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病房管理规章制度,病房管理制度,1.病房由护士长及科主任全面负责管理。2.保持病房清洁、整齐、舒适、安全、安静,避免噪声。工作人员做到走路轻、关门轻、说话轻、操作轻。3.统一病房陈设,室内物品和床位要摆放整齐、固定位置,精密贵重仪器要有使用要求并由专人保管,不得随意变动。4.医务人员必须按要求着装整洁,佩戴胸卡。5.患者必须携带必须生活用品。6.定期对患者进行教育,定期召开患者座谈会征求意见,改进病房工作。7.做好陪伴家属的管理工作。8.护士长全面管理病房的财产、设备并设专人负责,建立账目,定期清点。如有遗失应及时查明原因,按规定处理。,患者入院管理制度,1、入院患者须持各科医师签署的住院证书
2、,按规定办理入院手续。2、病房护士接到入院通知单后,应准备床单位及用品,对急诊、危重患者应根据病情做好相应的抢救准备。3、危、重患者入院时应由护理人员用平车推送至病房。4、病房护士应主动热情地接待患者。5、责任护士应首先做自我介绍,并介绍主管医师、住院规则和有关制度。6、通知主管医师并及时执行医嘱。7、责任护士收集有关资料,评估患者,记好护理记录。,患者出院管理制度,1、护士根据出院医嘱,预先通知患者及家属做好出院准备。2、对病情不宜出院而坚持要求出院者医护人员应加以劝阻,如说服无效应报告科主任,并由患者或家属在病历上签署“自动出院”并签名。3、护士按医嘱办理出院手续,交由患者家属到出院结算处
3、办理结账,并把结账单据收好。4、护士收到出院结算清单后,协助患者整理物品,收回并清点床单、床位及物品后,将出院所带的药品交给患者并说明服药方法。5、做好出院前的卫生宣教,告知注意事项并征求患者意见或填写意见卡。6、清理、消毒床单和床位,注销各种卡片并整理病历。,住院患者管理制度,1、患者应遵守住院规则,听从医护人员指导,与医护人员密切合作,服从治疗和护理,安心休养。2、患者应遵守病房作息时间,经常保持病房环境的整洁与安静,不得随地吐痰,不在病房内吸烟和喧哗。3、除自备洗漱用具外,其它如行军床、座椅等物品一律不得带入病房,听收音机需带耳塞。4、住院患者饮食必须遵照医嘱,不得随意更改,院外送入食物
4、需经医师或护士允许方可食用。5、不得自行邀请外院医师诊治,不得向医师要求不必要的治疗和药品,也不得随意从院外购药服用。6、未经许可不得进入诊疗区域,不得翻阅病历和其他有关医疗护理记录。,7、不得随意外出或院外住宿,如有特殊情况须经医师和护士长批准后方可离开。8、应爱护公共财物,如有损坏须按价赔偿。9、为了避免交叉感染,患者不得乱串病房或自行调换床位,非探视时间不得会客。10、患者或家属不得擅自将病房物品拿出病房,如有丢失应按价赔偿。11、住院患者可随时对医院的工作提出意见,帮助医院改进工作。12、患者若不遵守院规,院方可以给予劝阻教育,必要时应通知其工作单位或请有关部门协调处理。,探视陪伴制度
5、,1、探视患者要按规定时间探视,探视危重患者可持危重病通知单探视,传染病患者一般不得探视或陪伴。2、探视要领取探视证,每次不得超过2人。学龄前儿童不得带入病区。3、需陪伴者由护士长决定并发给陪伴证,停止陪伴时应将陪伴证收回。4、探视陪伴人员必须遵守医院规则,听从医护人员指导,不得擅自翻阅病历和其他医疗护理记录,不得擅自将患者带出院外,不能谈论有害患者心身健康事宜。5、要保持病房整洁、安静,禁止吸烟,要爱护公物,节约水电。6、陪伴者不得携带个人被褥、行军床、躺椅等进入病区,不得坐、卧在患者床上,以免影响患者休息。7、陪伴家属应爱护医院公共财物,不得擅自搬动,若有损坏应按价赔偿。,查对制度,医嘱查
6、对制度1、医师下达医嘱后按要求处理并做到班班查对。2、查对医嘱者均须签名。3、对有疑问的医嘱必须问清后方可执行。4、抢救时的口头医嘱必须由护士复述一次,待医师认可后方可执行。保留用完的安瓿,经二人核对后方可弃去。5、整理医嘱单后,须经第二人核对。6、每天由主班护士查对一次医嘱并签名。7、护士长每周查对一次医嘱。,服药、注射、输液查对制度,1、服药、注射、输液前必须严格“三查七对”。“三查” 即备药前查、备药中查、备药后查。“七对”即核对床号、姓名、药名、剂量、浓度、时间、方法。2、备药前要检查药品质量,注意有效期、有无变质、安瓿或针剂有无裂痕、标签是否清楚,如有上述情况则不准使用。3、摆药后须
