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教师职业道德第一章 教师职业道德解读马克思主义认为,道德起源于人类社会的早期劳动。道德与政治、法律一样,源于社会存在发展的需要,并随着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发展而变化发展。道德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关于善与恶、公正与偏私、诚实与虚伪等观念、情感和行为习惯以及与此相关的依靠社会舆论与内心信念来实现的调节个人之间、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综合。社会经济关系决定了人们必然产生一定的道德关系、道德观念和道德情感。在阶级社会中,道德具有鲜明的阶级性。道德以善恶为评价标准来评价和规范人们的行为。在我们社会主义社会,善恶的客观标准,就是看其行为是否有利于社会的发展进步,是否有利于广大人民群
2、众的利益。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社会主义的价值取向,是引领社会道德风尚的一面旗帜。传统习惯具有稳定性、群众性和持久性等特点。道德作为在一定社会经济关系基础上形成的一种实践精神和行为规范体系,它一经产生就有其相对独立性和能动性。道德的功能:1.认识功能;2.教育功能;3.调节功能。社会主义荣辱观明确了当代社会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既有先进性的导向,又有广泛性的要求。所谓职业道德,是指在职业范围内形成的比较稳定的道德观念、行为规范和习俗的总和,是从事一定职业的人们在其自身的岗位上应遵循的特定的行为规范。职业道德的特征:1.稳定性;
3、2.具体性;3.适用性。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在从事教育劳动时所应遵循的行为规范和必备的品德的总和,是调节教师与他人、与社会、与集体、与学生等职业工作关系时所必须遵守的基本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在此基础上所表现出来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教师职业道德的特征:1.鲜明的继承性;2.强烈的责任性;3.独特的示范性;4.严格的标准性。第二章 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一般说来,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是教师在教育职业活动中正确处理各种利益关系所应遵循的最根本的指导准则,是一定社会或阶级对教师在职业活动中提出的最根本的道德要求。它贯穿于教师劳动始终。教师职业道德包括道德理论、道德原则、道德规范、道德范畴等。忠诚于
4、人民教育事业是我国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要求全体教师要忠诚于社会主义的根本利益,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社会主义的教育事业,把青少年一代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一代新人。道德原则是一定社会或阶级对人们行为提出的最基本的要求,是道德体系的核心,它是人们立身处事的基本准则,也是判断是非、善恶的基本标准。道德规范则是比较具体的道德原则,它是在一定条件下、一定范围内人们立身处世和评价是非、善恶的标准。道德范畴存在于每一个人的意识和感情中,是反映人们道德关系和行为调节方向的一些基本概念,如善与恶、正义与不义、公正与偏私、义务与良心、荣誉与耻辱、幸福与不幸等
5、。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确立的依据:1.必须反映一定社会经济关系和阶级利益的根本要求;2.必须符合一般社会道德原则的基本要求;3.必须反映教师职业活动的特点。最核心的关系是师生关系。教师的职业是教书育人,这是教师职业区别于其他职业的特点,教师职业道德原则必须体现这个特点。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内容,是教师践行各种具体道德要求的基础和前提。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反映了教师职业的总目标,指明了教师在职业实践中道德行为的总方向,在整个教师职业道德体系中发挥着指导、统帅和裁决作用。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的要求:1.树立无产阶级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世界观;2.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和价值目标;3
