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6级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研究生开题报告,指导教师:秦明周报 告 人:杨春玲 2008年4月,基于生态位理论的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研究 以河南省为例,一. 研究背景与意义二. 文献综述三. 研究内容四.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五. 研究难点重点及创新点六. 进展安排七. 参考文献,一.研究背景与意义,土地利用是一个社会经济过程。某种意义上来说,任何一种土地利用活动,都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下进行的,都深深打上了一定社会发展阶段的特征。 当前城镇化工业化快速发展,城市用地扩展成了社会经济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必然要求,城市用地扩展不可避免的要占用极其珍贵的耕地资源,影响城市土地的集约利用。国务院在2007
2、年推出一系列的土地调控手段之后,2008年又颁布了关于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通知等土地新政,特别是重点提出了要提高建设用地的利用效率;另外随着2008年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条例土地规划法土地登记条例等一系列土地法规立法工作日程的提出,城市土地的集约利用成了土地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更反映了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重要性,在这种情况下必须加强对城市土地利用的理论和实证研究。 目前理论界对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研究很多,但从生态位角度出发研究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的却少之甚少。从地理学角度来看,城市也是一个具有可辨识边界的空间地域单元,而从生态学的角度看,城市实际上是一个特殊的然经济社会复合生态系统,具备生态系统的一些属
3、性,因此可以用生态系统的观点来解释城市土地利用的一些问题。固本文尝试运用生态位的理论来阐述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一.研究背景与意义,河南土地资源数量有限,以占全国1.74%的土地养育着占全国7.5%的人口,全省人均土地资源仅有0.07公顷,不及全国平均水平的1/4。城市化程度和人均GDP均偏低,面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原崛起的战略机遇,河南的发展任务更为繁重,用地需求更为巨大。如果不树立集约和可持续发展的用地理念,不改进土地利用和管理的方式,将难以为经济发展提供可靠的土地资源保障。同时由于受复杂的地貌、过渡性的气候以及水文、土壤等自然因素的影响,河南土地资源在地域分布上呈现出明显的差异性,区
4、域开发条件差异大。 目前河南省正处于城市化快速发展时期,面对经济体制转轨、产业结构调整、城市急剧扩张和城市化进程日益加速等诸多变化,如何保护和调整好城市土地资源,促进城市土地及空间资源的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目前理论界做了许多探讨,但研究的焦点大多集中于某一方面,缺乏系统性和连续性。 因为城市土地利用受自然经济社会等诸多因子的影响,河南省各地市土地利用的水平各有差异。故本文拟将生态位理论引入城市土地利用研究,用生态学的观点分析产生河南省城市土地利用差异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调控对策,以提高土地使用效率为核心,探索集约型的城市土地利用方式,从而为河南城市未来的发展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二.文献综述(生态
5、位),生态位理论的进展大体上可分为两个认识阶段:从1904年到1960年的种间竞争排斥原理阶段,即种间竞争的生态位理论;从1960年以后逐步的建立从没有竞争到竞争排斥之间的梯度理论,即资源利用的生态位理论。1894年密执安大学的Streere在解释鸟类物种分离而居于菲律宾各岛现象时对“生态位”很感兴趣但未作任何解释。Johnson(1910)最早使用生态位一词“同一地区的不同物种可以占据环境中的不同生态位”。Grinell(1917,1924,1928)在研究加利福尼亚鸣禽的生态关系时使用生态位术语并首先定义生态位为“恰好被一个种或一个亚种所占据的最后单位(ultimateunit)”,人们把
6、它称作“空间生态位”。CharlesElton(1927)将生态位定义为“一个动物的生态位表明它在生物环境中的地位及其与食物和天敌的关系”,后称作为“功能生态位”。1957年Hutchinson对生态位概念予以数学的抽象,提出了生态位的多维超体积(n一dimensionalhypervolume)模式,即“超体积生态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础生态位(fund,entalniehe)和现实生态位(realizedniche)两个概念。正是此模式的提出将形形色色的生态位定义统一起来,使生态位的各种具体含义得以抽象,为现代生态位理论研究奠定了基础,并且为许多数学方法的引入提供了理论模型。Odum(
7、1959)给生态位下定义为“一个物种在群落和生态系统中的位置和状况。而且这种位置和状况决定于该生物的形态适应、生理反应和特有行为”。Grubb(1977)视生态位为植物与所处环境的总关系。pianka(1983)认为一个生物单位为一个生态位。Colinvaux提出物种生态位的概念,即生态位是物种为了满足获得资源、生存机会和竞争能力等一系列需要所具有的特殊能力。Leibold从生物对环境需求与影响的角度,提出“需求生态位”与“影响生态位”及由以上两者结合形成“总生态位” 。,二.文献综述(生态位),我国对生态位理论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王刚等对Hutchinson的工作进行了改进,给出了
