙等剧场不应小于 0.70m2/座;3 丙等剧场不应小于 0

3、.60m2/座。注:大台唇式、伸出式、岛式舞台剧场不计舞台面积。5.2.2 剧场均应设置有靠背的固定座椅,小包厢座位不超过 12 个时可设活动座椅。5.2.3 座椅扶手中距,硬椅不应小于 0.50m;软椅不应小于 0.55m。5.2.4 座席排距应符合下列规定:1 短排法:硬椅不应小于 0.80m,软椅不应小于 0.90m,台阶式地面排距应适当增大,椅背到后面一排最突出部分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 0.30m;2 长排法:硬椅不应小于 1.00m;软椅不应小于 1.10m。台阶式地面排距应适当增大,椅背到后面一排最突出部分水平距离不应小于 0.50m;3 靠后墙设置座位时,楼座及池座最后一排座位排距

4、应至少增大 0.12m。5.2.5 每排座位排列数目应符合下列规定:1 短排法:双侧有走道时不应超过 22 座,单侧有走道时不应超过 11 座;超过限额时,每增加一座位,排距增大 25mm;2 长排法:双侧有走道时不应超过 50 座,单侧有走道时不应超过 25 座。5.2.6 观众席应预留残疾人轮椅座席,座席深应为 1.10m,宽为 0.80m,位置应方便残疾人入席及疏散,并应设置国际通用标志。5.3 走 道 5.3.1 观众厅内走道的布局应与观众席片区容量相适应,与安全出口联系顺畅,宽度符合安全疏散计算要求。5.3.2 池座首排座位排距以外与舞台前沿净距不应小于 1.50m,与乐池栏杆净距不

5、应小于 1m;当池座首排设置残疾人席时,应再增加不小于 0.50m 的距离。5.3.3 两条横走道之间的座位不宜超过 20 排,靠后墙设置座位时,横走道与后墙之间座位不宜超过 10 排。5.3.4 走道宽度除应符合计算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1 短排法边走道不应小于 0.80m,纵走道不应小于 1.00m,横走道除排距尺寸以外的通行净宽度不应小于 1.00m;2 长排法边走道不应小于 1.20m。5.3.5 观众厅纵走道坡度大于 1:10 时应做防滑处理,铺设的地毯等应为 B1 级材料,并有可靠的固定方式。坡度大于 1:6 时应做成高度不大于 0.20m 的台阶。5.3.6 座席地坪高于前排 0

6、.50m 时及座席侧面紧临有高差之纵走道或梯步时应设栏杆,栏杆应坚固,不应遮挡视线。5.3.7 楼座前排栏杆和楼层包厢栏杆高度不应遮挡视线,不应大于 0.85m,并应采取措施保证人身安全,下部实心部分不得低于 0.40m。6 舞 台6.1 一 般 规 定 6.1.1 镜框台口箱型舞台的台口宽度、高度和主台宽度、进深、净高均应与演出剧种、观众厅容量、舞台设备、使用功能及建筑等级相适应。宜符合表 6.1.1 的规定。台口和主台尺度表6.1.1台 口(m) 主 台(m) 剧 种 观众厅容量(座) 宽 高 宽 进深 净高500800 810 5.06.0 1518 912 1216 戏 曲 80110

7、00 911 5.56.5 1821 1215 1317 10011200 1012 6.07.0 2124 1518 1418 600800 1012 6.07.0 1821 1215 1418 话 剧 8011000 1113 6.57.5 2124 1518 1519 10011200 1214 7.08.0 2427 1821 1620 12001400 1214 7.08.0 2427 1521 1620 歌舞剧 14011600 1416 8.010.0 2730 1824 1825 16011800 1618 10.012.0 3033 2127 2230 6.1.2 台唇和耳台

8、最窄处的宽度不应小于 1.50m。6.1.3 主台和台唇、耳台的台面应做木地板,台面应平整防滑。6.1.4 主台上空应设栅顶和安装各种滑轮的专用梁,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 栅顶标高至主台台面的垂直距离(主台净高):甲等剧场不应小于台口高度的 2.5 倍;乙等剧场不应小于台口高度的 2 倍加 4.00m;丙等剧场不应小于台口高度的 2 倍加 2.00m;2 栅顶构造要便于检修舞台悬吊设备,栅顶的缝隙除满足悬吊钢丝绳通行外,不应大于 30mm;3 各种滑轮梁的标高,应使站在栅顶的工作人员便于安装、检修舞台悬吊设备;4 由主台台面去栅顶的爬梯如超过 2.00m 以上,不得采用垂直铁爬梯。甲、乙等剧场上