6、.掌握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和高超的教育技能,具备良好的专业能力素质;4.具有顽强的意志和崇高的精神境界。第三章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上)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是构成教师职业道德体系的基本因素。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应当遵循以下基本道德规范:依法执教,廉洁从教;注重礼仪,遵守公德;尊重家长,团结协作;热爱学生,严谨治学;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依法执教是完成本职工作的前提基础,是国家和社会对教师提出的道德要求。它是判断教师行为是非善恶的最根本的道德标准。依法执教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政治方向,教师只有坚守了这一点,才能保证教育的社会主义性质,保证所培养人才的社会主义方向。依法执教的必要性:1.依法执教是社会稳定的必然
7、要求;2.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3.是强化教育社会功能的必然要求;4.是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必然要求。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是指教师个人为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心理素质,在完成教育和教学任务过程中,按照教师道德的要求所进行的自我锻炼、自我陶冶、自我改造、自我教育、自我完善的过程。依法执教的基本要求:1.教师要模范地遵守宪法及其他各种法律、法规。教师的劳动具有高度的示范性和感染性。2.教师要依法进行教育教学活动。教师要认真贯彻执行教育方针,遵守各种规章制度,执行学校的教学计划,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 “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
8、班人。 ”这是我国的教育方针。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宪法所确定的关于四项基本原则的教育、爱国主义、民族团结教育以及法制教育;教师要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保证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教师要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1997 年 8 月国家颁布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廉洁从教的意义:廉洁从教是指教师要坚持高尚情操,发扬奉献精神,自觉抵制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绝不利用职务之2便谋取私利。廉洁是教师立身立教的根本。廉洁从教是对教师职业道德情操方面的要求,是调整教师与物欲诱惑之间关系的道德规范。1.是坚持社会主义教育方向的保证;2
9、.是培养高质量人才的保证;3.是维护良好育人环境的保证;4.是学校各项改革健康发展的保证。廉洁从教的具体表现:1.安贫乐教,无私奉献。教师的欢乐概括为 3 个方面:教师的欢乐来自创造性的教育活动;来自于师生间美好的情谊;来自于学生长大成才。2.坚持操守,为师清廉。廉洁从教的道德要求:1.公正执教,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2.坚守大义,发扬奉献精神;3.廉洁自律,自觉抵制各种非正当利益的诱惑。教师要努力培养自律的自觉性;教师廉洁自律必须从最细小的事做起,不取一点一滴的不义之财,不索一针一线的非法之财,做到“慎独” ;廉洁自律作风的养成还要长期坚持清廉自守,持之以恒。教师礼仪的主要内容:个人礼仪、学校
10、礼仪、交往礼仪和公共礼仪。教师礼仪的特点:1.率先性;2.示范性;3.整体性;4.影响的深远性。教师注重礼仪的要求:1.努力学习礼仪知识和理论;2.正确理解和坚持社会主义的礼仪原则;3.科学认识和掌握礼仪规律。教师应做遵守社会公德的表率:1.加强个人道德修养,增强主体自律意识;2.加强宣传舆论,深化社会公德教育;3.严格要求自己,立足从我做起。教师团结协作的重要意义:1.有利于保证教育的持续性和一贯性;2.有利于增进学校整体的教育智慧;3.有利于营造优良的育人氛围;4.有利于增进教师职业人生的归属感和职业幸福感。教师团结协作的基本要求:1.同行相尊,取长补短;2.主动交往,相互勉励;3.友好合
