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第一章 岗位职务描述1、岗位描述基础工作(11 个基本环节)1 确定岗位职务分析的对象 2 成立岗位职务分析描述工作组 3 制订具体工作计划外4 搜集有关资料、文件等 5 制定岗位职务分析图表 6 对岗位职务分析人员进行培训 7 按工作规模、专业技术要求划分工作小组 8 工作人员填写各种岗位描述表格 9 对所填写的表格进行审核 10 打印、上报、审定 11 制成岗位职务分析档案2、岗位信息搜集工作的 3 个要点: 1 全面 2 准确 3 整理清楚3、岗位职务描述信息搜集 6 个方法:1 观察法 2 问卷调查法 3 面谈法 4 工作实践与工作日写实法 5 功能性工作分析法 6 关键事件法1)、
2、观察法:是观察者通过感官或利用其它工具,仔细观察、记录工作者在正常情况下的工作情况,从而获得各部分的内容、特点和方法,提出具体的报告。观察法具体包括工作研究、动作-时间研究等技术观察法的主要作用:1 观察记录核实工作负荷及条件 2 观察记录分析某一岗位具体工作流程及工作方法,找出不合理之处2)、问卷调查法:是一种常用的调查方法,且成本较低,占用时间相对较少,问卷调查法根据特定的工作、特定的目的来进行问卷设计,所以可用于多种形式和各种用途数据分析,对简单体力劳动岗位和复杂脑力劳动岗位均可使用,成本、低时间较短、调查面广;受被调查这表达能力影响,不能发现心理动机。3)、面谈法的主要内容: 1 岗位
3、工作目标 2 岗位工作内容 3 岗位性质和范围 4 岗位责任适用无法直接观察、对工作部了解或耗时太长。 4)、功能性工作分析法:由美国劳工部制定,以职工所需发挥的功能与应尽的职责为核心,列出需加以收集与的信息类别,规定工作分析内容工作分析的数据分为两类:1 实际工作信息,如工作内容工作特点等 2 工作者信息,描述工作者的特点。包括正确完成岗位工作所需的培训 , 个人能力,个性特征,身体状况。5)、关键事件法缺点:耗时长,注意绩效的好坏,忽略平均水平。6)、工作实践与工作日写实法:了解岗位信息的最好方法,适用于短期内掌握的或重复性强 的工作。24、岗位职务描述的基本内容:1 岗位职务基本情况描述
4、 2 生产活动主要内容或范围描述 3 岗位职务设备与技术技术优势支持方面的描述 4 员工匹配描述5、岗位职务描述:按照职业,工种属性要求,并结合一定的相对独立活动组织所承担活动内容的要求,描述出某个特定岗位所具备的综合素质元素的图表。6、岗位职务描述的作用: 1 提高经济效益和工作效率 2 使技术投入更加合理 3 双向选择的依据 4 组织内部用人标准 5 培训大纲的功能 6 绩效评估尺度7、岗位描述的基本原则:1 实用性原则 2 专家行为原则 3 个性化原则 4 科学操作原则 5 动态管理原则8、涉及的概念:1 微动作:是指一些非常基本的工作动作,它对完成工作任务最基本的单元元素是指两个以上微
5、动作集合体2 任务:是指由一个或多个元素组成,构成员工工作绩效中的逻辑和必要步骤的一种清晰活动 3 职责:是指在履行一项工作任务时 具有的个性化的具体职能和责任4 岗位:也称为职位 是构成一个员工全部工作任务和责任的集合 ,也可以定义为人们工作的范围5 工种:是活动对象或劳动对象分类称谓 ,也称工作种类6 职业:是指具有一定工作能力的人,为获取生活所得,运用个人能力进行活动范围职业的 5 大要素:1 名称 2 其工作或劳动对象内容方式和场所 3 从事该职业所需要的资格和能力 4 从事职业活动所获取的报酬 5 在职业活动中形成部门之间或社会成员之间人际关系职业的 3 大特性: 1 社会性 2 经
