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历史必修一专题一练习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 I 卷(选择题)和第 II 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100 分钟。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答题卡和 第 II 卷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3第 I 卷选择题答案用 2B 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和第 II 卷一起上交。第 I 卷 选择题(135 题,每小题 2 分,共 70 分)1在中国古代“家国一体”的社会中,忠孝观念源远流长,其源头是 ( )A 宗法制 B 郡县制 C君主专制 D 中央集权制2推行郡县制有利于巩固秦朝的统一,是因为这一制度 ( )A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 B提高了政令执行的效率 C便于加强中央对地方
2、的直接管辖 D消除了地方割据势力的形成3宗法制是西周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请你判断,在西周的封国鲁国的宗法体系中,处于大宗地位的是 ( )A周王 B鲁国国君 C卿大夫 D士4从地方行政组织来看,吕思勉先生把古代中国划分为“部落时代” 、 “封建时代” 、 “郡县时代”这三个先后相继的时代。其中与“封建时代” 相对应的朝代是( )A西周 B秦朝 C西汉 D宋代5鼎在商周时期是地位和权势的象征,周礼记载:“天子用九鼎” ,但考古人员在春秋时期的诸侯墓中发现也有九鼎,这说明当时 ( )A. 诸候争霸,胜者为王 B. 分封制崩溃,周王室衰微 C. 尊王攘夷,号令诸候 D. 大国诸侯饮马黄河,问鼎中原
3、6.下表是西周的封国齐国某位卿大夫的家庭成员表,你认为将来谁会是权位的合法继承人( )妻妾 儿子一般称谓妻(正室) 三子(20 岁) 四子(13 岁)妾一(侧室) 长子(27 岁)妾二(侧室) 二子(24 岁)A. B. C. D.7 “元起朔方,固已崇尚释教(佛教) ,及得西域,世祖以地广而险远,思有以因其俗而柔其人,乃郡县土番之地,设官分职,而领之于帝师。 ”这里的“官”隶属于( )A宣政院 B中书省 C理藩院 D行中书省8诗人左思在其咏史中浓郁悲歌:“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 ”造成这一社会状况的制度原因是( )A征辟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9柳宗元封
4、建论载:“时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以明矣。 ”符合这一论断的历史时期是( )A秦朝 B西汉 C南北朝 D唐朝10秦始皇所创立的皇帝制度,既是对前朝制度的否定,也受到了前朝制度的影响,这些制度是( )郡县制 王位世袭制 分封制 嫡长子继承制A B C D11 “秦始皇设职授官,从一面看是官僚政治的开始,从另一面看却是政治权力等级世袭的中止。 ”中止了“政治权力等级世袭”的制度是( )A宗法制 B皇帝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 12史学家钱穆指出:“在此制度下,人民优秀分子均有参政之机会,新陈代谢,决无政治上之特权阶级。 ”钱穆所说的“制度”是( )A荐举制 B封邦建国制 C科举制 D三省六部制
5、13. 有学者指出:(西汉)首先遇到的第一个大问题是帝国跨地过广,不能全部由中央集体管制,于是采取了一种“斑马式”的省级组织。体现这种“斑马式”省级组织的制度是( )A.郡国并行制度 B.中外朝制度 C.刺史制度 D.郡县制14. 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中说“秦,虽死犹存,它亡得悲壮。 ”从政治上看“秦,虽死犹存”主要是指( )A.统一度量衡、货币 B.开创皇帝制度C.中央建立三公九卿制 D.建立统一国家和中央集权制15 “齐人” 、 “鲁人” 、 “楚人”这种表述,逐渐让位于以行政区划为籍贯的表述,造成这一变化的制度因素是( )A分封制 B宗法制 C郡县制 D三省六部制16.中国古代长期实行专制
