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黑龙江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知识更新培训矿山地质工程专业(2010-2014)专业科目学习教材黑龙江科技学院2010 年 4 月 1矿山地质工程专业教学计划一、教学目的与要求以矿山地质工程专业技术人才的能力建设为核心,以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的创新能力、专业水平和科学素质为目的,通过组织网上自学和网上面授辅导的方式,强化学员的专业知识,使各类专业技术人员了解本专业的科技发展动态,掌握本专业的最新科技理论和技术成果,为黑龙江省发展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二、课程设置及授课计划学时分配 考核方式序号课程名称 总学时 网上函授网上面授以完成思考题和撰写论文相结合形式40(高、中级)8(高、中级
2、)1 矿山地质工程 4848(初级)20(高、中级)4(高、中级)2创新能力建设:专业技术人员创新案例2424(初级)初级职称人员完成两次作业,培训中期和结束前各一次;高、中级职称人员在培训中期完成一次作业,培训结束前完成一篇学习体会(3000-5000 字) 。合计 72 60 12三、学习考核1、思考题和学习体会通过电子邮件的方式提交,收件信箱为:。2、培训实行单科结业制,凡参加培训者,必须按照课程设置及授课计划要求进行学习,公需科目和专业科目考核均取得及格以上成绩者,可获得由黑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颁发的合格证书,作为职称评定的条件之一。2四、作业(一) 、思考题1、根据聚煤理论怎样
3、理解中国晚古生代大部分以石灰岩为煤层顶板的含煤旋回层的成因?2、什么叫层序地层学?层序地层分析在含煤地层研究中的应用?3、什么叫富煤带?什么叫富煤中心?厚煤层形成的控制因素有哪些?5、举例说明构造活动带赋煤区的构造特征。6、怎样理解深部构造与基底属性控制煤系变形特征的空间差异。7、从盆地形成的动力学系统来看主要有哪三种地壳应力环境。8、煤烃源岩的生烃潜力评价标准是什么?9、煤田地质学科发展的特点有哪些?10、结核在含煤地层环境分析中的意义。11、根据煤的显微组分组成和显微煤岩类型组合划分出哪 4 种煤相。12、说明水域沼泽化和陆地沼泽化的沉积相序。13、遥感图像地质构造解译的内容包括哪些方面。
4、14、地震勘探勘探有哪些优点?以反射波法为例说明地震勘探资料对断层构造解释?15、在煤炭勘查中怎样理解地质构造综合研究中的形态研究、成因研究和背景研究。16、参与资源储量估算的可采煤层是这样界定的。17、地震勘探资料、测井勘探资料、钻探资料三者见煤厚度不一致时,采取哪个厚度?18、资源量估算块段划分中怎样理解“在达到了相应控制程度的勘查工程见煤点连线以内和连线以外以本种基本线距(钻孔间距)的 1412 的距离所划定的全部范围内,都视为达到了相同的控制程度” 。19、煤炭资源预测时对潜在的资源量分级都是怎样界定的。20、煤炭资源预测远景区分类时都考虑哪些条件,分了几类,类的具体条件是什么。321
5、、煤炭地质勘查的可行性评价中哪些可以由勘查单位完成。22、煤炭地质勘查工作中的概略研究(评价)主要包括哪些内容。23、煤炭资源技术经济概略分类评价的方法和步骤有哪些,怎样对概略分类进行修正?24、按优质环保型系列对煤炭资源用途进行评价分了哪几大类?各是怎样界定的?哪些是不符合环保标准的?25、从环境保护方面将煤炭资源划分为哪几类,各是这样界定的?26、什么叫数字矿山?具有哪些特征?数字矿山有哪些基本功能?27、数字矿山信息整合、交换、共享平台的作用?28、GIS 技术在矿产资源管理中都能实现哪些功能?29、MAPGIS 系列软件有哪些功能和特点?30、怎样理解“ 板底垫托”的思想?31、大陆岩