6、济性 3 技能性9、岗位职务描述与职业培训工作的关系:1 为职业培训指出了方向,即它是从岗位本身的角度帮助人们 需求预测 2 既有培训大纲的作用 3 把员工和岗位通过科学的岗位职务描述的手段有机地结合为一 体,大大提高培训的有效性、针对性,并提高培训的效益。10、岗位职务描述工具表 3 种基本类型:职业明细表 岗位职务明细表 岗位操作明细表11、岗位设定是岗位职务分析的第一步是最为关键的一步。12、填写岗位职务描述工具表注意:1 填写各种相关表格之前必须对相应的岗位进行实地的了解,根据实 际情况如实填写 2 要将表中的主要内容毫无遗漏地填写清楚 3 遇有自己一是无法确切理解的内容时要想有关专业
7、人员询问以后再 填写,不能按照自己的理解填写。14、岗位职务档案使用技巧或注意:1 针对性 2 灵活性 3 培训导向性 4 进一步细化 5 跟踪评估15、岗位设置的 4 方面因素:1 经济发展趋势对企业的影响 2 产业结构变化对企业的影响 3 企业发展规模和实际运行情况 4 有利于生产管理和组织协调,并将管理成本控制在最佳的范围之内16、岗位职务分析:按照岗位应该具备的有关技能等内涵进行具体的分析17、影响岗位职务分析 4 个因素:1 专家的素质 2 专家队伍构成因素 33 信息收集的准确度 4 组织管理与过程控制第二章 培训项目开发1、提升对培训认识能力的方法与技巧: 1 通过持续学习提高认
8、识能力 2 通过亲身实践提高认识能力 3 通过评估培训效果提高认识能力2、企业发展的 6 大要素:1 人员 2 信息 3 时间 4 资金 5 商品与服务 6 场所与设施3、企业:指从事生产,服务性活动,向社会提供产品或劳务,获取经济效益的独立经济单位4、企业发展要素:指企业进行经济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内部条件,也是企业用于创造财富,投入生产和管理活动的主要资源5、人员要素:企业经营活动的主体,是其它各要素的支配者,包括企业的领导者管理者及生产操作者人员要素是首要的基础的决定性要素6、信息:能被人们认识和理解的与企业经营管理有关的各种信息,情报数据资料的总称6、信息来源:1 企业内部信息 2 企业外
9、部信息7、企业经营信息按作用分为:1 决策 2 控制 3 作业(1) 、决策信息是为企业领导服务 ,用于确定企业经营目标决策方案制定经营策略的信息(2) 、控制信息包括 2 方面: 1 政府有关部门通过法规 ,政策等形式对企业经营活动进行控制的信息 2企业内部的管理部门为实现管理的组织指挥和控制职能 ,对企业的经营过程所发出的指令性调控信息(3) 、作业信息:是来自企业内部具体作业部门 ,是基层管理人员所使用的关于具体业务经营过程的信息8、信息资源管理的主要任务:按照企业管理目标要求,建立完善高效的信息沟通网络,保证企业管理所必 需的各种信息准确完整及时传递9、时间要素成为重要经营因素的原因:
10、1 随着科技、竞争、需求的快速变化,速度经济日益取代规模经济 2 时间的缩短可以节约物质成本、人力成本和能源消耗 3 缩短产品研制 和进入市场的周期,获得领先的市场利润10、资金要素:是指企业进行经营活动所使用的资金,即企业才产物资的货币表现。11、企业经营资金:可分为自有资金和借入资金。(1) 、自有资金:主要由企业的投资者和企业留存收益构成,可由企业长期支配使用。(2) 、借入资金:是企业从金融机构、其他有借贷能力的机构借入的以及通过发行企业债券等形式取得的资金,还有在经营业过程中形成的应付未付款项等。借入资金的使用期限一般较短,到期要偿还本金并支付利息。12、商品要素的基本要求:适销对路
11、、质量优良、售价合理、库存量科学合理、信誉可靠、服务完善。13、服务要素:主要包括主营服务项目和附带服务项目。14、企业经营场所与设施是衡量企业经营能力的重要标志。415、企业员工素质:包括个体素质和群体素质两个方面。1 个体素质:思想修养、道德品质、学习能力、知识水平、专业技能和身体状况。2 群体素质:专业技术、智能结构、年龄和性别结构、心理素质结构16、人员要素的特征:1 首位性 2 能动性 3 高增值性 4 创新性 17、培训工作对提高人员素质的作用: 1 道德、思想熏陶作用 2 行为改善作用 3 知识更新作用 4 技能提升作用 5 人才,特别是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18、个体素质分析的