6、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决定因素是( )A.法家思想的影响 B.儒家思想的影响 C.皇权意识的增强 D.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17、明史专家吴晗在朱元璋一书中曾这样描述我国古代的君臣关系:“在宋以前有三公坐而论道的说法到宋朝便不然了。从太祖以后,大臣上朝在皇帝面前无坐处,一坐群站,到了明代,不但不许坐,站着都不行,得跪着说话了” 。君臣关系从坐而站而跪,说明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演变的重要特点是( )A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日益加强 B内阁制度日渐成熟C等级制度越来越严格 D. 皇权的不断加强18唐太宗时期若要治理黄河,按制度规定其运作程序是( )A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工部 B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工部C门下省尚书省
7、中书省工部 D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19典故“指鹿为马”出自史记秦始皇本纪:“赵高欲为乱,巩群臣不听,乃先设验,持鹿献于二世,曰:马也, 二世笑曰:丞相误邪?谓鹿为马。 问左右,左右或默,或言马以阿顺赵高。 ”该典故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 )A司马迁讽刺秦二世无能 B丞相位高权重威胁了皇权C丞相制度实行不合时宜 D秦朝面临着被灭亡的危险20仪征市第二中学某班同学自编自导了一部历史短剧,剧中我国古代的一些著名帝王穿 棱历史隧道谈论起自己的丰功伟绩。其中的台词有与史实不符的地方,它是( )A秦始皇:“我首创了一套沿用 2000 多年的政治制度,功高盖世!”B唐太宗:“我三分相权,相互监督,确保了我的
8、独尊地位。 ”C宋太祖:“我设立内阁,感到大权在握的踏实。 ”D雍正帝:“我设置了军机处,军政大权完全集中到了我的手中。 ”21. 据汉书记载,汉武帝时,某一官员“周行郡国,省察治装,黜陟能否,断治冤狱”这一官员的身份应该是( )A丞相 B郡守 C州牧 D刺史22 “中国式建筑是凝固的思想意识形态。太和殿内皇帝所用的御座 ,安置在一个高约 2 米的基座上,使御座从平地升起,犹如须弥座托着太和殿的缩影。 ”其中体现的政治思想是 ( )A天人合一 B皇权至上 C大一统 D法治23中国古代用封建官制代替世袭制,适应了君主专制的需要,主要是因为( )A 拓宽了官吏选拔途径 B 扩大了统治基础C 君主控
9、制了用人权 D 实现了选贤任能24秦始皇在全国范围内确立了封建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中央集权指( )A全国有统一的货币、度量衡 B以皇权至高无上为最基本的原则C全国有通行的统一文字 D中央机构对地方机构实行直接有效的行政管理25仪征市第二中学学生开展“中国古代政治”研究性学习,拟定了下列论文题目,其中有明显错误的是 ( )A 浅谈秦始皇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B 试论西汉刺史对郡国的监察C 三省六部制与中央集权制度的完善 D 简析清代皇权与相权的关系26明清之交,中国社会发展的步伐开始大大落后于西方国家的根本原因是 ( )A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达到顶峰 B军机处的设立C官僚机构的膨胀 D
10、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27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对古代某一地方制度做出了如下评价“(它)就是一个宰相府的派出所,分驻在这个地方来管事。如是则地方绝无权,权只在中央。 ”这一制度是 ( )A.分封制 B.郡县制 C.郡国并行制 D.行省制28.明清时期封建君主专制空前强化所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 )A.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适应 B.封建制度走向衰落C.封建政治制度进一步完善 D.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尖锐29比较两汉和隋唐时期的选官制度,后者的最大进步在于 ( )A更加注重官员的道德品质 B更加注重人才在地方的声望C中央政府参与到选官过程中 D突破官僚世家对选官的控制30下列史料能反映清朝统治者设立军机