9、栅顶的楼梯不得少于 2 个,有条件的宜设工作电梯,电梯可由台仓通往各层天桥直达栅顶;5 丙等剧场如不设栅顶,宜设工作桥,工作桥的净宽不应小于 0.60m,净高不应小于1.80m,位置应满足工作人员安装、检修舞台悬吊设备的需要。6.1.5 主台天桥应符合下列规定:1 天桥应沿主台侧墙和后墙三面布置,边沿应有 0.10m 高的护板。甲等剧场不得少于3 层。乙、丙等剧场不得少于 2 层;2 第一层侧天桥标高,应使侧光射向表演区有良好的角度,还应保证主台与侧台间的洞口高度不妨碍布景通行;3 第一层侧天桥栏杆应满足安装灯具的技术要求;4 各层侧天桥除满足设备安装所占用的空间外,其通行净宽不应小于 1.2

10、0m,后天桥通行净宽宜为 0.60m。6.1.6 舞台面至第一层天桥有配重块升降的部位应设护网,护网构件不得影响配重块升降,护网应设检修门。6.1.7 主台应分别设上场门和下场门,门的位置应使演员上下场和跑场方便,但应避免在天幕后墙开门。门的净宽不应小于 1.50m,净高不应低于 2.40m。6.1.8 侧台应符合下列规定:1 主台两侧均应布置侧台,位置应靠近主台前部,便于演员和景物通向表演区。 两个侧台的总面积:甲等剧场不得小于主台面积的 1/2;乙等剧场不得小于主台面积的 1/3;丙等剧场不得小于主台面积的 1/4。当丙等剧场受条件限制时可设一个侧台; 2 设有车台的侧台,其面积除满足车台

11、停放外,还应有存放和迁换景物的工作面积,其面积不宜小于车台面积的 1/3;3 侧台与主台间的洞口净宽:甲等剧场不应小于 8.00m;乙等剧场不应小于 6.00m;丙等剧场不应小于 5.00m;侧台与主台间的洞口净高:甲等剧场不应小于 7.00m;乙等剧场不应小于 6.00m; 丙等剧场不应小于 5.00m;4 设有车台的侧台洞口净宽,除满足车台通行宽度外,两边最少各加 0.60m;5 侧台进出景物的门,净宽不应小于 2.40m,净高不应低于 3.60m,门应隔声、不漏光。严寒和寒冷地区的侧台外门应设保温门斗,门外应设装卸平台和雨篷;当条件允许时,门外宜做成坡道;6 甲等剧场的侧台与主台之间的洞

12、口宜设防火幕。6.1.9 后舞台面积和使用高度,应根据舞台工艺设计确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 后舞台与主台之间的洞口宜设防火隔音幕;2 设有车载转台的后舞台洞口净宽,除满足车载转台通行外,两边最少各加 0.60m。洞口净高应与台口高度相适应;3 没有车载转台的后舞台,其面积除满足车载转台停放外,还应有存放和迁换景物的工作面积,其面积不宜小于车载转台面积的 1/3;4 后舞台应设吊杆和灯光等设备。6.1.10 甲、乙等剧场应设台仓,台仓的面积、层高、层数应根据使用功能确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 台仓通往舞台和后台的门、楼梯要顺畅,并不得少于 2 个,应设明显的疏散标志和照明,便于演员上下场和工作

13、人员通行;2 台仓里为机械舞台而设的机坑、平台、通道和检修空间,必须设固定的工作梯和坚固连续的栏杆。6.1.11 伸出式舞台应符合下列规定:1 附在镜框式舞台的伸出式舞台除镜框台口外,在台口两边还应增设演员上下场口;2 台面技术要求与镜框式舞台的主台同; 3 台面上空应设吊点,位置、数量应按舞台工艺设计确定;4 表演区除顶光和脚光外,还应有来自三个方位的面光。6.1.12 岛式舞台应符合下列规定:1 台面技术要求应与镜框式舞台的主台相同;2 台面上空应设吊点,位置、数量应按舞台工艺设计确定;3 表演区除顶光和脚光外,还应有来自四个方位的面光;4 表演区上下场通道不得少于 2 条。 众智软件 h

