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传统年画的色彩和运用.doc

上传人:11****ws 文档编号:3203206 上传时间:2019-05-2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传统年画的色彩和运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我国传统年画的色彩和运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我国传统年画的色彩和运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我国传统年画的色彩和运用.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我国传统年画的色彩和运用.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我国传统年画的色彩和运用年画是我国美术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研究我国各地风俗习惯、乡土民情、宗教信仰以及民间艺术造型和色彩观念的图像资料。它最早以门神的样式出现,经过多年的发展演变,逐渐形成了独特的造型与色彩体系。本文以中国民间年画的色彩特征为内容,进行初浅的探讨。民间对色彩的应用,源于人本能的色彩反映。所以,民间年画的色彩,一方面,明显地呈现出人从本能出发选择色彩的色彩表象,如在年画色彩中红色最为普遍,因为红色在可见光谱中波长最长、振频率最慢,是人类视觉最先反映、最易感受的色彩,原始人类的色彩应用基本都是从红色开始;一方面,因为本能的色彩冲动,往往使年画制作突破社会性和地域性集体色彩的影

2、响,时时表现出新的色彩面貌,如在年画制作中最便当的口诀, “画画无正经,新鲜就中”就是这种现象的反映, “画画无正经”体现了艺术的随意性和游戏性, “新鲜就中”体现了人类本能的色彩喜好和喜爱纯粹色彩的视觉刺激。因此,长期来我国的民间年画多用极色,以黑、白、红、绿、黄、紫等对比强烈、鲜明的色彩来组成画面,而且毫无顾虑地以艳红翠绿、明黄暗紫的色彩搭配,直抒普通百姓心灵感受,色彩运用几乎达到自由表现的程度。象征性是我国自远古至今的用色传统。距今万多年前的中国山顶洞人将赤铁砂粉粒撒布在尸体周围,李泽厚先生认为这些红色已“包含着提供着某种观念的含义” 。尤其在上古社会规定的“白、青、黑、赤、黄”五色与五

3、行、五方、四时等相配属,赋予色彩以社会意义和文化价值的内涵。所以,存在于我国社会和文化环境中的民间年画的色彩,其主要的特征就是对这种象征性的继承,画面出现的各种色彩都具有不同的象征意义。如凡表现吉祥吉庆之事的年画,以红色为主,黄色为辅,绿紫次之,画面色彩热烈激昂;山东潍坊木板门神年画,以大面积红色为主色,年节之时象征着吉庆;广东佛山门画“大刀门神” ,仅以红、黄、绿三色套色,纸底为朱红橙色,鲜明夺目。红色还被用来表示性格,如山西临汾木板年画“五子登科”门画中,文官面部被绘以红色,象征着正直、威严。另外,以黑色表示刚直勇敢,以黄色表示暴虐,以绿色表示顽强,以金银色表示神仙鬼怪,等等。所以,民间画

4、工的配色口诀,往往是内容和形式上综合考虑的结果,如“粉青绿,人品细” ,是指性格温柔妇女形象的衣饰配色;“红配黄,喜煞娘” ,是指新娘形象的衣饰配色;如他们把桃红称为俏色,用此色多表现妇女、儿童的服饰及其花卉纹样,而对于较为庄重体裁的年画中则很少用。在年画制作过程中,民间画工运用色彩很少受表现对象的限制,他们首先考虑大众普遍的视觉习惯和审美趣味,形成了丰富的用色经验。如把红、紫、黑色称为“硬色” ,黄、桃红、绿为“软色”,从而总结出“软靠硬、色不楞”的设色原则,意为软色和硬色搭配使用更为恰当。因为硬色明度相近,互相配合画面易“发闷” ,与“软色”搭配拉开距离,在明度上形成对比有序的关系。如“红

5、配紫、臭似屎”口诀,说明紫与红色同是硬色,将它们搭配在一起容易产生气闷之感觉。山东木板年画“门神”的色彩的搭配,则是口诀“紫是骨头绿是筋,配上红、黄色更新”的运用。民间画工还善于吸取在民间得到普及的其它艺术门类的色彩,来丰富年画的色彩语言,如对戏剧服装、化妆造型、民间泥塑等色彩的模仿和借鉴。如有些年画门神形象“秦叔宝” 、 “尉迟恭” 、“锦地门神”和“御前侍卫”等的设色,与戏剧舞台上的服装颜色几乎相同。民间画工们的作品,极少能够流传下来,他们所总结的经验也较少有文字记载,因此反映用色经验的施彩原则,大多以师徒相授、口口相传的口诀方式继承。尽管这些简白的色彩口诀,多是以直觉把握色彩,以简单直接

6、的“难看”和“好看”描述来表达色彩判断,但却与现代色彩学原理和规律有许多相通之处。这是因为不论古人或现代人的视觉经验,都是建立在视觉感受的生理基础之上的,由视觉感受所形成的视觉经验都具有基本的共性。如山东木板年画所使用的主要颜色为红、兰、黄、紫、黑加上白色的底子,在画面上构成如同现代色彩的补色对比、色相对比、明度对比的关系,形成了共同作用、同时对比的色彩效果。另外民间年画中还利用套印,形成色块重叠、大小色块穿插、色线排列等色彩效果,其手法与现代平面装饰色彩的基本手法相同这些民间工匠总结用色经验,所形成的丰富的施彩原则口诀,呈现了某个特定地域民间习俗的集体意向,简明易懂便于掌握,使人们只需经过简

7、单的甚至无需经过专门的色彩训练,就能参与年画的制作活动。从清乾隆年间始,天津杨柳青已形成“家家都会点染,户户全善丹青”的盛况;在民间年画产地陕西风翔小里村,目前还有十数家年画作坊,每年进入腊月,家家印刷年画,除满足当地需求,还远销甘肃、宁夏、内蒙等地;山东杨家埠、河南朱仙镇等地,历史上亦盛产年画,也曾出现人人善画、家家能印的繁荣景象。这样,虽然因为年画制作的普及性,不可避免地在设色上出现相互模仿和缺少变化的特征,但普通百姓作为年画的创造者和欣赏者,正是在这种普及性的约定俗成的色彩应用中,使内心的感情得到更直接、自然的抒发和表现,从而显示出色彩的生命力。从以上分析可以认为,我国年画的装饰色彩,是源于人类本能到感情表现的艺术形式,形成了富于民族文化个性的色彩艺术样式,具有本能性、象征性、大众性的特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中西文化的交流,中国民间年画的色彩样式,已经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并在各个造型领域中得到吸收运用。所以,面对这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已不存在是否要继承的问题,而是如何继承的问题。如果仅仅是对民间年画的一些色彩元素,进行表象的借鉴或模仿,是不得其旨的。如文中所述,民间工匠的用色经验,主要体现在他们所总结的施彩口诀之中,这些口诀呈现了某个特定地域民间习俗的集体意向。所以,民间的施色口诀,也是我国年画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重要遗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精品笔记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