11、处的根本目的的是 ( )A “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缮写” B “军机大臣者,皆亲臣、重臣”C “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于宣召” D “军机大臣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31公元前 214 年,秦始皇统一岭南后,设置了南海郡、桂林郡和象郡。南海郡辖番禺、四会、龙川、博罗 4 县,郡所设在番禺(今广州) 。任嚣任郡尉(因南海郡属下县少,是小郡,故称尉不称守) ,是为广州建置之始。有关任嚣的说法 ( )A他的职位由中央任命,不可以世袭 B他事实上是南海郡的最高行政长官C他无权任免辖区内的四个县令 D他像以前的诸侯一样拥有封地32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始皇帝幸梁山宫,从山上见丞相车骑众,弗善也。中人或告丞相,
12、丞相后损车骑。始皇怒曰:此中人泄吾语。 案问莫服。当是时,诏捕诸时在旁者,皆杀之。 ”下列能说明该材料的是 ( )秦朝时相权已经严重威胁到皇权 秦朝时期监察机构趋向完善 皇权的独断性、随意性、残酷性 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下的暴政A B C D33 、我国某旅行社在安排某项目旅游景点时写道:“接折(阅读奏折)见面(请皇帝旨)述旨(拟皇帝旨意)过朱(皇帝过目确定)交发(下发旨意)”该景点最有可能是 ( ) A 秦丞相府 B 唐尚书省 C 元中书省 D 清军机处34、一位中学生准备写一篇有关“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强化对中国社会发展影响”的历史小论文,下列观点中符合这要求的有 ( )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
13、巩固和发展 有利于封建经济的发展 奠定了中华文明长期领先于世界的基础 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A、 B、 C、 D、35、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说:“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罢丞相始也。 ”宰相制度的废除,最大的消极影响是 ( ) A、司法失误不能有效纠正 B、行政 失误不能有效纠正C、决策失误不能有效纠正 D、军政失误不能有效纠正第 II 卷 材料解析题(3637 题,3 题共 30 分)36.(12 分)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周亚夫,汉文、景之世名将。周勃次子,因兄胜之杀人被处死,故得嗣爵,封为条侯。文帝后元六年(前 158),匈奴大举侵扰上郡、云中,京城长安告警。周
14、亚夫以河内太守被任为将军,驻屯细柳。因治军谨严有方,不久迁中尉,负责京城治安。汉景帝刘启即位后,任亚夫为车骑将军。三年(前 154)吴楚七国发动叛乱,周亚夫以太尉率军平叛。他会兵荥阳,固守昌邑,待机以轻骑断绝吴军粮道。最后以精兵出击,不到三个月,就平定了叛乱。五年后,周亚夫迁为丞相,很受景帝器重。不久,因不同意废栗太子,又在王皇后兄王信和匈奴降王徐卢五人封侯等政事上与景帝旨意相左,加以梁孝王的挑拨和诬陷,受到景帝猜忌, 中元三年(前 147)被免除丞相职务。景帝后元元年(前 143),周亚夫子私买工官尚方甲盾五百具,备作其父葬器,被人告发,事连周亚夫。廷尉召亚夫对质,并逼其供认谋反。周亚夫不服
15、,绝食五日,呕血而死。材料二 唐太宗说:“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且日断十事,五条不中,中者信善,其如不中者何?以日继月,乃至累年,乖谬既多,不亡何待?”摘自贞观政要材料三 明太祖说:“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有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今我朝罢丞相,设五府、六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 ” 摘自明史纪事本末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指出周亚夫丞相职务被免的原因是什么?其根本原因又是什么?(3 分)(2)根据材料一,说明周亚夫先被封为条侯和后