14、ttp:/ 6.2 乐 池 6.2.1 歌舞剧场舞台必须设乐池,其他剧场可视需要而定。乐池面积按容纳乐队人数计算,演奏员平均每人不应小于 1.00m2,伴唱每人不应小于 0.25m2。甲等剧场乐池面积不应小于 80.00m2;乙等剧场乐池面积不应小于 65.00m2;丙等剧场乐池面积不应小于 48.00m2。6.2.2 乐池开口进深不应小于乐池进深的 2/3。6.2.3 乐池进深与宽度之比不应小于 1:3。6.2.4 乐池地面至舞台面的高度,在开口位置不应大于 2.20m,台唇下净高不宜低于1.85m。6.2.5 乐池两侧都应设通往主台和台仓的通道,通道口的净宽不宜小于 1.20m,净高不宜小

15、于 2.00m。6.2.6 乐池可做成升降乐池。6.3 舞台机械 6.3.1 舞台工艺设计应向土建设计提供舞台机械的种类、位置、尺寸、数量、台上和台下机械布置所需的空间尺度、设备荷载、内力分析、预埋件、用电负荷及控制台位置等要求。土建设计应满足舞台机械安装、检修、运行和操作等使用要求。6.3.2 舞台机械的设计、安装和运行应符合下列规定:1 舞台机械运行必须采取技术措施,确保安全运行,在运行全过程中应有相应的声、光警示信号,但不得影响演出效果;2 舞台机械可动台面与不动台面的缝隙不得大于 5mm;高差不得大于3mm;3 舞台机械台面的水平摆动间隙不应大于 5mm;倾斜高差不应大于3mm。6.3

16、.3 舞台上部悬吊机械设备运行,除行程开关外,必须安装电源主回路的保护开关,确保安全。6.3.4 台口内两侧,应留出存放对开大幕的空间位置。6.3.5 土建设计应为防火幕和假台口预留运行空间,应为各种导轨设置预埋件,在配重通过的各层天桥处应留洞,并为防火幕和假台口的卷扬机设置机座平台。6.3.6 安装吊杆应符合下列规定:1 建筑构件不得妨碍舞台任何悬吊设备的排列、安装和运行;2 景物吊杆间距宜为 0.200.30m;3 灯光吊杆前后与相邻吊杆的间距不应小于 0.50m;4 吊杆钢丝绳的吊点间距不应大于 5.00m;5 吊杆的长度和吊点的数量及间距与台口和主台的宽度相适应;6 吊杆的运行应有确保

17、安全的保护装置,避免机械或电气损坏失灵、坠杆伤人。6.3.7 装有假台口和灯光渡桥的舞台,天桥必须设置相应的码头与假台口或灯光渡桥相通。6.3.8 乐池、伸出式舞台及岛式舞台的上空,应设相应数量的吊点,土建设计应为吊点的安装提供条件。众智软件 http:/ 6.4 舞台灯光 6.4.1 面光桥应符合下列规定:1 第一道面光桥的位置,应使光轴射到台口线与台面的夹角为 4550;2 第二道面光桥的位置,应使光轴射到大台唇边沿或升降乐池前边沿与台面的夹角为4550;3 面光桥除灯具所占用的空间外,其通行和工作宽度:甲等剧场不得小于 1.20m;乙、丙等剧场不得小于 1.00m;4 面光桥的通行高度,

18、不应低于 1.80m;5 面光桥的长度不应小于台口宽度,下部应设 50mm 高的挡板,灯具的射光口净高不应小于 0.80m,也不得大于 1.00m;6 射光口必须设金属护网,固定护网的构件不得遮挡光柱射向表演区;护网孔径宜为3545mm,铅丝直径不应大于 1.0mm;7 面光桥挂灯杆的净高宜为 1.00m。两排挂灯杆的位置由舞台工艺确定;8 甲等剧场可根据需要设第三道或第四道面光桥,乙、丙等剧场,如未设升降乐池,面光桥可只设 1 道。6.4.2 耳光室应符合下列规定:1 第一道耳光室位置应使灯具光轴经台口边沿,射向表演区的水平投影与舞台中轴线所形成的水平夹角不应大于 45,并应使边座观众能看到