11、作,公平竞争。第四章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下)教书育人是教师的根本任务。热爱学生是对教师的基本要求,是一个教师永远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道德素质,是教师职业道德素质的底线。教师热爱学生既是教师高尚品德的自我表现、师生情感深化的具体体现,又是实现教育任务的重要手段和力量。热爱学生的基本要求:1.要深入了解学生;2.要充分尊重学生;3.要始终信任学生;4.要严格要求学生;5.要平等对待学生。教师充分尊重学生是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关键。1.尊重学生就要尊重学生的人格;2.尊重学生的个性。教师对学生的教育要“严”的道德特征:1.严而有理;2.严而有度;3.严而有恒;4.严而有方;5.严而有情。教书育人是教师的根
12、本职责。教书和育人是相互联系、辨证统一的关系。教书和育人的社会功能。教书育人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教书育人是教师实现人生价值的根本途径。教书育人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最终体现。严谨治学的基本要求:1.要有精深的专业知识;2.要有刻苦钻研、精益求精的精神;3.要有谦虚谨慎的态度;4.要有锐意创新的品质。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是人民教师整个职业道德体系的显著特征。表率性,示范性。教师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的道德规范包括了丰富的教育内容,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发展。1.对学生认知的启迪作用;2.对学生情感的向导作用;3.对学生意志的培育作用;4.对学生行为的示范作用。高尚的道德情操是教师优秀道德品质的主要标志,也是
13、教师应有的重要师德风范。道德情感是认识动机的重要来源。道德情感是伴随道德认识而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但并非有了道德认识,就一定会有相应的道德情感。人格是个人的尊严、名誉、价值的总和。教师要语言文明:1.规范;2.准确;3.激励性、启发性。第五章 教师职业道德的新领域知识经济核心在于创新。实践教育创新的师德规范:1.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2.教师要具备独立获取、处理新信息的能力;3.教师要具有坚韧不拔的毅力。网络社会的特点:虚拟性;交互性;开放性。网络社会的道德特点:真假难辨;善恶难辨;美丑难辨。教师网络道德修养:(一)教师要正确享用网络的服务功能。1.充分利用网络的信息资源;2.恰当地运用网
14、络技术。 (二)教师要正确地进行网络道德评价;(三)教师要及时承担对学生进行网络道德教育的责任。第六章 教育职业道德范畴教师职业道德范畴,是指那些概括和反映教师职业道德的主要特征、体现一定社会对教师职业道德的根本要求,并须成为教师的普遍内心信念,对教师的行为发生影响的基本道德概念。教师良心的特点:1.公正性;2.综合性;3.稳定性;4.内隐性;5.广泛性。教师良心的作用:1.指导作用;2.自我监督作用;3.评价作用。教师荣誉即社会对教师的道德行为的价值所做出的公认的客观评价和教师对自己行为的价值的自我意识。教师荣誉主要体现在:1.光荣的角色称号;2.无私的职业特性;3.崇高的人格形象。第七章
15、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是将教师职业道德要求转化为自己的信念并付诸行动的活动。道德认识、情感、意志、行为和习惯是构成教师道德品质的基本要素。教师的道德情感包括正义感、自豪感、荣誉感和幸福感等。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策略:1.加强理论学习,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2.积极参加实践,坚持知与行相结合;3.勇于自我反思,坚持自律与他律的结合。3第八章 教师职业道德评价教师职业道德评价是指教师自己、他人或社会,根据社会主义的教师职业道德准则、规范和科学的标准,在系统广泛地搜集各方面信息,充分占有资料的基础上,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对教师的职业道德意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进行考察和价值判断。教师
16、职业道德评价的特征:1.影响的深刻性;2.空间的广泛性;3.时间的持久性。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功能:1.指挥定向功能;2.教育发展功能;3.分等鉴定功能;4.督促激励功能;5.问题诊断功能。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原则:1.方向性原则;2.客观性原则;3.科学性原则;4.教育性原则;5.民主性原则。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方法有自我评价法、学生评价法和社会评价法。教师的自我评价的内心动力是教师的内心信念。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基本要求:1.肯定评价与否定评价结合,以肯定评价为主;2.动态评价与静态评价相结合,以动态评价为主;3.单项评价与综合评价相结合,以综合评价为主;4.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以定性评价为