8、生态位的一个广义定义:一个种的生态位是表征环境属性特征的向量集到表征种的属性特征的数集上的映射关系.Cao则应用模糊集理论定义生态位.刘建国和马世俊等提出了“扩展的生态位理论”,他们认为前面所提出生态位定义大多只将物种作为生态位的利用者或占有者,只考虑了环境因子和只谈生态位的实际利用性.扩展的生态位理论弥补了以往生态位概念在上述3个方面的不足,将生态位定义扩展为实际生态位、潜在生态位和非存在生态位.拓展了生态位的研究范围对促进生态位理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张光明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较全面地概括了生态位的概念:一定生态环境里的某种生物在其入侵、定居、繁衍、发展以至衰退、消亡历程的每个时段
9、上的全部生态学过程中所具有的功能地位,称为该物种在该生态环境中的生态位.朱春全提出了生态位的态势理论与扩充假说.他认为从个体到生物圈,无论是自然界还是社会中的生物单元都具有态和势两个方面的属性,态是指生物单元的状态,势是指生物单元对环境的现实影响力或支配力. 生态位是生物单元在特定生态系统中与环境相互作用过程中所形成的相对地位与作用.生物都有无限增长的潜力,当其所处的环境有利时,这种潜力便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表现为减少、衰退甚至灭绝.把由于生物单元无限增长的潜力所引起的态和势的增加称为该生物单元生态位的扩充.,二.文献综述(土地生态位),生态位理论具体应用于土地利用变化分析,主要表述不同土地利
10、用类型占用新生境的能力,包括自然生态位、经济生态位和社会生态位三方面。当前理论界对“生态位”和“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研究很多,但是运用生态位理论来研究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却很少。仅仅搜索到几篇关于土地利用生态位方面的文章。陈国雄在分析生态位理论在我国农业建设中的应用基础上,总结了生态位理论在沙地农业开发中的应用。欧阳志云,王如松等运用生态位理论,提出了生态位适宜度模型,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结合运用与土地利用适宜性评价之中,探讨了可持续发展生态学方法的基础。范军富,刘志斌等以黑岱沟露天煤矿排土场土地复垦工程为例,阐述了生态位原理在露天煤矿土地复垦中的应用。张侠,葛向东等分析了土地利用的经济生态位,构
11、建了土地利用经济生态位的模型,认为对不同层次的土地利用生态位进行控制和协调,能实现耕地保有量下土地利用资源场的均衡。井波,任建兰借助生态位理论,运用土地利用经济生态位模型,计算了济南市土地利用类型间相互作用的强度,为土地利用结构优化提供了参考。荀文会,刘友兆,等在生态位理论的基础上,构建了土地利用经济生态位模型,并以江苏省昆山市为例定量了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相互作用的强度。通过对土地利用经济生态位与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的相关分析,提出了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建议。秦建成,高明从经济生态位的角度探讨了持续土地利用的方法。,二.文献综述(土地生态位),倪九派,魏朝富等在分析土地利用生
12、态位的基础上指出土地利用变化由土地利用的综合生态位驱动,为此建立了土地利用综合生态位的模型。牛海鹏以生态位理论为基础,提出了耕地生态元和耕地生态位的概念,并对耕地生态位的特征及其演替规律作了系统阐述。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用以量度区域耕地数量相对变化的数学模型耕地数量生态位熵数学模型。邓晶,刁承泰在分析重庆市土地利用结构的数量生态位时提出了“农业用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生态位”,构建了生态位数学测度模型,分析了重庆市都市区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从生态位的角度探讨了土地可持续利用的方法。刘小平,黎夏等提出了基于“生态位”的元胞自动机(CA)的新模型,并将其应用在土地利用规划中,探讨了如何通过“生态位”
13、元胞自动机和GIS的结合进行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的规划。总之,目前理论界对土地利用生态位的分析多集中于土地利用的“经济生态位”和数量方面,侧重于土地利用经济生态位效益方面的研究,对土地利用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则分析较少,特别是对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生态位三效益的综合分析更少。,三.研究内容,1.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区域的选择2.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生态位理论概述 2.1.1西方生态学家对生态位概念的定义 2.1.2我国学者对生态位概念的定义 2.2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研究的理论分析 2.2.1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研究进展分析(国内,国外) 2.2.2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理论支持