19、台口侧边框,不影响台口扬声器传声;2 耳光室宜分层设置,第一层底部应高出舞台面 2.50m;3 耳光室每层净高不应低于 2.10m,射光口净宽:甲、乙等剧场不应小于 1.20m, 丙等剧场不应小于 1.00m;4 射光口应设金属护网及应符合本规范第 6.4.1 条第 6 款规定;5 甲等剧场可根据表演区前移的需要,设 2 道或 3 道耳光室;乙、丙等剧场当未设升降乐池时,可只设 1 道耳光室。6.4.3 追光室应符合下列规定:1 追光室应设在楼座观众厅的后部,左右各 1 个,面积不宜小于 8.00m2,进深和宽度均不得小于 2.50m;2 追光室射光口的宽度、高度及下沿距地面距离应根据选用灯型

20、进行计算;3 追光室的室内净高不应小于 2.20m,室内应设置机械排风;4 甲等剧场应设追光室;乙、丙等剧场当不设追光室时,可在楼座观众厅后部或其他合适的位置预留追光电源,容量不得小于 30A。6.4.4 调光柜室应符合下列规定:1 调光柜室应靠近舞台,其面积应与舞台调光回路数量相适应,甲等剧场不得小于30m2;乙等剧场不得小于 25m2;丙等剧场不得小于 20m2;2 调光柜室室内净高不得小于 2.50m,室内要有良好的通风。6.4.5 调光回路应根据剧场类型和舞台大小配置。甲等歌舞剧场不应小于 480 回路;甲等话剧院不应小于 360 回路;甲等戏曲剧场不应小于 240 回路。除可调回路外

21、,各灯区宜配置 13 路直通电源。甲等以上的剧场,每回路容量不得小于 30A,乙等及以下剧场不得小于 20A。6.4.6 灯光配线应符合下列规定:1 由可控硅调光装置配出的舞台照明不宜采用多回路共用零线方式。当采用多回路共用零线方式时,则零线截面面积不应小于相线截面积:2 由可控硅调光装置配出的舞台照明线路应远离电声、电视及通讯等线路。当两种线路必须平行敷设时,其间距应大于 1.00m,当垂直交叉时,其间距应大于 0.50m,并应采用屏蔽措施。6.4.7 天幕地排灯区应设置相应调光回路,同时应设零线截面积不小于相线截面积的三相回路专用电源。其电源容量为:甲等剧场不得小于 150A,乙等剧场不得

22、小于100A,丙等剧场不得小于 75A。6.4.8 主台两侧的流动灯电源插座应分前、中、后设置在台板下带盖的专用电源盒内,盒内应按流动灯数量设置调光回路。6.4.9 舞台侧光可安装在一层侧天桥上,舞台宽度在 24m 以上的甲、乙等剧场,可设置灯光吊笼或纵向灯光吊杆,数量和尺度应按舞台工艺确定。6.4.10 不设假台口的丙等剧场应在台口两侧设置柱光架。6.5 舞台通讯与监督 6.5.1 舞台监督主控台应设置在舞台内侧上场口。6.5.2 灯控室、声控室、舞台机械操作台、演员化妆休息室、候场室、服装室、乐池、追光灯室、面光桥、前厅、贵宾室等位置应设置舞台监督对讲终端器。6.5.3 舞台监督系统的摄像

23、机应在舞台演员下场口上方和观众席挑台(或后墙)同时设置,舞台内摄像机应配置云台。6.5.4 灯控室、声控室、舞台监督主控台、演员休息室、贵宾室、前厅、观众休息厅等位置应设置监视器。凡为观众设置的监视器不得送入演职员监视专用的舞台内信号。6.5.5 甲等剧场可设有红外舞台监视系统等。6.6 演出技术用房 6.6.1 灯控室、声控室均应设在观众厅后部,通过监视窗口应能看到舞台表演区全部,面积不应小于 12m2;窗口宽度不应小于 1.20m,窗口净高不应小于 0.60m,声控室应能听到直达声。6.6.2 同声翻译室的位置,宜设在观众厅周边,能看到舞台表演区,应有合适的监视窗口,每间面积不应小于 5m