17、主;5.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以形成性评价为主;6.动机评价与效果评价相结合,以动机评价为主;7.他人评价与自我评价相结合,以他人评价为主。教师职业道德论复习题总结第一章 导论1 道德的概念和本质答:道德的概念是:道德是社会制定或认可的关于人们具有社会效用的行为应该而非必须如何的非权力规范。道德概念的理解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伦理是人际行为事实如何的规律及其应该如何的规范。而道德是“应当”的法则,所以伦理包含着道德而又大于道德。 (2)道德对人们这种“应该”如何的人际行为还有着特殊的限定:首先,道德行为必须是人们具有社会效用的行为。不具有社会效用的应该如何的行为不具有道德性。其
18、次,道德行为还包括人们利害人己的行为。最后,道德行为是人们应该而非必须的行为,而法律行为,政治行为等则是应该而必须的。道德行为依靠社会舆论,内心信念等非强制力量执行。道德的本质是指道德作为道德而区别于其他社会现象的根本属性。包括道德的一般本质和特殊本质。 (1)一般本质是指道德作为同政治,法律等意识形态一样的一般社会意识形态所具有的性质。这种性质就是受社会关系特别是经济关系的制约。另外,对道德一般本质的理解又是辨证的,我们在承认道德是一定社会经济利益关系的产物的同时,也要承认道德又具有相对独立性,具有自身存在规则和发展规律。道德的这种独立性突出表现为它既可以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也可以起
19、消极的阻滞或促退作用。(2)道德的特殊本质是指道德作为人类社会一种特定,具体的意识形态所具有的不同于其它社会意识形态的特殊性质:主要表现为:a.道德是特殊的规范调解方式。道德是非制度化的规范,一种非权力规范,一种内化的规范。b.道德是一种实践精神。道德是人们从“实践精神”上掌握现实世界的一种特殊方式,其目的是按照“善”的规则去创造性地完善社会和人自身的存在。 (3)道德本性是一种必要的恶。道德不过是人类为达到利己目的(保障社会的存在发展)而创造的害己(限制某些欲望和自由)手段。因而是一种必要的恶。是净余额为善的恶。2 职业道德的原则和规范答:职业道德是指人们在一定的职业活动中所遵循的,具有自身
20、职业特征的道德规范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不同的职业其对应的职业道德不同,但基本原则是一致的。那就是:人的职业行为要与行业和岗位的社会地位,职能,权利和义务相一致,从而保证行业的自身经济效益与社会的整体效益相互促进,相互协调。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在社会主义的历史条件下,集中体现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职业道德规范是在职业道德基本原则指导下形成的,调整人们职业活动中的利益关系,判断职业行为善恶的具体标准。在同一社会形态中产生,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各种职业道德有着许多共同的规范。我国目前已经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规范体系:(1)爱岗敬业,勤于职守。 (2)尽职尽责,
21、服务社会。 (3)遵纪守法,诚实守信。 (4)文明竞争,友好协作。 (5)勤奋学习,熟练业务。第二章 教育劳动和教师职业道德1 教育劳动的特点答:教育劳动是一种以脑力劳动为主的创造性的培养人,塑造人的高级劳动。教育劳动的特点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一)教育劳动的目的和任务的特殊性:教育劳动的目的是培养人而不是为直接生产某种物质产品或精神产品。另外,教育劳动产品具有社会性,教育劳动产品是具备了一定科学文化知识和思想觉悟的人,他们具有很高的社会价值和意义,会对社会的各方面产生直接作用和深远影响。 (二)教育劳动对象的特殊性:教育劳动的对象是年龄特征不同,个性特点各异的一代青少年。它具有复杂性。另外,
22、劳动对象还具有向师性。教师的言论行为,为人处世的态度都被学生视为榜样,被学生竭力模仿。另外,劳动对象还具有主客体双重性:广大青少年既是作为教师的劳动对象(即客体)而出现,又是作为教育劳动的主体而出现。 (三)教育劳动手段和工具的特殊性:(1)教育劳动工具具有特殊性:教育劳动工具除了教材,教学设备等辅助工具之外,主要是教师的个性,即教师的知识水平,思维能力等。 (2)教育劳动方式具有创造性,其创造性根本在于他的活动并无固定不变的规范,程式或方法可以套用。 (3)教育劳动过程具有复杂性,教育劳动的过程是一个综合使用,消化,传递,发现科学知识和技能的复杂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过程。 (4)教育劳动效果