14、(集约经营,地价地租,区位,土地可持续利用等) 2.2.3目前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所处的阶段,三.研究内容,2.3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驱动力分析 2.3.1城市土地变化及其驱动力理论研究 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理论;系统动力学理论 2.3.2城市土地集约利用驱动力 自然因素:气候,土壤,地貌,植被,水文等 社会因素:人口因素,经济发展因素,政策因素,基础设施因素,技术因素等2.4土地利用生态位 2.4.1土地利用生态位的提出(内涵,主体,类型) 2.4.2土地利用生态位模型(数量方面),三.研究内容,3. 生态位理论的城市土地集约利用 3.1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生态位的概念界定 3.2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生
15、态位分析 3.2.1城市土地利用生态位的特性 3.2.2 数量生态位分析; 3.2.3 经济生态位分析 3.3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效益(经济,社会,生态) 3.4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生态位评价体系及模型的构建 3.4.1 评价指标选取的原则 3.4.2评价指标分析 3.4.2评价方法(系统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等) 3.5 生态位模型的构建 3.5.1生态位的“态”模型 3.5.2生态位的“势”模型,三.研究内容,4 实证研究河南省土地集约利用为例 4.1 研究区域介绍 4.2研究区域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概况(现状,特点,问题) 4.3运用生态位理论评价河南省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状况 4.3.1评价的基本思路
16、 4.3.2评价因素因子的选择 社会指标: 经济指标: 生态指标: 4.3.3河南省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 4. 4河南省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对策探讨5.结语,四.研究方法,1.文献综述法2.系统分析法3.主成分分析法4.灰色系统动态模型GM(1,l)。?灰色系统动态模型是GM(n,h)模型中一种特殊的线形动态模型,即一阶单变量的微分方程模型,通常只需一个时间序列,4个以上的连续数据便可求得用于预测的GM(1,l)模型。,四.技术路线,PSR模型理论标准,五.研究难点重点及创新点,难点重点: 指标的选择 生态位理论和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结合点创新点: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生态位理论的提出 运用“ PSR”
17、(压力状态响应)模型和“态势”模型相关性分析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六.进展安排,准备阶段(2008.3-5)查阅文献,框架设计调查阶段(2008.6-8)实地调查,搜集资料写作阶段( 2008.9-12 )整理资料,论文撰写修改阶段(2009.1-5)修改提交,七.参考文献,毛蒋兴,闫小培,王爱民.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研究述评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5,21(2):48-52.谭萌佳,严力蛟,李华斌.城市人居环境质量定量评价的生态位适宜度模型及其应用. 科技通报.2007(5),23-3王莉莉,城市生态位适宜度的对比分析以江苏省13城市为例.城市研究,2007(3).胡春
18、雷,肖玲.生态位理论与方法在城市研究中的应用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2,(2):13-16.董得明,包国章.城市生态系统与生态城市的基本理论问题J.城市发展研究,2001,8:32-35.祁新华.毛蒋兴,程煜,基于生态位理论的城市空间优化策略研究以增城市为例.规划师,2007(2)-23.黄贤金,于术桐,马其芳,等.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的物质代谢响应初步研究J.自然资源学报,2006,21(1):1摆万奇,赵士洞.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系统分J.资源科学,2001,21(3):39-41.渠丽萍,姚书振.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系统分析J.城市开发,2004(10):64-66.,七.参考文献,丁圣彦,李
19、志恒.开封市的城市生态位变化分析. 地理学报,2006,(61)-7.罗美利,唐国滔,贺叶飞,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研究以岳阳市为例. 北京农业,2007(9).刘富刚,德州市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研究, 河北农业科学,2007, 11 (5): 81-83葛利玲,常献伟,潘元庆,等河南省土地资源现状分析与可持续利用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 2007,35 (11): 26-28石诗源.江苏省城乡建设用地动态变化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 2007, 35 (7): 23-25付小艳,陈婕,王占岐.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力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 2007, 35 (7): 53 -54, 侯玉亭.城市化进城中的土地集
