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立校论文.doc

上传人:11****ws 文档编号:3205639 上传时间:2019-05-2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化立校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文化立校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文化立校论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文化立校论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文化立校论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文化立校,特色办校,质量兴校谈起百年名校 ,人们仰慕她的赫赫声名和从那走出的人类巨子;走进百年名校,人们在惊叹她的优美校园环境时,更陶醉于她的触目可及的古老历史和深远厚重的文化氛围。校园环境优美,文化氛围浓郁,独具自身特色是一座名校之所以成为名校进而在沧桑百年中屹立光大的根基。然而,在日益技术化、物质化的时代,人文精神的失落、价值理性的式微,已引起教育界的深深忧虑。 “没有科技一打就倒 ,没有人文不打自倒”,深刻揭示了人文教育的重要性。文化积淀、综合素养是师生发展的根本,在素质教育不断走向理性、走向深入的今天,我们有必要遵循文化立校、特色办校、质量兴校的宗旨,开拓一条振兴教育的康庄大道。文化立

2、校,树起一校之魂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的“魂” ,文化氛围浓郁的学校才有持久不衰的生命力。校园文化是什么?我们很多人并没有真正理解“校园文化”的概念,认为校园文化建设就是指学校挂几幅横幅、写几个标语、拟几条校训;学校建设中建几个文化长廊。有人认为搞校园文化建设是形式,是“虚” ,抓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才是“实” 。因此,不屑于在校园文化建设上下工夫、花力气。再者,很多学校处在农村,农村周边环境差、群众素质不高,文化品位不高,教师和教育管理者水平也有限,不能谈“文化” , “谈文化”他们适应不了。这些观点说明我们现在仍有很多同志并不能真正理解“校园文化”的内涵,因此,便不能正确认识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现

3、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更不知如何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是什么?校园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育人为主要导向,以精神文化、环境文化、行为文化和制度文化建设等为主要内容,以校园精神、文明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如果把校园文化比喻成一颗生命树,学校中具体的物质、行为、制度、精神的状态是生命之树的叶子,学校中大多数人对待物质、行为、制度、精神的态度和方式是生命之树的主干,学校所在地区的本土文化以及行政文化是校园文化的土壤。文化离不开人,离不开故事,离不开历史的积淀。剑桥大学的三一学院里有一棵牛顿的苹果树,也有著名的拜伦潭,国王学院内有富丽堂皇的“凯恩斯角” ,许许多多这样的名人

4、历史故事,历经多年的沉淀,构成了剑桥的厚重历史。百年名校“北大”的校园文化若抽离了蔡元培、胡适、梁漱溟、鲁迅以及现当代季羡林等的故事,北大的历史文化还会如此丰盈吗?文化,离不开历史的积淀。北大的校园文化以北大精神为本质和内核,坚持着“爱国、进步、民主、科学” 的传统,从1919年“五四”运动开始,北大一直与中华民族的崛起奋进同呼吸、共命运。改革开放以来,从1981年喊出“团结起来,振兴中华” 的时代强音、1984年国庆35周年道出“小平您好 ”的由衷呼唤、到 1997年初发出“再道一声小平您好” 的深情呼唤,北大人始终站在时代的前列,弘扬着时代的主旋律。校园文化也许不仅是北大的风骨,更是北大的

5、灵魂。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长期积累的过程,要通过几代人不断积淀,而形成并非一朝一夕的结果,更非一句口号、几幅标语,做些精美的建筑,豪华的校园设施可以解决。一所优秀的学校或者说是品牌学校具有个性特色的校园文化是靠几代人、靠全体师生员工逐步在传承和创新的过程中逐步形成自己的个性特色,并进而形成品牌的创造过程;二是,校园文化是一个系统工程,她渗透在学校的各个方面,大到学校的宏观建设,学校的奋斗目标,小到每一位教职工的行为方式所展现出的学校精神风貌,可以说这种“文化” 无时无处不在,而且每所学校各有特色。特色办校,展现一校之貌每一所学校,都有其与众不同的文化风貌。这不同之处,便构成了一所学校的特色。在全

6、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学校不应该再是生产“千人一面” 的标准件加工厂。温家宝总理在研究制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会议上指出:“我们要重视教育资源的公平,但不能把学校办成千篇一律,千人一面,学校还是要有自己的特色,自己的风格。 ”教育均衡化并非不要特色教育,若每个学校都能办出特色,恰恰是教育最大的公平,是教育均衡化发展的最终目标。外语能力突出的确是外语学校的特色,但外语学校的特色决不仅限于此。外语学校培养的是参与国际竞争的复合型预备人才,学生既要继承东方优秀文化传统,又能接纳西方现代科学理念;既有深厚的人文素养,又擅长缜密的理科思维这才是外语学校特色的准确诠释。当然,一所学校要想被社