23、具有特殊性,生产教育劳动的产品具有周期长,见效慢的特点,而且教师劳动效果以一种潜在形式表现出来。 (四)教育劳动人际关系具有特殊性,他关系众多,组成复杂。网络教育还产生了新型的师生关系。2 社会对教师提出较高的要求是否合理。4答:社会对教师提出较高的要求是合理的。原因如下:1、教育劳动同其他的生产劳动相比,具有很多的特殊性,教育是一种特殊的生产部门,教师是特殊的生产者。教师加工出来的“劳动产品”是具备了一定文化科学知识和一定思想觉悟的人。他们具有其他劳动产品无法比拟的社会价值和意义。他们对社会的各方面能够产生直接作用和深远影响,其作用面之广,影响度之深是社会上其他任何一种劳动产品无法相提并论的
24、。2、教师是学生获求知识的导师和引路人,在学生心目中占有特殊地位。教师的道德品行和知识不仅是学生学习的内容,而且是学生学习的直接榜样。教育对象的这种向师性,要求教师必须从育人高度注意自身劳动的示范性。3、教师的职能是传授知识,为社会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任何社会的优秀人才都离不开教师的培养,这种特殊责任要求教育者必须先受教育,教师职业道德必须具有比其他职业更高尚的道德水准。因为教师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修养不仅体现为个人,而且影响着社会的下一代,影响着社会的未来。所以,古今中外,任何一个国家和任何阶级,对教师道德要求总是处在当时社会道德较高的水准之上。综上所述,社会对教师提出较高的要求是合理的。
25、第三章 教师职业道德原则1 简述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答: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是:1、教书育人的原则: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基本职责,是遵循教育规律的要求,在我国,教书育人也是培养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人才的要求。贯彻教书育人的原则就要做到(1)坚持对学生的全面培养(2)按教育规律教书育人(3)努力学习,提高自身素质,探索教书育人的规律。2、为人师表的原则:为人师表是实现教育根本任务的要求,是教师职业劳动特点的要求,是整个社会对教师的要求,贯彻为人师表的原则就是要做到(1)坚持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2)坚持言行一致、表里如一(3)坚持以身作则,身教重于言教(4)坚持以身立教,德识统一。3、教育公正
26、原则:坚持教育公正是社会公正总体原则的要求,是贯彻为人师表原则的保证,是正确处理师生关系的要求。贯彻教育公正就要做到(1)坚持真理(2)办事公道(3)一视同仁。4、教育人道主义原则:教育人道主义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特征,是关系着教育善恶好坏的重要领域,其基本内容一是现代教育应体现尊重人权的精神。二是应努力促进个人全面发展。贯彻教育人道主义原则就要做到:(1)尊重学生(2)关心学生(3)同不尊重学生,不关心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作斗争。第四章 高校师生关系中的道德问题1 师生道德调节的四个方面答:师生关系是高等学校中最常见最重要的人际关系之一。高校师生关系是一种教育与被教育的关系。师生关系道德调节表现在以
27、下四个方面:1、确定学生主体的观念: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是主体,学生也是主体,缺少任何一方,教育活动无法进行。教师应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1)在教育过程中应注重激发学生主体的主观能动性。 (2)在教育管理过程中,要注意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 (3)在确立学生主体观念的同时,更应加强教师主导的作用。2、尊重学生,培养学生个性:对学生的尊重,不仅表现在对学生人格的尊重,而且还表现在对学生个性的尊重上。尊重学生的个性、培养发展学生的个性是尊重学生的另一重要方面。3、关心学生,深入了解学生:对教育对象予以充分的关注是实施有效教育的前提。关心学生,深入了解学生是教育学生的一种客观需要。4、严格教育,全面要求
28、学生:严格教育是学生成长和成才的需要,如果教师不对学生严格教育,只能贻害学生。严格教育学生应当全面地科学地要求学生,要遵循以下原则:严而有理,严而有度,严而有方,严而有恒。第五章 高校教师集体中的道德问题1 结合实际工作,谈谈如何开展有益竞争答:从根本目的指向和最终意义上而言,教师集体中各成员之间的价值目标是一致的,不存在根本利益的冲突。但是着并不等于各个教师在利益的获取上没有时间的先后之分,也灭有量的多寡之分。教师之间是存在旨在利益实现的相互竞争。在教师集体中开展竞争是很有必要的,它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内在需要,也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内在需要。同时,在教师集体中开展有益竞争也是促使教师个体奋