12、三个方面: 1 分析员工的个性潜能及人格特质 2 分析员工的学历水平及职业资格水平 3 分析员工的日常工作表现19、群体素质分析的四个方面: 1 分析员工队伍的专业及其技术技能结构 2 分析员工队伍的层次结构特点 3 分析员工的智能结构及心理素质 4 分析员工胜任工作的情况20、搜集培训项目开发辅助信息的常用方法:1 通过查阅有关资料或台账获取信息2 通过调查研究获取信息3 通过开展经验交流活动获取的总结材料4 通过参加企业的有关活动获得信息5 通过召开座谈会、问卷调查、面谈等方式获取信息21、搜集信息注意问题:1 有用的信息 2 鲜活的信息 3 具体的信息22、信息文字材料的主要内容:1 信
13、息收集说明。信息收集的时间、途径、方法,收集人 2 信息分类。依据类信息、条件类信息、主体类信息 3 对信息的初步判断 23、文字材料的基本要求:内容全面、重点突出、建议可行、表述准确、具有较大的参考价值24、信息材料的提炼与使用中注意:1 必须实事求是 2 必须科学加工 3 在加工基础上开成一份经验材料(标题 、概况、材料内容要重点突出) 4 必须进行评估25、建立培训素材基础台帐的方法: 1“拿来”法 2 改造法 3 独创法 26、建立培训素材基础台账应注意的问题:1 从实际出发,因事设账,不搞形式主义 2 要准确把握并解释台账中的各项具体内容、术语、概念的内涵3 各项基础台账与相关部门的
14、台账应有一定的衔接4 台账之间要注意逻辑关系,防止出现重复和矛盾现象5 把建、管、用有机结合起来。27、培训项目:是指在一定的条件约束下,具有明确培养目标的一次性培训活动。28、培训项目的特征:1 培训对象特定性 2 目标性 3 一次性和单件性 4 系统性和周期性 5 广泛性 6 时限性 7 资金限制和效益性529、培训项目开发的相关信息:培训项目开发的直接信息和培训项目开发的辅助信息1 直接信息: 1 组织目标方面 2 组织气候 3 培训需求 4 培训对象 5 培训内容 6 培训规模 7 培训时间 8 培训地点 9 培训方式方法 10 考评方式等信息2 辅助信息: 1 培训师资 2 教材 3
15、 时机 4 培训设施工具 5 培训费用30、培训项目开发的基础性工作的原则:1 准确性原则 2 全面性原则 3 时效性原则31、培训项目开发基础性台帐的内容: 1 基本素材台帐 2 员工基本素质台帐 3 相关新信息台帐第三章 培训课程开发1、提高对课程重要性的认识能力:1 主动参与培训项目实施计划具体内容的细化工作 2 积极参与培训项目实施的实施活动 3 用对比方法看课程开发的重要性2、课程:广义是指为实现教育培训目的而选择的教育培训内容的总和。狭义指针对某一门学科或某一培训活动而设计的教学内容。3、职业培训课程的特征:1 课程目标对社会劳动力需用求的直接性 2 课程设计中的技能训练有一定的比
16、例界定 3 理论知识服从于技能要求,具有不系统性 4 注重经济性和时效性 5 岗位工作要求对课程内容设计影响较大4、职业培训课程的五个要素:1 由对学员和环境的假定所组成的课程框架 2 宗旨和目标 3 内容及其选择范围和顺序 4 执行和模式 5 课程评价5、职业培训课程与学科性课程的区别: 1 课程目标不同 2 注重时效性的程度不同 3 课程内容、编排形式不同 4 课程的实行模式不同 5 课程的评价不同6、培训课程与培训项目的关系:1 全局与局部的关系: a 培训项目决定课程开发 b 支配课程开发 c 引领课程开发;2 课程开发反作用于培训项目:a 课程开发可以丰富培训项目的内容 b 可以增强