20、约利用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4(4).陈莹,张安录.城市更新过程中的土地集约利用研究J.农林经济,2005(4).王筱明.小城镇建设与土地集约利用J.小城镇建设,2003(12).秦书莉.浅议我国小城镇土地的集约利用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2005(3).,七.参考文献,段瑞娟,郝晋珉,张洁瑕北京区位土地利用与生态服务价值变化研究. 农业工程学报.2006(9),22-9荀文会,刘友兆,王雨晴.生态位理论视阈中的土地可持续利用研究以江苏省昆山市为例.土地问题.2006(9).邓晶,刁承泰.重庆市都市区土地利用结构的数量生态位分析. 中国水运. 2007, 8,7(8).牛海鹏.基于生态位理
21、论的耕地数量相对变化研究以焦作市为例.地域研究与开发,2006,25(6) ,112-117井波,任建兰.生态位理论在土地利用结构优化中的应用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06,21(4)、79-81张富刚,郝晋珉,姜广辉,等.中国城市土地利用集约度时空变异分析J.中国土地科学,2005,19(1):23-29.林坚,陈祁晖,曹璟瑶.土地应该怎么用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内涵与指标评价J.中国土地,2004,(11):4-7.苏强,韩玲.试析我国城市土地利用发展趋势.观察思考论坛,2007,7.杨树海.实现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影响因素及其对策措施.城镇化研究,2007,9.,七.参考文献,牛海鹏,耕地生态位
22、及其数学测度模型构建研究.水土保持究,2006年6月第13卷第3期.林开敏,郭玉硕.生态位理论及其应用研究进展J.福建林学院报,2001,21(3):283 - 287李洁,朱金兆,朱清科.生态位理论及其测度研究进展J.北京林业大学学学报,2003,25(1):100 -107罗小龙,甄峰.生态位态势理论在城乡结合部应用的初步研究以南京市为例J.经济地理,2000,20(5):55 - 58王德利.关于生态场的几点评述J.应用生态学报,2000,11(3):472-476刘黎明.土地资源学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2,1朱春全.生态位态势理论与扩充假说J.生态学报,1997,17(3
23、):32-33吴跃民,崔宇,雷海平.城市土地资源集约利用程度判别指标体系的构建及依据J.国土资源导刊,2006,(4):15-18.王梅,曲福田.昆山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构建与应用研究J.中国土地科学,2004,18(6):22-27.杨东朗,安晓丽西安市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综合评价.经济地理,2007,5(3).,七.参考文献,摆万奇,赵士洞.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系统分析J.资源科学,2001,(3):39-41韶华,徐国彬,张晋丽.浅谈中国城市土地的集约化利用J.资源科学,1999,21(3)钟春棋,柳铮铮,张文开福州市土地利用变化及其驱动力分析.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7(3).梁彦
24、庆,黄志英.石家庄市土地利用变化及可持续利用对策研究J.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17(2):56.杨朝现,陈荣蓉,谢德体.重庆市不同经济区土地利用变化及其驱动力差异性分析,J.中国农学通报,2005,21(2):291299.罗雄飞,周勇,聂艳,于雷.武汉市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1).邵晓梅,刘庆,张衍毓.土地集约利用的研究进展及展望J.地理科学进展, 2006,25(2):85-94.张志宏.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模式的探讨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6:10-13,七.参考文献,王刚,赵松岭.生态位概念的讨论及生态位重叠计算研究J.生态学学报,19
25、84,4(2):119-12李自珍,赵松岭,张鹏云.生态位适宜度理论及其在作物生长系统中的应用J.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29(4):219-224.林红,李自珍.半干旱区作物生态位适宜度模型及水肥调控试验结果的定量分析J.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34(1):100-105.李文龙,施维林,王刚,等.沙坡头地区人工林植物的水分生态位适宜度与种间共存机制分析J.西北植物学报,2004,24(3):384-391.张光明,谢寿昌.生态位概念演变与展望J.生态学杂志,1997,(6):46-51冯科,吴次芳,刘勇.浙江省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空间差异研究以PSR与主成分分析的
26、视角.中国软科学,2007,2.史丽君,张绍良等.基于PSR框架的徐州市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6(1):4.杨红梅,邱道持,张传华,等.基于因子分析的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比较研究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6,22(2):109-111,163.,七.参考文献,张侠,葛向东,濮励杰,等.土地利用的经济生态位分析和耕地保护机制研究J.自然资报,2002,17(6):677-683林开敏,郭玉硕.生态位理论及其应用研究进展J.福建林学院学报,2001,21(3): 283-287谭永忠,吴次芳.区域土地利用结构的信息熵分异规律研究J.自然资源学报, 2003, (1)