24、2。6.6.3 功放室应远离调光柜室,宜设在靠近主扬声器组的位置,甲等剧场面积不应小于 12m2,乙等不应小于 10m2,丙等不应小于 8m2。功放室与声控室之间应敷设相应的控制管线。功放室应设有通风及空调装置。6.6.4 台上机械控制室宜设在二层天桥中部,或在一层天桥上部设置专用的台上机械控制室;控制室应有三面玻璃窗,密闭防尘,操作时并能直接看到舞台全部台上机械的升降过程。面积按舞台工艺设计要求确定。6.6.5 台下机械控制室,可设在电动吊杆控制室相对应的位置,应能直接看到舞台机械运行状况,其他技术要求同台上机械控制室,面积视舞台工艺需要而定。6.6.6 各种舞台机械电源柜的数量、重量、使用

25、面积和安装位置,按舞台工艺要求而定。7 后 台7.1 演出用房 7.1.1 化妆室应靠近舞台布置,主要化妆室应与舞台同层。当在其他层设化妆室时,楼梯应靠近出场口,甲、乙等剧场有条件的应设置电梯,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 12 人的小化妆室,每间使用面积不应小于 12.0m2;46 人的中化妆室,每人不应少于 4.0 m2;10 人以上的大化妆室,每人不应少于 2.5 m2。甲等剧场大、中、小化妆室均不宜少于 4 间,总面积不宜少于 200 m2。乙等剧场大、中、小化妆室均不宜少于 3 间,总面积不宜少于 160 m2。丙等剧场大、中、小化妆室均不宜少于 2 间,总面积不宜少于 110 m2。2 采

26、光窗应设遮光设备。3 化妆室应设洗脸盆,小化妆室每室 1 个,中化妆室每室不应少于 1 个,大化妆室每室不应少于 2 个。4 甲、乙等剧场供主要演员使用的小化妆室应附设卫生间。5 甲、乙等剧场的化妆室应设独立的空调系统或分体式空调装置。7.1.2 服装室应按男、女分别设置。甲等剧场不应少于 4 间,使用面积不应少于 160 m2;乙等剧场不应少于 3 间,使用面积不应少于 110 m2;丙等剧场不应少于 2 间, 使用面积不应少于 64 m2。服装室的门,净宽不应小于 1.20m,净高不应低于 240m。7.1.3 候场室应靠近出场口,门净宽不应小于 1.20m,净高不应小于 2.40m。7.

27、1.4 小道具室宜靠近演员上、下场口设置。7.1.5 甲、乙等剧场应设乐队休息室和调音室,休息室和调音室位置应与乐池联系方便,并防止调音噪声对舞台演出的干扰。7.1.6 盥洗室、浴室、厕所不应靠近主台,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 盥洗室洗脸盆应按每 610 人设一个;2 淋浴室喷头应按每 610 人设一个;3 后台每层均应设男、女厕所。男大便器每 1015 人设一个,男小便器每 715 人设一个,女大便器每 1012 人设一个。7.1.7 后台应设灯光库房和维修间,面积视剧场规模而定。7.1.8 后台跑场道地面标高应与舞台一致,净宽不得小于 2.10m;净高不得低于2.40m。7.1.9 当乙、丙等

28、剧场后台跑场道兼做演员候场及休息用时,净宽不得小于 2.80m。8 防火设计 8.1 防 火 8.1.1 甲等及乙等的大型、特大型剧场舞台台口应设防火幕。 超过 800 个座位的特等、甲等剧场及高层民用建筑中超过 800 个座位的剧场舞台台口宜设防火幕。8.1.2 舞台主台通向各处洞口均应设甲级防火门, 或按本规范第 8.3.2 条规定设置水幕。8.1.3 舞台与后台部分的隔墙及舞台下部台仓的周围墙体均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5h 的不燃烧体。8.1.4 舞台(包括主台、侧台、后舞台)内的天桥、渡桥码头、平台板、栅顶应采用不燃烧体,耐火极限不应小于 0.5h。8.1.5 变电间之高、低压配电室

