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一知识填空.doc

上传人:11****ws 文档编号:3202586 上传时间:2019-05-25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7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必修一知识填空.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必修一知识填空.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必修一知识填空.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必修一知识填空.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必修一知识填空.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1 级地理期末复习重要知识点1第一单元 行星地球第一节 宇宙中的地球1、宇宙间物质的存在形式是 天体 ,类型有闪烁的 恒星 、轮廓模糊的 星云 ,缓慢移动的 行星 、拖着长尾的 彗星 ,还有人类发射到太空中的 航天器 。2、天体之间相互 吸引 、相互 绕转 ,形成天体系统。与银河系同一等级的天体系统是 河外星系 ,最高一级的天体系统是 总星系 。3、天体系统的层次4、日地平均距离约为 1.5 亿 千米。八大行星绕日公转具有 同向 性、 共面 性和 近圆 性。八大行星中体积和质量最大的是 木星 ,最小的是 水星 。5、太阳系简图(填八大行星和类型)6、地球是一颗特殊的行星,是因为地球上有

2、生命 。7、地球上生命存在的外部条件是安全的宇宙环境。内部条件是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适宜的温度 和 液态的水 。第二节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1、太阳是一个 气体 球,主要成分是 H 和 He ,表面温度约为 6000 K。太阳以 电磁波 形式向四周放射能量,这被称为 太阳辐射 。太阳能量来源于太阳内部的 核聚变反应 。2、太阳直接为地球提供了 光热 资源。太阳辐射维持着地表温度,是地球上 大气运动 、 水循环 和 生物活动 的主要动力。3、煤、石油等矿物燃料是地质历史时期的 太阳能 。风能、水能和生物能本质上是 太阳能 。4、到达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随纬度升高而 递减 ,生物量随纬度的升高而 递减

3、。5、热带雨林主要分布在 刚果盆地 、 亚马孙平原 和 东南亚 。6、亚寒带针叶林主要分布在 亚欧和北美大陆的北部 。7、中国太阳辐射能最丰富的是 青藏高原 ,原因是海拔 高 ,空气 稀薄 ,天气 晴朗 。最贫乏的是 四川盆地 ,原因是地形 封闭 ,多 阴雨 天。8、太阳的大气层自里到外为 光球层 、 色球层 和 日冕层 。我们肉眼看到的是 光球 层。黑子发生在 光球 层,是原因 温度 低,所以显得暗一些。耀斑发生在 色球 层,又叫 色球2011 级地理期末复习重要知识点2爆发 。太阳活动周期大约是 11 年。9、太阳活动发射的电磁波会引起 电离层 扰动,使地球上的 无线电短波 通信受到影响;

4、太阳大气抛出的高能带电粒子会扰动地球磁场,出现 “磁暴” 现象, 。高能带电粒子与两极高空大气碰撞,产生 极光 。太阳活动还与 地震 、 水旱 等自然灾害有相关性。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自转 公转旋转中心 地轴 太阳轨道平面 赤道平面 黄道平面方向 自 西 向 东 ,北 逆 南 顺 。周期 1 恒星日,23 时 56 分 4 秒角速度 (除 极点 外)全球各地 相等 ,均为 15/ 时。线速度 由赤道向两极递减同一纬度,海拔越高,线速度越 大 。远日点( 7 月初) 慢 ,近日点( 1 月初) 快 。 1、地轴的北端始终指向 北极星 。在北半球某地看北极星的仰角就是当地的 纬度 。2、地球绕日公转

5、的轨道是一个 椭圆形 轨道。北半球的夏半年比冬半年长是因为北半球夏半年时,地球位于公转轨道的 远日 点附近,公转的速度较 慢 ;而北半球冬半年时,地球位于公转轨道的 近日 点附近,公转的速度较 快 。3、标出黄道平面、赤道平面、黄赤交角、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的度数。4、画出赤道和晨昏线,标出二分二至日、公转方向和近日点、远日点。5、标出赤道、南北回归线、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二分二至日的位置及其日期。6、直射点在北半球,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并且纬度越高昼越 长 ,夜越 短 ,北极点附近出现 极昼 现象;南半球各地昼 短 夜 长 ,并且纬度越高昼越 短 ,夜越 长 ,南极点附近出现 极夜 现象。

