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编者按:江泽民同志在参加九届人大四次会议陕西代表团讨论时说:我曾经提出再造一个山川秀美的西北地区。历史上西北地区曾是秀美山川,那么,从什么时候、是什么原因使这一地区不 秀美!了呢?希望你们能从历史学、考古学、地质学、文学等多方面帮助我把这个问题搞清楚。按照江泽民同志的这一指示,陕西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副主任李润乾同志翻阅大量历史资料,认真研究,就这一问题做出了回答。文稿撰成后,经陕西省省委李建国书记审阅、修改,并呈送江泽民同志,江泽民同志阅后给予好评。此文一直未曾公开发表,本刊现予以发表,以飨读者。?古代西北地区生态环境变化及其原因分析李润乾(陕西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陕西西安? 710004)摘
2、? 要:我国西北地区在史前时期除原始沙漠外绝大部分地方曾是一派原始草原和森林风貌,直到周代,黄土高原上仍然草木茂盛。然而自秦汉至明清,西北地区的生态环境不断恶化,以致 山川顿失真面目!。造成这一局面有着自然原因,如气候的变化、东亚季风的影响和西北绝大部分属黄土高原且紧邻原始沙漠区等;也有人为原因,如人口的不断增加,农业区的不断扩大,封建王朝大兴土木和不断毁林开荒等,而战争频繁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更严重。关键词:古代西北;生态环境;生态变迁;原始森林;原始草原中图分类号:X22? ? ? 文献标识码:A? ? ? 文章编号:1672-2817(2005)04-0005-07? 2001 年 3
3、月 7 日,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江泽民同志在参加九届人大四次会议陕西代表团讨论时说:我曾经提出 再造一个山川秀美的西北地区!。历史上西北地区曾是秀美山川,那么,从什么时候、是什么原因使这一地区不 秀美!了呢?希望你们能从历史学、考古学、地质学、文学等多方面帮助我把这个问题进一步搞清楚。这是江泽民同志对建设山川秀美的西北地区的又一重要指示。弄清楚江泽民同志提出的这个重大问题,对我们汲取历史教训,更好地实施山川秀美工程,搞好西部大开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我们对古代西北地区的生态环境变化及其原因进行了初步研究和分析。一、史前时期:西北地区除原始沙漠外绝大部分地方是原始草原和森林风貌? 我国西
4、北地区的地貌轮廓大约在晚新生代前后(约 350 万260万年前)基本形成。到新石器时代(约 6000 年前)时因全球气候进入冰后期以来第二个温暖时期(亦被称为 气候最适宜时期!),西北地区除原始沙漠外绝大部分地方则是一派原始草原和森林风貌。地理、地质学家的长期研究证明,在最近 800 万年前后,随着青藏高原隆升和东亚季风形成,我国西北地区开始逐步向干冷方向发展,粉尘堆积(相当于现代黄土堆积的前身)开始发育,生态景观在多次旋回的基础上总体以森林草原草原疏林为主。在距今 260 万年前后地球进一步变冷,北半球冰川增大,青藏高原强烈抬升,西北地区进一步变干,黄土开始堆积,沙漠进一步扩大,至此西北地区
