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玉米种植技术1.ppt

上传人:龙*** 文档编号:3184529 上传时间:2019-05-24 格式:PPT 页数:20 大小:629.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粘玉米种植技术1.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粘玉米种植技术1.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粘玉米种植技术1.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粘玉米种植技术1.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粘玉米种植技术1.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粘玉米种植技术,玉米的分类,1、普通玉米 2、特用玉米 (1)糯玉米(粘玉米) (2)甜玉米:含糖量8以上。 (3)高油玉米:普通玉米含油量为45,而籽粒含油量比普通玉米高50%以上的粒用玉米称高油玉米。我国正推广的高油玉米含油量都在79之间。 (4)高赖氨酸玉米:籽粒中赖氨酸的含量达到0.4 。 (5)爆裂玉米 :是一种用于爆制玉米花的玉米类型。,种植粘玉米的意义,粘玉米是一种即适合鲜食、又可以做食品、点心,如年糕、元宵、八宝粥等,还可以做保健食品。粘玉米的秸杆可以做牛羊的青贮饲料。 近年来我国在粘玉米的产品开发和综合加工利用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展,目前主要有果穗鲜食,速冻保鲜、加工罐头、制

2、作食品,用于酿造,加工淀粉等,随着粘玉米经济价值在逐步提高,市场前景非常广阔。,粘玉米的种植方式,1、直播栽培: 5厘米地温稳定8即可播种。可以作为籽粒或鲜食种植方式。 2、育苗、移栽、覆膜栽培: 提早成熟。主要用于鲜食种植方式。 3、育苗、移栽栽培: 提早成熟。主要用于鲜食种植方式。 4、覆膜栽培: 提早成熟。主要用于鲜食种植方式。 注意:用于鲜食栽培时,一定要调查好市场需求,确定好种植方式和播种时间,播种面积。为适应市场需求,以防过期收获,品质下降,价位下跌影响经济收入,所以采取不同种植方式或者分期播种、分批上市。,粘玉米育苗移栽栽培技术,品种选择种子处理育苗选地隔离移栽田间管理收获,一、

3、品种选择,1、垦粘1号 黑龙江省农科院作物所玉米育种室育成的早熟粘玉米单交种。1993年2月由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推广。 生育天数116天左右。需活动积温2370度日。株高约239厘米,穗位高99厘米。穗长约19厘米,粗5.3厘米,穗行数18行,穗轴白色。籽粒浅黄色,粒顶黄白色,百粒重32克。青食果穗粘度高,微甜,粒大皮薄,适口性好。是加工食品(速冻玉米、玉米片、粘豆包、汤圆等)、加工淀粉和变性淀粉等的优质高效品种。l992年省内生产试验中,平均公顷产量6665.43千克。 生育前期耐低温,可适时早播,种植中应与普通玉米有200米以上的隔离区;每公顷保苗5万株左右;较喜肥水,适于在中上等肥力

4、条件下栽培,拔节期追一次肥,每公顷150千克,氮磷配比为1.52.0:1,适当增施锌肥,可获9000千克/公顷的产量;为提早上市,可采用地膜移栽和覆盖栽培;为延长青食采收期,可分期播种。,一、品种选择,2、垦粘2号 黑龙江农科院作物玉米育种室选育的极早熟粘玉米单交种。生育期约106天。需活动积温2200度日。株高约225厘米,穗位高80厘米。果穗筒型,长19.6厘米,粗4.7厘米,穗行数1618行,穗轴白色,籽粒黄色。果穗可青食,也可磨成粘玉米粉,生育期耐低温,可适时早播,密植有较高的增产潜力,每公顷应保苗7万株左右。3、垦粘3号 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作物所玉米育种室选育成的极早熟白粘玉米单交种

5、。生育期约108天。需活动积温2250度日。株高205厘米,穗位65厘米。果穗筒型,长17.2厘米,粗4.5厘米,穗行数16行,穗轴白色。百粒重27.5克。适宜种植密度为每公顷6.5万株 7万株;一般肥力条件下,每公顷施种肥磷酸二铵150克,追施尿素180千克,氮磷配比为1.5:1。,二、种子处理,玉米在播种前,通过晒种、浸种和药剂拌种等方法,增强种子发芽势,提高发芽率,并可减轻病鼠为害,以达到苗早苗齐,苗壮的目的。 1、晒种 经过晒种,出苗率可提高1328%,提早出苗1 2天,并且能减轻玉米的黑穗病的危害。 方法:选晴天把种子摊在干燥向阳的地上或席上,连续晒2 3天,并要经常翻动种子,晒匀、

6、晒到。,二、种子处理,2、药剂拌种 可用玉米种衣剂拌种,糯玉米每公顷用种子量为50斤,1斤装种衣剂每瓶可拌1公顷。,三、育苗,(一)育苗时间 育苗移栽主要是为了提早成熟,这样才能有较好的经济效益,一般可比陆地种植提早15天左右上市,在牡丹江可以在4月20日前后进行育苗。(二)营养土配制 通常是用1/3的腐熟细碎的优质农家肥,加入2/3的园土,混拌均匀即可。 (三)播种 将配制好的营养土装入营养钵,注意只装到2/3左右即可,然后每个营养钵内播入2粒处理过的种子,播种完毕后,覆土2cm左右,浇透水。,三、育苗,(四)苗床管理 苗床管理的基本要求是:要求做到出苗前增温保湿促齐苗,出苗后适温散湿促根壮