6、直射点向北移,北半球各地的昼变 长 ,夜变 短 。7、太阳高度是太阳光线与 地面 的倾角,昼半球 大于 0,夜半球 小于 0,晨昏线上 等于 0。 8、正午太阳高度是一天之中 最大 的太阳高度,是地方时 12 点 的太阳高度。正午太阳高度由 直射点 向南北两侧递减。直射点的太阳高度是 90 度 。正午太阳高度=90- 纬度间隔 。9、地球自转一周 360,所需的时间是 23 时 56 分 4 秒 。这叫做一个恒星日,即天空某一恒星连续2011 级地理期末复习重要知识点3两次经过上中天的时间间隔。这是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太阳连续两次经过上中天的时间间隔,叫做一个 太阳 日,是 24 小时。10、

7、地球自转产生了 昼夜交替 、 时差 、 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 和日月星辰的 东 升 西 落。公转产生了 昼夜长短 和 正午太阳高度 的变化, 四季 更替和 五带 的划分。11、昼夜现象产生的原因是地球是一个 不发光 ,也 不透明 的球体。昼与夜的分界线是 晨昏线 。昼半球最中间的经线是 12 点,夜半球最中间的经线是 24 点。12、晨昏线将纬线圈分成 昼 弧和 夜 弧。晨线与赤道的交点是 6 点,昏线与赤道的交点是 18 点。13、同一经线上 地方时 相同。地方时东 早 西 晚 ,计算时向东 加 ,向西 减 。经度相差 15地方时相差 1 小时,经度相差 1地方时相差 4 分钟,经度相差

8、 1地方时相差 4 秒。14、全球共分 24 个时区,每个时区用 中央经线 的地方时做为本时区的区时,相邻两个时区的区时相差 1 小时。东西 12 区是一个时区,区时 相同 ,日期相差 1 天,东 12 区比西 12 区 早 一天。向东进入新一天的是 24 时 经线,向西进入新一天的是 180 度 经线。15、时区序号=经度/15(四舍五入) ,中央经线=15*时区序号,区时差=序号相加减(同减异加)16、北京时间是 东经 120 度 的地方时, 东八区的 区时。北京的地方时是 东经 116 度 的地方时。17、在地球表面水平运动的物体,沿 运动的方向 ,北半球向 右 偏,南半球向 左 偏,赤

9、道上不偏。18、自 春分 日至 秋分 日,是北半球的夏半年,自 秋分 日至 次年春分 日,是北半球的冬半年。19、昼夜长短反映了日照时间的 长短 ,正午太阳高度反映了太阳辐射的 强弱 。20、春秋分,全球各地昼夜 等长 ,均为 12 小时,全球各地都是 6 点日出, 18 点日落。正午太阳高度由 赤道 向南北两侧递减。21、夏至日, 北半球 昼长达一年中最大值, 南半球 昼长达一年中最小值, 北极圈 出现极昼, 南极圈 出现极夜。 北回归线及其以北 的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 南半球 的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小值。 22、赤道上全年昼夜 等长 ,均为 12 小时。每天 6 点日出, 18

10、点日落。23、直射点在北半球,各地的太阳从 东北 升起,从 西北 落下;直射点在南半球,各地的太阳从 东南 升起,从 西南 落下;直射点在赤道,各地的太阳从 正东 升起,从 正西 落下。24、从天文含义看,夏季是一年内白昼最 长 ,太阳最 高 的季节。北温带在气候统计上一般把 3、4、5 月 划分为春季。南半球与北半球的季节 相反 。25、热带与温带的分界线是 回归线 ,温带与寒带的分界线是 极圈 。热带是有太阳 直射 现象的地方,寒带是有 极昼极夜 现象的地方,温带即无 直射 现象,又无 极昼极夜 现象的地方。26、若黄赤交角变大,则 热带和寒带 带变大, 温带 带变小;若黄赤交角变小,则

11、温带 带变大, 热带和寒带 带变小。27、标出各条经线和纬线的度数,表示出热带,温带,寒带,画出东西半球的分界线,并标出东西半球。2011 级地理期末复习重要知识点428、标出节气、晨线、昏线、每条经线的时间29、 , ,日出时间= ,日落时间= 。30、晨昏线与经线圈重合是 二分 日,晨昏线与极圈相切是 二至 日,北极圈极昼是 夏至 日,南极圈极昼是 冬至 日。31、南纬 30的昼长是 北纬 30 的 夜长。相对的两条经线组成一个经线圈,度数之和是 180 ,时间相差 12 小时。32、直射点的纬度与正好出现极昼极夜的纬度 互余 。33、北半球相同纬度两点之间的最短距离,应先向 偏北 方向,