6、石圈结构与构造的新认识与传统观点相比有哪些突破?32、对大陆岩石圈的演化和动力学的理解?要求:初级职称人员必须完成思考题 1-24 中的 8 个;高、中级职称人员必须完成思考题 24-32 中的 3 个。(二) 、学习体会以不断提高理论水平和实际应用能力 为我省经济发展提供资源保障为大标题,小标题自定,撰写一篇学习体会,由学员本人认真、独立完成,在观点、理论、方法等方面能体现对所学新知识的系统掌握。要求:(1)字数在3000-5000 字;(2)能体现对所学的新知识基本系统掌握;(3)结合自己实际工作,在某些问题或某些方面有自己独到方法和见解。4矿山地质工程专业科目课程教学大纲与学习指导一、课
7、程的性质和任务矿山地质工程课程是研究矿产(煤炭)的形成、演化、发展以及开发利用等的一门综合学科。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在煤炭地质理论、方法上取得了很大进展,为煤炭资源勘查和开发利用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这就要求煤炭地质专业技术人才及时更新专业知识,提高整体素质和创新能力,为煤炭工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本课程的主要教学目的在于使学习者能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矿山地质领域的的最新进展,更新知识。本课程的授课对象为在矿山地质等领域从事科研、教学、技术、生产设计施工及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工作人员。二、课程基本要求学习本课程,重点掌握中国煤田地质理论体系,包括煤岩学、煤变质作用、煤地球化
8、学、构造控煤作用、聚煤规律、煤炭地质综合勘查技术、资源储量评价等方面的新理论新技术,了解数字矿山新技术。三、课程基本内容第一部分 大陆构造研究的新进展1、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通过本章学习,重点掌握大陆的生长机制和成因、大陆岩石圈结构与构造的新认识、大陆岩石圈的演化和动力学等方面的新理论新方法。要求在掌握理论的基础上,应该很好的将理论结合到地质基础理论的研究及指导资源勘查生产工作中去。2、主要讲授大陆岩石圈结构与构造、演化和动力学等方面的新理论新方法。3、重点知识解析5(1)大陆的生长机制, “板底垫托 ”的思想;(2)大陆岩石圈的演化,莫霍面的“叠加” 思想。第二部分 煤田地质学基础理论新进展1
9、、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通过本章学习,重点掌握煤岩学、煤地球化学、构造控煤作用、聚煤规律方面的新理论新方法。要求在掌握理论的基础上,应该很好的将理论结合到资源勘查及生产工作中去。2、主要讲授煤岩学、煤地球化学、构造控煤作用、聚煤规律方面的新理论新方法。3、重点知识解析煤田地质学是研究煤的生成过程与控制因素,煤的成分、结构、性质,煤层的空间分布规律的一门学科。煤田地质学是煤炭地质勘查的基础,贯穿于煤炭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全过程。第三部分 地质勘查过程中的地质研究1、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通过本章学习,重点掌握煤炭地质勘查过程中的地质研究工作,其中要加强应用新理论、新方法对聚煤规律、煤层和煤质、地质构造的研究
10、,应用其研究成果指导地质勘查工作。2、主要讲授应用新理论、新方法对聚煤规律、煤层和煤质、地质构造的研究。3、重点知识解析(1)层序地层学在含煤地层研究中的应用:层序地层模式;(2)聚煤规律:富煤带(中心、单元)的形成条件。第四部分 资源储量分类系统使用中应注意的问题1、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重点掌握在资源/储量划分、技术参数采用、工业指标及储量估算过程中常见问题的技术要求的方法。2、主要讲授6资源/储量估算中的技术参数采用、工业指标。3、重点知识解析资源/储量估算:煤、泥炭地质勘查规范)实施指导意见 第五部分 煤炭资源预测和评价1、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通过本章学习,重点掌握煤炭资源预