7、经二人核对后方可发药。4、易致敏药物在给药前应询问有无过敏史,使用“麻、限、剧”药时要反复核对,用后应保留安瓿,注意药物的配伍禁忌。5、发药或注射过程中,当患者提出疑问时,应及时查对后方可执行。,输血查对制度,1、输血前严格执行查对制度,要求在取血时、输血前、输血时必须经双人核对,无误后方可输入。2、取血时,提取血液者与发放血液者共同查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科室、床号、血型、采血日期,血液有无血块或溶血,交叉配血报告有无凝集,并检查储血瓶有无裂痕。准确无误,双方共同签字后方可取回。3、输血前、输血时均须两人核对患者床号、姓名、住院号及血型等内容,无误后方可输入。4、保留储血瓶或储血袋
8、24h,以备必要时送检。,饮食查对制度,1、每日查对医嘱后,以饮食单为依据核对床头饮食卡。 2、发放饮食前,应查对饮食单与饮食种类是否符合。 3、开饭前在患者床前再核对一次。,交接班制度,1、交接班必须准时,接班者应提前15min到岗,阅读交班报告,清点物品及毒麻药品。交班者必须交接清楚方可离去。2、值班者必须在交班前完成各项工作,写好交班报告及各项护理记录,处理好使用过的物品。白班必须为夜班做好各种物品准备,以便夜班工作。3、交班者应做到报告书写清楚,叙述准确。接班者应认真听取交班报告,仔细检查患者皮肤及有关情况。4、做到“六不交接”,内容如下: 着装不整洁不交接; 周围环境不整洁不交接;
9、上班为下班的物品准备不齐不交接;,重症护理不周不交接; 本岗工作不完不交接; 药品、物品不齐全不交接。5、交接班中如发现病情、治疗、物品等交代不清时应立即查问。接班时发现问题应由交班者负责,接班后再发现问题则由接班者负责。6、进修护士或护生书写病情报告时,带教老师或护士长应负责修改并签名。,皮肤压疮管理制度,1、积极采取措施密切观察皮肤变化并及时准确记录。2、对可能发生压疮的高危患者实行评估并给予预防措施。3、发现压疮,无论是在院内发生或是院外带入均应登记,并在24h内上报至护理部。如隐瞒不报,一经发现应按规定给予处理。4、准确填写皮肤压疮评估表,如压疮发生来源、部位、分度(面积、深度、渗出等
10、)及转归。5、当患者转科时,认真进行压疮交接并将评估表或记录交由转入科室继续填写。,消毒隔离制度,1、医护人员上班要衣帽整洁,下班、就餐、开会时应脱去工作服。2、医务人员在接触患者前后应洗手,下列情况必须认真洗手: 接触患者前后; 摘除手套后; 进行侵入性操作前; 接触患者体液、排泄物、黏膜、破损的皮肤或者伤口敷料后; 从患者污染的身体部位到洁净的部位; 直接接触患者所用的各类物品(如医疗器械)后。3、病房内要定时通风、换气(晨晚间护理后应通风15min),每日2次。4、晨间护理扫床时应采用一床一套,如采用非一次性扫床套时,使用后需浸泡消毒后备用。,5、患者使用过的衣服、床单、被套应放入污衣袋
11、内,不得随地乱丢。6、床旁小桌要求以一桌一布用有效氯消毒液擦拭,非一次性擦布用后需浸泡消毒,洗净后备用。7、各种治疗用具、换药碗、弯盘、压舌板等用后先清洗再进行消毒灭菌。8、患者使用过的非一次性餐具、药杯、便器需用消毒液浸泡、煮沸或高压灭菌。9、治疗室、换药室、产房、配药室、重症监护病房、抢救室、新生儿室、新生儿病房、血液净化室、无菌器械及无菌敷料储存室、隔离观察室、传染病房等病区应每日空气消毒1-2次,每月进行空气细菌培养一次。如使用紫外线进行空气消毒,应登记每只紫外线灯的起始及使用时间,超过时限应及时更换。凡进入上述区域者均需遵守各室有关规定。10、无灭菌功能的敷料罐、无菌包、器械盒开启后