5、的地表轮廓大致定型。距今约 6000 年的仰韶文化时期,西北地区进入一个相对温暖湿润的新时期,现代毛乌素沙漠边缘地区发育了弱的古土壤层,黄土高原年平均气 5? 收稿日期:2005-04-16 作者简介:李润乾(1949-),男,陕西眉县人,陕西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副主任。温比现在高出 2#3#,从南到北分属亚热带和暖温带偏湿润气候。当时整个西北地区除原始沙漠外绝大部分地方草木生长相对良好。关中平原到处生长着北亚热带落叶阔叶与常绿阔叶混交林,陕北、陇东、宁夏南部分布着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宁夏西部、陇西、青海东部是暖温带针阔叶混交林,宁夏北部、中部和陇西北部为暖温带草原。尽管这一时期西北地区尤其是黄土
6、高原上的原始先民曾有广泛的狩猎活动和一些原始农业耕作活动,但由于总体人数不多,工具又很原始,所以对自然环境没有产生大的影响。成书于战国时期的孟子%滕文公上对那些丛生的灌木和成行的树木,则修枝整理;对那些柽树和椐树,就要砍伐掉;对那些 树和柘树,也要攘去翦除。总之,这些树木大都在砍伐之列。诗%周颂%载芟&还说 载芟载柞,其耕泽泽。千耦其耘,徂隰徂畛。!这记载的更是周建国后几千人在野外除草砍木和耕地的场面。然而当时的农业生产力水平有限,因此在关中平原仍有大片的森林和草原未遭破坏。周时陕北、宁夏、甘肃、青海等广大地区被游牧民族控制,6 西安财经学院学报其活动地区自然具有草原的风貌。三、秦汉时期:西北
7、农业区扩大,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 秦汉时期(前 221公元 220 年)西北地区的气候第二次转暖,农业区进一步扩大,草原、森林面积缩小。尤其是战争频繁,移民屯田实边和大兴土木,给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春秋战国时期虽战争频繁,但因主要在中原及其以东地区进行,关中及其以西地区战事相对较少,社会亦较稳定。当时关中平原和渭北原区仍保留有一定面积的草原,陕北仍以草原为主,甘肃陇上各处包括六盘山东西部的草原面积仍然相当大,直到战国末年初到关中的人仍称道这里是 山林川谷美,天材之利多!(荀子%强国篇&)。秦汉时期这一局面便发生了重大变化。这一时期西北地区尤其是陕西关中的农业有很大发展,与此同时对生态环境的
8、破坏加剧。其表现有以下几点。一是关中的绝大部分土地被开垦成农田,平原森林和草地已几近殆尽。秦汉两朝均建都于关中,关中作为畿辅重地人口大量增加。如秦始皇在实现全国统一的当年(前 221 年)即 徙天下豪富于咸阳十二万户!,三十五年(前 212 年)又 徙三万家丽邑(今临潼县渭河以南),五万家云阳(今淳化县西北)!(史记%秦本纪&)。汉高祖九年(前 198 年) 徙齐、楚大族昭氏、屈氏、景氏、怀氏、田氏五族于关中,与利田、宅,几十余万口!。此后西汉景帝到昭帝期间还有 6 次徙民于关中诸陵县(汉书%地理志下&)。据有关专家考证,西汉一代从关东徙入关中的人口累计 30万左右,到西汉末年仅关中三辅地区(
9、京兆尹、右扶风、左冯翊)的人口已达 243 万 8 。由于人口剧增,这就不但要从千里之外的关东转运漕粮,还必然要大力发展关中农业,其中包括开凿郑国渠引泾河水改良渭北大片盐碱地。盐碱地都在设法利用,平原森林地和草地当然首先在被改种庄稼之列。因此到西汉末年关中平原除还保留一些成片的栗树、竹子等经济林外,已不存在成片的森林植被。二是因屯田黄土高原北部、西部许多草原被开垦。秦汉两朝均实行 移民实边!和 屯田戍边!政策,从秦始皇三十三年(前 214 年)到汉武帝元鼎六年(前 111 年)先后 5 次向河套地区和鄂尔多斯高原移驻汉族军民二百多万人从事农垦。经过 200 多年的开发经营,包括今陕北、甘肃北部
10、和宁夏北部在内的长城沿线许多地方被开垦成农田。西汉时屯田还向西北地区西部发展,致使自然植被遭到严重破坏。如西汉名将赵充国在戍守金城郡(今甘肃永靖县西北)时在湟水流域屯田,一次即就近 入山伐材木大小六万余枚!(汉书%赵充国传&)。由于秦汉时边地开发活动频繁,造成河流来水减少并向季节河、干河方向发展,湖泊收缩,绿洲变小,水土流失严重,气候也出现一些反常。西域诸国中靠近沙漠地区的楼兰古国和尼雅、精绝古城就是在这一时期出现了衰落迹象,黄河之水在西汉初年由清变黄且在西汉时发生了两次大决口(史记%河渠书&)。三是大修宫殿、城邑、陵墓,耗用了大量林木。如秦咸阳城经百余年的营建,至秦始皇时渭河南有诸庙及章台、