29、发向上的内在动力。教师应以道德的手段在教师集体中开展有益竞争。 (1)竞争的手段必须符合道德。虽然从最终意义而言,教师集体竞争的结果是各个成员的共同提高,教师集体整体价值的提升,但就个人而言,他所追求的目标是在最终结果上强于他人。这一点在道德价值上是无可指责的,但是,如何去达到强于他人的这一结果,其所采用的手段必须是符合道德的。因此在显示中,我们不能为了使自己在教学上强于别人而无原则地迁就学生,诋毁其他任课教师。不能为了使自己在科研上强于别人,而去剽窃,项目申报中无中生有地中伤其他申报任。总之,通过不道德的手段来达到使自己最终强于别人的目的,应该受到唾弃和彻底否定。 (2)应妥善处理好教师集体
30、中竞争和协作的关系。教师集体的活力,发展的动力以及总体价值的实现固然首先在于竞争机制激励下各个教师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同时也离不开教师集体良好的协作氛围。良好的协作氛围是开展良好竞争的必要条件。在高校,对学生素质的塑造,科研工作都是一定数量老师形成群体进行集体攻关的。因此,在实际中我们不能以自我为核心,事事考虑个人得失。不能为了保持自己在竞争中的“优势地位” ,对同事搞资料封锁;不能在处于竞争劣势时,讽刺挖苦先进教师,扩大他们的缺点,抹杀他们的成绩。总之,对广大教师提出应该处理好竞争和协作的关系,不仅是形成一个充满活力和充满凝聚力的教师集体所必需的,也是目前高校教师集体中的协作道德现状所决定的。
31、 (3)教师要有一种开拓进取,敢于创新的精神。因为当前高等教育和我们所处的社会一样,正处在改革的进程之中,随之社会的变化发展,当今大学生也具有和以往的大学生许多不同的特点,要针对性地采用行之有效的教育模式,需要开拓进取,敢于创新。高校是科研的重要基地,对未知世界的探索也需要开拓进取,敢于创新。开拓进取,敢于创新应是高校教师必须履行的道德使命。第七章 高校科学研究中的道德问题1 高校科研道德意义及其具体要求答:高校科研道德的意义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1)科研动机的功能:科研道德有助于高校教师树立为人民谋福利的目标,主动创造新文化,为人类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做贡献,引导社会文化向健康的方向发展。在科学
32、研究的道路傻瓜,不计个人得失,执着追求,推动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 (2)科学活动的调节功能:良好的科研道德有助于科学工作者在科研活动中,调节个人,集体和5国家的关系,促使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保持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如果没有良好的科研道德,科研工作者就可能会做出破坏人与自然,为个人利益而损坏集体和国家的行为。 (3)促进功能:科研道德有助于高校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师的首要功能是教书育人,高校教师承担着培养国家高级人才的重任,教师必须向学生介绍学科最前沿的知识,降科研成功运用于教学,就会使教学内容更为丰富,有深度并具有前瞻性。同时,科研道德也使教师不断开拓,促进教学方法的改革。教师的科研和教学是相互促进
33、的,科研是促进教师业务成长的重要途径和保证学校教学质量的根本。 (4)科研活动的育人功能:教学工作有育人功能,科研活动也有育人功能,高校教师的科研道德有助于大学生创造能力的形成,有助于创造性人才的培养,同事能培养学生实事求是,追求真理的精神,加强科研道德教育。以上四个功能中前两个是高校的科研活动和其他研究院所的科研活动所共有的功能,而后两个则是高校的科研活动所特有的功能。科研中具体道德要求是(1)献身科学,追求真理(2)破除迷信,勇于创新(3)实事求是,治学严谨(4)配合协作,优势互补(5)学术民主,提携后辈。2 导致学分不正,出现学术腐败的原因及其解决对策答:目前在科学研究中存在着一些不良现
34、象,表现在科研中不能实事求是,弄虚作假,治学不严谨,学风和研究风浮夸,出现学术腐败。学术腐败是人们对各种不道德不诚实的学术行为的概括。当前学术腐败主要表现为:抄袭剽窃,伪造或拼凑,浮夸等。学术腐败产生原因相当复杂,从大的社会环境来说,整个社会在向市场经济转轨时期出现的价值观、利益观和道德观偏差对学术界有影响;从学术界自身而言,建立和完善系适应社会发展又符合学术规律的学术管理系统滞后;对研究人员而言,极少数人学术道德低下,学术功底薄弱,心态浮躁,经不起名利诱惑。要解决腐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加强学风、学术道德建设,借鉴中国古代的优秀成果。在中国古代,考证时必须有 3条以上的证据,不能是孤