12、注明开启时间,并在24h内更换,进行消毒灭菌。无菌持物钳及无菌持物钳罐干燥保存,每4h更换一次。未使用的无菌容器每1周灭菌1次.,11、无菌包外有物品标识、化学指示胶带、有效日期及签名。12、无菌物品与非无菌物品应分别放置。13、凡厌氧菌、铜绿假单胞菌(绿脓杆菌)等特殊感染患者应严格隔离,用物均需严密消毒,敷料要烧毁。14、各种内镜的清洗、消毒要彻底,定期做细菌培养。15、麻醉机螺旋管、呼吸气囊、气管插管、舌钳、开口器等均应严格消毒。16、患者出院后,应更换床单、被套、枕套,床单位应用有效氯消毒剂进行擦洗消毒或用臭氧消毒。17、医疗物品用后按医疗废弃物处理原则处理。18、传染病按病种和有关隔离
13、常规进行处置。19、传染病病房的终末消毒按病种隔离要求进行。,抢救制度,1、病情危重需抢救者方可进入抢救室。2、各科抢救工作应由科主任、科护士长(或护士长)负责组织、指挥工作。3、参加抢救人员应保持严肃、紧张而有序的工作态度全力以赴,分秒必争地抢救患者。4、抢救时要明确分工,密切配合,听从指挥,坚守岗位,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5、抢救药品、器材必须完备,做到四定,即定人保管、定量储存、定位存放、定时清点、维修。用后及时补充,班班交接。6、参加抢救人员必须熟练掌握各项抢救技术,以保证抢救的顺利进行。,7、严密观察病情,准确及时地记录抢救时间、用药剂量、抢救方法及患者临床表现。8、严格执行无菌技术
14、操作规程,遵守各项护理程序。9、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和查对制度。10、口头医嘱在执行前必须复述,待医师认可后方可执行。所用物品及安瓿必须暂时保留,经二人核对后方可弃去。11、抢救完毕应及时清理用物,进行消毒处理。及时补充抢救药品及物品并物归原处。12、科室进行重大抢救时,应及时向医院有关部门及院领导报告。,药品管理制度,1、各病房根据病种保存一定数量的药品,便于临床应急使用,工作人员不得擅自取用。2、根据药品种类及性质(如针剂、内服、外用、毒麻药品)应分别放置。由专人负责领取和保管,以保证使用。3、定期清点,检查药品性质,防止积压、霉烂变质。如有沉淀、变质、过期、标签模糊或涂改时不得使用。4、抢
15、救药品必须固定基数放在抢救车上,班班交接,用后及时补充,以保证使用。5、特殊及贵重物品应注明床号、姓名、单独存放并加锁,每班交接做好记录。6、需要冷藏的药品(如白蛋白、胰岛素等)应放在冰箱内,以免影响药效。,7、高危药品在病房不得混合存放,如高浓度的电解质制剂(氯化钾、高渗氯化钠等)、肌肉松弛剂等高危药品必须单独存放并有醒目的标志。8、毒麻药品管理要求 病房毒麻药品只能供应住院患者按医嘱使用,其他人员不得私自取用、借用。 医师开医嘱及专用处方后,方可给患者使用,使用后保留空安瓿。 设专柜存放,专人管理,严格加锁,并按需保持一定基数。交接班时,必须核对无误后双方签名。 建立毒麻药品使用登记本,注
16、明药品基数、患者姓名、床号、使用药名、剂量、使用日期、时间,护士签名。,综合医院分级护理指导原则,第一条 为加强医院临床护理工作,规范临床分级护理及护理服务内涵,保证护理质量,保障患者安全,制定本指导原则。第二条 分级护理是指患者在住院期间,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病情和生活自理能力,确定并实施不同级别的护理。 分级护理分为四个级别:特级护理、一级护理、二级护理和三级护理。第三条 本指导原则适用于各级综合医院。专科医院、中医医院和其他类别医疗机构参照本指导原则执行。第四条 医院临床护士根据患者的护理级别和医师制定的诊疗计划,为患者提供基础护理服务和护理专业技术服务。第五条 医院应当根据本指导原则,结合
17、实际制定并落实医院分级护理的规章制度、护理规范和工作标准,保障患者安全,提高护理质量。第六条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加强医院护理质量管理,规范医院的分级护理工作,对辖区内医院护理工作进行指导和检查,保证护理质量和医疗安全。,第二章 分级护理原则,确定患者的护理级别,应当以患者病情和生活自理能力为依据,并根据患者的情况变化进行动态调整。,下列哪种病人应采取二级护理?( ) A 骨牵引 B 早产婴 C 高烧 D 慢性结肠炎,特级护理,具备以下情况之一的患者,可以确定为特级护理:一、病情危重,随时可能发生病情变化需要进行抢救的患者;二、重症监护患者;三、各种复杂或者大手术后的患者;,四、严重创伤或大面
