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红领巾分析2010051019 10 广电 冯杨红领巾是向歌的毕业作品,勾起了很多 80,,90 后对小学时代的回忆。全片围绕“红领巾”进行,烈士张援朝的孙子张小明,因早读课偷看漫画被同桌大队长打小报告被班主任而没收了红领巾,一切就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同学老师老奶奶误会他,做了好事得不到表扬,坏孩子拉他入伙,等等。在他被发现自己购买红领巾佩戴以后,班主任让他去操场罚站,被学校坏孩子逼上国旗杆,不慎摔下受伤。在班主任得知小明的爸爸是教育局长后,立即转变了对待小明的态度,小明被视为保护国旗的优秀少先队员,不仅重新得到了红领巾,班级还获得了流动红旗。当他再一次在课堂上看漫画被大队长报告给班主任的时
2、候,班主任反而指责大队长不专心读书,此时此刻,小明童天真的脸上第一次露出了奸邪的笑容。小明从一个天真善良的孩子开始尝到了特权带来的快感。经导演之手,短短十六分钟,并不复杂的情节,夸张大胆的复现了很多80,90 的童年。类似的事情在大部分中国人的成长过程中,多多少少都曾有所经历或耳闻目睹,小学老师素质低,偏向学习好的学生,偏向家长有权有势的学生,望风使舵、同学打小报告,检举出卖,小小诬陷,起哄,学校宣传添油加醋、瞒天过海甚至颠倒黑白。包括我自己,都有这样的记忆小学时候淘气的男生尝尝被老师罚,有时候只是很小的问题,还美其名曰“教育”。这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很多孩子的人生轨迹也就在老师的态度中
3、发生了变化。片子的一大亮点是随处可见的转折与对比。如开头一段表现朝鲜战争的动画,接下来镜头一转,开头的英雄的孙子,张小明出现了。张小明活泼好动,早读看漫画,与爷爷的英雄形象形成片中第一个转折。片中出现转折的地方,多采用穿插叙述的手法,通过没收红领巾的老师发现,小明的爸爸,是教育局局长。接下来小明做的事情,都有了值得表扬的理由,之前老师力挺的班干部也成了委屈小明的对象。(片头与片尾小明的对比,左天真烂漫,又得意而有些老成)片中也有多处对比手法,突显出片中的矛盾推动剧情发展,也更直观的表现了片中的荒诞可笑。这些对比也多采用穿插叙述的手法。如老师在黑板上写了大大的尊严二字;老师批评小明时同学们的哄笑
4、和小明尴尬的对比;知道小明红领巾被没收后同学的态度对比;小明和大队长做好事结果的对比;老师在知道小明的父亲是教育局局长之前与之后对小明的态度上,对于同一件早读看漫画的事情解读也不同;还有小明与大队长第一次冲突的实际情况和班主任描述的情况的对比。同时,音乐上,传统的“红歌“与摇滚唱法的混搭,也是一种对比。夸张手法也是这部片成功的重要因素,如人物语言,动作之类,都使用了夸张的手法。这些夸张的成分使冲突更加激烈,短片更加精彩。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小明帮助抱着作业本的女生捡起作业本时,女生含情脉脉看着小明说谢谢,画面也柔和起来,处理的宛如言情片中的一见钟情。但她发现小明没有红领巾时尖叫着冲回教室,尖叫声响
5、彻校园。还有一处印象深刻的是片尾重现片头小明早读看漫画书的场景,班主任冲过来,小明抬头望向老师的场景。以小明视角仰视老师,画面内容是老师面部的近景,镜头向前缓慢推进,音效上配合以咚咚咚咚的心跳声,表现小明纠结紧张的心情和压抑紧张的环境。片中还有两次出现利用特效制作的张小明幻想自己成为超人强人,同学们害怕地四处逃窜的场景。既夸张又真实,符合这个年龄孩子的心理,表现了小明内心的愤怒。片中的故事源自现实,却用夸张和对比手法放大矛盾冲突,使故事更加荒诞可笑,黑色幽默运用的淋漓尽致,讽刺意味也更加明显。 画面色彩影片的色调故意做旧,调成八九十年代的风格,勾起八零后,九零后的记忆,使观众更容易产生共鸣。
6、构图与景别影视上的构图实际上和摄影的构图和有相同之处,影视作品中,好的画面构图,截出来就是一张很好的照片。这部感人广告片中,画面的处理也是有追求的,它在表达主题的同时,画面的视觉效果也会有很深的意味。片中摄像机的角度主要以平视为主,也有几个从人物的视角仰视俯视的角度拍摄。如在老师集体批斗小明的一段(4min 左右),镜头以张小明的视角,仰视着老师,有种难以喘息的压迫感。老师是这个世界的君主似的人物,像神一样,她们用严厉的方式操纵着孩子在学校的生活状态、命运和尊严以及等级的划分。大多数镜头,画面横平竖直;情节发展到小明内心忐忑不安时,画面也微微倾斜,表现不安的情绪。如同大多数叙事性影片,这部短片
7、叙事以全景、中景、近景为主。同时也穿插使用了不少特写镜头,主要表现人物表情,增加影片的戏剧效果。 镜头运动与组合在影视作品中,镜头是其基本单位,若干镜头的组合构成一个场面段落,若干场面段落再构成整部影片。镜头的运动使画面极具动感,镜头运动有推、拉、摇、跟、升降等,而镜头运动的运用仍然是和影片内容表达相结合的。在该片中,片中的推拉镜头运用不算多,多数非常缓慢如上文提到的片尾小明抬头看班主任的场景中,就是用了推进镜头。升降摇移运用比较多,如片中表现教室环境就用了很多个移镜头,配合以音乐,使画面富有动感,也是这部影片的一个风格。影片为表现人与人的关系,影片采用了很多相对的两个视角来回切换的镜头,表现
8、对抗与冲突,也是该片的风格。声音效果红领巾开头,是一段关于抗美援朝的画外音,男声慷慨雄壮。当“正义的战争获得了胜利”配合响起的雄壮的音乐,非常强烈的情感立刻涌现。57s时,画外音突然一转,给人一种滑稽感。这里开始,画外音头尾有些叠化,有些夸张,为影片增添了一丝诙谐。13min 时,画外音再一次出现,模仿广播悼词的语气宣布小明下周可能无法来上学了,峰回路转,令人啼笑皆非。片子的对白也充满了讽刺的喜剧色彩。老师们集体批斗张小明的时候,几位老师分别使用不同的方言,以及英语老师操着一口 chingilsh 说,“使大碟好的,读有百斯特”;小明买红领巾的时候老板“我们的红领巾和学校的一样,是开过光的”。这些讽刺性的语言使全片增色不少。片子的配乐采用了红色歌曲与摇滚乐的结合,片子开头的主旋律乐曲似乎想要奠定这个电影的基调。在小明被排挤和心里斗争强烈的时候乐曲为激烈的摇滚乐,片尾的摇滚版少先队队歌。这样的表达也许是为了反应新一代的年轻人面对现有制度的反思与挣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