7、,间断炼苗培育健壮苗。 1、温度控制 幼苗期最低温度为10,最适温度为1820。出苗前重点是提高床温促进出苗,出苗后重点是防止徒长,培育健壮苗。从二叶期开始控制床内温度,避免高温烧苗、寒潮低温,移栽前35天,应昼夜揭膜炼苗,增强幼苗抗逆力和适应性,培育健壮苗。 2、水分管理 一般播种时浇透水,以后要严格控制浇水,不干不浇。特别是炼苗期,更要严格控制水分,达到蹲苗的目的。移栽前一天浇透水,使幼苗吸足水分,土壤粘结,便于起苗。,四、选地、隔离、精细整地,1、选择地块 选择平地或者一般坡地都可种植,要选择富含有机质,肥力较高的地块,规模化种植要选择能够适合机械操作的地块。 2、隔离种植 玉米是异花授

8、粉植物,很容易受其它玉米传粉而改变品质,因此无论种植哪个品种的粘玉米,一定设立隔离区,隔离方法有(1)设隔离带,宽度不少于400米,条件好的地块可缩短到300米。(2)时间隔离,不同品种的播种互相错开,使花期错开2030天。,四、选地、隔离、精细整地,3、精细整地 前一年秋季在对土壤进行秋翻,翻地前要增施农家肥,每亩5000公斤,通过秋翻可消灭大部分在土壤中越冬的地下害虫,同时可疏松土壤,增加土壤的含水量。秋翻后的农家肥可施入土壤25左右,有利于玉米根系的吸收,从而提高肥料的利用率,同时农家肥深施以后,可以在土壤深层腐熟,活化深层土壤微生物,对改良土壤起到了明显作用,有利于保护土壤墒情,增加土

9、壤的孔隙度,增大了田间持水量,冬春季保墒效果好。,五、移栽,1、适时移栽 通常以苗龄长短、结合秧苗叶片数和温度作为确定移栽期的根据,移栽时苗龄短、秧苗小,虽易于成活,但不能充分发挥移栽增产的作用;移栽苗龄过长、幼苗过大,移栽伤根多,成活率低,且移栽期距离幼穗分化期的时间过短,会明显抑制单株个体的发育,降低单株产量。适宜的移栽期,应掌握气温稳定在10以上,正常直播期内,寒潮的冷尾暖头进行,以苗龄20天左右,幼苗34叶,最迟不超过五叶期。第一层次生根已经形成时移栽为好。 牡丹江地区一般在5月10日前后。,五、移栽,2、保证移栽质量 要以有利于本田成活早、返青快,达到苗匀、株壮为目标。每亩种植350

10、0株左右。根据土壤墒情和底肥计划用量,施足底水、底肥。 移栽时按叶龄和长势不同,进行分级,按级分行分块移栽,切忌大小苗强弱株混栽,促进个体均衡发育,提高田间整齐度。栽时要苗正,根系伸展,深度以齐茎上绿的分界处为宜,要选择晴天移栽,有利新根生长,可以防止土壤板结,促进成活。,六、田间管理,玉米移栽后不久,就开始进入拔节和穗分化阶段,田间管理必须及时跟上,要早查苗、早浇水、早施肥,促其快返苗、早发苗,才能在有限的生长期内,积累更多的有机物质。必须以促根、壮苗为中心,紧促紧管。并结合中耕松土促其快返青,早发苗,力争在幼穗分化之前尽快形成较大的营养体,为高产奠定基础。,六、田间管理,1、追肥 拔节期亩

11、追肥尿素30斤。 2、中耕除草 这是苗期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促下控上增根壮苗的主要措施,中耕可以疏松土壤,流通空气,不但能促进玉米根系的发育,而且有益于土壤微生物的活动,同时还可以消灭杂草,减少地力消耗,并可促进有机物的分解,改善玉米的营养条件,提高地温,对幼苗的健壮生长有着重要意义。一般要中耕23次,做到2铲3蹚,或者3铲3蹚。 3、去除分蘖 玉米拔节前,茎基部可以长出分蘖,分蘖与主茎争夺养分和水分,而影响产量,因此应经常检查,及时去除分蘖,以利于主茎生长。,六、田间管理,4、除去无效果穗 玉米植株上除上部果穗外,其第二第三穗发育迟,吐丝较晚,不能受精结实的可除去,来增加有效果穗长度和重

12、量,又可促进早熟。 5、人工辅助授粉 由于鲜食粘玉米对玉米果穗的长度要求严格,造成粘玉米秃尖,或者半粒穗的主要原因是授粉不均,因此要采用人工辅助授粉。方法是两人用一根绳子高举过头顶,按四条垄一蹚,拉一遍可增加授粉率,选择晴天的上午10点。 6、防治玉米螟 对鲜食玉米比粮食玉米尤为重要。因为虫食穗完全失去商品价值,而粮食玉米只是减产。玉米心叶期和初穗期用药,用90%晶体敌百虫15002000倍液,或75%辛硫磷乳油30004000倍液。任用一种灌心叶或穗部顶端灌药,每株灌药10毫升。,七、收获,鲜食粘玉米在乳熟末期粘而香,品质佳,适口性最好,为最佳采收期。采收过早没有营养价值,采收过晚影响品质。因此一定要做到适时采收,提高产品的商品性,一般在玉米雌穗受精后的2025天即可采收。注意上市前清晨采收,以免塌浆及外观色泽不好。 用于收获籽粒加工的同普通玉米一样完熟期收获、晾晒、脱粒。,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课件讲义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