27、.秦建成,高明。山地城镇土地利用的经济生态位分析及持续发展以重庆市为例.山地学报, 2003 ,21(6)702706。李契,朱金兆,朱清科.生态位理论及其测度研究进展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03, 25(1): 100-107.张金前,韦素琼.生态位理论在我国生态城市研究中的应用. 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21-1.段兆广,我国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对策研究.国土资源导刊,2007,4.谭瑛,杨俊宴,黄黎敏,张平.土地集约利用背景下的城市地下空间开发以济南地下空间规划研究为例.2007,10(23).薛莉娜,张文秀.四川省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宏观评价研究.资源调查与评价,2
28、007,2(6).夏显力.我国城市土地集约化利用问题研究D.咸阳: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1.,七.参考文献,Semwal R L, Nautiyal S, Sen K K, et al. Patterns and ecological implications of agricultural land-use changes: a case study from central Himalaya, India J. Agriculture Ecosystems &Environment, 2004,102:81-92.Robert Costanza. Social goals a
29、nd the valuation of ecosystem servicesJ. Ecosystems, 2000,3:4-10.Ingo Brauer. Money as an indicator: to make use of economic evaluation for biodiversity conservation J.Agriculture Ecosystems &Environment, 2003,98:483-491.May R M.On the Theory of Niche OverlapJ.Theorical Population Biology,1974(5):29
30、7-332.Masahisa Fujita Tomoya Mori,J.Vernon Henderson and Yoshitsugu Kanemoto.Spatial Distribution of Economic Activities in Japan and China, http:/www.econ.brown.edu/faculty/henderson/Japan-China-References Paper2.pdf.The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the Urban Environment.Multifunctional Intensive La
31、nd Use in Europe.http:/www.urban.nl/download%20files/MILU_Report.pdf.,七.参考文献,Grinell J. The niche relationship of the California thrasher. Auk, 1917, 21: 364-382.13 Elton C. Animal ecology: Aims and methods, London: Pitman, 1927. 264.Ou yang Z, Weisman J, Wang R. Ecological niche suitability model w
32、ith an application in Tao jiang land use planning. Journal of Environment Science, 1994, 6(4): 449-456.Louisa J M Jansen, Antonio Di Gregorio. Parametric land cover and land-use classifications as tools for environmental change detection J. Agriculture Ecosystems &Environment, 2002,91:89-100.United
33、Nations.Indicators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Framwork and Methodologies M.NewYork,1996.KS.Kajian,Ryosuke Shibasaki.A GIS based Integrated land/cover change model to study agricultural and urban land use changes.2002.2.16Liu Shenghe ,The Theory of Location and Urban Land Use,U.B.C.Urban Economic Seminar,1998.HAN Xiao-zhuo,ZHANG Yan-yu,The evolutionary implication of niche construction and its ecological or behavioral responses. Journal of Lanzhou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s),2007,2,43.,敬请各位老师和同学批评指导!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