17、培训项目的亮点 c 可以匡正下意识项目的偏颇7、搜集培训课程开发相关信息的步骤:1 明确课程开发依据 2 制定工作计划 3 搜集相关信息4 及时对工作过程进行分析和总结8、搜集信息的方法:观察法、询问法、问卷法、量表法、检索法、交换法9、信息分类的方法:按对象、按主题、按来源、按信息内容、按通用分类表分类等10、信息整理的方法:鉴别法、选择法、核实法、分析法、编写法11、培训课程开发:是指依据一定的培训目标要求,按照一定的原则程序和方法,确定与培训目标相适应的培训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评价方式,最终形成培训课程文件的活动过程612、培训课程开发的基础性工作的要求:1 与培训目标相一致 2 与课程
18、目标相一致 3 保持课程开发基础工作的系统性第四章 培训教材开发1、职业培训教材开发工作的基本方法:1 通过分析培训项目上、课程及其培训对象的特点,分析并把握教 材应具备的特点 2 通过分析职业培训教材成功案例,借鉴职业培训教材开发的有效方法 3 积极参与职业教材的开发实践活动,广泛搜集积累素材2、教材:是教学活动中各学科内容的体现,也就是教师从事教学工作、学生进行相关学科内容学习时所用的材料的总和,包括教科书以及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各类资料、实物、模型、多媒体音频材料等3、教材的类型: 1 按教材使用的媒体传输途径分为视觉、听觉和视听; 2 按教师授课选择的形式分讲授法、案例法、研讨法、多媒体教
19、学法、角色扮演法、技能培训法和成套系统培训法。4、职业培训教材:是实现职业培训目标而编写的,供教师教学和学员学习使用的材料总和。5、职业培训教材的特点:1 充分体现职业岗位活动的特点 2 充分体现职业培训教学活动的特点 3 充分体现直观性、灵活性的特点。6、职业培训教材与学科性教材的关系:1 都具有教材的一些基本特征 2 基本表现形式存在着一致性 3 都有各自明显的特点和差异性7、培训教材与培训课程的关系:培训教材是培训课程的基本要素之一,是培训课程内容的表现形式; 培训教材是依据培训课程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设计、开发的,是培训 课程内容和形式的具体化8、了解培训内容的主要方法:1 了解培训课
20、程设置的主要目标 2 了解培训课程内容的范围和顺序 3 了解培训课程需要的教学组织形式 4 了解课程需要的时间9、分析了解培训对象主要包括:1 基本特点 2 个性特点10、培训教材开发的信息资料内容:理论、技术、经验、情报、等内容的文字、图片、数字材料,如图书、杂志、报纸、软件、文件、影片等11、搜集相关信息的主要渠道和方法:1 及时分析研究企业领导意图、企业发展规划、计划和培训规划,争取参加企业领导层研究和决策生产、经营重要会议; 2 深入企业生产、经营、科研第一线,征求各方面的意见。 3 充分利用信息网络技术,搜集、了解国内处同类型先进开发经验; 4 常用的搜集信息的方法有:观察法、询问法
21、、问卷法等。12、培训教材开发的基础性工作的内容:1.培训需求调查工作(培训需求调查工作、要做好培训市场调查)2.相关信息的搜集工作; 3.其他基础性工 13、培训市场调查包括三个方面:1 了解教育培训资源的分布情况,以便充分利用社会可供给的培训资源 2 了解培训需求的数量规模,以便于根据实际调查情况确定所需投入的教育资源 3 了解行业领域专业发展,从而确定对学培训素质能力的定位标准。14、培训教材开发信息搜集基本原则: 1 与培训目标相符的原则; 2 实事求是的原则; 3 系统性的原则;74 经济实用原则15、培训班通知的要求:1 明确培训目的; 2 明确培训对象; 3 明确培训内容; 4
22、明确培训时间、地点;5 明确培训教师; 6 明确培训费用标准及收费方式; 7 明确与培训相关的其他内容。第五章 培训教学工作1、企业培训教学辅助工作:1 培训班前期准备工作 2 培训班班务管理工作1.培训班前期准备工作:组织学员报名,选择场地设施,经费预算,教材准备,培训师聘请等方面。 2.培训班班务管理工作:教务管理(根据培训目标和总体时间安排,确定具体授课内容,时间,地点,形式和授课培训师) 、学员管理(纪律,秩序,课余活动,日常生活等,创建学习环境,促进有效学习是学员管理重点 2、培训班通知的要求:1 明确培训目的 2 明确培训对象 3 明确培训内容 4 明确培训时间、地点 5明确培训师