12、再向 偏南 方向。34、一年中昼长的变化幅度由赤道向极圈 递增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幅度由赤道向回归线 递增 ,回归线到极圈都相等,变化幅度均为 4652 。 第四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1、地震波有 横 波和 纵 波之分。 纵 波速度快,可以在三态中传播。 横 波的速度较慢,只能通过固体传播。2、在图中标注横波、纵波、莫霍界面、古登堡界面、地 壳、地幔、内核、外核。3、莫霍界面位于地下平均 33 千米处(大陆部分) ,地震波的速度明显增加;古登堡界面位于地下 2900 千米处, 纵 波的速度突然下降, 横 波完全消失。4、地壳和上地幔顶部( 软流层 以上) ,由坚硬的岩石组成, 2011 级地理期

13、末复习重要知识点5合称为 岩石 圈。上地幔顶部存在一个软流层,一般认为这里可能是 岩浆 的主要发源地。5、地球的外部圈层包括 大气 圈、 水 圈和 生物 圈。生物 圈占有大气圈的 底 部,水圈的 全 部和岩石圈的 上 部。水圈是连续但 不规则 的圈层。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一、大气受热过程1.能量来源:太阳辐射2.大气直接吸收的很少,且有选择性臭氧和氧原子吸收紫外线、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红外线,能量最强的可见光被吸收的很少3.大气受热过程(简述)太阳辐射绝大部分透过大气射向地面,地面吸收太阳辐射而增温,同时产生地面长波辐射,其中绝大部分被对流层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使大气增温。 二、大气保温作用

14、的原理大气在增温的同时,也向外放出红外辐射,其中大部分射向地面,被称为 大气逆辐射 ,把部分热量还给地面。1. 方式 垂直运动:表现为气流的 上升 和 下沉 水平运动,表现为 风 2. 热力环流(1) 形成原因: 地面冷热不均 (2) 形成过程(3)常见热力环流海陆风:受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影响形成的大气运动形式。白天在太阳照射下,陆地升温快气温高 ,空气膨胀上升,近地面气压降低(高空气压升高) ,风由海洋吹向大陆形成“ 海风 ”;夜晚情况正好相反,风由大陆吹向海洋形成“ 陆风 ”。 (如左下图)测试目标 了解大气的受热过程;理解大气保温作用的基本原理测试目标 结合实例,说明大气热力环流的形成

15、 过程2011 级地理期末复习重要知识点6山风:白天,因山坡上的空气强烈增温,导致暖空气沿山坡 上升 ,风从谷底吹向山顶形成谷风:夜间因山坡空气迅速冷却,密度增大,因而沿山坡下滑,流入谷地,风从山顶吹向谷底形成 谷风(如右上图)城市风:城市上空气流上升,近地面风由郊区吹向城市。污染严重的企业应布局在城市风下沉距离以外,绿化带应布局在城市风下沉距离以内。一.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分布1.形成因子太阳辐射对不同地表纬度加热不均地转偏向力2.分布:气压带、风带在全球的分布是以赤道为轴南北对称,且气压带,风带相间分布,如图 5-2移动规律:气压带和风带随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而移动,就北半球而言,大致是夏

16、季 偏北 ,冬季 偏南 。二、季风环流1.季风概念:盛行风向随季节有规律变化的风2.典型的季风气候区及成因分析比较季节 源地 风向 性质 气候类型 成因 分布测试目标 结合实例,说明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理解季风环流的形成原因亚洲大陆 北太平洋 北大西洋1 月 亚洲高压 阿留申低压 冰岛低压7 月 亚洲低压 夏威夷高压 亚速尔高压2011 级地理期末复习重要知识点7冬季蒙古、西伯利亚 西北寒冷干燥东亚季风夏季副热带太平洋 东南温暖湿润北部为 温带季风气候 ,南部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我国东部、日本和朝鲜半岛等地冬季蒙古、西伯利亚 东北低温干燥南亚季风夏季赤道附

17、近印度洋 西南温暖湿润热带季风气候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印度半岛、中南半岛和我国西南三、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完整填写气候模式图)(1)温带海洋性气候受西风的影响,气候特点: 全年降水均匀,温和湿润 (2)地中海气候夏季受 副热带高气压带 影响,气候特点炎热干燥;冬季受 西风 影响,气候特点 温和湿润 。(3)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受 夏季风 影响,气候特点 高温多雨 ;冬季受 冬季风 影响,气候特点 低温少雨 。一、天气系统锋1. 概念:冷气团与暖气团的交界面2. 特征:水平范围广, 冷气团 在下, 暖气团 在上,锋面附近常伴 云、风、降雨 等天气3. 分类:根据锋面两侧