18、积烧伤的患者;五、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并需要严密监护病情的患者;六、实施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并需要严密监护生命体征的患者;七、其他有生命危险,需要严密监护生命体征的患者。,一级护理,具备以下情况之一的患者,可以确定为一级护理:一、病情趋向稳定的重症患者;二、手术后或者治疗期间需要严格卧床的患者;三、生活完全不能自理且病情不稳定的患者;四、生活部分自理,病情随时可能发生变化的患者。,二级护理,具备以下情况之一的患者,可以确定为二级护理:一、病情稳定,仍需卧床的患者;二、生活部分自理的患者。,三级护理,具备以下情况之一的患者,可以确定为三级护理: 一、生活完全自理且病情稳定的患者;二、
19、生活完全自理且处于康复期的患者。,分级护理要点,护士应当遵守临床护理技术规范和疾病护理常规,并根据患者的护理级别和医师制定的诊疗计划,按照护理程序开展护理工作。,护士实施的护理工作包括:一、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二、正确实施治疗、给药及护理措施,并观察、 了解患者的反应;三、根据患者病情和生活自理能力提供照顾和帮助;四、提供护理相关的健康指导。,对特级护理患者的护理包括以下要点:一、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监测生命体征;二、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三、根据医嘱,准确测量出入量;四、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施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如口腔护理、压疮护理、气道护理及管路护理等,实施安全
20、措施;五、保持患者的舒适和功能体位;六、实施床旁交接班。,对一级护理患者的护理包括以下要点:一、每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二、根据患者病情,测量生命体征;三、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四、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施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如口腔护理、压疮护理、气道护理及管路护理等,实施安全措施;五、提供护理相关的健康指导。,对二级护理患者的护理包括以下要点:一、每2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二、根据患者病情,测量生命体征;三、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四、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施护理措施和安全措施,五、提供护理相关的健康指导。,对三级护理患者的护理包括以下要点:一、每3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二、根据患者病情,测量生命体征;三、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四、提供护理相关的健康指导。 护士在工作中应当关心和爱护患者,发现患者病情变化,应当及时与医师沟通。,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