23、 6 明确培训费用标准及收费方式 7 明确与培训相关的其他内容(联系人 电话 地址)3、培训教学活动的组织形式的类型:1 直接传授式; 2 参与式也称互动式; 3 体验式1 互动式培训的方法:1 案例研究; 2 角色扮演; 3 模拟训练; 4 头脑风暴; 5 参观访问; 6 工作轮换; 7 事务处理训练; 8 会议2 体验式的形式: 1 小组培训; 2 室内培训; 3 户外体验式培训练; 4 影视法4、举办小组培训的要点:1 每个小组培训人数为 4-6 人,每个参加者要自始至终,不得中途退出;2 每个小组最好由不同性格、不同知识和技能的人员组成; 3 培训人员只起帮助、指导作用,观察参加者的行
24、为,掌握进度,而不能随意打断; 4 小组培训要集中解决某一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参加者领悟沟通和协作的重要性。5、企业培训教学的特点: 1 教学的实践性 2 教学培养目标的确定性 3 教学形式灵活多样 4 教学和生产相结合6、企业培训可借鉴的教学组织形式:1 个别教学制 2 集体教学制 3 班级教学制 4 贝尔兰喀特制 5 道尔顿制 6 文纳特卡制 7 特朗普制 8 不分级制 9 选科制 10 复式教学制7、企业培训特有的教学模式:1 现场教学制 2 灵活教学制 3 企校合作制8、考察培训师的方法: 1 间接考察法 2 直接考察法(1) 、间接考察法包括:1 考察企业培训师的个人阅历 2
25、考察其以往教学效果3 考察企业培训师对培训目标和内容的理解能力 (2) 、直接考察法包括:1 与其面谈 2 现场模拟教学。9、企业培训师的聘任与约定分为口头约定和书面协议两种,事先都应对以下事实予以明确:1 对具体的教学任务和教学效果的基本要求;2 教学课时和培训主办方所应提供的各项支持; 3 讲讲费具体标准、讲课费支付形式;84 双方的违约责任10、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1 教学服务 2 生活服务11、沟通与协调:1.介绍培训总体情况; 2.教学内容的补充与调整; 3.教学条件的沟通12、 “一体化”企业培训师的基本素质: 1 职业道德素质; 2 业务素质; 3 职业能力素质;(1) 、业务素
26、质主要表现:在 1 具备扎实的理论过硬的专业技术素质 2 具有丰富的教学组织和管理经验 3 掌握现代化教育技术,并能运用仿真、模拟等教学手段开发 课程和技能训练 4 具有鲜明的教改意识,能担负相应课程的开发、课程内容的改革和相关教材的编写 5 获取新知识的能力(2) 、职业能务素质具体包括: 1 一般能力要求 2 特殊能力要求 3 企业培训教学研究和经验总结能力(3) 、职业能力素质:1 一般能力 2 特殊能力 3 教学研究和经验总结的能力13、企业培训师选拔与使用的基本要求: 1 明确企业培训师队伍建设指导思想,加强规划,有目的地选拔和使用师资 2 来格把关,保证质量,确实选择那些能为人师表
27、、热爱企业培训事业、有良好职业道德和健康人格的专业人员做企业培训师 3 广泛深入地宣传培训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争取社会各办对培训工作的支持,吸引有志于企业培训事业,有专长的专业技术人员担任企业培训师 4 要通过多种渠道、多种方法选拔和使用企业培训师 5 要解决好企业培训师的福利待遇问题,提高他们的社会地位,让他们在工资、奖金、福利方面享有更为优惠的条件,使他们安心工作。第六章 培训评估工作1、培训评估工作容易出现的问题:1 过分依赖评估人员的良心和职业道德 2 不能树立正确的评估观念 3 没有建立良好的反馈系统 4 没有建立持续性的评估制度。2、培训评估的基础工作包括:为设计评估技术方案搜集