11、上林!,在上林苑中营造朝宫, 前殿阿房上可以座万人,下可以建五丈旗!,另有兴乐宫、兰池宫、钟宫、望夷宫、信宫等。秦每灭一国在咸阳北原仿修其宫殿一座,并有甘泉宫前殿以甬道与咸阳相连。仅 咸阳之旁二百里内,宫观二百七十!,皆以 复道甬道相连! 8 。建造如此庞大的城池和宫殿群,所耗费的木材必然是巨大的。唐代诗人杜牧在阿房宫赋&中说 蜀山兀,阿房出。五步一楼,十步一阁。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女工!,便是对其生动而深刻的揭露。西汉长安城周长65 里,内除有长乐、未央等宫殿外还有 8 街 9 市 160 巷里,总面积约 973 公顷,其规模可与当时的欧洲罗马城相媲美。建造这样一座
12、都城必然要耗用大量木材,因此其对森林的破坏可想而知。另外,秦汉时期厚葬成风,这一习俗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也是严重的。如考古发现凤翔秦公一号大墓(秦景公墓)的主、副椁室共用 480 根柏木枋垒成,计积约 150 立方米,另外 70 具箱殉共用松木 23.1 立方米,94 具匣殉共用松木 13.1 立方米,还有为防湿而填充的木炭 240 立方米。据测算仅此一椁室共用木材约 426 立方米,约需砍伐 662 棵百年大树。而在凤翔一带现已探测出有这样的大墓近 50 座,占地 31584 亩,由此可想需砍伐多少大树!秦始皇陵是中国古代最大的陵墓,其主陵的详细情况尚不得知,现已探明在主 东边的一、二、三号兵马
13、俑坑共用木材约 8000 立方米,约需砍百年以上的大树近万棵。在始皇陵主 周围还有 140 多个殉葬坑,每座殉坑都是用枋木垒出四壁并有木盖,光此也要耗用大量木材。汉承秦制,在关中就有 11 座帝王陵,每座主陵周围都有大批殉葬坑,每座殉葬坑也都是以松柏枋木垒出四壁并加盖,仅汉景帝阳陵就已探明殉葬坑 126 个,这些帝陵对木材的耗用量之巨可想而知。另外,青铜器、铁器冶炼和烧陶也耗用了不少木材。四是做饭取暖烧木炭和一些地方住板屋的习俗也耗用了大量木材。西北地区的老百姓自古以来就 7 李润乾:古代西北地区生态环境变化及其原因分析有烧柴木做饭取暖的习惯,这必然要耗用大量森林、草原资源。尤其是陇山以西、渭
14、河上游地区居民建筑房屋一般不使用砖瓦而全部使用木料。这种住板屋的习俗至迟在春秋时期已有(诗%秦风%小戎&),而到西汉时更为普遍(汉书%地理志下&)。由于这是一种长期的大众行为,因此其对森林资源的破坏力不可低估。秦汉时期虽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但当时的农业主要集中在河谷川道条件较好的地方,不仅渭北仍保留有一定面积的草原和平原森林,陇山、岐山、甘泉山(今淳化县北)、黄龙山、子午岭、白于山等地还有大面积的天然森林和草原,尤其是横垮内蒙南部、陕西北部和陇东高原的人工林带榆溪塞更成为一条莽莽苍苍的榆柳之薮。汉书%地理志下&说当时的陕西 户杜竹林,南山檀柘,号称陆海,为九州膏腴!。史记%货殖列传&中说龙门(今韩城市北)和碣石以北地区多马、牛、羊旃裘、筋角之属,天水、陇西、北地、上郡与关中同俗,然西有羌中之利,北有戎翟之畜,畜牧为天下饶!。汉时的凉州辖今甘肃的绝大部分、宁夏的南部和青海的湟河流域,史称 凉州之畜为天下饶!(汉书%地理志下&)。直到东汉时,陇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