16、来被封为车骑将军的原因有何不同?前后两种不同的任职原因说明古代中国的选官制度的什么发展趋势?(3 分)(3)根据材料二、三,说明唐太宗认为“稳便”的途径是什么?明太祖认为“稳当”的方法是什么?你认为唐太宗与明太祖的看法从根本上说是否矛盾,请说理由?(6 分) 37阅读下列材料(8 分):材料一 (周)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黄帝之后于祝,帝尧之后于蓟,帝舜之后于陈,大禹之后于杞。于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曰齐。封弟周公旦于曲阜。 史记周本纪材料二 三年, (周)幽王嬖爱褒姒。褒姒生子伯服,幽王欲废太子。太子母申侯女,而为后。后幽王得褒姒,爱之,欲废申后,并去太子
17、宜臼,以褒姒为后,以伯服为太子。周太史伯阳读史记(当时各国记载的历史皆称史记)曰:“周亡矣。 ”材料三 “夏商周断代工程”于 1996 年正式设定,由 21 位不同学科的专家组成的专家组工作,成为中国“九五”期间重点科技攻关计划项目。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指出,西周分封的对象主要有哪几类?(2 分)(2)材料二中为什么“周太史”发出“ 周亡矣”的感叹?由此可以看出材料二中所反映的制度有什么作用?(3 分)(3)史料一般分为原始史料与二手史料两大类。从研究西周历史的角度看,材料一二所引用的史料属于哪一类?材料三中“夏商周断代工程”所采用的研究方法有什么特点?(3 分)38阅读下列材料(10 分
18、):材料一 唐初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付门下。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又上中书,中书又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又下门下。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者。 尚书省但主书填“奉行”而已。 朱子语类 材料二 唐太宗说:“中书所出诏敕,颇有意见不同,或兼错失而相正以否。元置中书门下,本拟相防过误。人之意见,每或不同,有所是非,本为公事卿等特须灭私徇公,坚守直道。庶事相启沃,勿上下雷同也。 ” 贞观政要 材料三 唐太宗发现有一人诈伪做官,使下令处死。但负责审理此案的官员戴胄说:“法者,国家所以布大信于天下;言者,当时喜怒之所发耳,陛下发一朝之忿而许杀之,既知不可置之于法,此乃忍小忿而
19、存大信也。 ”唐太宗被迫收回成命,对他说:“法有所失,公能正之,朕何忧也!” 贞观政要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唐初一道旨意主要包含了哪些人的意见? (2 分)(2)材料二说明唐初政治制度的特点是什么?这种特点的产生主要取决于什么? (3 分)(3)材料三所述故事实质上是哪两种权威之间的冲突?结局说明了什么?(2 分) (4)结合上述材料指出唐初君主的权力受到哪些方面的制约;结合我国封建制度的政治特点谈谈你对这一现象的认识。 (3 分) 仪征市第二中学 2010 届高一第一次月考答案1-5ACBAB 610AACBD 1115DCADC 16-20DDDBC 2125DBCDD2630AD
20、BDD 3135DDDDC36 (1)原因:在废太子、封侯等政务上与汉景帝旨意相左;梁孝王的挑拨和诬陷。 (2分)根本原因:君权与相权的冲突,打击相权以加强君主专制(1 分)(2)不同:被封条侯是继承其父爵位,被封车骑将军是因为军功。 (2 分)趋势:选官由注重血统向注重才能转化;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 (1 分)(3)稳便: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稳当:罢相,设五府六部分理事务。 (2 分)没有矛盾。 (1 分)理由:两者的目的都是为了维护自身的王朝统治。 (1 分)唐太宗用相,是为了减少决策失误,最根本的意图是为了统治长久;明太祖罢相,以防小人乱政,同样是为江山稳固。 (2 分)37(1)先代贵族、功臣、王族。(2)周幽王的行为破坏了嫡长子继承制,进而影响宗法制和分封制,动摇了西周的统治。因此发出如此感叹。宗法制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的内部的稳定和团结。(3)二手资料。特点:多学科结合,利用现代科技研究,政府主导。38 (1)包括了皇帝和三省大臣的综合意见。(2)特点是皇权之下的民主制,取决于皇帝的个人品质和唐朝建立的历史背景。(3)皇权与法律权威之间的冲突。结局说明法律的权威占据上风。(4)唐初君主权力受到大臣们和法律的制约。我国封建政治制度的特点是专制主义集权制,皇权至上,但在唐朝时期皇权并非是绝对的权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