7、会和广大家长认可,是不是学校教学质量高就行了呢?笔者认为 ,要想将一所学校办成名校,还应培养出一大批有着鲜明特色的高素质人才,这正好比“世界上没有相同的两片叶子”, 学校培养出来的毕业生毫无疑间会打上他(她)所受教育的烙印,学生成功了,被社会肯定了,也就代表着他(她)所在的学校成功了。众所周知,在我国高等学府里,清华以理科闻名,北大以文科见长,很多大学都有自己的特色专业。对于基础教育同样如此,可以说,质量是一个学校的生命,特色,才是一个学校的生命力所在。何为办学特色?对于这个问题 ,人们有多种不同理解和表述。特色,是一个学校在先进教育理念指导下,根据本校实际,经过长期办学实践而形成的独特的、稳

8、定的、优质的办学风格。所谓办学特色,决非一朝一夕“自贴 ”或“被贴的标签,也不是一时广告宣传和媒体炒作的产物,更不是学校面临生存危机时可呼之即来的“救命稻草” 。它是学校发展历程中形成的比较持久稳定的发展方式和社会认可的、独特的、优良的办学特征。特色必须是一所学校明显有别于其他学校的办学风格或优良特点。与其他学校没有区别,就不能构成特色。比如,长沙市明德中学是长沙市教育局直属公办学校,学校办学特色突出。男子篮球一直是明德中学国家级传统体育项目,学校素有“泰安球王”之称,学校体育氛围深厚。长郡雨花外国语学校是长沙市第一所市级示范性初中,是雨花区一所公办特色学校,学校坚持以外语为特色,全面发展,近

9、年来,教学效果惊人,教学成绩优异。太芝庙中学,一所山区农村寄宿制中学,学校一直支持以“德育为首” ,以德育人,学校办学特色突出,教育教学质量好,教研教改成绩斐然。只有特色才会有独具匠心的生命力。借鉴不失为提高自身的一种好方法,但文化创新才是一所学校取得长足发展的不竭动力。质量兴校,托起一校之基原哈佛校长曾说过:“世界上最好的大学,应该最有创造力、有很多精英人才和清晰的组织结构。 ” 他认为,判断世界一流大学的标准只有一个,就是大学的质量。大学如此,中小学亦是。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第一生命线,是学校声誉的晴雨表。一所学校能否成为名校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教学质量的高低。在高考指挥棒不变的宗旨下,只有教

10、学质量提高才能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当今教育要适应社会发展,就要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加大力度落实素质教育的要求。素质教育不是不要质量的教育,在减轻学生过重负担的前提下,学校理直气壮更要抓质量。 一所学校要发展,必须健全制度,完善管理,落实素质教育的要求,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怎样才能提高教学质量?我认为在管理中落实办学思想主要要做到:一、统一认识,改进机制。统一认识,使学校领导班子成员都深刻地认识到教学质量的重要性,树立坚定的质量观念,带头实施并全力支持质量改进的活动。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和激励制度,使全体教师有信心为提高教学质量而努力,全校上下把提高教学质量作为永恒的追求目标

11、,使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二、要加大投入,配备必要的设施,为教研教学活动的胜利开展,提高课堂效率提高教学质量创造坚实的后盾。学校应多订专业报刊杂志,供教师学习参考用,派出教师参加培训和学习,为教师的自我学习、自我提高提供良好的平台,使教师能力得以提高,为提高教学质量成为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保证。三、要开展教法学法研究,教会学生学习。要提高教学质量,实行素质教育就要重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重视学生智慧潜能的开发,这就必然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探索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在教研教改活动中要求教师互相学习推广、认真钻研教法学法,做到教师教方法、学生找规律,激发兴趣培养能力。这样就能使学生具有

12、爱学的心态,会学的技巧,自学的能力,主动学的习惯。四、加强常规管理,建立质量监控制度。发现问题时,通过教研组进行质量问题原因的分析,并要求分析人员采取科学的态度和方法分析问题所在,提供能使该班、科改进教学质量的改进措施,并由专门骨干教师负责跟踪指导,使科任教师优化教法、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艺术,做到有问题及时解决。五、建立全面考核制度,引入竞争机制。俗话说“死水不活” ,建立考核制度采取一定的激励措施,是使教师良性竞争的有效手段。除以考核教师工作成绩为主外,还考核教师的常规工作、班主任工作、德育工作等,在考核教育教学结果的同时,还考核平时取得的成果。把考核结果作为衡量教师、班级工作主要标准,给予相应的如培训奖励等激励措施。使全校都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而努力,对素质教育的实施起到正面导向作用。我们一定要在营造文化氛围突出办学特色的同时,切实有效的提高教学质量,以达到真正的振兴山区教育,让它成为巍峨大山里的一颗璀璨明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精品笔记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