35、证,要言之有据。同时,要吸收西方的优秀成功,在国外,论文中别人的观点和引证的材料均要一一交代。2、发扬学术民主:不发扬学术民主,就无法去伪存真。发扬学术民主,就要防止学术垄断。学术垄断会促使学术腐败现象的出现。学术垄断会产生所谓学术寡头的现象,他们可以在学术界自说 自话,漠视别人的研究成果,对于自己的学术缺陷则极尽文过饰非之能事。所以,发扬学术民主,有助于防止学术腐败。3、建立学术道德规范:高校教师要重视学风建设,真正树立正气,一维护学校学术声誉,促进学术研究的可持续发展,那种宽容长期弄虚作假的作法,只会助长这种恶习的蔓延,进而危机科学的正常发展。4、建立科学合理的学术考核机制:目前经济领域内
36、的考核大多采用量化的方式,但是学术领域内的东西不能简单量化的。对教师的职称评定,奖励制度采用简单的量化的方式,势必会造成一些老师急功近利,导致学术腐败。因此,建立适应市场经济和学术发展规律的学术评价机制对于防止学术腐败具有很重要的作用。总之,仿真学术腐败要综合治理,多管齐下,才能见效。第八章 高校社会服务中的道德问题1 服务社会过程中的道德要求答:高校教师在服务社会过程中的道德要求表现在处理好以下 5 个方面的关系:1、要正确处理享受权利和应尽义务的关系。高下三教师从事社会服务的过程就是履行义务和享受权利相统一的过程。高校教师在从事正当的社会服务后得到相应的回报,是应有的权利。同时,在社会服务
37、中,高校教师还必须履行一定的使命和职责。2、处理好无私奉献与如何索取的关系:我们要提倡无私奉献,又要坚持按劳分配,反对不劳而获,防止违法犯罪。3、正确处理职业范围内主次的关系:高校教师应该以教学育人为根本,学术研究为基础,在此前提下,努力服务社会。4、学术无禁区和传播有规范的关系:高校教师在学术研究中,应该认识到学术无禁区,所以应解放思想,没有什么问题不能争鸣和讨论,但是对这些学术成果的传播则应遵守一定的规范,应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由于宣传对象的认识水平是有差异的,因此对那些学术界有争议话题的宣传要慎重。5、正确处理好学术独立和功利性期望的关系:高校教师进行学术研究,应该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追
38、求真理。而在服务社会过程中,高校学术机构可能接受一些公司财团的支助,这时如果不能正确处理好学术独立和功利期望的关系,可能为了一些功利性的东西,而说出有悖事实和科学道理的言论,从而不利于学术研究的进展。因此,学术不独立,就无法取得学术成果,追求真理。第九章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1 为什么要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答:1、教师职业道德与其他职业道德相比具有突出的特点:教师职业道德要求比其他职业道德更高更全面。教师职业道德影响比其他职业道德更深远。教师职业道德调节方式更具有自觉性。可以说,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是教师职业的要求,只有加强了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教师才能全身心投入教学活动,从而高质量,高水平地从事此
39、职业。2、一个人有较高的职业道德修养,是一个人自身发展和完善的要求,是完善自我的需要。由于社会生活中的人,不可避免受到种种限制,包括时代、阶级局限性,知识,能力的局限性等。这些局限性可以通过道德修养来弥补。我们应该着重以思想,政治道德为主轴,在文化,知识,精神方面全面修养,达到完善自我的境界。3、时代和社会的发展对教师职业道德的修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也是时代的要求。当今社会科技发展迅猛,知识经济已经到来。只有通过加强全社会成员的道德修养,才能使人们认识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将关系到全社会全人类生存和发展。而教师的职业道德会通过影响学生,影响千家万户,进而
40、影响整个社会,因此,必须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2 师德修养的方法答:师德修养的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学习和实践结合:一方面要加强学习,进一步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学习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知识,学习丰富的自然科学知识,吸收社会生活中一切有用的养料。注意向具有高尚师德的优秀教师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能力。另一方面,要注重实践,积极投身教育实践,积极投身生活实践,开展有意义的道德实践活动。2、他律和自律的结合。我们要正确认识师德修养他律和自律关系的意义,在师德修养过程中,重视他律阶段的积淀和发展,在师德修养中努力由他律向自律转化。3、品质修炼和仪表修饰的结合:大学教师的服饰要做到整洁高雅,大方得体。大学教师的语言要健康文明而富有思辩性,规范简洁而富有逻辑性,准确生动而富有幽默感。另外,大学教师的仪容应当端庄潇洒,和蔼可亲。仪态应当沉稳大方,行为得体。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