11、测和综合评价理论和的方法,了解煤炭资源资源储量分类系统使用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的概念界定。2、主要讲授煤炭资源预测和综合评价理论和的方法。3、重点知识解析综合评价:递次开展煤炭用途评价、技术经济评价,按照不同资源系列进行归类和综合分类。第六部分 数字矿山技术1、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通过本章学习,重点掌握数字矿山的概念、基本功能和体系结构,掌握地理信息系统在数字矿山中的作用,重点掌握 MAPGIS 软件平台的应用。2、主要讲授地理信息系统在数字矿山中的应用。3、重点知识解析MAPGIS 软件平台:新一代全组件化地理信息系统,包含比较完善的制图功能、海量无缝图库管理、空间数据库管理、空间分析工具等功能
12、。四、考核方式按照作业中对思考题的要求及撰写学习体会文章的要求进行考核。7目 录专题一 大陆构造研究的新进展8专题二 煤田地质学基础理论新进展102.1 含煤沉积和聚煤作用 102.2 煤田构造 152.3 煤岩学和煤化作用 202.4 煤的地球化学研究 222.5 煤田地质学研究的发展趋势 28专题三 地质勘查过程中的地质研究283.1 含煤地层和聚煤规律研究283.2 煤层和煤质研究323.3 地质构造研究34专题四 资源储量分类系统使用中应注意的问题41专题五 煤炭资源预测和评价49专题六 数字矿山技术7081第一章 大陆构造研究的新进展对于大陆岩石圈来说,其板块的历史、结构和运动情况显
13、然要比大洋板块复杂得多。因此,起源于对大洋岩石圈研究的板块构造学说,在解释更为复杂的大陆构造时,尚不尽人意。这促使地质学家继续寻找新的解释。80 年代后期至 90 年代初,重新兴起的以造山带为代表的大陆构造研究,也因此成为当今地学的热点和前沿。研究的焦点,主要集中于三个方面,即大陆岩石圈的结构、演化及动力学。这些问题至今还远未得出最后结论,本节仅对其部分进展作一简述。(一) 、大陆的生长机制和成因大陆的生长机制和成因一直是当代地学中争论不休的问题之一。板块构造学说提出以后,人们曾普遍相信陆壳在水平方面的侧向增生是大陆岩石圈生长的主要方式。但近年来的研究却表明,在某些地区,特别是拉伸地区的下部,
14、大陆地壳看来是分层的,而并非如洋壳那样是单层的。这一发现导致了所谓“板底垫托”的新思想,即由于岩石圈板块的水平拉伸和变薄,导致地幔物质上涌,使花岗岩类与玄武岩类岩浆沿板底上侵并垫托到大陆地壳底部,使地壳由下往上生长。Furlong 等(1986)对不同岩石组合的地震波速计算表明,在板底垫托作用过程中,幔源物质的垫托可使大陆地壳增厚 1025km。从最近的研究报道看,在地幔物质上涌又能产生玄武质岩浆的任何地方,如俯冲带上部、大陆裂谷和板块内的其它拉张部位,都能发生板底垫托引起的造壳作用。所有这些都说明,地壳物质由下向上地垂直增生,与地壳沿水平方向的侧向增生同样重要。进一步讲,板底垫托作用也代表了麻粒岩相的变质事件,这对于解释造山带向克拉通的转变,即地槽活动阶段向地台活动阶段的转化,也具有重要的意义。(二) 、大陆岩石圈结构与构造的新认识传统地质学曾把大陆地壳划分为上地壳和下地壳两层,其间以康拉德面分开。八十年代中期,前苏联完成的科拉地区超深钻研究(钻孔深度已超过12000m),根据深钻成果否定了这一概念,从而引起了人们对陆壳结构的重新思索;另一方面,从大陆反射地震剖面方法的应用中,获取了大量深部信息,从根本上修正了人们对陆壳和其下的上地幔结构的认识。虽然陆壳中只有一小部分经过探测,但其结果已揭示出它远比过去想象的要复杂得多。大陆地壳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