28、相关信息、资料、对搜集的资料进行整理,按照已确定的评估技术标准和工作方案要求具体实施某项评估工作。 注意点:1.制定培训评估工作实施计划方案; 2.评估要在清楚了解评估目的的前提下进行信息、资料搜集(目的决定评估方案也决定后续信息,资料搜集) ; 3.信息加工与起草评估方案建议书3、评估:是指对某一事物的价值给予判断,用较为学术化的定义来说,评估则是依据相关目标,运用科学的方法,获得各种信息,来判断某一系统的价值。4、培训平估:是依据培训的目的和要求,从培训项目中收集信息和数据,运用一定的评估指标和方法,以判断培训的价值和质量的过程。5、培训评估方案:是依据一定的评估目的,根据职业培活动和评估
29、活动的一般规律,对评估的内容、范围、方法、手段和程序等方面加以规范的基本文件。6、培训评估的主要原则: 1 社会需求 2 方向性 3 客观性 4 指导性 5 系统性91)社会需求性原则的基本含义: 1 职业培训是开发人力资源的重要手段,同经济社会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2 要求培训评估一方面始终坚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另一方面也要注意发挥其为促进职业培训、提高社会科学技术水平服务的重要作用 3 要求培训评估要注意依据社会需求变化适时地做出调整,要注意发挥评估标准对人们价值取向的定位、导向作用。2)方向性原则的基本含义: 1 首先要求充分发挥培训评估的导向功能,引导培训评估向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2
30、要求对培训的评估要有利于培训目标的实现,要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地开展工作,不能盲目从事,更不能随心所欲 3 要求培训评估能够随时跟踪培训市场及经济发展的变化,及时调整评估标准,反馈信息。3)客观性原则的具体含义:1 要求培训评估必须尊重客观实际,科学、准确、真实地反映评价对象的全貌 2 要求我们在对评估对象进行评估的整个过程中,要坚持统一的评估标准和评估方法4)指导性原则的具体含义: 1 要求培训评估与培训指导相结合,将指导评估对象改善培训工作作为培训评估的延续和最高价值追求 2 评估的最高目标是为了指导 3 依据培训评估的结果,实施有效的科学的培训指导,不仅促进职业培训工作水平的提高,还能
31、使人们切身地感受到培训评估工作的现实意义,使培训评估成为人们乐于接受并自觉使用的手段和方法,从而促进培训评估工作有效、高效的开展。5)系统性原则: 1 首先要求组成系统的多种要素是相互依存、互为条件的有机整体 2 要求对培训的评估必须依据系统论的理论指导,在制定评估方案时,要综合考虑系统内各方面要素的地位与作用 3 要注意收集职业培训系统活动不同阶段的信息,适时地做出反馈。7、培训评估的作用:1.信息反馈与调节作用(提供参考数据和信息以及建设性意见,形成一个完整的培训工作过程) ;2.目标导向作用(评估就是指挥棒体现企业文化和人力资源管理的宗旨策略) ;3.指导与促进作用(规范、指导职业培训行
32、为,促进培训工作整体进步提高) ;4.鉴定与考核(评估涉及学员、培训机构和培训项目等实现个人价值提高社会认可度) 8、反应层评估的技术方法(衡量参与培训项目的学员对培训所做出的反应) 1 确定培训反应评估的基本内容和要求:确定自已希望了解的事项;设计一份能够量化学员反应的表格; 制定学员提交的书面意见建议书;对评估建议书和工具表填写进行说明或试填写;根据标准衡量培训反应。 2 培训反应评估的参考工具表 9、学习层评估的技术方法(通过对比在实际工作中测评) 1 培训学习评估的基本内容和要求:将培训前后的知识、技能或态度进行对比性评估;通过笔试对学员学习的知识和技能作出测试;能过绩效测评衡量学员学