29、与舞台、侧台、后台相连时,必须设置面积不小于 6m2 的前室,并应设甲级防火门。8.1.6 甲等及乙等的大型、特大型剧场应设消防控制室,位置宜靠近舞台,并有对外的单独出入口,面积不应小于 12m2。8.1.7 观众厅吊顶内的吸声、隔热、保温材料应采用不燃材料。 观众厅(包括乐池)的天棚、墙面、地面装修材料不应低于 A1 级,当采用 B1 级装修材料时应设置相应的消防设施,并应符合本规范第 8.4.1 条规定。8.1.8 剧场检修马道应采用不燃材料。8.1.9 观众厅及舞台内的灯光控制室、面光桥及耳光室各界面构造均采用不燃材料 。8.1.10 舞台上部屋顶或侧墙上应设置通风排烟设施。当舞台高度小

30、于 12m 时,可采用自然排烟,排烟窗的净面积不应小于主台地面面积的 5%。排烟窗应避免因锈蚀或冰冻而无法开启。在设置自动开启装置的同时,应设置手动开启装置。当舞台高度等于或大于 12m 时,应设机械排烟装置。8.1.11 舞台内严禁设置燃气加热装置,后台使用上述装置时,应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5h 的隔墙和甲级防火门分隔 ,并不应靠近服装室、道具间。8.1.12 当剧场建筑与其他建筑合建或毗连时,应形成独立的防火分区, 以防火墙隔开,并不得开门窗洞;当设门时,应设甲级防火门,上下楼板耐火极限不应低于1.5h。8.1.13 机械舞台台板采用的材料不得低于 B1 级。8.1.14 舞台所有布幕均应

31、为 B1 级材料。8.2 疏 散 8.2.1 观众厅出口应符合下列规定;1 出口均匀布置,主要出口不宜靠近舞台;2 楼座与池座应分别布置出口。楼座至少有两个独立的出口,不足 50 座时可设一个出口。楼座不应穿越池座疏散。当楼座与池座疏散无交叉并不影响池座安全疏散时,楼座可经池座疏散。8.2.2 观众厅出口门、疏散外门及后台疏散门应符合下列规定:1 应设双扇门,净宽不小于 1.40m,向疏散方向开启;2 紧靠门不应设门槛,设置踏步应在 1.40m 以外;3 严禁用推拉门、卷帘门、转门、折叠门、铁栅门;4 宜采用自动门闩,门洞上方应设疏散指示标志。8.2.3 观众厅外疏散通道应符合下列规定:1 坡

32、度:室内部分不应大于 1:8,室外部分不应大于 1:10,并应加防滑措施,室内坡道采用地毯等不应低于 B1 级材料。为残疾人设置的通道坡度不应大于 1:12;2 地面以上 2m 内不得有任何突出物。不得设置落地镜子及装饰性假门;3 疏散通道穿行前厅及休息厅时,设置在前厅、休息厅的小卖部及存衣处不得影响疏散的畅通;4 疏散通道的隔墙耐火极限不应小于 1.00h;5 疏散通道内装修材料:天棚不低于 A 级,墙面和地面不低于 B1 级,不得采用在燃烧时产生有毒气体的材料;6 疏散通道宜有自然通风及采光;当没有自然通风及采光时应设人工照明,超过 20m 长时应采用机械通风排烟。8.2.4 主要疏散楼梯

33、应符合下列规定:1 踏步宽度不应小于 0.28m,踏步高度不应大于 0.16m,连续踏步不超过 18 级, 超过18 级时,应加设中间休息平台,楼梯平台宽度不应小于梯段宽度,并不得小于 1.10m;2 不得采用螺旋楼梯,采用扇形梯段时,离踏步窄端扶手水平距离 0.25m 处踏步宽度不应小于 0.22m,宽端扶手处不应大于 0.50m,休息平台窄端不小于 1.20m;3 楼梯应设置坚固、连续的扶手,高度不应低于 0.85m。8.2.5 后台应有不少于两个直接通向室外的出口。8.2.6 乐池和台仓出口不应少于两个。8.2.7 舞台天桥、栅顶的垂直交通,舞台至面光桥、耳光室的垂直交通应采用金属梯或钢筋混凝土梯,坡度不应大于 60,宽度不应小于 0.60m,并有坚固、连续的扶手。8.2.8 剧场与其他建筑合建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 观众厅应建在首层或第二、三层;2 出口标高宜同于所在层标高;3 应设专用疏散通道通向室外安全地带。8.2.9 疏散口的帷幕应采用 B1 级材料。8.2.10 室外疏散及集散广场不得兼作停车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精品笔记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