18、冷暖气团的运动状况分为三类定义: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而形成的锋冷锋 过境时的天气: 云、雨、强风 过境后的天气: 气压升高,气温和湿度降低,天气转晴定义: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而形成的锋暖锋 过境时的天气: 连续性降水或雾 过境后的天气: 气温和湿度上升,气压下降,天气转晴 准静止锋:概念:冷暖气团相遇,势力均衡,锋面相对静止天气:多形成连续性多云或降水天气实例:受冷锋影响:我国北方冬春季的寒潮、沙尘暴天气,夏季的暴雨; 受静止锋影响:梅雨天气(时间、地点)测试目标 结合实例,说明锋面系统的特点及其 对天气的影响结合实例,说明低压、高压系统的特点及其对天气的影响2011 级地理期末复习重要知

19、识点8二、气旋(低压)与反气旋(高压)水平气流:(北半球逆时针辐合,南半球顺时针辐合由四周向中心辐合)气旋( 低压 ) 垂直气流:( 上升 )气旋与反气旋 天气:阴雨天气水平气流:由中心向四周辐散(反气旋)高压 垂直气流:( 下沉 ) 天气:( 晴朗干燥 ) 受气旋控制:台风现象;受( 冷锋影响 )寒潮;反气旋影响:伏旱(时间:7 月中旬到 8 月、地点:长江中下游地区) ;“秋高气爽”的天气。第三章6.1 水循环1、陆地水体的相互关系:以雨水补给为主的的河流其径流的变化与 降水量 变化一致:a 地中海汽候为主的河流,其流量 冬 最大;b 季风气候为主的河流,流量 夏季 最大 ;c 热带雨林气

20、候与 温带 海洋 气候河流流量全年变化小;以冰雪补给为主的河流其径流变化与 气温 关系密切:冰川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其流量 夏季 最大(我国 西北 地区的河流,如塔里木河) 。河流水与地下水之间可 相互 补给,湖泊对河流径流起 作用。地下水和湖泊水位高于河流(一般是河流分布区的 枯水 期) ,地下水、湖泊水补给河流;反之(一般是河流分布区的 丰水 期) ,河流补给地下水、湖泊。这样也可以判读该河流分布区的季节) 。测试目标理解陆地水的组成及相互关系;了解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结合实例,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2011 级地理期末复习重要知识点93、我国河流补给的差别:我国东部河流以 雨水 补给为

21、主(夏汛型,东北春季有 季节性冰雪 补给,既有 春汛 也 夏汛 )我国西北地区河流以 冰川融水 补给为主(夏汛型,冬季 断流 )2、水循环及其地理意义(1).类型: 海陆间水循环 、 海上内循环 、 陆上内循环 。(2).环节: 蒸发 、 水汽输送 、 降水 、 地表径流 、 下渗 、 地下径流 、 植物蒸腾 促进了地球上各种水体 不断更新 ,维持了全球水的 平衡 (3).意义 使地表各个圈层之间、海陆之间实现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改造 地表形态 ,是地球表层最为活跃,影响最为深刻的动力过程之一6.2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1、海水等温线的判读:判断南北半球(越北越冷是 北 半球)洋流流向和海水等温线凸

22、出方向 一致 ,暖流流经的海区等温线凸向 高纬度 ;寒流流经的海区等温线凸向较 低纬度 。 (高高低低的原则)测试目标了解洋流的概念及类型;归纳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并结合实例分析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2011 级地理期末复习重要知识点102、洋流的概念及分类(1)定义:是海洋水沿相对稳定的方向作大规模运动的现象(2)分类:按性质分为 暖流 和 寒流 ;按成因分为 风海流 、 补偿流 和 密度流 3、洋流的分布规律中低纬度海区:形成以 副热带 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北顺 南 逆 ) ; 中高纬度海区(北半球):形成以 副极地 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呈 逆 时针流动)南纬 50 度附近海区形成环球性 西风 漂流,它是 寒 流(寒暖)4、自己动手绘制太平洋、大西洋的大洋环流并标出洋流名称。 (用箭头表示流向)0 0大西洋 太平洋5、动手绘制印度洋的季风洋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精品笔记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