33、习后的技能水平 2 培训学习效果评估的参考工具表 10、行为层评估的技术方法 全方位评价 1.培训行为层评估的基本内容和要求:在培训项目前后都要评估;对参训人员、其直接主管、其下属进行调查;对所有参训人员或选择部分人员进行评估;跟踪评估;评估成本和评估效益。 2.培训行为层评估的参考工具表 11、结果层评估的技术方法 成绩业绩 1.培训结果评估的基本内容和要求:对照培训目标进行全面的分析评估;对培训项目实施前后的状10况进行评估;在合理的时间范围内进行复评;跟踪实践进行评估;评估成本和效益 2.培训结果的评估方法:可以印发调查问卷,也可以开专题会议,测试,实践活动 12、培训评估的几种模型:
34、1.柯氏四级评估(第一级培训反应(学员反应主管感受) 、第二级培训学习(学习成绩效果) 、第三级培训第四级培训行为(工作行为表现) 、结果(成绩业绩) ) 2.Kaufman 评估模型(认为培训前各种资源的获得至关重要,评估时加上这一层) 3.CIRO 评估模型(认为评估必须从情境、投入、反应、和结果四方面进行) 4.CIPP 评估模型(认为评估必须包括情境评估、投入评估、过程评估、结果评估) 13、使用柯氏的三大误区 1 作用只能有限的发挥在前 2 个层次,反应层和学习层 2 仅对一般培训课程和项目评估有效 3 和培训教学设计、胜任特征以及绩效管理无关联。 三大正确:1 适用于四个层次 2
35、是以企业发展战略为基础,是评估基本理论适用所用课程 3 基于胜任特征的教学设计致力于培训培训对象和特定职位所需的关键胜任特征,即将高绩效者比普通绩效者表现突出的特征作为培训的重点 第 7 章 质量管理体系建设1、怎样把握培训质量管理的关键点:1 紧紧抓住培训质量的管理的实效性。须紧围绕企业对人力资源提出的需求,为企业发展提供个性化的培训 2 培训质量管理要全员参与。项目参与主体都是多元的,主持人和项目助理在各环节认真负责,规范运 作,全员重视价值认同 3 培训质量管理要注意过程控制。质量保证依赖于以科学规范的流程为前提的过程控制和督导 4 培训质量管理要本土化。ISO10015 已成为共同认可
36、的指南,但我国企业在文化,机构,机制现状等方面不尽相同,必须实事求是因地制宜从自身实际出发实现本土化切忌盲目照抄 5 把质量文化建设作业培训质量管理的基础。培训质量文化建设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2、培训质量管理:在培训过程中,确定质量方针、目标和职责,并使其在体系中运行、实施的全部管理职能的所有活动。3、培训质量管理表现在三个方面: 1 培训质量管理的范围必须是培训的全过程 2 为了确保培训质量,既要做到培训质量标准与先进的国际培训质量标准相接轨,又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保证质量标准体系的有效运行 3 培训质量标准必须包括对企业培训需求的满足程度,必建立在全面的管理控制体系的基础之上,才能对培训质量进行有效的评估。4、培训质量管理的作用:1 可以发挥培训工作指南的作用 2 可以更加有效的落实培训责任 3 有助于全面提高培训质量 4 有利于政府和社会对培训工作的监督和指导5、培训质量与培训评估的关系:1.培训评估是进行培训质量管理的重要环节之一,是检验培训效果的重要手段,为改进培训质量管理工作提供必须的和可靠的依据; 2.培训评估侧重于事后检查评价,属于培训质量的事后控制。3.培训活动和培训行为是按一定的流程进行的,培训质量应是全过程的管理和控制。 4.培训质量管理和培训评估的关系而言,前者好比施工项目的工程监理,监视工程建设的每个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